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学·改良·创新
——运用“CII模式”提升新教师课堂常规管理能力

2016-06-29 04:39周国丽
教育家 2016年16期
关键词:常规课堂管理

文/周国丽



仿学·改良·创新
——运用“CII模式”提升新教师课堂常规管理能力

文/周国丽

新课改背景下,提升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让课堂焕发更多的人文精神,成为师生幸福的舞台,是我们的追求。但对于上岗不久的新教师而言,如缺乏足够的课堂管理技能和策略,教学就难以正常开展,更难达到预设效果,那谈何幸福。

现状分析与思考

近几年,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教育的发展和办学规模的扩大,城郊接合部出现了大量的新学校,大量的新教师涌入了这些新学校,形成新教师集中“扎堆”,骨干教师相对稀缺的师资现状。尽管新教师乐干实干,但他们的课堂,基本存在学生聆听习惯较差,课堂效率较低,所带的班集体与中年骨干教师相比,有一定的差距,有的甚至成为年级中问题较多的班级。让新教师尽快适应课堂,加强课堂常规管理,对新教师而言是成长的阶梯,对学校而言是发展的动力。新教师课堂常规管理能力的提升是在新形势下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一项新的挑战。

提升策略与实践

面对现状,本校就目前新教师课堂常规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诊断,而后因人而异,运用“CII模式”,对新教师课堂常规管理的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和研究。

仿学——规范行为,转变观念首先,结对帮扶,形成“仿学团队”。“薪火相传,师道长存”是自古以来的佳话。学校发挥骨干教师的力量,通过一师多徒、一徒多师的结对方式,形成“仿学团队”,着重从问题行为的处理、良好行为的维持、课堂环境的创设,对新教师言传身教,提供模仿平台,提高课堂管理行为的有效性。基于“仿学团队”的载体,还倡导新教师自我定位,选定模仿对象,学习校内校外学有专长、教有特色、管有特招的教师,以跟班听课、案例交流、视频学习等多种形式,先模后行、先学后练,积极找寻课堂管理规律,学习管理理念与有效行为,指导自己的课堂实践。

“CII模式”示意图

其次,智慧共享,汇编“管理秘籍”。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组织课堂管理有经验的教师,分享自己课堂管理的金点子,整理出相关的课堂规则,汇编了一本《课堂常规管理秘籍》,供新教师参考借鉴。在这本“秘籍”中,有的教师创编一些学生易于接受、朗朗上口的儿歌来调控课堂常规,使学生轻轻松松进入学习状态;有的则分享了自己在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实战经验。

改良——反思行为,研究问题首先,反思调整,提升管理智慧。“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新教师本身经验有限,管理课堂时难免犯错,若能及时改正,则会成为日后的财富。一是案例反思。教师的成长不能没有自觉的反思,学校要求新教师具有问题意识,笔耕不辍,将课堂常规管理的点滴记录下来,便于空暇时反思调整,慢慢地将教育反思成为教师自觉行为。二是视频诊断。新教师每学期都有一堂视频课,通过回放自己的课堂实录,寻找薄弱环节。特别是在课堂语言,激励手段运用上,由于是自己亲眼所见,更容易发现不足,大家改进反思的主动性、积极性大大增强。

其次,同伴互助,共沐互助雨露。交换苹果,每人只得到一个苹果;交流思想,就会拥有两种思想。学校将新教师按学科、年级等分成几个研讨小组,平日定期定时就新课程实施的热点问题,课堂常规的典型问题、问题生行为矫正难题等,每次针对“一问”探讨交流。教师们抱团合作,围绕问题查找资料、交流互动,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这种“同道互参”的研究态度及行为,大大提升了教师的视野及行动理念,找到了更多有效可鉴的举措。

再次,家校携手,形成教育合力。对于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不能对学生贴标签,应秉着理解的视角看待。在实践过程中,指导新教师揣摩“活人活书”,研究处理课堂典型问题行为的方法。值得一提的是,在家校联系工作上,本校做了较多的探索,也收到了一定的效益。一年级老师通过qq、微博、朋友圈等网络手段与家长交流、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有特殊行为且家长不太关注的孩子,主要采取“书信化家访”。联系本、校讯通,都是与家长沟通的平台,多报喜少报忧,持之以恒,让家长看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对孩子给予更多的关怀、鼓励,从而形教育合力。

创新——凸显个性,彰显特色首先,个性彰显,剑气趋向合一。剑气合一是王崧舟受卢真金教授启发,认为教师的成长一定有一方面的偏向,有的是走剑宗的发展,有的是走气宗的发展,还有特殊的就是“剑气合一”的发展。张老师参加工作不到2年,课堂管理技能扎实,他尤其善于出奇制胜、超乎常规地解决偶发事件。一节研讨课上,张老师正引导学生用刚学到的“可能性”知识来判断生活中确定与不确定的现象。突然,一名坐在后排的学生一不小心连人带凳摔在了地上,巨大的响声吸引了全班同学。张老师快步走近,扶起学生,了解无碍后,面带微笑地问:“同学们,刚才××同学不小心摔倒了,你们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来描述一下吗?”。“在他摔倒之前可以怎么说?(他可能会摔倒)”、“只要他坐得端端正正的,那么他摔倒是(不可能的)”……孩子们又投入了课堂学习。突发事件不但没有影响课堂教学,反而转化为不可多得的教育契机,给课堂增添了不少色彩。这种灵活应变的教育艺术,已形成了具有“师本特色”的课堂管理模式,剑气趋向合一。这样的老师,完全可以压担子、给任务,带领更多的新教师走上高效课堂常规管理的大道上。

其次,术业专攻,演绎幸福课堂。专业行为建设的根本在于建筑自己的行为风格,凸显自己的个性特征。学校因人而异,术业专攻,倡导新教师百花齐放,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潘老师对课堂管理有自己独特的做法,她凭着自己的一双巧手,制作了属于一棵“成长树”,深深地吸引着孩子。教师根据学生纪律、特长、作业、卫生、发言等各方面的表现,发给小绿叶,每十片小绿叶,就兑换一个“快乐果”,挂在自己的成长树上。孩子们个个希望自己的小树果实累累,为了多得“快乐果”,他们积极上进,主动性得到发展。老师的巧妙运用,让学生从“成长树”上的“快乐果”中品尝到了快乐,激发了进取心和学习热情。如此的“巧手工坊”,将评价、教育与教学有机融合,提高了课堂管理评价的实效性,使师生都沉醉在幸福快乐之中。

事实证明,新教师在如上的培养机制下,课堂驾驭能力不断提升,教学效果和反思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师本特色已初具模型;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静听、善思、敢言的课堂行为已崭露头角。学校将继续致力于新教师课堂管理能力的培养,有效落实课堂常规,一如既往传递好“课堂常规管理”这根接力棒,让教师积极主动快速地发展,让师生真正感受幸福课堂、高效课堂的魅力。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明德小学)

猜你喜欢
常规课堂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常规之外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别受限于常规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