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现代的古且兰文化

2016-06-27 10:02杨必仪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精神内涵文化产业

杨必仪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重庆 400067)

走进现代的古且兰文化

杨必仪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重庆 400067)

摘要:且兰古国是战国至汉初贵州境内的历史古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遗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且兰文化”,考验着我们的文化创新能力。“且兰文化”需要物质层面的承载体作为其传播媒介,需要科学构建以“且兰文化”为主题的旅游业,更需要借助文化的精神衍射力使其散发社会功效,使这一古老的文化具有服务现代生活的意义。

关键词:古且兰;现代文化;精神内涵;文化产业

贵州高原有着诸多具有神秘文化的古国和多彩的民族风情的地域,这个地区的现代化进程需要深厚的历史民族文化为现代生活增添传奇色彩,进而形成对全国和世界都具有吸引力的极其独特的文化。贵州华文夜郎文化研究院近年特别关注以贵州黄平为地域代表的古且兰文化,多次组织专家采风活动,并举办了多层次的“古且兰文化”论坛,这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和了解古且兰文化的机会。贵州省且兰文化研究院和当地研究者编辑的相关资料,贵州学者们的宝贵见解,使我们对古且兰文化有了一定的认识。在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相关资料后,笔者对如何开发以且兰文化为主题的文化产业有了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就此陋述以就教方家。

一、推进学术研究,让古且兰文化走进现代知识视界

由贵州省华文夜郎研究院举办的“古且兰文化高峰论坛”是一次立足点高、视点超前、创意独特、意义实在的弘扬传统文化、开发文化产业、促进学术发展、开拓社会价值的学术年会,这次会议标志着古且兰文化已走进现代学术生活,古且兰文化正受到全国学术界的关注,如同夜郎文化一样,对且兰文化的研究也将日趋活跃。古且兰文化是对两千多年前在贵州境内存在的且兰古国历史沉淀的概括,在对且兰古国的历史文化的发掘与研究中,尚存在许多值得探讨的疑难问题,笔者就自己肤浅的了解作了一些整理。

(一)且兰古国的都邑在何处

这个问题至今仍是贵州学者们争议的热点问题。有较多学者认为,从史料反映的情况来看,且兰古国的都邑位于现贵州省黄平县的旧洲镇,更确切的地点在距旧洲800米的天宫寨。持这一意见的学者从《史记》《汉书》《后汉书》《华阳国志》《水经注》等历史文献中找到许多相关的记载,并整理出一条2000多年沧桑变迁的历史演变线索。

黄平的天宫寨传说是最早迁来的族群生活的聚集地,当为且兰国的发祥地。这里的族群历经300多年的繁衍壮大后,于战国时期的公元前651年前建立了且兰国,后因齐国称霸,齐桓公迫其改名牂柯国;到西汉初年,齐国势衰,已无力控制地处西南边陲之地的牂柯国,于是该国恢复为且兰国;公元前111年,汉武帝用武力灭且兰国,将其改置为牂柯郡;唐朝于620年置牂州,再于627年改置朗州(辖6县);到北宋置珍州辖朗州;南宋则置黄平府,并于1258年宋理宗时为抗元而大举筑城,并改黄平府名为镇远州;元朝时先后置元帅府,后改置黄平府;明朝于1371年置黄平安抚司,又于1600年改置黄平州,并重修城池;清朝于1671年置黄平州,后于1687年将州治地迁到兴隆卫,史称新州,原治地则称为旧州;民国时期于1914年置黄平县,旧州则置为黄平分县;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置黄平县,旧州置为黄平县管辖的镇,称为旧州镇。

从以上历史线索和行政史治角度来看,当今黄平县是由且兰古国一脉承演而来,以黄平旧州为中心的黔东南地区在历史上未曾被夜郎国统辖过,黄平县以且兰文化为该地区的文化脉源是有历史传统的。再从地理空间角度来看,今天的旧州镇附近地域应是且兰古国的都邑所在,至少是且兰国政治经济活动的中心地域。然而,若最早的且兰国都邑确为天宫寨的话,则其城址由天宫寨迁到现旧州地,虽经朗州及朗州以前的城邑变化,终因1258年的宋理宗宝祐六年为抗元而进行的大规模筑城,使之前的城郭已荡然无存。至于有学者认为古且兰国的都邑在福泉,也有学者考证是在六枝的牂柯寨,诸说便构成本题的纷争,这需要更多的史料发掘研究和考古学的成果才能构成最有力的说明。然而,从现有史料记载的内容来看,在没有考古学的新发现之前,今旧州镇为古且兰国都邑或活动的中心区域的说法还是最可靠的表述。

(二)且兰古国何时被灭

且兰国建国若从公元前651年算起至公元前111年灭国为限,其立国长达500余年。学界对且兰国灭国的原因及时间一直聚讼纷纭。对其灭国的说法有三:

其一,春秋时期齐国灭且兰国。概言春秋时期,齐国称雄,召各诸侯国进行会盟,齐桓公曾三派使者去且兰国联络会盟一事,使者到达且兰国,让且兰国改名为牂牁国,且兰国君心里虽不痛快,迫于齐国的强势,只好同意改国名。当使者回报齐桓公后,齐桓公就正式赐给且兰国以牂柯国之名,并让且兰王以牂柯国国王的名分参加了会盟,这可谓是且兰国遭政治灭国。但且兰国并未真正臣服于齐,在齐国势衰之后,逐渐壮大的牂牁国即寻机恢复了且兰国名。

其三,汉武帝武力灭且兰国。据史料记载,汉朝灭且兰国的年代为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司马迁《史记》(西南夷传)记载:“及至南粤反,上使驰义侯因犍为发南夷兵。且兰君恐远行,旁国掳其老弱,乃与其众反,杀使者及犍为太守。”汉军破南粤,降夜郎后乃“引兵还,行诛隔滇道者且兰,斩首数万,遂平南夷为牂牁郡。”[1]3此处司马迁记述的才是严重的灭国事件,其引发事件的过程是汉军要且兰国发兵去南粤平叛,且兰国君恐远行后国内不安全,便杀使者及犍为太守,这一“众反”的结果,使汉军在南粤平叛后, “引兵还”时顺道将且兰国消灭,历时500余年的且兰国至此而终。又据《汉书》载,汉灭且兰国后,所置牂牁郡首府设于原且兰国改置的故且兰县。从以上记载来看,夜郎国为楚国庄豪(桥)降灭,且兰国则被称为“牂牁”,至汉朝,且兰国在被汉武帝武力灭国后将且兰国改置为且兰县,同时,汉在原且兰国都治地置牂牁郡以辖且兰县,这才使且兰国终受灭国之殃而不复再生。

这几次灭国有极大的不同,齐国灭且兰是政治灭国,使且兰受辱多年;楚国灭且兰是文化灭国,使且兰国承受消亡之误;汉朝灭且兰是杀人上万的武力灭国,使且兰国从此不存而退出了历史舞台,留下比夜郎国多得多的淹没于历史尘埃中的文化谜团,需要众多学者于今付出百倍努力去发掘并作种种解读。

(三)古且兰国的族群如何认定

且兰古国灭国于2100年前,其遗留下的族群如何认定也成了一个谜团。一种说法是苗族本是蚩尤的后裔,以武陵山南部地区为主要活动区域,其一支沿舞阳河而上来到今黄平旧州一处繁衍生息,其后裔生活在古且兰国境域内,而革家人则是苗族的一支,生活于此的苗族(含革家人)经数百年的繁衍,族群壮大后共同创立了古且兰国。另一说法是革家人与苗族不是同一族系,革家人从来就在此生活。据黄平本地革家知识分子廖朝隆等人的研究,革家居住黄平境内已有38~40代人。[2]25民俗学家刘芝凤在《寻找羿的后人》一书中认为,革家人的射日传说、射日服饰、祭祀活动等方面所呈现的图腾观念都展示了革家人与羿的联系而与蚩尤无关,与羿有联系的革家祖先壮大后成立了古且兰国。这两种说法使古且兰国繁衍而来的族群无法认定而成为学术界争论不休的问题。至今,革家人曾在1951年被列入54个民族中第44位的民族,而2010年后又被定为尚未确定族称的族群。[2]165-171这更增加了对古且兰国族群认证的困难,也引起了学术界的持续关注,研究革家历史的人越来越多。且兰古国灭国后,其地域上的族群已向多元化繁衍,但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的,黔东南区域的族群源与黔中西部的族群源是有区别的,因而不能将贵州境内的族群简单以夜郎国族群而代之。

(四)且兰古国的疆域范围

且兰国疆域是一个变动的范围,据一些学者考证,平越(今福泉)、余庆、瓮安、镇远、黄平、施秉、都匀、麻哈、清平、丹江、通判、石阡治内乌江以南皆为且兰国范围。东接镡成、无阳,西接夜郎、平夷,南接毋敛,北接于鏊。且兰国疆域广阔与夜郎国同成贵州境内的盛大古国。也有学者认为,战国至汉初,且兰国国土占地为今地38个县市政区,约为如今贵州县级政区的45%,其地跨今贵州、湖南、广西三省区,东北部达今重庆的酉阳,西部包括贵阳、安顺在内,其主体在贵州,当是汉代贵州境内独一无二的最大古国。[1]259-262

从史料的记载看,且兰国在改为牂牁郡后,夜郎曾是属县,以后才单列为夜郎郡,也即是说在历史上,且兰国或且兰县都从未隶属于夜郎国。因此,且兰文化的独立地位应当予以确认。用夜郎文化去涵盖古且兰文化显然是值得商榷的,因夜郎国的疆域包含今贵阳在内,现作为贵州省会的贵阳以夜郎文化为贵州省的主导文化的认同观是可以理解的,但在今贵州省,将且兰文化与夜郎文化作为贵州并列的两大文化系统予以研究也许才是贵州文化传统的应有特色。

二、加强民俗研究,彰显古且兰文化的精神内涵

随时间的推移,今天在古且兰国的地域内生活着众多的民族,我们不便将其族种划为单一的族种,但在古且兰国的境域内却流传着丰富的为各民族共享的文学传说,这些传说彰显着已为生活在这个区域的各民族共同认同的精神。深蕴在这些美丽的传说中的古且兰文化的精神内涵,数千年来潜移默化地熏陶和充实了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的各民族的精神世界,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的潘年英先生在《寻访且兰故都》中对此作了极为生动的描述。如今,我们仍能从苗族与革家人的相关传说和民风民俗中感受到古且兰文化的丰富内涵。

(一)恬静的自然生态与生活情态

且兰古国以今贵州黄平县旧洲地域为主要活动治域,这里是贵州东部最大的湖迹平原,是黔东农业发展最早的地区。四周崇山峻岭,林木葱郁,河水清澈,自然风光优美;山里苗族人和革家人保存了“习尚质野,服用俭约”的生活习俗。几千年来,与平原共安的农家生活和与山林共处的恬静生活已成为当今社会生活中难得的生活情态,这对生活在繁华喧嚣充满竞争的大都市里的人们来说,其意义不仅在给人以新奇感,更在于引人对生命意义作深刻的思考与评价。当我们在革家山寨中看到曾在上海这样的大都市打过工的革家姑娘,依然回到革家山寨过着宁静的恬淡生活时,更感受到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的和谐融洽构成的生活情态所具有的魅力,这正是且兰文化最具特色的生命画卷和主题。

(二)多民族和睦相处的社会生态

自古且兰国以来,苗族与革家人就是和睦相处的,经千年的衍化,从古且兰国延绵而来的地域中已有十多个民族在这里共同生活。共享的民间传说的文学教化功能使这里的人们养成了共同的民风习俗,“重农,贵粟,节俭”。《通志》说:且兰国“水陆通衢,商贾辐辏,民多负贩,经营无浮夸、游惰之习。”因“惧生事而不浮言。”[1]167所以,尽管这里族群结构复杂,惧生事的心理和不浮言的处事原则使“士庶安静”,社会和睦,成为珍贵的社会生态人文景观。清水江畔保存下来的十余万件锦屏文书记录了这个地域明清以来人们诚信守约的人文生态图景,其情其景都令今人叹为观止。

(三)顺受的创新未来的淡定理想

不少专家认为,且兰国是以苗族为主体发展而成的国家,该国上下都保持了忍辱负重的处世格调。春秋时期,齐桓公要求更改国名,且兰人心中不快却能逆来顺受默默顺从,但恢复国号的理想虽然淡定却从未泯灭。即便在今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仍在这艰苦的山地高原生存环境里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理想生活,那些深山云雾里的在年复一年的平淡生活中变化中的家园,家中的电视机、手中的智能机却闪烁着理想的熠熠之光。

(四)勤劳的淳朴厚道的价值观念

自古且兰国在民间就流传着许多动人的传说,如鲤鱼井、哭夫峡、王婆寨、贫婆寺、马头羊等。[3]48-64这些故事折射了且兰文化所蕴含的勤劳古朴的人生价值观,这种淳朴厚道的价值观念所产生的精神力量影响着几千年繁衍于此的子孙后代,使他们至今还保留着丰富独特的颇有研究价值的原生态民族文化,[2]自序成就了他们在今天仍能令人感动的人格魅力。

三、提炼文化主题,发展具有且兰文化特色的文化产业

且兰古国早已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但它留下的文化传统却成为宝贵的历史遗产。在黔东南地区经济社会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古且兰文化正在走进现代生活。历史资料中闪烁而含混的文字给了人们想象的空间,增加了人们对其探索的兴趣,对古且兰文化的发掘与认同受到现代社会的关注,正在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一个文化主题。对依托这一主题兴起的文化产业,我们提出几点建议:

(一)以学术交流为平台弥散“且兰文化”的社会效应

很长时间以来,人们对贵州境内的文化遗产的关注,更多地聚焦夜郎文化,故夜郎文化的许多生动故事妇孺皆知。古且兰文化被历史淹没得太久太深,其知名度远不如夜郎文化,其品牌的市场价值更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尽管目前且兰文化的研究已受到学术界更多的注意,但仍需政府更大的支持。高层次的学术研讨活动需要更多地展开,邀请全国更多的学者来思索且兰文化的诸多问题,通过常设的学术活动平台扩大且兰文化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特别是请学者们利用大学课堂,利用各种媒体宣讲其且兰文化研究成果,让“且兰文化”走进现代学术生活,以不断提升其文化品位,增强其传播效应。

(二)让“且兰文化”的价值在文化产业开发中得以提升

“且兰文化”的知识产权已经由贵州黄平县注册为商标,如何使其价值得以实现是十分现实的问题。夜郎文化也是经注册的商标,其在经济价值开发上的成功可为且兰文化的价值实现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贵州已有“且兰文化研究院”,可作为且兰文化研究及文化产业发展研究的中心,政府可将该中心建设成可承担其商业价值开发的机构,并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

(三)“且兰文化”需要物质层面的承载体作传播媒介

且兰文化的承载体一方面可以从历史的尘埃中去作考古的发掘,另一方面可以从具有历史承脉的现代环境中作形象塑造。黄平旧州明清时期的徽派建筑给旧州的“古城”增色不少,但作为且兰故都,应有更多的且兰故都特色,如在黄平旧洲古城修建一至二座可作旅游景观的古城门,作为“且兰王城”的顶礼膜拜物和且兰文化的主题标志,让南来北往的迁客在驻足流连之中带走且兰故国的历史神韵。这种物质景观的永恒可感性对唤起人们对古且兰文化的了解和精神脉传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对逐步将旧州打造成古且兰文化主题的旅游景观地也会产生市场品牌效应。

(四)借助文化的精神衍射力让“且兰文化”散发社会功效

“且兰文化”既然是一种文化系统,就要从物质、制度和精神层面进行研究,对历史遗迹的发掘,对文献史料的研究和从文学的角度对传说中的精神境界的研究应当同时并举,而创作表现且兰文化的文学艺术作品尤为重要,因为文学艺术能形成具有更能为人接受的社会功效。民族体育文化和民族歌舞表演都是极具且兰文化特色的形式,应加工成完美的剧场节目,以满足旅游者对民族艺术欣赏的需要。全国各地有许多如“印象·丽江”、“印象·武隆”等借助文化的精神衍射力引导商业及旅游开发的个案值得借鉴。

(五)科学构建以“且兰文化”为主题的旅游业

黄平的旅游有红色文化、民族风情、山川景象、且兰文化等主题,其中“且兰文化”主题旅游应给以重视,这是古且兰文化产业开发最主要的形式。古且兰国旅游业的开发要把自然风光、古镇民俗与民族风情三者结合起来进行线路设计,要从旅游者的好奇心理的满足来进行景点打造,要避免缺少主题、直观可感内容单一的旅游产品的出现,同时要考虑不同生活特点的旅游者的生活与购物需要,这样才能更好地以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黄平的且兰文化节是很好的活动,希望能将其影响扩展到像重庆这样有丰富客源的城市。同时可将且兰古国地域的各种资源如清代隆里兵镇、飞云崖奇特景观、清水江家传文书、锦屏风雨廊桥以及有代表性的民族村寨予以组合,形成以“且兰文化”为主题的旅游业,其合力的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贵州高原是有着多彩的民族风情的地区,也是有着诸多神秘古国文化的地域,这个地区的现代化进程需要深厚的历史民族文化为现代生活增添传奇色彩,进而形成对全国和世界都具有吸引力的极其独特的文化。对且兰文化的研究不能局限在对远古文明的研究上,应同时对且兰文化源流中的历史、民俗、文学、艺术、语言、文献开展丰富多样的研究,从多方面突显且兰文化的独特性和历史传承性。越是独特的文化就越容易走向世界,这就是研究且兰文化的学术工作者的使命,也是让且兰文化走进现代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贵州省且兰文化研究院.且兰文化研究资料[M].内部资料,2007.

[2]潘年英.寻访且兰故都[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1.

[3]吴朝兴.旧州历史故事[M].北京:中国文化出版社,2011:48-64.

[责任编辑文川]

收稿日期:2015-10-28

作者简介:杨必仪(1947-),男,重庆市人,教授,研究方向:哲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390(2016)03-0038-04

猜你喜欢
精神内涵文化产业
点赞首届丝绸之路玉石文化产业博览会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舞台灯光的“光语效应”
论钢琴教育中的艺术审美
浅论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及意义
西方油画肖像画的精神内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阈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中西方体育文化的比较研究
对文化产业创新模式的分析:以传媒类文化产业为例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