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征+林丹娜
[摘 要]扳指作为满族特有的首饰,因其在弯弓射箭中对手指的保护作用,受到了八旗子弟的喜爱,人手一枚,因而成习。入关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扳指的功能开始由实用转为装饰,依据使用者的身份不同有了森严的等级划分。
[关键词]扳指;清帝;八旗;骑射;等级
满族作为曾经统治中国长达二百六十七年的少数民族,自身的历史甚为绵长。在其与汉族逐渐融合的过程中,两种文化融会贯通、相得益彰。原属于满族特有的首饰——扳指,虽非九鼎大吕,但就其渊源与文化而论,亦有值得研讨考究之处。
扳指,又称搬指、班指、梆指,古称韘(音射),《说文》曰“韘,射也”,说明此器为骑射之具,是古人射箭时为保护拇指不被弓弦勒伤而特地戴在大拇指上的保护工具。初见于商代,流行于战国至西汉,到了满清才被大家所熟知。
一、扳指与满族的渊源
清朝在马背上得天下,历来十分重视骑射。清太祖努尔哈赤少有大志,明万历十一年以十三副遗甲起兵,取图伦,下巴尔达,斩尼堪外兰,败九部联军三万,在区区十年内统一了建州女真各部。为加强战力,自他建立八旗制度以来,要求满族八旗子弟于弱冠前,到本旗弓房锻炼拉弓由“一个劲儿”(二十市斤拉力)循序渐进为“二十个劲儿”甚至“三十个劲儿”,以致扬鞭策马、弯弓射箭成为每一位成年旗民必须掌握的本领。为防止快速的箭擦伤手指,减少手指运动量,拉弓时佩带扳指开始在满洲内盛行,八旗子弟人手一枚,因而成习。清定鼎天下后,依然注重八旗子弟的骑射技艺,在八旗驻防之地一律设立“教场”,用以训练。甚至在皇宫紫禁城内,也特意开辟出一片空地,修筑“箭亭”,清帝常在此观看王公大臣、八旗官兵们弯弓射箭,奖优罚劣,承德避暑山庄阅射门内亦有相似建筑(地面上留有搭凉棚的方形柱础)。北京故宫收藏的《乾隆大阅图》中,乾隆帝身背箭囊,持弓的右手拇指上即套戴着一枚带有黑色条纹的白色扳指。
清入关前,因条件所限,更重实用,大小扳指皆选韧涩材质制作,多用鹿骨,呈黄色,年久变为浅褐色,以有眼者为贵。其宽窄肥瘦不一,因人而异,以便套带。入关后国力强盛,日渐承平,扳指更多的作为权势地位的象征,体现出满洲贵族尚武的精神。自乾隆朝始,扳指的实用性逐渐丧失,转以装饰性为主,做工越来越精益求精,质料愈加讲究,出现了玉石、翡翠、玛瑙、珊瑚、茶晶、墨晶、水晶、金、银、铜、铁、瓷等品种。当然这些扳指质脆,根本不能用于挽弓了。但由于满族尚骑射习性的影响,男子喜以扳指为饰,其上雕饰龙马纹、花草纹、山水、人物、诗词等纹饰和图案,镂刻细腻。
乾隆帝常佩戴玉扳指,对其极为喜爱,认为它“德美信堪师”,为之写下了近50首的诗作。乾隆十七年(1752年),乾隆帝得到了一枚玉扳指,质地极为温润,做工相当精致。乾隆帝非常喜爱,于是为之写《咏玉韘》诗(1)以纪。在诗中,乾隆帝将实用的骨制或象牙扳指与玉扳指做了比较,认为象骨扳指是“象骨徒传古”,而玉扳指则“恰似琼琚”,赋予了这件玉扳指极高的评价。这是乾隆帝第一首咏扳指诗,后被收录于他的《御制诗二集》卷32中。
由于清代皇帝都十分喜爱扳指,还时常将扳指赏赐给王公贵族及有功将士,于是扳指在清代广泛流传开来,受到权贵及富商巨贾的追捧。为迎逢帝意,王公大臣以及地方官员纷纷将扳指进贡宫廷。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春,乾隆巡游山东,据清代《内务府奏底档》记载,沿途有蒙古王、巡抚官员,各处盐政、织造等,陆续“恭进”金锭、朝珠、衣料等大量财物。九江关监督全德“恭进”掐丝珐琅扳指20个;广东总督李侍尧“恭进”子儿皮钉花扳指50个、象牙扳指50个等等。为博皇帝欢心,众大臣还挖空心思地在扳指面上饰以浮雕纹饰,雕有“万寿无疆”、“古稀天子”及御制诗等。
二、扳指在清代的等级分别
作为少数民族而入主中原的满清统治者,为显示无上的皇室尊严,在等级制度上采用了极其森严的区别对待。扳指虽小,却也受到等级的制约。从多尔衮进关到顺治帝初步立足中原,再到康雍乾三朝,皇帝的御用扳指都有极严格的惯例和规定。依用途分为文武两类,武扳指多是素面,文扳指多于外壁精铸诗句或花纹。
清宫造办处先是依皇帝谕旨让玉作、牙作等专业机构按照皇帝的意愿和喜好做出上用纹样,再经皇帝本人修改确认后方可制作。为制造一个合用的扳指,乾隆皇帝可以在外出避暑之时,连续七次来回传递命令以及扳指实物,要求工匠修改。
1、皇帝的御用扳指
多用名贵材料所制,无论工艺、纹饰,均极尽雕琢。乾嘉时御用扳指多用玉石,另有玛瑙、珊瑚、水晶、象牙、珐琅、花斑石、金、木等多种材质。晚清时因慈禧对翡翠的推崇,亦有部分为翡翠所制。
乾隆帝的御用扳指有固定的式样,包括膛口的大小、壁的厚薄、具体形状等,是为乾隆量身定做的。乾隆非常关注御用扳指的制作,每一步骤都要亲自过问,提出自己具体的意见,让工匠参照执行。正因为如此,乾隆的御用玉扳指基本都是由宫中如意馆的玉工承做,这样更便于乾隆在极其细微之处都能够参与指导。
御用扳指上面,经常有御题诗、诗意画和宫廷专用纹饰等带有浓厚人文气象的雕刻。这类扳指儿是当时技艺最高工匠的倾心之作,也是当时宫廷文化和皇帝本人气质爱好、文化理想和审美品位的集中表现。
2、御赐扳指
对于各地高级官员、附属国进贡或宫廷在江南定做的扳指,皇帝往往不是自己戴,而是赏赐给高官、宠臣、皇室宗亲,比如乾隆皇帝曾经就把此类扳指儿赏赐给在平定回部和大小金川等战役中得胜回朝的将领。
3、宗室用扳指
为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等皇家宗室定做而成,其上往往会刻有宗室本人的私印。亲王赏赐家奴、下属或馈赠亲友的扳指儿,也属此等之列。清代等级森严,即便是亲王也不能逾制,所以也就很少在上面题诗刻画,其工艺和材质也不敢擅越皇帝的喜好,价值自然略逊御赐扳指一筹。
4、其他扳指
帝王宗亲酷爱扳指,文武百官亦争相效仿,受此影响,富商巨贾,乡绅百姓也以佩戴扳指为好。扳指所用质料,满汉贵族大臣首推翡翠、玛瑙、珊瑚、象牙等物,其次为金质镶嵌宝珠玉石者。普通人则为白玉、金银或瓷质为多,而尤以银质者为最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