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本刊记者 张 涛
陈丽 世界一流大学有多远?
文 本刊记者 张 涛
陈丽告诉我,近些年来,她一直在想,如何创造出更好的制度,以提高大学师生的创新积极性,让他们的需求得到满足。她觉得只有建立了这样的制度,才会吸引来一流的教师,而有了一流的教师,才算对得起一流的学生。
说起北京师范大学,陈丽大约是最了解这里的人了,从1988年求学开始,到如今做到副校长,已经快有三十个春秋了。多少年来,她如同燕子筑巢般含辛茹苦地经营着这里,为了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管理制度的完善而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一切。
陈丽毕业于周恩来总理的母校天津南开中学,大约是中学时代的教师给她的印象太过深刻的缘故,从此时起,她便把做一名好老师作为自己的人生志向,并一直向着这个目标孜孜不倦地努力着。功夫不负有心人,1983年她终于如愿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1988年被直接保送攻读同专业硕士研究生,并且留校任教,终于圆了她多少年的教师梦。
自陈丽留校任教以来,她始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以强烈的事业心、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的工作方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赢得了师生的广泛赞誉。然而她知道,做一名好的教师并不容易,因此她把除教学外的所有时间,全部放在了提升自身素质上。1990年,交互式技术在我国远程教育领域开始应用,她便主动选择从无线电电子学专业转到教育技术学专业远程教育方向学习,并于三年后获得了教育技术学硕士学位。她还继续攻读了教育技术学博士,并成为了我国第一个自己培养的教育技术学远程教育方向的博士。多年来,她带领团队长期在远程教育领域辛勤耕耘,于2005年率先在北京师范大学创立了“远程教育专业”,如今,这个成立未久的专业已经成为中国唯一的远程教育的硕士和博士授权点,这一切自然和陈丽多年的努力是分不开的。除此之外,她还积极开展课程改革,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她主讲的网络课程《远程教育学基础》还被评为2007年国家精品课程,而她自己也被学生评为了北京师范大学教学名师。
陈丽是第十二届北京市政协委员,用她的话讲,她还是个新人。虽然是个新人,她的坚持和执著却丝毫不输于人。在成为政协委员后的几年里,她一直对学习型城市的建设这一议题颇为热心,并为此连续提交了多份提案。
陈丽介绍,北京的学习型城市建设开始得很早,自21世纪初,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中国城市就已经积极开展学习型城市的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提出了“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但在陈丽看来,近些年来北京市的学习型城市建设表现得不尽如人意,与国内很多其他大城市相比已经明显落后了。
陈丽认为,学习型社会就其实质来说是一个以学习求发展的社会。而城市作为社会的一个有形载体或组成部分,是发展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有力抓手,因此必须将学习型社会理论作为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理论基础。同时,城市也是一个有形的复杂巨型组织,运用学习型组织理论指导城市的管理,也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陈丽觉得,当前学习型社会在制度建设上有两个短板:一个是“资格框架”,第二是质量保证制度。资格框架要使学习者具有明确的学习方向,并且适用于各类教育经历和工作经历。各类教育系统和职业领域可以在资格框架内,细化本领域各等级的指标,实现同水平各类学习成果的相互认可。而质量保证则是确保课程质量达到预期水平,经第三方评定,它的认证结果可以保证课程的学分被其他机构认可。这样,不同大学之间的学分就能够互认。因此,现在有必要呼吁建立这样的两套制度,以便支撑国家人力资本水平的迅速提升。
“推进社会治理方式变革,通过满足人的学习需要,推动城市发展,建设学习型城市,这是大势所趋。在中国,上海、台湾、香港、福建、太原、云南等许多地方的立法工作都早已完成了,我希望这个问题能够引起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将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工作列为北京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纳入政府年度工作计划,制定详细推进方案,设定具体的建设重点工程,并加快立法进程,出台有关终身教育促进的法律条例,确定终身教育的工作范畴,落实终身教育工作的法律地位,保证工作的切实推进。”陈丽说,只要这件事情没有得到解决,她就会一直追踪,直到得到落实为止。
中国一直在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许多大学也都推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时间表。在过去的二十年,通过国家重点建设方式,我国高等教育的水平快速提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在世界名列前茅的中国大学仍然是屈指可数,距离“高等教育强国”还有一段距离。那么,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我国大学的差距在哪?
陈丽是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并兼任学科规划与建设处处长,是一名少有的既有教育实践经验又有学校管理经验的复合型学者。在她看来,中国的大学教育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但最为重要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学科细分,二是管理制度。
一方面,国务院学位办根据知识体系将学科划分为若干门类,每个门类下又划分出若干一级学科。中国大学内部的机构设置、专业设置主要是基于学科和门类进行的。但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许多面向重大问题或学术前沿的科研创新都需要多学科知识和人才。显然,大学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学和科研组织方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制约着大学在国家自主创新能力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也不利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这是大学体制上的瓶颈。
陈丽在2014中国国际教育年会上发言
“大学可以分学科,人类社会却是从来不分学科的。我认为,我们大学按学科管理的模式是不符合人类社会 ‘高度综合’的现实需要,大学教育到了要变革的时候了。”陈丽说。
其实,大学对新型教育模式的探索早已经开始,比如很多大学已经允许一个学生修几个学位,并且开始设立新的混合学科,但随之而来又衍生出了新问题,新设立的学科又变成了一个独立学科而单独存在,与其他学科依然是“老死不相往来”的状态。陈丽认为,这种现象表明按学科划分的组织框架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人的要求,必须打破这种思维模式,寻找根治的办法。
多年来,北京师范大学一直在努力积极探索推动学科交叉,提高大学自主创新能力的办法。在陈丽的参与下,2015年5月4日,北京师范大学出台了交叉学科建设项目,鼓励多学科的老师面向一个学科前沿或重大问题进行协作。“大学必须创立新的组织模式,让多学科的人在一起工作,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科之间缺乏互通的问题。”陈丽这样说。
另一方面,大学教育在学术取向上也表现出很大的问题。从前,大学一直是做基础研究的地方,大学的基础研究成果转化成社会生产力一直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但在今天,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大学已经成为了国家自主创新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迫切需要更多的大学研究成果能够直接应用于社会,需要大量的学者、学生走到社会发展的第一线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指导和促进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但是大学传统的学术标准仍然是以写书、发论文来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致使教授和学生们谁也不愿意去做那些“费力不讨好”的事。可以说,大学落后的制度建设直接拖累了国家研究成果的转化。
“大学教育有三根柱子,学生、教师和管理,我常说,与国际一流大学相比,我们的学生是最好的,他们无一不是万里挑一的精英,我们的教师次之,必须承认我们很多老师还缺乏国际化的视野,而我们最差的地方则是管理,没有一流的管理,我们就无法成为一流的大学。”陈丽解释说。
陈丽告诉我,近些年来,她一直在想,如何创造出更好的制度以提高大学师生的创新积极性,让他们的需求得到满足。她觉得只有建立了这样的制度,才会吸引来一流的教师,而有了一流的教师,才算对得起一流的学生。
陈丽坦言,作为学校的领导,她在创设制度方面确实面临着相当大的压力和挑战,她一直为了实现一流大学的梦想而积极努力地工作,虽不敢奢望这个目标能够在她的手中实现,但如果能让这个目标距离这所学校更近些,她也就心满意足了。
记得采访的那天正是过完新年的第一周,陈丽说还好这几天不上班,时间不是很紧。我反问说:“您这不是已经上班了吗?”“哦,这个不算的,大年初三我就来了,需要做的事太多,我怕上班之后忙不过来。”陈丽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