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东县惠东中学 侯劲松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并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而班级授课制一直沿用了三百多年,而且班级人数一般多达60人。虽然班级授课制也能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但同时也出现了师生间缺乏理解与沟通;学生缺乏合作意识与交往技能;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不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等负面效益。因此,教师们应注重贯彻新课程理念,把班级集体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及个别辅导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是与学生主体性发展相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可以说班额越大,越需要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以防止大面积的后进生出现。那么如何有效的在大班额条件下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呢?本人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供同行们商榷。
合作学习的分组不同于以往的兴趣分组。合作学习一般采用异质分组,即小组内各成员间形成性别、学习成绩、能力方面的差异。每个小组内异质就连带产生了全班各小组间的同质性。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内部互相帮助提供了可能,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另外,小组合作人数4~6人为宜,这样小组中有不同的角色,利于提高合作层次。
小组合作应遵循一定的规则。要做到目标明确,合理分工,责任明了;学生在合作前一定要有独立思考,否则,就容易出现“搭便车“的情况;虚心听取别人的不同意见,不要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组长每周召集一次小组会,要求每位成员总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碰到了什么问题,学到了那些数学知识与方法,在解题过程中犯了哪些错误等。
小组长是一个小组的核心,合作成功与否,往往与小组长密切相关。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一批小组长,加强对学生自律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培养。如学会怎样评价同组成员,怎样帮助同组成员,如何概括小结等。另外,要注意实行组长轮换制,这样做不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满足了学生自我表现的心理需求,使每个同学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如果教师组织不当,合作学习可能会流于形式,尽管表面上看是热闹非凡,但小组里合作学习没有效运行。“小组合作学习”该如何组织呢?我认为,首先要解决的是教师的观念问题。古典的教学理论下教师是中心,而合作交往中的主要行为表现:倾听、交流、协作、分享在教师身上也应有充分地体现。所以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同时扮演了权威、顾问、同伴三种角色。针对班级、小组的具体情况,充分展示各种问题的形成过程与解决过程。同时,在合作学习中创设热烈的气氛和积极的情绪,提高参与度。
合作学习时,教师在分配完任务后,不是更清闲了,而是担负起了更大的管理和调控职责。学习过程中随时都会有意外的问题发生,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往往会阻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因此,除了事先宣布合作规则外,在很多情况下,教师必须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的观察和介入。
第一,小组活动开展得顺利时,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表扬。
第二,当小组对任务还不清楚时,教师要有耐心,向学生反复说明任务的内容及操作程序。例如,我在指导学生利用解三角形知识进行测量的综合实践活动时,有些同学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测量目标,我则耐心地向他们说明应选择不可到达的目标才更有意义,同学们因此也加强了数学的应用意识。
∵方程yx2-4x+y-3=0有解
∴△=16-4y(y-3)≥0
解得-1≤y≤4
∴函数y=f(x)的值域是[-1,4]单调性法:
其函数图表象大致如右图
∴函数的值域是(-∞,+∞),而有些同学的看法是:
∴函数的值域是[-1,4]
教师导语:判别式法缺少检验,单调性法没有研究函数是否存在水平渐近线问题。
第四,小组讨论偏离主题时,教师应及时发现,及时引导,或为小组讨论提供及时的点拨,使小组讨论顺利开展。
当然,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只要教师善于用爱心去感染学生,用耐心去指导学生,用诚意去鼓励和帮助这些学生,设法让他们充分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成功的喜悦,“小组合作学习”就一定会深入人心并在中国大地上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