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系列报道
——人大附中站为未来做准备——教育家办学视域下的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课程改革探索

2016-07-01 08:38:46刘彭芝
未来教育家 2016年4期
关键词:人大附中系列报道中国人民大学



课程改革系列报道
——人大附中站为未来做准备——教育家办学视域下的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课程改革探索

编者按:

人大附中的课程改革始于1985年,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在稳步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经历了一个由朦胧到清晰,从自然到必然,从实践到理论的过程,构建了“一主线、三层次、五领域”的学校课程结构。“一主线”:即课程建设始终服务于人大附中的学生培养目标——“全面发展+突出特长+创新精神+高尚品德”。“三层次”:即构建了分别面向全体、面向分层、面向个体的三个层次的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荣誉课程。“五领域”:即在每一课程层次中包括了“人文素养”“科学素养”“体艺健康”“人际交往”“国际交流”五大领域的课程。

“今天的教育,是为了让学生为一个我们任何人都无法预知的未来世界做准备。”人大附中的课程改革始终坚持着眼学生未来发展,通过立体设计,分层推进,持续整合课程资源,构建了多元开放的课程体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教育者,非为以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人大附中放眼世界、远见未来的课程改革实践,为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未来教育贡献了智慧。

感谢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王海玲副校长对此次特别策划的大力支持!

P8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课程开发上也要突破常规,不能囿于学科的限制。

P10这样的教育既要守住教育的根本,有中国情怀;又要有创造的活力,放眼世界,放眼未来。

P12在设计实施课程教学时,我们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的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社会实践为载体,构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大学先修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P16体育的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让孩子获得超越本能的意志品质。

P31学校层面还全面调整了课程管理与运行制度,为新课程的教学实施和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成就体验构建了不断改善的教育环境。

P35综合素质评价为学校在每学期初指导各班级制定学生明确的发展目标提供了依据,为学生进行阶段性总结和反思提供了丰富的事实基础。

GET READY FOR THE FUTURE 系列报道·人大附中站

GET READY FOR THE FUTURE

猜你喜欢
人大附中系列报道中国人民大学
快乐童年,有你相伴
我们班里的奇遇记
我做了一次“小陀螺”
人大附中早培班九年级周思言
小剪纸 大收获
《今年两会不一般》系列报道之四 不简单:从议案到提案都成“金点子”
《今年两会不一般》系列报道之三 不容易:从路上到云上都有“黑科技”
第三届“三晋新农人”风采展示系列报道 蜂为媒:追蜂逐蜜 向健康出发
今日农业(2019年15期)2019-09-03 01:09:02
A Proposed Quantitative ESG Framework for Financial Companies
——Take Goldman Sachs Group, Inc as an Example
Beijing,mon amour
法语学习(2015年4期)2015-04-17 18:1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