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淑娴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5-0-01
回顾我们以前的语文教学,发现学生很少有良好的阅读兴趣,读书时只重视课内阅读,不重视课外阅读,学生阅读量偏少,阅读面偏窄,杂书读的多,名著读得少。为了应付考试,学生把大量的时间花在题海战术上,没有时间去看书看报,一部分语文老师也极少去布置和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除了教辅读物以外,学生对其他课外读物没有兴趣,这种情况下谈阅读质量,无异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决不能把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当作额外负担,而应该有意识地通过推荐一些必读书目,指导学生在古今中外浩瀚的文学之海中去领略名家的风采,学会收集、整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进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和阅读能力。有了兴趣,阅读习惯会养成一种能力,保证了阅读的质量,提高了阅读的效率,兴趣会促成习惯的养成。
在教学中,我发现好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究其原因是缺少阅读兴趣,虽然学校、教师、家长在生活中渗透阅读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多阅读书籍,并创造阅读空间,但这对学生的影响并不大。针对这种现象,我尝试做了以下工作:
一、好书激趣法
针对低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结合他们的认知能力,选择一些学生喜爱、内容健康、教育意义较强,特别是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积极向上影响的适合学生口味的书籍。《格林童话》、《三毛从军记》、《窗边的小豆豆》、《它有点白》等。
二、经典激趣法
利用阅读课,班会课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把学生吸引到书本中来,如:讲童话故事、神话故事、中外名人故事,尝试在关键处戛然而止,然后向孩子推荐合适的图书。这时孩子急于了解故事的下文,很容易产生读书的兴趣。当孩子读完以后,还可以请孩子讲讲故事的内容并加以鼓励,进一步强化孩子的这种兴趣。
三、故事梗概法
鼓励家长先把故事的大意讲给学生听,引导孩子进行阅读,孩子听了有趣的故事,自然就有了阅读这本书的欲望。
四、电视辅助法
社会上流行的电视剧往往会对孩子的阅读造成相当大的影响,家长如能抓住机会,因势利导,趁机向孩子介绍相应的读物,学生阅读的兴趣会比较大。例如中央电视台播出《水浒传》后,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对孩子们也产生了较大的冲击,他们常常讨论剧情的发展。针对这种现象,家长和孩子一起读《水浒》.谈谈一百零八将,孩子们边读边思,边读边议,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五、视觉冲击法
低年级的学生多选择直观、形象的连环画或是图文并茂的图书,书的内容应该跟孩子的生活联系密切的,或是他们比较熟悉的。如热播的动画片的图书等。慢慢地,随着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再提高阅读要求,拓展阅读领域。
六、图书种类丰富多彩
图书种类不能过于单一,应该丰富一些,开阔学生视野,让他们了解多彩的世界。如爱绘画的同学我们推荐绘画手工类读本;男同学推荐科幻、侦探类图书;女同学推荐童话、歌谣类......不同阶段、不同爱好的学生推荐不同的读物。
尝试了这些做法之后,发现学生发生了这样的变化:
1.通过一短时间的引导,发现学生书包中的玩具少了,课外书多了。
2.下课时追逐打闹的同学少了,教室里看书的身影多了。
3.写话时从无话可说变得语言连贯了,文中的好词佳句增多了。
4.口语交际时,从羞涩、唯唯诺诺变得敢于表达了。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的内因的最好激发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主要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这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也就是说当学生有积极的态度和情感时,才能使大脑的活动得到促进,使各种智力因素得到有效的激活。在阅读教学中,重视教学的过程、内容、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把新课标的阅读教学新理念转化成教学策略,落实到教学实践的层面。只有这样,才能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