浅析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6-07-02 14:11李海龙
商场现代化 2016年16期
关键词:结构性改革供给侧改革

李海龙

摘 要: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后经历了一个很长时期的高速发展阶段,但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经济以“新常态”的形式出现。2015年三季度中国GDP增速仅为6.9%,实体经济出现了较大困难,很多濒于崩溃的边缘,经济形势十分严峻。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改革领导小组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政方针。即在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对供给侧结构性加强改革,不断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与效率,增强经济持续的增长动力。在这之前,中国经济政策偏向于需求侧管理,即通过刺激需求来提高经济增长,然而这种方式在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形势下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因此最高决策层适时推出供给侧改革,笔者则通过对供给学派及其理论的认识和对其政策实施的分析,以客观的态度来解读我国的供给侧改革。

关键词:供给学派;结构性改革;供给侧改革

一、关于供给学派的概述

1.供给学派产生的时代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百废待兴,而凯恩斯主义一直占据着经济学界的统治地位,这时候西方国家相继效仿凯恩斯主义,使其迅速成为了经济政策制定的理论基础,至此,凯恩斯主义盛极一时。但凯恩斯主义人为地扩大需求,在一些方面忽略了供给的作用,最终导致70年代西方国家经济上普遍出现了“滞胀”的现象,其主要的表现是:生产缓慢、经济停滞,失业率明显提高,物价持续上涨等。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学界对凯恩斯主义激辩的观点层出不穷,同时积极研究自己的理论和政策,以便于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取代凯恩斯主义。所以供给学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并迅速兴起。

2.供给学派的基本理论

(1)复活“供给自创需求”的萨伊定律

在供给学派的理论中,供给在国民经济中始终居于首要的地位。社会供给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其需求的大小;供给学派把萨伊定律作为自己的武器,以此为其理论政策的基础,对凯恩斯主义的需求决定供给的理论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他们认为经济滞胀的原因完全是由凯恩斯主义过分的强调需求、忽略供给在经济活动的作用而引起的。在这里,供给学派将经济滞胀的的罪魁完全归属于凯恩斯的需求理论,所以应该坚决摒弃。其次他们还认为体现经济发展的标志是供给的水平与能力,而经济学研究的首要目的就是如何的增加供给,促进生产,以促进经济的平稳发展。

(2)力主市场经济,反对政府干预

供给学派以萨伊定律为基础,他们认为在市场经济中供给与需求总是趋于均衡的。而且在他们的观点中把促进生产和增加供给的关键因素归结于企业家的创业精神和经济主体的自由经营与竞争。这样,经济活动中的各个经济变量在市场机制的制约作用下,会自动的区于均衡,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经济的健康、有序、稳定的发展。因此,他们反对政府过多的干预经济活动,而且追求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

(3)通过减税刺激投资,增加供给

在供给学派的理论构成中,任何的刺激因素都不如税率的变动更为重要,而且行之有效。税率变动不但对劳动力的供应及其结构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对经济活动中的储蓄、投资等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为人们进行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虽然是收益,但他所关心的仍是纳税后可支配的收入净额,因此特别是边际税率是关键的因素。提高税率,人们的净收入额下降;降低税率,人们的净收入增加。较高的税率,会减少人们的净收益,从而挫伤经济主体的劳动热情,因此缩减储蓄,以此产生的后果是致使利率大幅度上升,投资相对萎缩,生产增长放缓,商品供给不足。而通过减税则会具有相反的作用。

(4)重视智力资本,反对过多社会福利

供给学派认为,“一国实际收入的增长,取决于其有形资本与智力资本的积累,也取决于其劳动力的质量与努力程度。”人类福利的最大化就是当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的投资产出达到最大化的时候;但当社会资本不够充足,过多的社会福利只会产生不良的影响,打消人的储蓄和投资的积极性,也会影响智力投资的的力度。这样则不利于扩大投资,刺激供给,对于社会福利的最大化也就无从谈起。同时过多的福利扩大了政府的社会性支出而排挤了私人的生产性支出,不利于消除赤字,不利于生产增长。因此必须削减过多的社会福利。

3.供给学派的政策主张与实践

里根政府所实行的“经济复兴计划”是供给学派的经济政策的最伟大实践。它具体的内容有:削减个人所得税和企业税率;削减联邦开支,减少预算赤字,逐年平衡预算;政府要放宽或取消对企业的一些限制性规章条例;控制货币信贷,推行有节制的稳健的货币政策。

总的说来,供给学派的理论主张是对凯恩斯主义的彻底否定,它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出现“滞胀”现象,以及其需求中应运而生的,大部分理论政策的合理性是值得肯定的;而且对于美国当时的经济状况的分析和对凯恩斯主义所产生恶果的揭露,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并符合现实的;对经济中供给作用的强调,也具有合理的成分,这是对古典经济学传统的继承和恢复;它极力主张政府应该减少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并调整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内容和作用方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内在规律。

但是,供给学派的理论和政策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其中他们把“萨伊定律”作为其理论基石,过于强调其正确性,完全反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主张恢复完全自由竞争的时代,这本身就是对于一种过时思潮的恢复;但在经济政策方面,他们又想通过国家政策来干预市场经济活动,从而刺激供给。这充分显示了其理论政策的矛盾性。再有,供给学派在社会哲学和宏观经济理论方面较为薄弱和贫乏,缺乏一套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来与凯恩斯主义抗衡。在这个方面,他们只找到了“萨伊定律”作为其理论武器,显然具有一定的牵强之处。

二、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和生产端着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经济主体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具体来说,就是要求清理僵尸企业,淘汰生产落后的产能,将经济的发展方向锁定在新兴领域与创新领域,打造全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供给侧改革,习近平主席的原话是,“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其核心在于不断提高全部要素的生产率。

对于我国的供给侧改革,其实质是将国家的宏观调控的方式从总量调控向结构性调控的转变,改变以货币政策为主的经济政策转向以财政政策为主。这样的调整对于我国经济转型的主要影响有:加强科学技术创新,不断的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进一步加快产业的优化转型;通过减税清费,可以刺激储蓄和投资,激发人们的劳动积极性,促进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放宽市场的准入门槛,增加企业的竞争力,激发市场活力,打破行政官僚企业的垄断,加快企业兼并与重组;搞活市场经济;保证城乡间要素的公平流动,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净化社会创新环境等。通过供给侧改革措施的实施,可以进一步消化落后产能,把有限的资源要素从产能过剩和发展空间有限的产业中解放出来,这样可以把更多的劳动力资源,资金和高新技术投入到我国的的中高端的“朝阳企业”中去,更大的发挥其作用。做好经济政策调整的各种准备,充分利用供给侧改革中减税的红利政策,为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注入新鲜的血液,在经济新常态的形势下,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一针的强心剂。

三、结语

总得说来,实施供给侧改革,是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又一个战略性的选择与调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各项政策的有序实施,不断的促进新的投资,增加人们的储蓄,以创造新的供给;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不断的鼓励创新,营造自主创新的社会化新环境,完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体系;加强引导经济活动中创新主体的研发投入,以推动社会各方面的参与,刺激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同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科技创新体系以促进我国的供给侧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最后笔者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会给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带来新的发展契机,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指引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刘永佶.中国政治经济学主体、主义、主题、主张[M].2010年9月,第一版.

[2]刘永佶.经济学方法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3]胡志强.读懂“供给侧”改革[J].工会博览(下旬版),2015,12.

[4]马常艳.解读“供给侧改革”[J].商周刊,2015,25.

猜你喜欢
结构性改革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基层民事检察之进路
辽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法律研究
学习习近平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 扎实推进淮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究
浅析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房地产去库存有何妙招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