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牛庄城守和海城县辖区的历史变迁

2016-06-23 02:15张士尊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八旗

张士尊

(鞍山师范学院 社会发展学院,辽宁 鞍山 114007)

清代牛庄城守和海城县辖区的历史变迁

张士尊

(鞍山师范学院 社会发展学院,辽宁 鞍山 114007)

摘要清代东北是个旗民二元体制社会。顺治康熙年间,牛庄城守辖区与海城县辖区有很大的区别,但是,经过二百多年的变化,特别是附近驻防城和州县的设置,牛庄城守辖区与海城县辖区逐步重合。

关键词牛庄驻防;八旗;海城县

清代东北是个二元结构的社会,居民分旗人和民人,土地分旗地和民地,管理机构分为旗署和民署。就牛庄城守和海城县辖区而言,历史上曾经分别划设,两者差异很大,但随着其它城守和州县的陆续设置,双方边界逐渐重合。

一、牛庄城的门额与牛庄城的修筑年月

牛庄是座城,也是个区域。就城堡而言,什么时候开始修筑,由于文献缺乏,我们已经没有办法搞清楚了,但明代牛庄肯定修筑有城池,原因很简单,明代的辽东驿站都修筑有城垣,称为驿城,牛庄是驿站,自然有城。另外牛庄也是东昌堡所在地,明代辽东边堡都有城,东昌堡自然也不例外。据《满文老档》记载:天命和崇德年间牛庄都曾修筑城池,自然也是有城的。那么,清代牛庄城究竟怎么样呢?从现存的历史文献来看,最早对牛庄城加以明确记载的地方志书是康熙年间董秉忠所修《盛京通志》(康熙23年),此志中说:牛庄城在海城“城西四十里,明置驿于此。今设城守,其城周围二里九十三步,门三,东曰德盛,西曰外攘、北曰福胜。天命八年重建[2]。”乾隆初年王河修《盛京通志》(乾隆元年)直接引用康熙本:“海城县牛庄城,明置驿于此,城周围二里九十三步,门三,东曰德盛,西曰外攘,北曰福胜,本朝天命八年重建。”后来,阿桂修《钦定盛京通志》(乾隆44年)、吕耀曾修《盛京通志》(咸丰2年)、管凤龢修《海城县志》(宣统元年)、廷瑞修《海城县志》(1924年)、翟文选修《奉天通志》(1934年)、常守陈修《海城县志》(1936年),都沿用董秉忠《盛京通志》的说法。

虽然地方志都曾提到牛庄城,但从清朝入关以后,此城可能再未维修。乾隆四十年(1775)前后,清朝政府投入巨资整修盛京境内各城城垣,比如海城、盖平等城,但牛庄城却不在范围之内。甲午战争期间,新老湘军血战牛庄,日军用两个师团猛攻湘军阵地,但无论是中方文献还是日方文献,都很少提及牛庄城垣,就是提到“土城”,也是一笔带过。原因何在?可能此城已经倒毁,已经起不到掩体作用。1958年,牛庄镇卫生所的李宝田先生在《考古通讯》上发表了篇短文,叫作《牛庄城老满文石刻考释》。在文章中李先生回忆:1914年,也就是民国刚刚建立的时候,牛庄城的北城门还比较完整,但东西城门已经大部坍塌。在这种情况下,牛庄的分治委员黄祖安等人,就命人拆除了东西二门,把其改建为住宅式大门,工程结束以后,众人还在西门外的“湘军纪念坊”前摄影留念。李先生的回忆对我们确定牛庄城的原始面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证实了牛庄城原来有三座城门,即东门、西门和北门,这与《盛京通志》上的记载完全相符;其次,民国初年,牛庄城垣虽然已经残破得不成样子,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已经不成其为城了,但因为有残破的城垣,特别是可以确定三座城门的位置,百年后的今天,年纪较大的村民仍然可以为我们大体描绘出原来城郭的影子。

在文章中李先生还涉及到另外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即老满文石门额。李先生说:自己小时候,看到牛庄城南墙根下,有个城门的痕迹,以及用来固定门框的两个大铁圈。看到在东门内墙上镶嵌着一块青石门额,当中刻四个大字,两旁刻两行小字,有人说是蒙文,有人说是满文。1937年,牛庄镇有个叫邢长贵的人彻底拆除东西二门,把石门额挪往别处。1951年,北京故宫博物院鲍育万、张玉全两位满语专家对石门额上的文字加以翻译,证明上面四个大字为:“崇德门”,如果是南门,也可译为“崇正门”;石门额上左边小字为:“金国天命庚音汗”;右边小字为:“癸亥年十月建”。

牛庄满文石门额是相当重要的文物,自从被发现以后,中外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对它的研究从未间断过,不断有著述发表。时间比较早的,有德国人福克斯1936年出版的《满洲语文录》,里面留有门额的拓片,这是十分珍贵的满文资料。著名的东北地方史专家金毓黻先生在李宝田先生文章的后面,也对牛庄城老满文石门额进行了考证。首先,他认为李宝田看到的南门遗迹可能是后来开凿城门留下来的,原来的牛庄城应该和《盛京通志》的记载一样,共有三个城门,即东门、西门和北门。其次,他根据牛庄保留下来的西门汉文石门额中间三个大字为“外攘门”,右方一行小字为“大金天命癸亥年十月吉旦立”的情况,推断满文石门额为牛庄城东门石门额,上面大字满文为“德盛门”,小字满文为“大金天命癸亥年十月吉旦立”。因为西门汉文“外攘门”与《盛京通志》记载相同,那么东门满文也应该与《盛京通志》所记载的“德盛门”相同,而小字满文则应与西门小字汉文相同。这种城门额满汉对应的情况并非牛庄所独有,原沈阳大东门门额石刻,就是满汉对称:一个是门额为汉文“抚近门”三个大字,旁边为汉文“大金天聪五年夏立”几个小字;而另一个门额则为老满文,现存于沈阳故宫博物院,其形式可以与牛庄城门额互相印证[2]。

这个门额于1958年由牛庄镇政府拨给沈阳故宫,长期深藏于库房内,1994年开始对外展出。门额长128.5厘米,宽64厘米,厚14厘米,材料为石质,呈深灰色,正面刻无圈点满文(亦称老满文)大字四个,左右竖刻满文小字各一行,四边凿有凸起的框边,门额中间上方有一透孔,可能是挂门额用的钉孔。牛庄城西门“外攘门”汉文门额、牛庄城铸造的云板,还有这块老满文门额,这三件珍贵文物,都出自“大金天命癸亥年”,也就是努尔哈赤天命八年(1623)。据《满文老档》清太祖八年七月二十三记载:“立山、满都赖、乌纳哈赖、索肯、叶古德、察哈喇、拜楚喀等赴海州、牛庄修建城垣。”修筑城垣,雕刻门额,铸造云板,出自同年,可见这些文物多么货真价实[3]。今天,保留下来的前清文物有“大金”字样者不多,故沈阳故宫博物院保存的牛庄文物三件是非常珍贵的(见图1)。

图1 清代牛庄城东城门“德盛门”老满文石门额

二、康熙二十三年(1684)前的牛庄城守和海城县辖区

东北的八旗驻防与内地八旗驻防有很大区别,作为军政合一的八旗不仅承担着镇戍地方的军事任务,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对辖区内的旗人负起行政管理的责任。清朝入关之初,由于八旗驻防城较少,牛庄城守辖区的范围可能很大,但随着旗民两署的先后设置,辖区有不断缩小的趋势,直到最后和民署海城县辖区大体接近为止。在历史文献中,有关奉天旗民两署辖区变化的权威资料主要来自《盛京通志》。最早版本的《盛京通志》是康熙二十三年(1684)董秉忠主持纂修的本子,今天,我们可以根据其中的相关记载,对当时牛庄城守辖区范围作出大致的描绘(见图2)。

据董秉忠《盛京通志》(康熙23年)记载:牛庄城守辖区,“东至蘭盤二百里,凤凰城守界;西至铁场堡六十里,广宁城守界;南至海州沙河十里,盖平城守界;北至太子河十里,外系奉天将军所辖;东南至秀岩河二百七十里,凤凰城守界;东北至安平河一百七十里,外系奉天将军所辖;西南至海一百里,海界;西北至平阳堡九十里,广宁城守界。”[4]

牛庄城东至揽磐城200华里凤凰城守界:在历史文献中,揽磐城有时也写成蘭盤城,如今在凤城和岫岩境内已经找不到这个地名了。明清战争期间,揽磐城是后金的东南边城,也是海防重地。据《清太宗实录》记载:天聪七年(1633)八月,后金揽磐城守将萨哈连和岫岩城守将石汉等人率队前往明军占领的石城岛,捕获20人送到沈阳[5]。天聪九年(1635)三月,后金揽磐和岫岩守将喀尔喀玛等人沿海边缉访,获捕鱼船2只,生擒20人送到沈阳[6]。另据《清太宗实录》记载:天聪十年(1636)三月,皇太极召集驻守边疆各城的守将到盛京,分别功罪赏罚,这些边城中有海州河口、盖州、碱场、岫岩、揽磐、海州、牛庄、东京、耀州、通远、鞍山等。因驻守揽磐城的守将喀尔喀玛等人因获逃人168名,船4只而获得皇帝的嘉奖[7]。崇德三年(1638),户部承政英俄尔岱、马福塔受命展边,他们于三月奏报:“臣等往凤凰城、碱场、揽磐等处,开扩边境,自凤凰城至碱场,自揽磐至凤凰城,新辟边界,较旧界各扩出五十里,此二百里,应用钉桩绳索,恐凤凰城应用不敷,令沿边四城均力协济[8]。”

通过如上记载,我们起码明确了三点:其一,揽磐城作为重要的军事堡垒,应该相当坚固,定会留有遗迹。其二,揽磐与岫岩,同为海防重地,两者相距不会太远。其三,揽磐多次与岫岩、通远、凤凰城等堡出现在同条史料中,故没有与这些城堡混淆的可能。那么,揽磐城究竟在哪里呢?

据董秉忠《盛京通志》(康熙23年)记载:揽磐城:“凤凰城西二百四十里,周围一里八十三步,南一门。”《岫岩志略》(咸丰7年)记载:揽磐城:“凤凰城西二百四十里,周围三百三十六步,南一门。”揽磐城位于凤凰城以西240华里处,各志书记载基本相同。按照常识,清人是当代人修当代史,所载史事可信度应该很高,正是因为如此,多年来,我们一直按照如上记载去寻找揽磐城的遗迹。但是,如果我们把《盛京通志》(康熙23年)中有关牛庄城守四至的记载与通志中有关揽磐城的记载加以对照,就不难发现两者之间有着明显的矛盾。《盛京通志》(康熙23年)首先记载牛庄城东距揽磐200华里,然后又记载牛庄城东南距岫岩河270华里。按照这个记载,揽磐城应该在岫岩河(大洋河)附近。那么,岫岩河(大洋河)距离凤凰城有多远呢?凤凰城西距岫岩河(大洋河)近者百里,远者百余里,与《盛京通志》(康熙23年)所记载揽磐城东距凤凰城240华里相差百余华里。所以,笔者怀疑《盛京通志》(康熙23年)“二百四十里”应为“一百四十里”之误。

据《盛京通志》(康熙23年)记载:盖平城东有两岫岩,一是岫岩新城,在盖平城东240华里,“周围一百步,一门,惟余土基。”一是岫岩旧城,在盖平城东250华里,“周围二里三百四步,西南二门,原金朝大宁镇旧址。”《岫岩志略》(咸丰7年)记载:清代的岫岩城为岫岩旧城,但不知新城所在,故作者加按语说:“城之东西俱无新城基址,询诸父老,亦无知者。惟城南十五里,俗名娘娘城,相传为高丽所建石垒,仅存东南二门,尚依稀可辨别[9]。”这里提到的娘娘城有没有可能是揽磐城故址呢?据《岫岩县志》(1928年)记载:“娘娘城,在邑之东南,距城十八里,有娘娘城山,山上有城一座,土人呼曰‘娘娘城’。城系石砌,周围约数里。昔时,墙甚高,现已倾圮,高处尚有七尺余。城门四,炮台四,均坍塌不堪。又有娘娘庙一所,建筑年月无考[10]。”娘娘城遗址位于岫岩县城南杨家堡山上,俗称“青石关”,道光十八年(1838)城内修建娘娘庙,故称娘娘城。此城位于大洋河西岸,扼守从大洋河下游经过岫岩前往海城的通道,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娘娘城虽然是座典型的高句丽山城,但并不能排除明清战争时期为八旗所用。娘娘城南距海岸约80华里,东北距凤凰城约140华里,西距牛庄约200华里,基本符合揽磐城的条件,因此,在更为有力的证据出现之前,我们有理由认定如今的娘娘城故址就是当年的揽磐城。

牛庄城西至铁场堡60华里广宁城守界:现在铁场堡的地名已经消失,我们只能根据方位和距离来估计铁场堡的大略位置。《盛京通志》(康熙23年)除记载铁场堡东距牛庄城60华里外,还记载铁场堡在广宁城东南150华里。由此看来,铁场堡在牛庄以西60华里,广宁东南150华里相交处。从图上测量,两者相交点在今天疙瘩楼水库以东。

牛庄城南至海州沙河10华里盖平城守界:牛庄南10华里为海城河,海城河也称沙河,今牛庄南沙河岸边有鲍沙河、齐沙河、关沙河等村。

牛庄城北至太子河10华里外系奉天将军所辖:今牛庄北10华里为太子河,也就是说,牛庄城守辖区与奉天将军直辖区以太子河为界,太子河以北以西为奉天将军直辖。

牛庄城东南至秀岩河270华里凤凰城守界:金代,在今天的岫岩镇设秀岩县,此后,这里一直称秀岩。到了明代,人们把秀岩写成岫岩。清朝初年,改写为秀岩。雍正以后,又把秀岩写成岫岩。岫岩位于大洋河南岸,《盛京通志》(康熙23年)所谓的“秀岩河”,就是大洋河。从图上测量,牛庄东南270华里,大体在大洋河右岸岫岩县哨子河乡吴家沟村附近。

牛庄城东北至安平河170华里外系奉天将军所辖:安平河就是汤河,今汤河岸边有安平村,附近有弓长岭铁矿和弓长岭镇。安平村西南距牛庄恰好170华里,与《盛京通志》(康熙23年)记载完全相符。另外通志还记载:凤凰城西北300华里至平州,为牛庄城守界。从图上测量,凤凰城西北200华里为安平村,看来此志所说的平州就在汤河岸边的安平村附近。

牛庄城西南至渤海100华里海界:另外通志记载盖平城守辖区北部边界时提到:盖平城至海州沙河120华里牛庄城守界;东北至析木城120华里牛庄城守界;西北至沙河入三岔河处130华里牛庄城守界。牛庄城守东南点是析木城,西南点是沙河入三岔河处,再西南就是渤海海岸。

牛庄城西北至平阳堡90华里广宁城守界:平阳堡也称平洋堡,是明代重要的军事城堡,其遗址在台安县新华镇城子村,城子村南3华里有平洋桥村,位于牛庄西北90华里,与《盛京通志》(康熙23年)记载相符。另外,通志记载辽阳州的辖界时提到:辽阳州辖区西至烟狼寨50华里,“此外牛庄城守专辖”;西南至鞍山驿60华里,“此外牛庄城守专辖”。烟狼寨现在鞍山市区西北,辽阳西南50华里处;鞍山驿位于辽阳西南60华里的鞍山城村。

牛庄城守辖区东部边界三个点,即大洋河岸的娘娘城遗址、大洋河岸的吴家沟村、汤河岸的安平村确定以后,我们就可以大体绘制出牛庄城守辖区东部边界线,这条线大致以大洋河中游的吴家沟为起点,沿着大洋河向北,到娘娘城遗址东;从娘娘城东向北,经苏子沟、黄花甸、药山、三家子、关门山,然后沿着三道河,经上麻屯进入汤河,沿着汤河到达牛庄城守东北方向最远点安平村。这条线以西为牛庄城守辖区,这条线以东为凤凰城守辖区。

牛庄城守辖区北部边界四个点,即安平河、鞍山驿、烟狼寨、平阳堡等都已经确定。按照地形和地貌推测,从安平向西南的边界应该是以千山山脉的山脊来划定,以西以北属于奉天将军直辖或辽阳州管辖,然后沿着杨柳河道,在鞍山城村南绕过,河南属于牛庄城守,河北包括鞍山城村属于辽阳州所辖。从鞍山城村向北划出一条线,在烟狼寨村南,沿着运粮河向西,进入太子河,再沿着太子河到三岔河,然后沿着西辽河北上,过外辽河,在城子村北绕过。线北为奉天将军直辖和广宁城守所辖,线南为牛庄城守所辖。

牛庄城守西部边界上的三个点,即北部平阳堡、中部的疙瘩楼水库,南部的大海,几乎可以看作是条南北垂直的一条线,线东归牛庄城守管辖,线西归广宁城守管辖。

牛庄南部边界有三个点,即西部的海岸、辽河与沙河交汇处南、析木城。辽河以西,大体是海岸到沙河与辽河交汇处,然后沿着沙河一直到析木城,折向东南方向,最后与大洋河相交。线南为盖平城守辖区,线北为牛庄城守辖区。

牛庄防守尉辖区如此,那么海城县的辖区又当如何呢?海城县设置于顺治十年(1653),晚于牛庄城,《盛京通志》(康熙23年)编纂完成时,其边界四至大体如下:“东至牛心山九十里,凤凰城界;西至三汊河六十里,广宁县界;南至耀州六十里,盖平县界;北至鞍山驿六十里,辽阳州界;东南至白土岭六十里,盖平县界;西南至大孤山八十里,盖平县界;东北至龙降州八十里,辽阳州界;西北至接官堡六十五里,辽阳州界。”

海城东至牛心山90华里凤凰城守界:牛心山,位于海城东南90华里,海城接文和岫岩牧牛两镇之间,今属于岫岩县,是海城、岫岩之间的分水岭。当时岫岩城守还没有设置,故牛心山以东属于凤凰城守辖区。

海城西至三岔河60华里广宁县界:三岔河在海城西60华里,看来海城县与广宁县的分界线在三岔河。

海城南至耀州60华里盖平县界:南至耀州60华里盖平县界。耀州,位于大石桥西北数里处,今有耀州村,南距海城60华里,明为海州卫耀州驿,清为海城县耀州村。

图2 康熙二十三年(1684)牛庄城守辖区简图

海城北至鞍山驿60华里辽阳州界:鞍山驿,即鞍山城,位于海城东北60华里处,原属辽阳州。

海城东南至白土岭60华里盖平县界:白土岭,海城东南60余华里有白砬沟,介于海城和大石桥边界大石桥一侧。

海城西南至大孤山80华里盖平县界:海城西南80华里有小平山,90华里有大平山,往西为平原旷野,再无岗峦,过去为海城和盖平交界处。

海城东北至龙降州80华里辽阳州界:龙降州,即辽阳隆昌镇,位于海城东近80华里处。

海城西北至接官堡65华里辽阳州界:接官堡位于海城北60余华里处,海城和辽阳交界处海城一侧。除此之外,辽阳州辖区南部边界到黑峪,距离辽阳80华里。从图上测量,辽阳南部80华里处有尖顶山,黑峪应该在此山附近。

以上各点确定以后,海城县管辖的边界就可以大体画出(见图3)。

图3 康熙二十三年(1684)海城县辖区简图

三、乾隆元年(1736)前的牛庄城守和海城县辖区

半个多世纪以后的乾隆元年(1736),王和主持编纂的《盛京通志》(乾隆元年)完成,此时的牛庄城守辖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究其原因就是奉天将军辖区内增加了些八旗驻防城,迫使原来八旗驻防城守辖区不断调整。就牛庄城守而言,康熙二十六年(1687)同时增设岫岩城和辽阳城驻防,岫岩城割取了东部,辽阳州割取了北部。此时的牛庄城守辖区四至大体如下:“东至猪窝岭九十里辽阳城守界;西至八王庙九十里广宁城守界;南至金长岭六十里盖平城守界;北至高丽房身七十里广宁城守界;东南至康家岭一百里岫岩界;西南至海一百里;东北至安山八十里辽阳城守界;西北至三家子七十里广宁城守界[11](见图4)。”

牛庄城东至猪窝岭90华里岫岩城守界:猪窝岭,今称朱葛岭,位于牛庄东90华里海城与辽阳分界处,属辽阳,岭西5华里有朱葛村,属海城。

牛庄城西至八王庙90华里广宁城守界:八王庙,今牛庄西90余华里大洼二界沟附近有霸王庙村,即当年的八王庙。

牛庄城南至金长岭60华里盖平城守界:金长岭,宣统《海城县图》标注:虎獐屯北,甜水井南,有金长岭村。今虎庄镇东北,甜水村西南,中间有靠山屯村,附近铁路东有金钱岭,北距牛庄50余华里,与铁路西锅底山相对,为南北交通要隘,应是当年的金长岭。

牛庄城北至高丽房身70华里广宁城守界:高丽房身,也称高力房,位于牛庄东北近70华里处,今属台安县。

牛庄城东南至康家岭100华里岫岩城守界:康家岭,接文镇北有康家沟村,位于牛庄东南100余华里,村东即康家岭。

牛庄城东北至安山80华里辽阳城守界:安山,即鞍山城村,位于牛庄东北80华里。

牛庄城西北至三家子70华里广宁城守界:三家子,今大洼西有三家子、大三家子、东大三家子、小三家子等数村,在牛庄偏西北70余华里处,即为当年的三家子。

与董秉忠《盛京通志》(康熙23年)的记载相比较,王和《盛京通志》(乾隆元年)所载牛庄城守四至显然变化很大:东部从大洋河收缩到朱葛岭和康家岭一线,北部从汤河、运粮河收缩到北沙河一线,这是因为康熙二十六年(1687)清朝政府在岫岩和辽阳先后设置了八旗驻防城。在东部和北部收缩的同时,西北则从太子河沿岸拓展到高力房一线,南部则从沙河(海城河)沿岸拓展到金长岭一线。在牛庄城守辖区调整管辖范围的同时,民署海城县的辖区却依然如故。

图4 乾隆元年(1736)牛庄城守辖区简图

近半个世纪以后,阿桂等人纂修的《钦定盛京通志》(乾隆45年)完成,其中所载牛庄城守辖区和海城县辖区都与乾隆元年(1736)相同,没有大的变化[11]。嘉庆道光以后,旗署的势力逐渐减弱,民署的权力逐渐加强,经过光绪元年(1875)盛京将军崇实、崇厚兄弟推行机构改革以后,旗署的权力只剩下征收旗租等日常事务,行政权和司法权几乎全部转移给民署,旗界的事情自然也就无足轻重了。估计光绪元年(1875)以后牛庄城守和海城县辖区逐步走向一致,因此弄清海城县辖区的变化,也就知道了牛庄城守辖区的范围。那么,乾隆以后,海城县辖区是否变化了呢?肯定地说是变化了,只是由于历史文献的缺乏,我们没法确知变化的具体时间。如《岫岩志略》(咸丰7年)记载:岫岩疆域西北130华里至姑嫂石村,与海城牛庄分界。我们知道乾隆年间,牛庄城守东部边界与海城县东部边界并不重合,看来咸丰七年(1857)前两者重合了。

光绪二十年(1894),清朝政府绘制奉天所属州县地图,通过《海城县地图》,我们发现此时海城县东部边界和乾隆、咸丰年间大体相同,而西部边界则扩展到双台河,也就是说与牛庄城守西部边界重合。由此看来,在光绪二十年(1894)以前,或咸丰七年(1857)以前,牛庄城守的边界与海城县的边界已经合而为一了(见图5)。

图5 光绪二十年(1894)海城县地图(注:为清晰起见,本图经过作者重绘。)

据《海城县志》(宣统3年)记载:海城县“东至云峰岭九十里岫岩州、凤凰厅、辽阳州接界;西至桃园一百二十里广宁县接界;南至大石桥六十里盖平县接界;北至鞍山站六十里辽阳州接界;东北至台沟七十里辽阳州接界;西北至大高力房百里,新设辽中县接界;西南至营口一百二十里盖平县接界;东南至小孤山九十里岫岩州接界[12]。”云峰岭位于今天岫岩海城分界线上,光绪《海城县图》上,海城岫岩分界在小孤山,由此看来,姑嫂石等都在海城县辖区内。光绪三十三年《海城县舆图》与光绪二十年《海城县图》相同。参考光绪二十年《岫岩州图》,姑嫂石村在两县交界处。另据宣统年间《岫岩乡土志》记载:当时海城岫岩分界在花红峪。花红峪今属海城接文镇,孤山仙人洞、析木姑嫂石、达道峪等地均属岫岩。桃园,即今大洼县西安镇桃园村,在海城以西120华里;台沟,具体地点不详,但根据《海城县舆图》来看,似乎在千山以西。

通过上边的考证,我们基本可以确定此时海城县的边界与光绪年间相比,除西部向东略有收缩外,其它地方都与光绪年间相同,直到1913年营口县设置之前,这个边界没有大的变动。

参考文献

[1] 董秉忠修.盛京通志:卷10,城池志.

[2] 李宝田.牛庄城老满文石刻考释(二篇)[J].考古通讯,1957(1).

[3] 姜相顺.满族史论集[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9.

[4] 董秉忠.盛京通志(康熙23年)卷8,疆域志.

[5] 清太宗实录:卷15.天聪七年八月丁丑.

[6] 清太宗实录:卷23.天聪九年三月甲辰.

[7] 清太宗实录:卷28.天聪十年三月庚辰.

[8] 清太宗实录:卷41.崇德三年三月辛丑.

[9] 台隆阿.岫岩志略.(咸丰七年)卷3,舆地志.

[10] 宫文超.岫岩县志.(民国十七年)卷1,地理志.

[11] 王河.盛京通志.(乾隆元年)卷12,疆域志.

[12] 管凤龢.海城县志.(宣统元年)历史.

(责任编辑:刘士义)

Historical changes of Niuzhuang kimori and Haicheng area under administration in Qing dynasty

ZHANG Shizun

(SchoolofSocialDevelopment,AnshanNormalUniversity,AnshanLiaoning114007,China)

AbstractThe northeast part in Qing dynasty is a binary flag civil society institutions,therefore,during the governing of Emperor Junji and Emperor Kangxi in Qing dynasty,Niuzhuang kimori and Haicheng area is different.However,after two hundred years of changes,especially the setting up of the nearby garrison city and counties,Niuzhuang kimori and Haicheng area gradually coincide.

Key wordsNiuzhuang garrison;Banners;Haicheng county

收稿日期2015-11-20

作者简介张士尊(1956-),男,辽宁台安人,鞍山师范学院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东北地方史。

中图分类号K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篇号1008-2441(2016)01-0016-09

猜你喜欢
八旗
什么是八旗?八旗盔甲是作战时穿的盔甲吗?
清代武举设科取士探究
论辛亥革命时期的朴寿
后金(清)八旗户籍制度探析
清代八旗察哈尔对维护国家统一的贡献
八旗察哈尔的编立及其与清朝可汗间的关系
包装设计中满族民族色彩的应用
八旗之殇
一指定乾坤
清初达斡尔族编入八旗起始时间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