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很特别的语文课

2016-06-25 17:59郑海玲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14期
关键词:事例讲授语文课

郑海玲

摘 要 新课程理念下的好课不再是“技艺展示”,更多的是“风格追求”,是教师带着理念进课堂,是学生带着个性去探究,让课堂充满成长的希望,让教与学成为师生体现和实现生命价值的一种生活方式。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怎样上好一堂语文课,已成为广大师生普遍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语文课 事例 讲授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记得在一本杂志上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瑞典留学生,在中国读了几年书后回国了,与他的同事一起探讨中国汉字。他在本子上写下了“哭”和“笑”两个字,让他的同事去辨别哪个是哭哪个是笑。他的那位同事从没学过汉语,也从未到过中国,但他竟然十分准确地识别了出来。理由是那个“笑”,一看就是一张眉开眼笑的脸;而那个“哭”,瞪圆的眼睛下是一滴泪,而且拉下的嘴角也是一幅痛苦的表情。从此,那个从没到过中国的瑞典人就开始学习汉语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一句话:“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宽容”决不是姑息、放纵,而是在严格要求的前提下,对犯错误的学生理解、尊重,给予反思的时间,给予改过自新的机会,使他们最终改正错误。疏松的土质能使植物茁壮的成长,宽松的环境能让心灵更加健康的发展,对于正在求学的学生;我们的每一次信任的宽容,都可能创造出一个新的奇迹。在我们眼里,学生就孩子,或者有比教师年长者,终究是人,是人就有可能犯错,学生更有可能因一些零零碎碎的事犯小错误,这时我们要以一位长者的身份去谆谆善诱。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肖川先生说:“没有任何真正的教育是可以建立在轻蔑与敌视之上的,也没有真正的教育可以靠惩罚和制裁来实现。真正的教育只能建立在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在宽容与乐观的期待上。真正的教育存在于人与人心灵距离最短的时刻,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之中。让年轻一代在人性的光辉里,拥有一个关怀的人生,这就是良好教育努力达成的一个目的。”

几天前,听了一位专家的课,是专门讲中国汉字的。他向我们解释“怒”时,十分难忘。他说把“怒”字拆开,就是“奴”和“心”,他说人在发怒时就成了自己心的奴隶了,也就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换句话说,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以上两个小经典,被笔者无意识地引入到今天的课堂上了。因为我们今天讲《伦语十则》。大家都知道,《伦语》是关于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辑录,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历史上还有“半部《伦语》治天下”的典故。但是,今天学生们在学完这篇课文后,感觉上好像并不太喜欢似的,他们像对待其他文章那样一翻而过。于是教师特别拿出两句,给他们讲古人如何教我们做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看见贤明的人就向他学习,看见不贤明的人,就要反思自己是否有跟他相似的毛病从而改正。”“士人不可以不刚强勇毅,责任重大而路途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当成自己的责任,不是很重大吗?到死才停止,不是很遥远吗?”看,我们的古人在他们的经典里无声地教我们要做谦恭、仁爱、有责任、讲奉献的人。请问世界上还有哪一种文化教我们这些了?现在我明白了,为什么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英国人类社会学家汤恩比博士会有这样的预言:二十一世纪,世界属于中国!因为只有中国的儒学能解决二十一世纪世界所有的问题。

由此可见,中国的传统文化真的很了不起,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只有古代中国的文字流传了下来。成为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汉字,即像形,又表义。所以我告诉我的学生,做为中国人就有责任传承好中国的传统文化——认祖归宗。如果我们做不好,就等于不认自己的祖宗,就像不认自己的父母一样。那样,世界上就会有许多国家来认我们的文化,被人当成宝贝一样地请走。

笔者对学生讲,我们在历史课上已经学过,1860年八国联军进北京时,世界最大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被毁,数以亿计的珍宝流失海外。是的,这批珍宝现在成了世界财富,它已不再只属于中国。对此,我们已经无法挽回。那么现在,当中国的传统文化成为世界公认的瑰宝后,有许多国家来争相继承和发扬,难道我们也要拱手让人吗?难道我们到现在还不明白,日本人在侵略中国时所施行奴化教育的目的吗?那是想让我们忘掉自己的文化呀!一个失掉自己文化的民族,那是一个将要被奴役的民族。

学生的热情被点燃了,他们有的甚至在挥拳喊着“不让!不给!”的话。教师顺势接过,“怎么不让,难道就是一时的群情激昂吗?”在逼视的目光中,他们渐渐地低下了头,有些异样的翻开书,饱含感情的朗读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那个认真劲,是以前不曾见过的。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课可以给学生创造体验生活的机会。生活是语文不竭的动力,只有融入生活,才会为语文提源头活水,才能让语文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创造经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许多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中都有一股“源头活水”。因此,激活语文课堂教学,应在教学内容上积极引进“活水”,在教学思路设计上努力求新,把课上“活”,还要在教学方法上真正变注入式为启发式,达到教与学此外,还应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表情艺术与体态语言,力求感染,引起共鸣。当然,若能辅以风趣、幽默、飘逸、洒脱的教学风格则更显完美。

猜你喜欢
事例讲授语文课
传神写照,意味深长——写人要关注具体事例和细节
可怕的语文课
作文想好,“事例”不能少
语文课里挣分忙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7)
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做到讲授“活”?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注重有效讲授 打造高效课堂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2)
浅谈数学课堂讲授的时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