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服务区域发展的新探索

2016-06-30 03:29夏新生么居标林洪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发展途径高职教育区域

夏新生+么居标+林洪

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作为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肩负为国家培养高端应用技术人才职责的同时,也肩负着服务与回报社会的重任。面对肩负的责任,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多年来一直不断探求,努力实践。本文以学校服务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为例,简述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高职教育;服务;区域;发展途径

组建校企合作联合体,实现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服务效益双提升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探索并创新校企深度融合的实现形式,紧密结合区域产业结构特色,集人才培养、产业培育、研究开发为一体,组建了“复杂、异形件加工技术研究室”“药品食品研发中心”“西门子小型自动化系统(北京)培训中心”等14个各具专业特色的校企合作联合体,实现了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的有机结合。

学校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浙江大学等单位合作,聘请企业专家与教师共同组成研发团队,划拨出部分数控、检测设备,并投入300多万元、共建“复杂、异形件加工技术研究室”。 研究室设有产品设计、精密制造、多轴加工三个方向的研发机构,与高端企业深入合作,开发新产品、研究新工艺,为京津冀加工制造类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为中小型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两年多来,研究室完成了企业委托研制项目18项,开发异形冲压制件结构改进模具共145种,每年能为企业节省资金约130余万元;研究室面向社会进行了特种加工技术、逆向技术、精密测量技术、电切削加工技能等各项培训,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在反求技术、快速制造技术、产品造型与设计方面进行高端技术技能培训。在对外服务、社会培训过程中,大量学生参与其中,逐渐形成了复杂异形加工技术学生社团,研究室现已初步形成集科技研发、教学实训、社会培训、技术服务、技能竞赛五位一体的创新平台。

学校与北京亦庄国际生物医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紧密合作,在亦庄生物医药园内共同建设生物医药中试技术基地。学校采取“核心+外援”的技术团队模式,以学校专业教师团队为核心,构建由“专业教师+企业技术人员+学校实习生”三方组成的技术团队,为开发区生物医药企业提供哺乳动物细胞培养、疫苗和病毒纯化等技术服务。学校教师还担任了基地的项目经理职务,负责园区的精密仪器管理和相关的人员培训工作。平台的建立为企业研发、解决生产技术难题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得到其极大的认可。

开放校内图书馆资源,建设公共图书馆全面服务区域企业和社区

2015年6月15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学校共建公共图书馆战略合作协议正式签署。双方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谋发展”的原则,开展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共图书馆建设,充分发挥开发区政府在管理、政策支持、宣传引导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和学校图书馆的优势资源,提升学校图书馆社会服务功能,共同建设开发区公共图书馆,以满足开发区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同时为政府和企业提供资讯信息和专业技术服务。

依托学校图书馆资源,学校与开发区政府合作建立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资讯中心,面向开发区政府、企业和居民,提供经济、科技、市场、文化等方面的资讯服务。资讯中心从2012年开始编辑发行《资讯参考》(双月刊)和《科技动态月报》(月刊)。《资讯参考》聚焦经济动态、科技动向、市场行情、政策热点四大板块,汇集了开发区重点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科技动态月报》旨在为开发区知识产权资源建设、重点企业专利综合分析、打造重点产业主流产品、支撑国际化专利布局等方面提供知识产权最新动态。为提高资讯服务的时效性,资讯中心从2014年9月开始编发 《资讯快报》(周刊),以简明扼要的标题加一句话的形式,呈现电子信息、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和经济管理五大方向的最新资讯。以上刊物通过资讯中心工作人员和信息员队伍推送到开发区政府领导和180多家企业高层和管理人员手中。

重视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发挥资源优势助推企业产品升级技术进步

学校建立“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服务中心”,改善高职院校科技创新成果脱离市场的局面,主动出击,携手小微企业,共同探索出一条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有效衔接的新机制,实现了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无缝对接。该中心的科技创新部分包括新能源汽车创新平台、机械制造创新平台、机电产品创新平台、生物技术应用创新平台、计算机与通讯设备创新平台五大科技创新平台,充分利用学校科研人才优势和先进设备资源与企业、校企合作开展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与技术升级改造,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的同时,促进了学校科研水平和师资素质的提升。

学校先后与20余家企事业单位深入开展了技术服务交流与合作,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与京雁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联合研制出的光缆识别仪,填补了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空白;与睿永康科技有限公司、京雁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联合开发出的新一代智能型地下管线探测器,预期市场前景良好。近一年来,校企合作共引入企业横向课题32项,获得科研经费约138万元,研制样机13套,申请国家专利33项,申请软件著作权3项,发表论文106余篇,校企合作促使学校的科研水平和师资素质得到了显著提升。

拓展社会培训种类和渠道,携手开发区政府促进服务区域发展能力提升

学校以继续教育学院为基础,与开发区合作,建立了“职业人才培训中心”。培训中心先后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大兴区签署了技能人才培训战略合作协议,成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并予以授牌。培训中心本着服务政府、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宗旨,针对政府、企业、社会的实际需求,确立了校企双方“合作开发培训项目、合作设计培训内容、合作完成培训任务、合作评价培训效果”的合作模式,为企业量身定制符合需求的培训内容,取得了很好的培训成效。

学校年社会培训规模超过20,000人次以上,年培训收入达到800多万元。其中,先后为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SMC(中国)有限公司、京东方光电有限公司、大宝化妆品有限公司、施奈德低压电器等80多家知名企业举办了技能类、营销类、班组及车间主任管理类的培训班,每年为开发区企业在职员工开展的技能培训和鉴定量达到4,500人次以上。为拆迁农民再就业培训学员5,000多人,使他们中的大部分走上工作岗位,成为开发区现代化企业员工的一员。学校与企业组成的培训师资团队还开发完成了《班组长培训教程》《职业基本素质》《中层经理培训教程》三本培训教材的编撰工作,都已正式出版发行,并用于企业相关培训中。经过近年的合作,学校以优质的教学资源、开放的办学理念、真诚服务的工作态度,赢得了大兴区各乡镇、开发区人社局等相关机构的信任和支持,有力促进了区域社会城镇化的进程,为区域经济发展搭建起人力资源素质和技能双提升的平台。

在“开放融合、服务社会”办学理念的指引下,学校与开发区政府、企业和社区合作,广泛开展校企合作育人与社会服务。通过社会服务体制机制创新,拉近了学校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距离,使学校和开发区政府、企业、居民的关系更加紧密,使高等职业院校服务社会的职能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张宇,肖凤翔.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保障因素论析[J].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9):42-44.

[2]李蕾.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途径的探索[J]. 继续教育研究,2015(4):14-22.

[3]莫志明.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模式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5(24):30-32.

(作者单位: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责任编辑:陈 栓]endprint

猜你喜欢
发展途径高职教育区域
少林武术发展途径及建议
农民发展致富途径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微商思维在高职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贵州布依傩戏传承发展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分区域
产学研相结合:新建本科院校发展途径探微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