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青
摘 要 高校学风建设相对于中学阶段有了较明显的改变,相对自由的大学氛围使得有些学生旷课、迟到、课堂虚度等学风问题逐渐显现,其行为存在多方面原因,例如学生层次、时间分配、从众、任课教师控班力、校规校纪惩罚制度等都对学风建设有影响。行为主义学派认为个体的行为具有可塑性,且可以通过一定的技术对其进行训练,使之朝着一定的方向改变。行为矫正技术是通过使学生对学风建立合理的认知,通过增加学风不良行为的代价而引起旷课等行为的消退,加强学生工作者的刺激功能,培养朋辈榜样的示范力量,增加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并结合家庭教育功能,发挥多方合力,提升学风现状。
关键词 行为矫正技术 认知行为疗法 高校 学风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学校作为以教学为中心的机构,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载体,对学生行为养成和规范的树立具有指导作用。在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着不同类型的行为偏差,运用心理学理论对学生偏差认知和行为进行教育和指导,能够有效地建立和维持和谐校园秩序。学风不良是目前高校中存在较普遍的问题,学风建设需要学生、教师、校规校纪、家长、朋辈等的共同合力来进行。下文对高校中的学风问题从行为矫正技术的视角进行分析讨论。
1行为矫正技术概论
行为矫正是心理学理论中较常用的一门技术,是基于行为主义原理发展起来的矫正技术。该理论注重通过改变个体行为问题,塑造出良好的目标行为。个体行为的产生和持续都有着内在的规律,它与个体身处的社会环境具有密切的联系。分析和运用环境因素中影响个体行为的因素,趋利避害,通过设计有效的教育策略和干预技术改变个体的偏差行为。行为矫正技术包括正强化、负强化、行为养成技术、代币制行为契约技术等针对良好行为养成的技术,也包括针对如何减少和消除不良行为的包括惩罚、消退、区别强化、厌恶疗法及系统脱敏法在内的矫正技术。模仿、功能评估、积极行为支持及认知行为疗法四类是综合性的疗法,既可以用来增加良性行为,又可以用来减少偏差行为。
本文结合所研究的学风现状采取相应的矫正技术提供改善学风现状的策略。
2目前高校中存在的学风问题
笔者通过亲身的辅导员工作观察发现,高校学生在学习中存在如下多种问题:课堂纪律问题、班风班貌问题、考风考纪问题等。学风不良群体虽然仅为学生中的极少数,但是他们的行为会为周围的同学产生认知、行为、心态等方面的变化。很多同学由于学风不良行为严重违反大学教学管理规定,不能取得课程考试资格,甚至不得不被开除学籍或被劝其退学。
迟到、旷课。通常意义上的旷课则是指学生在未请假或者是请假未准的情况下故意逃课的行为。有些同学上课热情度不高,经常旷课在寝室看电视、打游戏、外出打工或者睡懒觉等,一个班级的到课率直接关乎班风,有时候会影响任课老师对班级的评价,从而无形中改变对该班级的要求,甚至于放任自流而使学风每况愈下。
课堂虚度。有些同学虽然不逃课,按时到教室上课,但是在课堂上做一些与该堂课学习内容无关的事情,这种行为被称为“隐性逃课”。在日常学生工作中,我们可以发现课堂上经常存在趴下睡觉、玩手机等,或者学习与该门课无关的东西,比如利用专业课时间来背单词等,导致课堂虚度。
厌学情绪。高校中存在厌学问题的学生往往是因为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效率低,学习态度不端、热情不高,导致学风不良行为的出现。
考试舞弊。有些同学平时迟到旷课,不主动自习查缺补漏,考试时候总希望通过投机取巧的方式免于挂科,考场上提心吊胆查看小抄或者企图瞟到周围同学的答卷;有些同学对自己的学习效果不自信,为了得到更高的成绩获得奖学金,有了这种错误心理认知便会促成舞弊行为的出现。
3大学生学风问题成因分析
(1)学生的学习水平良莠不齐。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高职学院为例,招收的学生为全国各地的大专生,学习水平高低不一,部分学生在中学阶段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些同学进入大专后,自暴自弃,不奋发学习,从而引发局部的学风问题。各个年级、班级中都不乏这类学习习惯不良、基础差的学生,学风问题便普遍起来。
(2)对学校、专业的认同感、归属感低。由于高考成绩的限制,很多大专生在择校和选择专业的时候,主动性被降低,大学中存在较多不热爱自身专业的同学,因此在学习到课率、课堂学习状态上都表现的不好,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明确的规划,没有学习热情,从而引发学风问题。
(3)过分注重社团活动,学习精力不足。大学生进入大学后,追求多方面的发展,将精力分散在社团活动、社会关系上,导致学习精力不足,效率低下。
(4)部分同学存在从众心理。有些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行为易受周围人的影响,在学习上只要有同学逃课、迟到、早退,便为自己的偏差行为寻找各种借口,变得大胆起来。
(5)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多数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是因为教育实施者对其管理不严。由于学习阶段的不断更替,学校和教师对学生不能形成长效的影响,但家长可以。家长在学生学习生涯中既要做好管理者、教育者,又要做出良好示范。有些家长对孩子从小顺从、溺爱,孩子犯错后不及时批评教育,很容易导致孩子的偏差行为。
(6)任课教师控班能力弱。学风与教风会相互影响。在高校中,虽然主导学生的自主性和自我管理能力,但是任课教师的控班能力也是学风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有些教师不能很好地管理课堂,不注重学生的听课质量和学习状态,只顾自己慷慨激昂地向学生灌输知识,或者因备课不充分而照本宣章,不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低,从而影响学风。
(7)学工队伍的工作侧重失衡。在重视学风建设的高校或者同一高校注重抓学风建设的阶段,学风便较其他情形下更好。在辅导员工作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对于学生学习态度和效果也要适当的重视,加强学风教育,对于出现学风不良行为的学生,及时进行教育引导,以免其他同学跟风逃课等。
4运用行为矫正技术改善学风现状的策略
4.1建立合理认知,端正学习态度
贝克的认知疗法是认知行为治疗技术中的常用技巧,该理论认为,人的情绪和行为是由人们对事物的认知所决定的。在学风问题中,旷课、迟到、课堂学习效率低等情况都与学生歪曲的认知有关,而且消极、错误的认知会使得问题行为形成恶性循环。要缓解或根治学风不良问题,必须首先改变这类学生对学习的认知。识别、分析学生学风不良的原因,纠正学生错误认知,改变学生的自我中心意识,提醒学生发现学习态度改善后对自我成绩和周围人评价的变化,改变原有错误的认知,建立对学习正确的认识。
4.2增加反应代价,由负强化引起行为的消退
反应代价是负惩罚的一种方式,负惩罚指通过将刺激物撤除对个体进行惩罚,反应替代是指在个体产生不良行为后,减少一定的强化物使问题行为的发生率减少的一种惩罚方式。对于存在学业不良的学生来说,通过减少学生的平时成绩分、扣德育分数、取消评奖评优资格等方式,使这类学生的旷课、逃课、课堂虚度等行为减少。
4.3增强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的辨别性刺激功能
刺激控制就是指个体的某一特定行为会伴随着某一特定刺激出现,在学生学风问题上,班主任、辅导员作为其在校期间的行为引导者和控制者,对他们的旷课等行为具有控制作用。重视和加强学生工作者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加强对存在学风问题群体的监督和管理,对于学风不良能起到相当大的控制作用。另外,任课教师对班级课堂秩序的要求也是直接影响班级学风的重要因素,任课老师可以通过设置迟到、旷课扣分等政策,控制学生的学风不良问题。
4.4发挥朋辈干预者功效,树立行为示范
行为示范是在教育工作中常常被用到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大学生群体中,朋辈影响力也可以影响个体的行为方式。好的朋辈榜样,可以对个体产生良性学习行动起到正向影响。在行为矫正技术中有一类示范榜样疗法,是指个体通过观察、模仿榜样的行为,从而导致个体增加或获得良性行为,减少或消除不良行为。尤其是在通过观察身边同学行为产生的结果后,更易受到影响。在学风管理中,我们可以通过对学习态度端正、从不迟到旷课的同学进行表彰或给予分数奖励等,引导学风不良群体纠正自身行为。
4.5进行学风教育,加强学生自我控制能力
学生是学风建设的核心,以上几种行为矫正技术都是通过加强或改变外在控制引起个体行为的改变,但是起到更主要作用的是行为者本身的意识和自我控制。自我控制是学生将父母、老师等教育者的自我控制的示范和解释进行内化的结果,同时还结合了教育者设置的强化和惩罚,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提升可以通过开展学风讲评活动、学生本人公开承诺、组建自我控制计划同伴队伍、设置环境线索提醒自己进行自我控制几种方法来进行。
4.6家校联动,提高学风现状
家庭作为个体社会化的第一个载体,对个体态度、认知、行为具有较重要的影响。家长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协助者,学生家长的帮助、参与是学风建设中的有力支撑。在学生工作中,辅导员、班主任建立与家长的联系,在学生出现学风不良问题时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争取家长的支持与理解,共同工作,发挥家庭教育在学风整治中的作用。
5小结
在高校学风建设中,旷课、迟到、早退等,相当于大多数学生行为来说,是偏离常态的,运用行为矫正技术针对性地加强学生认知、行为规范,是改善学风现状的重要方法。在学风建设中,必须坚持教、学、管三管齐下,发挥多方合力,提升学风现状。在建立学生对学习、学风正确认知的基础上,重视家庭因素对学生行为养成的影响、细化相关校规校纪,提升学生工作执行力度、加强任课教师控班能力、重视朋辈影响力对学习模范进行表彰等目标性手段,内外结合,改善学风状况。
参考文献
[1] 昝飞.行为矫正技术[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2] 臧玉元.基于网络的商校学生逃课现象剖析[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5(5).
[3] 王成德.某高校大学生违纪特点及行为矫正[J].校园心理,2009,7(5).
[4] 靳晶晶.认知行为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逃课行为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3).
[5] 陈新祥.问题大学生的矫正策略[J].中国电力教育,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