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教学须体现人文关怀

2016-06-29 15:22李莹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4期
关键词:人文习作师生

李莹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4-0160-01

习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令语文教师和学生非常头疼的难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固然很多,但笔者认为,如果教师能够擅长“换位思考”,擅长站在孩子的角度精心预设习作教学流程,关注学生真实的生活,引导学生体会情感、发展思维,在“求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真”,用“心”行文,改变当前萎靡不振的习作训练情形,是完全可能的。为此,不妨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营造充满人文气息的习作教学课堂氛围。

真情实感是写好一篇习作的灵魂。学生写作要用手中有形的笔、更要用心中无形的笔去记录那沉淀已久的真情实感,教师课堂教学之首要就在于真正触动学生的心灵、拨动学生的心弦。一堂精彩的语文课堂上如果没有了情感的注入更不必说缺乏真情实感的融入,教师定然不可能无精打采,学生将更是茫然失趣。因此,在语文习作教学中,我们需要怀着一颗真挚的心,使课堂充满浓浓真情,让学生坦露丝丝实感,进而在习作中学得倾述、学得轻松、学得自然,营造快乐习作课堂氛围,就让我们来看看一位教育先行者是怎样实践的——

特级教师于永正上《大红花》的习作课,那是个星期天,学生有些倦意,来听课的老师很多,学生有些拘谨;学生座位又在舞台下,师生都有些疏远,大家都在“焦急而又耐心地”等着于永正老师施展“绝技”,打破静场,只见于老师微笑着注视着每一个学生,突然,只听“嗡——”的一声刺耳的嚣叫,听课的老师都捂住了耳朵,负责音响的老师十分不安,急急忙忙地跑过去调试音响设备,这时,于老师说话了:“怎么样?”一个学生说:“吓了我一跳”。于老师认真地说:“我刚才吓两跳”。这下课堂“炸开了锅”。“我吓三跳”、“我吓四跳”……一个男孩子站起来,对着麦克风大声说:“我吓八跳!”课堂里一片笑声,学生的倦意,拘谨烟消云散了,师生之间距离接近了。

毫无疑问,在这一教学片断中,“幽默使课堂气氛和谐融洽,使师生心灵对接沟通。”于永正老师一句风趣的话语,饱含着童真童趣,饱含着对孩子的理解,饱含着对孩子的尊重……在短短的对话过程中,由教师发端,共同营造出一种和谐愉悦,充满人文气息的课堂氛围,在这种安全、愉悦的氛围中,师生的对话才会显得真实,学习才会更智慧;也正是这种氛围,使后面的教学水到渠成,师生双方十分活跃,学生对教师产生亲切感,乐于合作……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二、在习作教学中跳出教材,走进生活,不设防中提高人文素养。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应该去寻到它(作文)的源头,有了源头,才会不息地倾注出真实的水平,这源头就是充实的生活。”可见生活是学生写作的基础,只要有了丰富的生活,才能激起学生写作的欲望,产生写作的冲动。如今,语文教学倡导有大视野,树立大语文教学观。那么在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大语文观的影响下,我们不能局限于教材中所规定的内容和框定的范围,让学生“怕作文、厌作文、抄作文”,饱尝手握笔而无以为文的痛苦。作文就是生活,必须是真实生活的反映,这样的作文教学才会获取鲜活的生命。

1、描个人画廊,扬自我性情。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世界,他们每天和同学、老师、家长、朋友打交道,每天要走路、吃饭,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喜怒哀乐的事情每天都会遇到。他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鲜活明亮的,每天都是新的,应该有许多心里话。所以我们可以让学生写随笔、日记,写我的隐私、我的快乐,我的烦恼、我的忧愁。如有的同学写了第一天当班干部的激动、兴奋,有的同学为错怪了好朋友而自责,有的写自己的豪情壮志,还有的写父母不理解自己的苦恼等等。这样就写出了真正的自我,充分展示了自己的个性。

2、品家庭杂味,尝人间真情。

家庭生活是小学生生活的主阵地之一。孩子们从中得到父母长辈之爱,兄弟姐妹之情,邻里伙伴之乐,使他们获得最早的情感体验。家庭生活中所特有的人情味,有利于学生在写作中抒发自我的真情实感。只要孩子留心体察,家居摆设的整洁美观及周围环境的舒适宜人,也会成为小学生感兴趣的写作话题。我们可以让学生知道日常家庭生活中反映的好人好事的片段可以写,身边的小事,只要是感受深的,或者认为有趣的片段也可以写。反面的事物,能使人引以为戒的,从中悟出道理的片段也可以写。其中尤其要抓住饶有趣味的细节,即生活中的浪花,发掘出事物的前因后果来,或写实自描,或评议点评,都会收到好效果。

3、言社会真意,悟世事真谛。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通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优秀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作为学生作文的重要源泉——社会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唾手可得,比比皆是。教师应利用一切机会让学生接触社会,感悟社会。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尝到写作的乐趣,更让学生感受到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处处留心皆文章,从而写出生活气息浓厚的佳作来。

4、画自然神韵,感四季美景。

学生的思想以直观形象为主,获得感性材料是作文的前提、作文的动力和兴趣,也只有在具体的情境中才能产生。山川河流、名胜古迹、道路桥梁、建筑设施等等都可以作为学生的写作题材。我们的家乡恭城有着丰富的名胜古迹,有流传已久的风俗和特产,更有着改革开放中最新的人文景观和极富诗情画意的自然风光,这些不都是最好的生活素材吗?我们可以领着孩子们走近它,观察它,感悟它,于是作文不仅有了取之不尽的题材,而且平添了无穷的底蕴,折射出深深的悟性。漫步周渭祠,飞檐远挑,雄伟壮观,一窗一景,令人不禁忆起周渭的执法如山、公正严明,于是孩子们信手拈来。荡舟红岩新村,孩子们又不禁为如诗如画的山村风光而陶醉;小桥流水人家的平安社山,清香柔美的西岭桃花,古朴的观音木质长鼓……所有的这些不仅让学生有话可说,而且由此引发的对家乡的深深的热爱及获得的丰厚的人文修养,是教材无法给予的,也是无法比拟的。让学生在大自然中作文,在实践中作文,在趣味中作文,更有利于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体现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

猜你喜欢
人文习作师生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麻辣师生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