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茹莎
高中生物教学中,实验是很重要的一部分。高考对实验的考查均是教材中涉及的实验内容。平时学习中,只要熟悉教材,一些基础知识点同学们还是可以掌握的。但是,多年实际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实验、有些知识点,同学们非常容易犯错,若对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复习时能注意到这些易错点,就能提高复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易错点一:0.9%NaCl和8%HCl的作用
易错点二:吡罗红甲基绿染液是混合染液,要现配现用
典例(2013山东高考)
生物实验中常用盐酸处理实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盐酸解离根尖的同时也为龙胆紫染色创造酸性环境
B.盐酸处理染色质能促进DNA与派洛宁(吡罗红)结合
C.盐酸浓度过高会破坏过氧化氢酶的空间结构导致其失活
D.盐酸处理细胞有利于健那绿(詹纳斯绿)对线粒体染色
典例(2014湖北襄樊一中模拟)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染色时一般是先用甲基绿染液,再用吡罗红染液
B.用8%的盐酸目的之一是使DNA与蛋白质分离并使DNA水解,使之更易染色
C.酒精灯烘干载玻片,可迅速杀死细胞,目的是防止细胞死亡时溶酶体对核酸的破坏
D.用高倍显微镜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呈绿色的染色体和呈红色的RNA分子
三、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易错点一:反应底物应选择不受温度影响的,如过氧化氢的分解,本身受温度影响,用过氧化氢酶后分解速率加快,到底是温度的作用还是酶的作用,使试验结果的分析受到干扰,故本实验一般选淀粉酶水解淀粉。
易错点二:结果鉴定。一般可鉴定底物,也可鉴定生成物。但本实验若鉴定生成物,则还原糖需用到斐林试剂,需加热才可出现砖红色,而加热对酶活性有影响,故本实验不鉴定生成物,而是选择用碘液检验底物——淀粉。
易错点三:不能将底物和酶混合后再控制温度,否则在温度未达到预设温度时酶已发挥作用。最好将底物和酶分别调至同一温度,保温一会儿再混合,保证反应一开始便达到预设温度。
四、PH对酶活性的影响
易错点一:不能将底物和酶混合后再控制pH,否则在pH未达到预设pH时酶已发挥作用。最好将底物和酶分别调至同一pH,再混合,保证反应一开始便达到预设pH。
易错点二:因为淀粉在酸性条件下会发生水解反应,所以本实验不选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
典例:(2013江苏高考改编)下列有关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A.实验 ① B.实验 ② C.实验 ③ D.实验 ④
典例(2013届河北唐山摸底考试)关于酶的相关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验证酶的高效性时,自变量是酶的浓度
B.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可选用过氧化氢酶为研究对象
C.用淀粉,蔗糖酶和淀粉酶探究酶专一性时,可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D.在探究影响淀粉酶活性的因素时,温度,酸碱度,实验的次数等都是自变量
五、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易错点一:染色剂龙胆紫和醋酸洋红液仍是碱性染料。
易错点二:实验步骤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解离液有盐酸,染色剂是碱性染料,故一定在染色之前漂洗干净,否则染色受影响。
易错点三:解离液处理后细胞死亡,所以观察不到连续分裂过程。
六、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易错点一:本实验不宜选用雌性个体生殖器官,因卵细胞的生成特殊,卵巢中减数分裂不彻底。
易错点二:精原细胞既能进行有丝分裂,又能进行减数分裂。
典例(2014山东省实验中学模拟)高中生物很多实验需要用到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列现象用高倍显微镜能观察到的是( )
A.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被甲基绿染成绿色
B.小麦种子细胞中的脂肪被苏丹IV染成橘黄色
C.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的液泡在质壁分离过程中颜色越来越深
D.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后期缓慢移向细胞两极
典例(2014山东卷)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鉴定待测样液中的蛋白质时,先加NaOH溶液,振荡后再加CuSO4溶液
B.制作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时,洋葱根尖解离后直接用龙胆紫溶液染色
C.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将大蒜根尖制成装片后再进行低温处理
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后于不同温度下保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