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人才建设发展成效、问题与对策
—— 以广州市越秀区为例

2016-07-01 05:13佟宇竞
广东科技 2016年9期
关键词:成效科技创新问题

文/佟宇竞



科技创新人才建设发展成效、问题与对策
—— 以广州市越秀区为例

文/佟宇竞

摘要:科技创新人才建设与发展是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是区域科技竞争的核心要素。本文系统地梳理了广州市越秀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分析了科技创新人才建设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完善科技创新人才发展运行机制,强化创新载体建设,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加大对创新人才扶持力度,搭建海外创新人才引进平台,创新科技人才服务等方面提出对策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科技创新;人才发展;成效;问题;对策

一、越秀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突显楼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软实力

地处广州中心城区、寸土寸金的越秀区,创全国之先河,形成了独特的楼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模式,目前已有1800多家高新技术产业入驻园区,形成了信息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和健康医疗产业等主导产业。越秀区连续四次被国家科技部评为科技先进区,黄花岗科技园相继被授予“国家动漫网游产业发展基地”、“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广州示范区”、“国家信息服务业示范园”、“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广东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等称号。“十二五”期间,越秀区企事业单位承担市级以上科技项目达398项,获得扶持经费近5亿元,带动全社会科研投入逾20亿元;共获得国家、省、市各类专利奖励11项,2014年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3.79件/万人,位居广州市各区前列。

(二)加大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力度

越秀区始终坚持把创新能力建设作为园区发展的着力点,努力在功能特色和错位发展上下功夫。黄花岗科技园首个自主产权园区创意大道基地,集聚了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文化创意产业,为进一步加快特色产业园区建设,与东方文德广场、国叶文化大厦和星光映景分别合作共建创意产业园、健康产业园和移动互联网产业园,为园区新增优质招商载体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使黄花岗科技园的产业园区达到31个,可经营面积逾110万平方米。为更好地服务园区企业创新创业,越秀区积极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创客空间等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目前园区共有科技企业孵化器5家,建筑面积合计9.5万平方米,已入驻创业企业182家,提供就业岗位3091个。近期,越秀区联合羊城晚报社、腾讯公司建设羊晚腾讯创业基地,为创业者提供3000平方米的办公场地,约10000平方米的休闲街区、约3000平方米的服务式公寓、约1400平方米的新概念餐饮服务区,满足创业者休闲、生活等各方面需要。

(三)深入推进人才集聚工程

围绕人才强区发展战略,全面整合资源,深入推进人才集聚工程,探索与省、市、中科院等科研院所共建高端领军人才队伍。在创意产业集聚区“创意大道”建设了国内领先的创意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在国内率先成立了广州黄花岗科技园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院和移动互联网产业研究院,建成了移动互联网公共创新平台、博士高层次人才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等公共平台。发挥“千人计划”南方创业服务中心、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广州智慧城市研究院、广东产学研合作中心、广东院士工作站、广东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等一批公共服务平台招才引智作用。“千人计划”南方创业服务中心已服务“千人计划”等各类高端人才逾400名,对接转化先进技术成果逾100项,培育扶持具有竞争力的科技型企业达22家。

(四)完善企业人才对接机制

以服务区内企业发展为宗旨,开展暖企服务。面向全区重点发展行业、优质企业和新型企业,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人才服务。在企业人才招聘、大学生实习、人事代理、人力资源中介业务等方面全面发力,解决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根据广州市相关文件精神,优先解决越秀区重点企业急需人才入户困难,吸引并鼓励急需紧缺人才真正扎根落户干事创业。同时,在引进、服务人才工作方面安排资金,以对人才发展和人才工作的优先投入,保障人才发展规划重大项目、重点工程的顺利实施。

(五)高层次人才引进取得新突破

为推动创新创业,制定了《广州市越秀区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评审奖励实施细则》、《广州市越秀区青年创客新星人才评审资助实施细则》,培育吸引科技领军人才及其创新创业团队,集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和重点支持专业服务性中介机构,打造形成人才、技术、资金等“多位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到2015年底,全区共集聚了国家“千人计划”、省创新领军人才、市“百人计划”、市“珠江新星”等各类高层次人才77名;黄花岗科技园拥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专业技术人才占员工总数66%,其中博士、硕士达3000多人,累计引进6位“千人计划”专家落户越秀区创业发展。

(六)健康产业领域人才集聚态势良好

在健康产业领域,越秀区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名,国家级杰出学者50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10名以及上千名博导、硕导;国家、省级重点学科47个,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28个,科研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此外,中山大学(北校区)、广东省医学科学院两所专门培养医疗人才的院校,不仅为健康产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同时集聚了大量的科研设备和科研人才,为医疗产业开展科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为区内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提供了便利。

二、科技创新人才建设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科技领军人才、骨干人才缺乏

越秀区虽然独创了楼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模式,但由于受到硬件载体设施建设的局限,因而区内大型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质量,科技领军人才、骨干人才相对较为缺乏。从吸引科技领军人才和骨干人才的力度来看,越秀区不如广州市原萝岗区和天河区,这两个区都较越秀区早出台了吸引高层次人才、吸引科技领军人才的实施意见,在高层次人才的战略布局上谋划更早、更主动。越秀区产业结构偏轻型化,存在不利于科技领军人才、骨干人才集聚的客观原因,而由于科技领军人才、骨干人才的缺乏,使越秀区高新技术企业整体竞争力有待提高。

(二)科技创新资金支撑能力不足

R&D资金是科技创新人才开展研发活动的基本要素,R&D资金投入的不足,直接影响科技创新人才利用效率。2009年,越秀区每名R&D人员研发经费21.5万元,低于广州荔湾(24.3万元)、原黄埔(58.7万元)、花都(40.3万元)、南沙(28. 3万元)、原萝岗(35.6万元)、原增城(31.8万元)等区的水平(见表1)。

从表2看出,2013年,越秀区科学技术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为2. 73%,在全市12个区、县中位居中列。

表1 2009年广州市每名研发人员研发经费投入

表2 2013年广州市各区、县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及占财政支出比重

表3 越秀区与国内先进城市市辖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机构与人员比较

(三)优势产业人才比较优势不明显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越秀区优势产业,但与广州天河区以及国内其它先进城区相比,这种优势并不明显。2013年末,越秀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共有法人单位1238家,少于上海徐汇区(1699家)和浦东区(2613家),北京海淀区(26460家)、朝阳区(5916家)。2013年,越秀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共有从业人员4.11万人,远低于上海徐汇(6.44万人)、浦东(16. 21万人),北京海淀(59.02万人)、朝阳(12.40万人)等先进城市市辖区水平(见表3)。

(四)科技人才队伍稳定性较差

近几年随着越秀区各种引才措施的创新实践,在科技人才尤其是高层次科技人才中以“柔性流动”方式引进的“输入性”或“引入性”人才占了相当的比例。这些科技人才一般以项目为依托,以团队为中心,因政策的支持力度(科研资助、住房、交通、医疗、保险、子女入学等)不如其他区大,较容易流动。此外,由于房租等生活成本高的原因,一部分软件信息业人才更倾向于在软件业较为集中的天河等区工作,技术人才流失率高。

(五)创新创业硬件载体建设有差距

越秀区是广州老城区,寸土寸金,虽然越秀区黄花岗科技园有31个产业园区,但大多数是楼宇经济、楼宇高科技产业园,无法形成规模经济和大的产业园区。此外,越秀区集聚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的载体,相比天河区、原萝岗区较为薄弱。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服务相对滞后,且创新资源分布不均衡,特别是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数量比偏少,这是越秀区的短板。

三、科技创新人才建设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着力完善科技创新人才发展运行机制

进一步构建有利于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和用好人才的体制机制,加强对人才工作的协同运作,区有关职能部门要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在科技创新人才引进、人才留用与服务、人才激励等环节突出部门合力优势,着力完善科技创新人才发展运行机制,打通科技创新人才流动、使用、发挥作用中的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地支持和帮助人才创新创业,增强科技创新人才工作机制的协同性、灵活性,善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优化越秀区引才、育才、用才的环境,推动各项科技创新人才任务的落实,推动越秀区人才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二)优先抓好科技领军人才引进工作

一是要强化人才引进的产业导向。根据越秀区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引进软件服务、信息技术、创意产业、金融服务、医疗健康、生物医药、教育培训与节能环保、新材料等领域的人才;围绕越秀区现有支柱产业,重点引进掌握关键技术,能够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人才。二是要把领军人才队伍建设摆上重要战略位置,打造领军人才的第一方阵,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同步进行,推动全区创业创新步伐。三是能够创办新兴产业,对现有产业结构调整起到推动作用的领军人才和项目。

(三)强化载体建设,构建科技人才创业创新的支撑平台

一是完善产业园区功能,结合区位优势和产业特点,进一步利用现有服务资源,最大限度发挥资源潜力,加快建立具有集成性、共享性、开放性的园区公共服务平台。二是加快各类科技创新载体建设,提升重点园区的科技承载能力。突出黄花岗科技园区的引领作用,瞄准信息服务、文化创意、金融、健康医疗等优势产业,置换整合现有资源,使黄花岗科技园区成为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同时,突出园区的内涵和质量,建设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定位准确、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园区。

(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提升人才集聚吸引力

一是不断健全投融资体系,畅通融资渠道,搭建人才、项目、资金、企业、市场有效对接的平台,切实解决高层次人才和高科技项目融资难的问题,真正扶助高科技企业尽快健康成长、做强做大,尽快成为越秀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二是制定鼓励猎头服务的政策。鼓励新兴产业企业在招聘紧缺高层次技术岗位中使用猎头服务,并给予一定补贴,鼓励建立猎头服务公司。按照综合招聘、行业招聘、专场招聘分类进行,逐步形成常态化、专业化人才招聘市场,提高企业招聘成功率。三是进一步优化生活环境。可采取政府与社会合作的形式,在靠近企业群的适当位置增建员工宿舍和高端人才居所,以便宜实惠的租金提供给区内员工和高端人才居住。

(五)加大对创新人才创业的扶持力度

一是实施创业育苗工程。支持鼓励海内外人才到越秀区创办各类科技型创新创业企业,加速实施成果转化。由区科技部门制定认定条件,对竞争力强、技术先进、发展前景好的初创科技型企业,给予一定数额的创业启动资金资助。二是实施股权激励。鼓励和支持广州地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实施期权、技术入股、股权奖励、分红权等各种形式的激励。三是完善创业孵化服务体系。建立从创业项目孵化到产业化发展的全过程跟踪服务体系,充分利用越秀区孵化器、加速器和科技园区等创新载体,打造企业从初创到成长期、成熟期的创业链条,完善创业孵化体系。

(六)努力搭建海外创新人才引进平台

一是充分发挥重大活动平台作用。利用“广交会”、“留交会”等重大活动的国际影响力,通过定期组织国内外招聘活动,加快人才集聚。二是充分发挥海外各类关系平台作用。通过我国驻外使(领)馆、华侨华人专业人士社团、留学人员社团和海外著名猎头公司建立密切合作关系,设立海外留学人才联络机构,聘请专、兼职引智专员等多种形式,形成国际性“招财引智”网络。三是强化媒体平台作用。通过各级新闻媒体和互联网络平台,特别是要瞄准境外创新人才集聚的地区,广泛宣传越秀区人才引进和培养的相关政策。四是进一步提升中介平台。引进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中介机构,鼓励中介机构为越秀区寻访人才,发动社会力量招才聚才。

(七)创新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服务机制

一是开设人才发展市场拓展绿色通道。发挥政府导向作用,对高层次人才创办企业的自主创新产品,优先推荐列入政府采购产品计划目录。建议区财政安排企业拓展市场专项资金,优先支持越秀区民营企业参加国内外知名的行业展会、论坛等。二是由财政出资聘请并培训一批“创业助理”,派到创新人才创办企业中工作1-2年,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服务。三是完善公共服务。建议区财政出资统一购买创新型企业经常使用的各类文献数据库,向创新人才开放;购买国内知名人才招聘机构的网络资源使用权,为越秀区企业在国内外延揽人才提供服务。四是设立创新人才服务专窗。在越秀区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商务服务窗口设立创新人才服务专窗,对创新人才提供专属服务。

【作者简介】

佟宇竞,英国苏塞克斯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系讲师。

猜你喜欢
成效科技创新问题
山东科技创新与农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关于产业集群效应的研究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