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晓捷(山西忻州神达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忻州 034000)
国有企业纪委如何落实好监督责任
申晓捷
(山西忻州神达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忻州034000)
摘要: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中以来,加强党风建设、反腐败斗争、明确纪委机构责任,是党和国家目前面临的重大政治任务。国有经济是我国主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不只关系到经济,同时关系到政治,因此加强国有企业中企业纪委的监督工作,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全面推动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国有企业;纪委;落实;监督责任
近年来,我国不断下发有关党风建设监督方面的文件,对纪委机构工作进行了进一步说明,并对其责任与权利有了更清晰的表述。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虽然取得不错的成果,但其腐败现象依然存在,企业纪委机构由于种种原因,并没能在企业管理中发挥其最大作用,具体原因需进一步探索,并制定相关改革策略。
(一)正确认识监督责任是重大政治责任。企事业单位内部存在以纪检工作为主的领导机构,统称为企业纪委,承担着党在企业内部监督、执纪的责任,促进企事业单位形成党风建设以及反腐倡廉的风气,同时对保障国有企业资金安全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总书记多次强调应加强企事业单位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并为此提出很多宝贵的发展意见,然而很多企事业单位在进行党风建、反腐倡廉工作的过程中,依然呈现出很多问题,甚至部分企业出现极其严重的问题。总书记非常重视对完善国有企业监督制度的工作,一再强调必须加强党中央对国有企业的监督与领导,根据现今社会发展趋势来看,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不仅仅是重大经济问题,同时也是重大政治问题,关系着我国总体经济的发展速度,也同样是影响着我国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标的重要因素。因此,纪委机构必须严格落实对企业的监督责任,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政治保护[1]。
(二)正确认识监督责任是企业发展的现实要求。由于国家赋予企业纪委的特殊职责权力,使其具备了充分的企业内部管理权利,是企事业单位自我约束的标杆,同时也是建立监督制度的根本依据。企业纪委机构必须明确:我国目前大多数国有企业内部依然存在多种多样的腐败问题,如贪污、受贿、挥霍、输送国有资产等,并且党风建设与反腐败斗争依然没有取得明显效果。作为与我国经济紧密相联的大型国有企业,其企业纪委机构必须统一思想,新形势下即会产生新要求,纪委机构需根据新要求,对企事业单位党风建设工作进行监督,并且站在党和国家的角度,纵观发展全局,将自身思想觉悟与行动,充分贯彻到党中央反腐败斗争中。充分认识到企业纪委机构做好监督工作的重要性,明确保障企业健康发展对企业、对国家、对社会经济的重要意义。
(三)准确把握监督责任的总体要求。企业纪委机构首先要明确自身工作对象以及工作内容,充分理解“纪委负监督责任”这句话的含义,知晓“监督谁”、“监督哪方面”,只有真正弄清楚其中的关系,才能抓住监督重点,分清主次,将企业纪委机构作用发挥至最大化,提升党中央赋予的责任和任务的完成度。企业纪委机构的监督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一、监督要求;二、监督对象;三、监督内容,其中包括落实党中央发展决策、方针,完成党中央重大政策部署等[2]。
目前,国有企业内部影响纪委机构开展监督工作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1)党中央并未对纪委机构进行明确的职责与权利定位,导致影响职能发挥;(2)国有企业内部并不在重视企业纪委机构的存在,在管理中遇到很多困难;(3)在开展监督工作时,没有完善的反腐倡廉制度做依据;(4)企业中不具备高素质的纪委工作人员,使其在执行监督权利时,影响监督效能。
纪委机构在行驶监督权利时,必须依据“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的要求,根据企事业单位实际情况,在企业管理各个层面中,行使相应的监督职责,深入探讨企业纪委开展工作最有效的办法。
(一)推进主体责任落实。在企业纪委机构落实监督责任时,企业党委起到巨大作用,是企业纪委落实工作的根本保证。企业纪委机构在企业管理中主要起到推进党风建设,根据党中央要求,配合企业党委完成抓住“牛鼻子”,种好“责任田”的工作。纪委机构应积极与同级党委进行深入探讨,以企业目前发展状况为前提,开展建设党风廉政工作,并制定工作计划、目标要求以及实施方案,将反腐倡廉、党风建设充分融入到企业发展中。明确自身履行监督责任的对象及内容,将加强主体责任落实作为工作的切入点,使责任明确落实到个人,进一步完善责任制度[3]。
(二)完善监督制度并严格执行。纪委机构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对企业内部进行制度制定,尤其加强党风建设工作方面的奖惩制度,使其具有程序性、保障性以及惩戒性,同时抓住最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如资金、权利、人员派遣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使其具有更深程度的制约力度及监督力度。在行使权利的过程中,必须保证权利行使在阳光下,规范奖惩制度,避免出现违章乱纪现象。保证党员行使权利的区域,纪委机构同时具有监督权利,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
(三)强化执纪监督职能。纪委机构最根本的任务是进行案件调查与处理,抓住问题的关键,使“问题”成为监督的重点,而“问责”成为体现监督效果的表现形式。查办以权谋私、违法乱纪、贪污受贿等案件是纪委工作重点中的重点,在处理案件时必须做到“点”、“面”一把抓,对于已被证实确实违法乱纪的人员,及时处理并加大办案力度,做到政治腐败零容忍。从小事抓起,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及时发现并纠正相关人员错误,对于有犯案苗头、或者思想上出现偏激想法的人员,及时与其沟通,既是梳理也是警告,对于提升威慑力有很大帮助[4]。
综上所述,我国国有企业中依然存在腐败现象,而引起此类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因此纪委机构在进行工作时,应进行全面考虑,同时加大开展党风建设工作力度,从根本上解决工作人员作风腐败问题。国有企业经济发展关系到我国总体经济发展,而企业内部管理决定着企业发展的速度与质量,因此,加强企业纪委监督力度是最根本的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1]王东煜.论国有企业纪委如何履行监督责任[J].科技与企业,2015,(08)11:76.
[2]肖卫宏,阳桂桃.对国有企业纪委落实监督责任的思考[J].湘潮(下半月),2015,(11)08:21-22.
[3]谢英.浅谈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纪委落实监督责任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6,(04)10:156-157.
[4]贾芳娴,宋宏黎.落实国有企业纪委监督责任要用好加减法[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9)S2:1-3.
中图分类号:D2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2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