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术课程应凸显视觉性,并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美术教学中,如何引导儿童关注自己的视觉思维,养成独特的眼光,并学习用眼睛进行思考、探索与实践,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对比性观察、选择性观察、持续性观察的教学策略,利用形意结合、依物猜想、撕纸添画、徒手草图等形式,丰富儿童的感知经验,提高其视觉思维能力,并开启创想之门。
【关键词】视觉思维;美术创想;触发点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1-0045-03
【作者简介】湛娟娟,江苏省淮安市外国语实验小学(江苏淮安,223001),高级教师,淮安市美术学科带头人。
“视觉思维”的概念,最初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鲁道夫·阿恩海姆提出,他在《艺术与视知觉》一书中说,“一切知觉中都包含着思维,一切推理中都包含着直觉,一切观测中都包含着创造”。尔后,他在《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中指出,“视觉思维”是以“视觉意向”为中介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所谓“视觉思维”是人通过眼睛的知觉选择后,产生各自的思维构成,生成某种意象的思维活动,而这种意象则是刺激人产生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新课标将“视觉性”列为课程性质之首,突出了美术学科的本位特征——视觉艺术。美术课程的视觉性,意味着教师应帮助儿童学习如何用具有思维的眼光去“看”,并把握好看、思、画三者之间的关系。此外,教师还应通过适当的教学策略引导儿童开启创想之门,养成视觉思维的意识,提高视觉思维的能力。
一、图解观察:基于儿童视知觉基础上的独特感知
观察力是一种感觉与思维高度协调的能力,是视觉思维的起点。教师应引导儿童学会观察,丰富视觉经验,并形成独特的视觉感知体系。
1.对比性观察,初步感知体验。
观察是通过眼睛、鼻子、耳朵等感官或工具,对外界事物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感知和描述的活动。课堂中,师出示图画并提问:这幅画美吗?哪里美,为什么美?学生往往不知道如何回答,其症结就在于学生缺少观察的目的和知觉体验。对比的观察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比较、分析物象之间的异同,并形成自己的思维感知与意象理解。
如:人美版《美术》三下《会动的线条》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感受直线与曲线在作品中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
师:这里有两幅小草的图(出示图1),说说它们给你什么感受?
生:图1中的小草感觉很直,硬邦邦的;图2的小草很柔软,像在水里跳舞。
师:同样是小草,为什么会给我们不同的感受?
生:线条不一样,一个是直线,一个是曲线。
师:小朋友们真是“火眼金睛”!直线和曲线都有各自的本领,直线条会让我们有坚硬、牢固的感觉,而曲线条则会让我们感受到流畅、运动。每一根线条又都是好伙伴,它们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作品。让我们来看看它们是怎样相互协作的。(出示图2、3)
学生通过图1的对比,直观感受到线条的静与动;又通过图2、3的对比,体会到线条的运用之所以能产生美感,与其组合原则有关。如图2主要表现线条的方向感、秩序美;图3则体现了线条疏与密的对比、节奏美感。通过图片的比较分析,学生感知到美并自主发现了其中美的组成元素。
生活中,儿童的眼睛看到物体时,只是用来判断所见的物体是什么,视觉是麻木的,而美术学习就是要改变这样的思维和视觉状态。作品中的线条是用来表达物体形状、轮廓、运动变化的,儿童通过眼睛的观察感知,形成视觉意象,再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和绘画经验重新出现在脑海中,便形成了自己的认识。
2.选择性观察,深入提炼概括。
观察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积极地搜索和选择的过程,且与思维活动密切相关,这就是视觉思维的过程,也是对知觉活动的成品进行再加工的过程。视觉不仅能够对那些吸引它的事物进行选择,而且对看到的任何一种事物都可以进行选择。教师巧妙地组织和提问,可以引导学生学会选择性地观察事物,从而探索、运用视觉意象,并发挥其灵活性和创造性。
如:苏少版《美术》四下《纸卷魔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以圆柱或圆锥形纸卷为基本型,抓住动物的特征表现不同的小动物。
师:你喜欢什么动物?说说他们的特征。
生:兔子、猫、蛇、老虎、狮子……
生:兔子毛茸茸的、长耳朵、红眼睛、短尾巴。
师:用什么形状的纸卷表现兔子比较合适?
生:圆柱形可以表现头,也可以表现身体。
…………
学生此时的观察,忽略了兔子的颜色、习性,而是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只对兔子的外部轮廓,进行有选择的处理、接受,这就是视觉思维的选择性。以此类推,学生根据这样的视觉选择,很快便提炼概括出各种动物的造型,并轻而易举地用不同的纸卷表现出了立体的小动物。
视觉思维的选择性在美术学习中运用广泛,如学习《色彩的冷暖》《点线面》等。长期注重视觉选择性的培养及训练,既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能丰富学生对生活的认识,锻炼学生视觉思维的敏感度,使学生的视觉思维灵活多样并拥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3.持续性观察,常态视觉意识。
在不同时间、条件下对同一事物进行间断的、反复的追踪观察,以了解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掌握规律,是为持续性观察。教学中,可借助具体的视觉形象,使学生尝试用跳跃性和试探性的思维方法观察事物,并进行持续性观察的引导和练习。如:用一个月时间观察月亮的阴晴圆缺,用一年时间观察学校栀子花的生长过程等。持续观察要依靠注意力的长期稳定来实现,观察到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和每个阶段的不同,这才是有价值的观察活动。
进行苏少版《美术》四下《下雨啰》教学时正值梅雨季,笔者请学生观察雨中老师、同学的动作和神态。学生很有兴趣,连续观察了好几天。
师:这几天下雨,同学们都在观察雨中的老师、同学,你有什么发现?
生:雨大雨小的时候,大家表情不一样,有的皱着眉,有的还笑呢!
生:低年级同学穿的都是雨衣,高年级有的穿雨衣、有的打伞;风大的时候,同学的伞都被吹翻了,头发乱舞。
讨论极为热烈,有学生还忍不住表演起来,正因为他们经过了几日的持续观察,积累了生活经验,所以有话可说、有物可画,作品生动形象。
视觉是一种主动性很强的感觉形式。在持续观察的同时,会有对比性观察和选择性观察的发生,它们既相互独立,又紧密相连。基于儿童知觉的独特性,让儿童学习从物象中选择最能代表本质的特点,经过分析、简化、抽象,用线组成形;通过比较,用有变化的线进行疏密排列,形成新的作品,这一系列的视觉思维活动,是具有美术学科特色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能力的培养将帮助儿童在繁杂的社会文化中坚持自主观察、独立思考。
二、图思重构:指向儿童意象形成的创意表达
意象是一种内心活动的表现,是心灵对某种事物本质认识和解释的产物,是在知觉基础上经由记忆等机制唤起的内心形象。视觉思维的练习能帮助学生发现材料、技能与形态之间的密切关系,然后结合旧经验与新刺激,形成个人的认识,并将这些因素进行创造性的组合。
1.形意结合,联想启迪。
美术学习中,学生通过视觉接受图像信息,然后将此与原有的经验交汇,再加入新的美术语言,最终自主建构造型,形成构图。
教学苏少版《美术》四下《字的联想》时,将汉字与图像结合在一起,能创造出有趣的字造型。
师:这是什么字?
生:秋。
师:看到“秋”字,你联想到什么?
生:枫叶、丰收、落叶、金色……(出示图4)
师:这些事物,组成了“秋”字。(出示图5)
图4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记忆,图5则给学生一种强烈的视觉刺激,文字与图像的结合巧妙有趣,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兴趣,产生了创作欲望。通过不同形式的视觉刺激,学生将两种不同的物象进行了融合创新,这样的视觉思维在作品创作中得到了完美体现。
《实物的联想》《奇思妙想》等课教学,都需要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将已有的生活图像经验和课堂中的新思维方式结合在一起,从而碰撞出新的火花,创作出新的作品,这会使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
2.依物猜想,思维发散。
苏少版《美术》二上《青花盘》教学中,在认识、欣赏青花盘后,教师出示一只用布蒙住的纸盘,请学生猜想这只“青花盘”的花纹会是什么样?教师不急于公布答案,而是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和时间。学生根据自己的视觉经验和生活积累,结合自己喜爱的花的图案,设计出了独具特色的青花盘。
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物体,在思维中搜索视觉经验,然后根据本节课中新学习的美术知识,形成一个新的意象,再通过美术工具和语言将其表现出来。这时的意象形成比教师示范或是作品欣赏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每位学生的视觉经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各不一样,形成的意象便产生了多样性。
3.撕纸添画,创意飞扬。
撕纸的过程有随意性,不拘小节的创作形式能让学生感受“玩”艺术的乐趣。撕好的作品粘贴在作业纸上,又可以进行二次创作,横着贴、竖着贴、倒着贴,鼓励学生多角度观察,增加想象空间和创意角度。在这样的创作过程中,学生放松了注意力,思维方式更具任意性和灵活性,这为学生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开辟了更多的思路。以苏少版《美术》四下《罐和壶》为例,学生可以在彩纸上设计罐或壶的造型,添画纹样,并以不同的角度贴在作业纸上,进行适当添画。
观察、想象和构想在视觉思维中是一个交替进行、不断变化的过程,是从一种意象转向另一种意象的过程,当儿童从多种角度观察一个物象时,其实是在寻找创新思路的方法和途径。
4.徒手草图,释放创意。
草图是一种表达意象的常用工具,画家、设计师、导演、工程师、科学家都常常借助这样的工具来开发思维。在美术教学的“设计·应用”领域中,草图更是学生解放思维不可缺少的工具。教师先让学生在纸上利用草图展现创意,再引导学生将创意呈现与表现制作整合为一体,使学生对图形的知觉平面思维延伸到空间思维。
让每位儿童都能灵活地运用视觉思维及其意象,展现个人独特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我们的愿景。这个过程很漫长,也许一学期、一年、两年、几年的时间才可以看见成效,但我知道远方一定有灿烂和惊喜在等待……期望也祝愿每个孩子都能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发现身边的美、体验生活中的美,并用自己的双手描绘出五彩的童年。
【参考文献】
[1]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M].滕守尧,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
[2]叶丹.用眼睛思考——视觉思维训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3]李力加.唤起知觉经验的美术学习[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