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归来》影像构图与镜头语言分析

2016-06-30 10:48
戏剧之家 2016年12期
关键词:陆焉归来丹丹

王 钰

(海南大学 海南 海口 570000)



影片《归来》影像构图与镜头语言分析

王 钰

(海南大学 海南 海口 570000)

【摘 要】本文以电影《归来》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影像构图与镜头语言,以期从专业层面对该影片进行一个深入的剖析。

【关键词】归来;影像构图与镜头语言

影片《归来》,讲述了上世纪70年代初,被“文革”运动打成劳改犯的陆焉识与家人音讯隔绝多年,因思念心切在一次农场转迁途中逃跑回家。但他的这一举动却给在舞蹈学校学芭蕾舞的女儿丹丹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女儿想方设法阻止母亲与父亲相见,结果使夫妻俩近在咫尺,却只能再次相隔天涯。文革结束后,陆焉识终于平反回家,却发现家中的一切早已物是人非——女儿丹丹放弃了自己的芭蕾梦想,成为一名普通的女工。而更让他深受打击的是,他深爱的妻子冯婉瑜,因患病已然不再认识眼前的他。他通过扮演各种角色接近妻子,想唤醒她的记忆。深厚的感情、生活的变故,他们各自怀揣着自己强烈而执着的爱相伴到老。

浓烈的色彩对比是摄影出身的张艺谋一贯的影像风格,但在影片《归来》中,他却放弃了浓烈的色彩,选择了简单、质朴、克制的影像风格,体现了影片的文艺性。全片色彩暗淡,一如大时代压抑的环境,还原出那个年代本真的生活质感。片中人物的服装道具除了军装的绿色、劳改服的蓝色,无非就是黑与白的纯色,用色十分简单也十分克制。搪瓷杯、大字报、革命标语、歌舞剧、像章等物件小细节自然地贯穿于影片之中,真实地还原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使同样经历过“文革”创伤的观影者内心为之颤动。影片结尾的部分,白雪皑皑的车站广场上,年迈的陆焉识陪着冯婉瑜接“自己”再一次归来,简单的色彩更突显出演员的真情流露,引发人们的惋惜之情。

都说影片的第一个镜头决定着影片的风格,《归来》的第一个镜头是从农场逃跑的陆焉识蜷缩在灰暗肮脏的火车隧道里。暗不透光的隧道、满身的尘土,影片开篇就展现出陆焉识的悲惨近况,表现出文革对当时知识分子迫害的残酷性。陆焉识第一次逃亡“归来”只是匆匆在楼梯间与女儿丹丹见了一面,但这次相见并非温馨愉快,画面整体呈现出昏暗的色调,反映出他们的相见并不是正大光明、得到认可的。父女聊天过程中,影片利用固定画格的正反打镜头来展现人物的位置关系和内心情感,过肩的正反打镜头,使得聊天的主体对象彼此成为对方的前景。陆焉识:“我这次来就是想见见你们”,丹丹:“没有人想见你。”多年不见得家人,虽为父女,对话却显得格外陌生。陆焉识站在暗处,因为他是逃亡回来的,在他脸上能看出劳改生活的心酸与苦,但即便如此,他的眼睛里却充满了父爱的光芒。女儿丹丹,看似站在光亮处,但内心充满阴暗与仇恨。父女间一明一暗的对比,表现出父女间第一次相见的迥异内心。

影片《归来》中运用了三角形的画面构图,利用楼梯为前景,将主体人物框定在一个三角形的画面中,不仅制造出楼梯间上下楼的景深效果,也反映出人物的内心。丹丹在路过的邻居走后,折返回来看看楼上的父亲是否还在,此时内心既是紧张也是害怕的。虽然丹丹内心忌恨父亲,但她也害怕父亲的此次逃跑暴露。同时,从三角形的画面构图中可以看出,丹丹是处于一个狭小压抑的位置,人物仅占了画面中很小的一部分,这也同样反映出,当时年幼的丹丹对于父亲被劳改的事情存在观念上的狭隘,这也为后面丹丹为了一己私利,主动向组织揭发父亲的行为做好了铺垫。

陆焉识通过纸条与冯婉瑜相约第二天早上八点在火车站桥下见面,眼看时间快到了,陆焉识躲在桥下焦急等待,他随手沾了点露水擦脸。此时的他也处于画面的三角形构图中,蜷缩在桥下的陆焉识衣着形象是邋遢灰暗的,他不能光明正大,只能躲躲藏藏。三角形挤压的视觉感受,不仅体现出他逃亡的艰辛,也体现出他在艰难环境下对家人、爱人的坚守。同时,这一构图也为之后陆焉识走出桥洞,拼命向茫茫人海中的冯婉瑜挥手呐喊埋下了伏笔。

影片采用复现的叙事方式,重复强调陆焉识的“归来”。第一次“归来”,是精神的真正归来。主人公的思想和内心情感被时代的不幸所压抑,只能在天桥上遥遥相望,让人无比惋惜。第二次“归来”,是肉体的真正归来。即使不再有任何阻挠,但妻子却隐患失忆忘记了陆焉识的音容相貌。陆焉识尝试通过角色扮演去复现曾经相爱的往日时光,一次次的尝试,却只是从抱有幻想和希望走向一次又一次的徒劳。往后出现的看似“归来”却永远在“归来”途中无法归来的片段,一层层加深了主人公内心的无奈与隐忍,加深了观众对“文革”的批判与反思。复现的叙事手法,省略了陆焉识被捕、遭迫害的过程,却加强了对“归来”不同含义的诠释,使“归来”的过程连成一串,也使得“归来”的情感得到积淀。

参考文献:

[1]张淳.《归来》首曝概念版预告张艺谋李安相继赴纽约对谈[EB/OL].http://ent.163.com/14/0320/09/9NP4EUK4000 300B1.html,2014-03-20.

[2]王渝.深水静流,忆初心——莫言与张艺谋对谈“归来”[N].中国艺术报,2014-05-21(04).

[3]刘知辰.如何认识张艺谋电影《归来》的意义[J].影视艺术,2011(08).

[4]马英.《归来》中的归来解读[J].电影文学,2014(24).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6-0137-01

作者简介:

王 钰(1994-),女,汉族,湖南人,海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戏剧影视。

猜你喜欢
陆焉归来丹丹
相距多少米
高中数学之美
林丹丹
荒诞历史之下的人性与自由
——论严歌苓长篇小说《陆犯焉识》
陆焉识形象论
电影《归来》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