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野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以后,人们开始更多地追求精神层面的提升,大提琴逐渐成为了人们欣赏和学习的对象。从各高校大提琴的教学情况来看,大提琴教育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音乐表现力的缺失,本文主要就大提琴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进行论述和分析。
【关键词】大提琴教学;音乐表现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J62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6-0228-01
音乐的灵魂在于情感的表达,人们可以从音乐中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语言。如果演奏者在进行音乐演奏时,忽视了对音乐情感的抒发,那就会使音乐的内容变得空洞,即便技巧上无可挑剔,但是仍然无法真正演奏出音乐的灵魂。所以,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对音乐情感的表达,充分领悟音乐的内涵,从而更加完美地诠释音乐语言的艺术。
一、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力和表现力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很多高校在进行大提琴的教学中过于侧重大提琴演奏技巧的学习,忽视了学生对大提琴乐曲本身的理解,这样就导致学生在进行大提琴演奏时,无法充分表现音乐的内在魅力。所以,教师在进行大提琴教学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对大提琴乐曲的理解,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所学习的大提琴曲背后的故事以及所要表达的情感。
在学习大提琴作品之前,先对作品的内容、作品的时代特征、创作的目的以及创作者在乐曲中所寄托的情感进行理解,并且还要对乐曲的曲式结构进行分析,也就是能够分清乐曲作品的乐段,还要充分掌握乐曲的主题以及在对主题进行阐述的发展过程和变化。
例如:在学习舒曼的《梦幻曲》的时候,就可以先让学生了解舒曼的成长经历、他创作大提琴曲的主要风格以及《梦幻曲》的创作背景。学生在了解这些以后,对梦幻曲的认识也会更加清晰,能够体会到《梦幻曲》中所描写的如同诗一般的意境,感受到乐曲中儿童所向往的幸福、充满幻想的梦境。音乐只有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学生通过对大提琴曲创作背景以及创作者生活经历的了解,就能更好地把握大提琴曲的内在情感,从而使演奏出来的大提琴曲感染观众。
二、培养学生对音色的分辨能力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声音承载了演奏者所要表达的音乐语言。大提琴的演奏主要是通过大提琴特有的音色来勾画乐曲中的情感活动以及情绪色调,让观众能够在乐曲的欣赏中,对乐曲内容产生各种联想,从而使观众沉浸在乐曲所营造的情感氛围中,达到音乐演奏的真正目的。
教师在大提琴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注意学生的演奏动作是否标准以外,还要尽量让学生做到乐曲声音质地的纯正、准确。音色的辨别可以让学生在大提琴乐曲学习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大提琴真正的魅力,而且对大提琴乐曲的表达也会更加细腻。
三、培养学生对力度的控制能力
在演奏大提琴的过程中,演奏者对力度的掌握也是非常重要的。力度的强弱直接影响大提琴声音的效果,就和人类的语言一样,弱一点的声音让人感觉非常温柔,而强一点的声音则会让人精神振奋。大提琴是用声音来表现情感的艺术,而力度则是表现声音最直接的手段,力度与声音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对力度的控制,就能够表现出各种声音效果。因此,教师在大提琴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演奏力度的掌握,让学生感受力度的不同所带来的情感的不同,从而充分认识到力度在大提琴演奏中的重要性。
当然,学生在学习大提琴演奏的过程中,对大提琴力度的控制也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在初学大提琴时,往往不能很好地掌握力度,仅仅通过乐谱中标示来进行判断,例如见到“p”就拉弱一点,见到“f”就拉强一点,这样,学生演奏出来的乐曲会显得非常机械,没有乐曲的整体性,更遑论大提琴演奏的音乐表现力了。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分辨不同的力度会带来怎样的乐曲效果,从而让学生对乐曲力度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然后再让他们进行反复练习,从而找到最适合的拉奏大提琴曲的力度。
四、结语
总而言之,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大提琴的教学工作,让学生认识到大提琴演奏中音乐表现力的重要性,就要让学生在掌握大提琴演奏基本技巧的同时充分理解大提琴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及其内在的风格情感,还要让学生能够准确地掌握大提琴的音色以及对演奏力度的控制。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大提琴乐曲想要抒发的情感,并且把这种情感全面地表现出来。
参考文献:
[1]马明霞.对提高大提琴演奏音乐表现力的思考和建议[J].青年文学家,2013(22).
[2]黄小诚.提高大提琴演奏音乐表现力的思考和建议[J].艺术科技,2014(5).
[3]谌娟.如何提高大提琴演奏的音乐表现力[J].音乐时空,2015(20).
作者简介:
原 野(1985-),男,陕西人,硕士,助教,工作单位:四川音乐学院,部门:民乐系,研究方向:大提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