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家居发展与挑战研究

2016-06-22 12:53:52李明王杰勇袁希晨于佳鑫艾青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6年16期
关键词:智能家居物联网互联网+

李明 王杰勇 袁希晨 于佳鑫 艾青

摘要:信息技术的进步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为智能家居远程控制和应用构建了高速的通信平台,面向互联网构建智能家居系统是物联网大潮下智能家居发展的一个制高点。文章通过介绍智能家居,分析了智能家居的网络技术,对基于“互联网+”智能家居的技术应用与发展趋势、基于“互联网+”智能家居的技术挑战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互联网+”;智能家居;信息技术;通信平台;物联网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6-0064-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6.16.031在移动互联网全面普及的今天,生活与互联网密切相关的前景是社会发展需要面临的必然趋势。智能家居是将普通老百姓家庭住宅作为平台,整合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及音频技术等取得对家居的智能一体化控制的一项全新理念。伴随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为智能家居发展创造了良好契机,4G网络的普及,家庭网络的建设,再加上电子行业领军者的加入,促使家庭互联网转变成互联网发展的必经之路。

1 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是指将普通住宅作为平台,借助网络通信技术、综合布线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安全防范技术等,将家居生活关联的一系列设备进行有效集成,建设能够开展统一管理、智能控制的住宅设施管理系统,进一步强化家居的舒适性、便捷性及安全性等,且实现节能环保的居住环境。换而言之,智能家居并非仅是一个单一产品,其是经由技术方法将家庭中每一项产品链接为一个有机系统,且用户能对这一系统进行控制不受任意时间任意地点限制。现阶段人们对智能家居的理解,显然存在一定的误区,就好比一些人认为全自动冰箱、遥控插座、视频对讲、互联网电视等即为智能家居范畴,要知道这些只不过是智能家居庞大系统中的一部分硬件产品。

2 智能家居的网络技术

2.1 家庭有线网络技术

家庭有线网络技术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点是有线网络技术数据传输速率快、可靠性佳,缺点则是网络体积过于庞大、布线繁琐复杂、灵活性不足,多应用于早期点对点网络及呈型网络拓扑结构中。以铜介质双绞线为例,其即是人们俗称的电话线,该项连接技术借助大部分家庭中现成的电话线来达成家庭网络连接属于一个较为经济的方案。在一定的前提下,三类电缆的传输速率能够实现1Mbps,而现如今它的传输速率也变得越来越快。选取频分多用技术,能够使用户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完成Internet服务、语音服务及数据传输服务等同时工作。“家庭电话网络联盟”推出了各式各样的标准、规范,旨在借助电话线对家庭网络设备互联、互操作性等方面问题进行解决。即便该项对现有资源进行了全面利用,然而其线路在带宽、灵活性等方面受到一定程度的束缚,使得其难以得到有效推广。一般情况下,普通家庭未有充足的RJ-11接口,要想于每一房间、计算机、电话或者其他设备可触及位置装上插座势必会为技术及成本上带来一定的难题。此外,受电话线路并不是利用高速数据传输技术设计影响,使得其阻抗、衰减特性难以有效地控制。

2.2 家庭无线网络技术

伴随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家居生活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近些年来,诸多大型企业通力合作,打造以“无线智能家居”为命名的新型家居理念。“无线智能家居”作为家居的发展趋势,不仅能够为人们生活带来更进一步的舒适、便利,还将开启一个全新的信息家居时代。在有线方式中,每一控制器、传感器都必须要经由总线取得连接,其优点在于能够使每一功能单元设计得到简化,不足则是结构过于繁杂、布线太多,此外还有总线协议设计选取问题;和有线技术比较,无线技术不但未有布线方面的不足,还存在着扩展容易、使用维护便捷等优点。在智能家居系统中,无线网络技术应用于家庭网络已是大势所趋,这一方面是由于无线网络能够获取进一步的灵活性、便捷性,避免了耗费在系统布线方面的财力、精力;另一方面是其能够与家庭网络通讯特征有效契合,且伴随无线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势必使得家居不断朝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现阶段,市场上无线技术类型多种多样,每种无线技术技术性各不相同,应用范围及应用领域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应用相对广泛的无线技术包括有红外技术(IrDA)、蓝牙技术(Bluetooth)、家庭无线电射频技术(Home RF)以及数字增强无绳电话技术(DECT)等。

3 基于““互联网+””智能家居的技术应用与发展趋势

3.1 基于““互联网+””智能家居的相关技术

智能家居作为一项智能应用,与人们日常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智能家居必定会朝着进一步简单实用,进一步操作人性化发展。基于“互联网+”智能家居的相关技术,具体如下:

3.1.1 智能灯光控制技术。由智能开关使传统开关退出历史舞台,达成对灯光进行感应控制的目的,基于此,还能够结合生活环境灯光开关布局展开先前制作。该种技术就各式各样场景提供对应的灯光设计,就好比晚饭后书房看书灯光、亲朋好友聚会场景灯光以及温馨团圆晚宴灯光等。与此同时,只要使用者外出时,灯光便会自主调节为对应的模式,同时室内灯光系统会结合外界环境光线进行24小时、各个时段的调整。

3.1.2 智能家电控制技术。使用者经由移动电话、IE等先进设备,对家中家电设施展开智能控制。使用者可借助自身实际需求,对家电节点展开任意配置,同时智能家居可结合用户举止做出开机或者关机等行为,达到对智能家居进行全方位、任意时间任意地点的控制。

3.1.3 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能家居新型技术。家电远程控制技术,经由移动手机、IE等对家庭电器进行调节控制;远程监控技术,以电信宽带平台为前提,经由移动手机、IE等对室内摄像头进行远程调节控制,达到远程探视的目的;网络教育技术,以互联网相关教育工具为前提,使学校和学生家长建立起课堂与家庭相互的学习桥梁;家庭医疗保健技术,借助互联网,达到远程医疗、监护的目的。

3.2 基于“互联网+”智能家居的发展趋势

经过近些年的不断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家居技术变得越来越成熟,市场定位亦愈加清晰,同时还有着十分巨大的市场需求,并且络绎不绝的人力、物力同样为智能家居发展创造了有利契机。近些年,全球诸多大型企业相继发力智能家居产品,三星公司打造了新型Smart Home智能家居平台,LG公司打造出了一款能够实现对家电进行远程控制的应用软件——Home Chat,谷歌等公司的智能家居产品也相继推出。

康佳打造线上子品牌KKTV,与乐视采取一致的销售模式;TCL与爱奇艺达成共识,利用爱奇艺、PPS视频资源打造出智能电视产品——TCL爱奇艺电视TV+;创维则与阿里巴巴展开合作,打造出配备有阿里云系统、天赐系统的酷开电视;长虹为了在智能家居市场中分得一杯羹,扭转智能电视市场原本被动局面,则与中国电信、IBM、未来电视等联手建设智能产业开放平台,强化软件、服务,达到向“终端+大数据”转型的目的。相关数据显示,从2013年KPP对海尔进行了入股,到2014年谷歌完成了对Nest Labs的收购,仅仅过去4个月时间,便产生了超过200亿元人民币资本从传统家电制造企业转向智能家居市场,这无不意味着智能家居的快速发展。在“互联网+”的带动下,家电互联网化和互联网实体化,家电企业与互联网企业跨界合作已经成为趋势。

4 基于“互联网+”智能家居的技术挑战

智能家居之所以能够为社会大众所青睐,一方面是其有多种多言便捷的功能;另一方面是其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生活服务方式,而这所有的种种都以互联网、数据平台作为技术支撑。即便智能家居的发展大体上不面临硬件技术的束缚,然而结合相关专业人事的研究,可得出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家居发展依旧面临下述三方面问题:

4.1 统一的网络通讯标准

近些年来,电器生产商坚持不懈的做着各式各样的尝试以打开智能家居的敲门砖,然而时至今日,智能家居依旧处在圈内沸腾、圈外平静的难堪格局之中,无法获取成效显著的行业进展。其中很主要的一点原因在于,每一品牌企业未有全面统一的联网通讯标准,造成各个品牌智能家电产品无法展开有效的协作组合,难以构筑和谐的智能家居环境。

4.2 延伸的智能功能

现阶段,人们在应用市场上能够买到的智能家电,即便理论上而言能够将它们与无线网络进行连接,达成远程控制的目的,然而就实际上而言,智能家电通常要求消费者结合说明书经过极为繁琐、复杂的流程开展设置、权限认证,普通用户往往无法使用,智能效果如同摆设一般。倘若智能家电产品的一系列主要功能难以有效地对用户体验、健康、节能等方面的消费需求予以满足,其难以被称作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家电产品。

4.3 产业链难以互通

受每一细分行业瓶颈依旧未被有效的打破,上下游相互利益依旧未有统一的方向影响,使得短时间里国内智能家居产业鲜有获取重大突破的。以智能电视来说,其所面临的行业瓶颈即为软件生态难以建设,未全面充分地开放思维。此方面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对智能家居有效发展构成了不利影响。此外,相关专业人士指出,对硬件系统、智能软件以及云端展开相互结合时,往往要经历相应的研发期及磨合期。为了促进硬件、软件及联网相互的有机融合,切实实现对智能家居的有效应用,还需要经历一个相对长的过程。

5 结语

总而言之,人类社会正逐步被网络经济所改变,伴随家居智能化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严格要求的同时,为生活的便利性亦变得更加关注,智能家居与互联网的有机融合,为智能家居全面发展创造了有利契机。“互联网+”行动计划是由我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这意味着互联网未来发展前景得到了国家政府莫大的肯定。互联网的进步势必能够为智能家居发展构筑一个满意的平台,基于此,一系列创新技术、应用将令人刮目相看。能够预见在不远的日子里,人们的生活将与互联网密切联系在一起,在日常生活中,每一个物品均以数据化的科通讯方式存在其中,构筑出进一步高级的通信网络。相关人员务必要不断钻研研究、总结经验,清楚认识“互联网+”是智能家居发展道路上的必然选择,全面分析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家居发展所面临的挑战,积极促进在智能家居的有序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成东,郑君刚,刘大任,谢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智能家居网络技术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1(6).

[2] Swartz,J.E-commerce and mega machines:Identification,connectivity,and inference engines[J].Technology in Society,2001.

[3] Krishna S.A.,Ravi A.Group-Buying On the Web:A Comparison of Price Discovery Mechanisms[J].Management Science,2003.

[4] 代家强,孙智卿.基于无线网络技术的智能家居能量管理系统开发及需求侧管理应用研究[J].陕西电力,2013,41(10).

[5] David Bregman and Arik Korman.A Universal Implementation Model of the Smart Hom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mart Home,2009,3(3).

[6] 张君艳,董立勉,卢宁,刘鹤灵,袁晓磊,高志强.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家居管理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J].河北电力技术,2013,(4).

[7] 张玉亮,苏宇,李嘉伟,张亚,孙知信.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智能家居安防系统[J].物联网技术,2015,(6).

[8] 徐磊,曹三省.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家居发展与技术挑战[J].中国传媒科技,2014,(7).

[9] 冉述,黄代荣,窦强,陈朴艳,李雨珊.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家居系统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5,(14).

猜你喜欢
智能家居物联网互联网+
基于Zigbee的无线通信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
电子制作(2018年1期)2018-04-04 01:48:28
基于物联网的煤矿智能仓储与物流运输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
基于高职院校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的思考分析
中国或成“物联网”领军者
环球时报(2016-08-01)2016-08-01 07:04:45
关于智能家居真正需求的探讨
工业设计(2016年10期)2016-04-16 02:44:05
智能家居更贴心
科学生活(2015年3期)2015-01-03 09:41:18
基于LD3320的智能家居控制
河南科技(2014年7期)2014-02-27 14: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