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悼念李哲生教授

2016-06-30 09:05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6年2期
关键词:北医三院颞骨喉科



沉痛悼念李哲生教授

李哲生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创始人之一,北医三院耳鼻咽喉科前主任(1973-1991)。我国著名的临床学家和耳科专家,耳科病理学家,颞骨解剖大师和教育家。李哲生教授60多年来一直从事耳鼻咽喉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直到他85岁高龄,还坚持工作在门诊的第一线。1954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学系。毕业后曾在北京医学院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任住院医师,1958年参与组建北医三院耳鼻咽喉科。1980年任副教授。1983年被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85年任教授和主任医师。

上世纪80年代,建立了北医三院临床听力中心,组建了北医三院颞骨解剖实验室及颞骨病理实验室,为国家培养了多名硕士研究生,许多人现在海内外重要岗位发挥着作用。曾在1983年至1984年间,赴美国塔夫茨大学新英格兰医学中心进修学习颞骨病理及耳鼻咽喉科临床。归国后他率先在我国开展颞骨解剖教学,连续每年举办全国高级耳显微外科及颞骨解剖学习班,他编写的《颞骨外科解剖手册》成为我国耳科学界颞骨解剖教学的范本,许多现今活跃在临床一线的学科带头人和科主任,都曾参加过他早年举办的颞骨解剖学习班,或在北医三院进修学习过。他为国家培养了大量耳科学人才,在他担任主任期间,来我科向他学习的来自全国各地的进修医生络绎不绝。李哲生教授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展了耳显微外科治疗中耳炎,尤其是在我国较早开展了鼓室成形手术。1959年曾在《中华耳鼻喉科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出耳道口与乳突根治术腔比例,乳突根治术腔不干耳原因、术后换药在乳突根治术腔中的作用等重要文章,对中耳炎外科在我国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曾任《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届编委。

上世纪七十年代,李哲生教授开展了大量颞骨内面神经减压术及重建手术、内淋巴囊减压术、小耳畸形外耳道重建及鼓室成形术、岩尖胆脂瘤切除术、镫骨手术、侧颅底手术等,并发表了大量的有关文章。他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将耳显微镜及牙科电钻及后来的耳科电钻引入耳外科手术中,促进了国内耳外科手术迈向了更加精细的耳显微外科手术时代。他不仅对北医三院的耳科做出了开拓性贡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我国的耳科学发展起到了先锋作用。上世纪七十年代,姜泗长院士曾夸奖他为耳科的“后起之秀,耳科新星”。

李哲生教授的一生,他把自己全部心血和才智无怨无悔地贡献给了祖国的医学教育事业和耳鼻咽喉科学事业。他严谨规范、严格细致的工作作风众所周知、有口皆碑。他对耳鼻喉科事业的那份执着,对学术那份扎实务实的学院派学风深深影响着北医三院的学科发展、梯队建设和科室文化以及后来人的工作作风。他为人低调,在他八十大寿时,科室准备为他祝寿并同时举办学术活动,他生怕给科室增添麻烦,婉言拒之。

去世前,他还思维敏捷,不断阅读专业文献,睿智地关心着学科发展。他那操着一口纯正美音一句一句地教授我们专业英语,他那在手术台上手把手教授我们手术的高大形象就在眼前!敬爱的李老师,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您劳累了一生,在天堂安息吧!李哲生教授永垂不朽!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供稿

2016年4月22日11时,李哲生教授不幸于北京家中去世,享年88岁。噩耗传来,北医三院耳鼻咽喉科全体医务人员和耳鼻喉科学界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沉痛悼念我们敬爱的前辈和慈父般的好老师、北医三院耳鼻咽喉科的奠基人。

猜你喜欢
北医三院颞骨喉科
耳显微外科颞骨解剖学习班的教学难点分析*
北京大学开设“医学美学与大众生活”选修课的教学实践探索
北京冬奥首例航空医疗救援成功
北京冬奥首例航空医疗救援成功
妙用丹栀逍遥散治疗耳鼻咽喉科疾病验案举隅
颞骨解剖培训中分层次教学的必要性
慢性中耳炎术中脑膜裸露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第十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科2018’学术年会暨《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第七届第二次编委扩大会通知
颞骨扁平肥厚性脑膜瘤CT及MRI表现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编委会关于召开第六届第五次编委扩大会议暨2017年学术年会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