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活血汤内服外敷联合牵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根性疼痛及颈椎功能障碍的影响研究

2016-06-22 08:23:47朱发宝丁小飞
河北中医 2016年5期
关键词:中药疗法牵引颈椎病

朱发宝 张 勋 丁小飞

(江苏省句容市中医院骨伤科,江苏 句容 212400)

补肾活血汤内服外敷联合牵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根性疼痛及颈椎功能障碍的影响研究

朱发宝张勋丁小飞

(江苏省句容市中医院骨伤科,江苏句容212400)

【摘要】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内服外敷联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对根性疼痛及颈椎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10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患者随机分为3组,中药组36例采用补肾活血汤内服外敷治疗,牵引组36例采用颈腰椎牵引床予头颈部持续牵引治疗,治疗组36例采用中药组及牵引组方法联合治疗。3组均2周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1个疗程后采用简化McGill疼痛问卷(SF-MPQ)进行量化评分,采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量表评定颈椎功能变化。结果3组治疗后SF-MPQ量表PRI、VAS、PPI评分及NDI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中药组及牵引组(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内服外敷联合牵引疗法能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能更好地缓解CSR症状,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颈椎病;中药疗法;补肾;活血;牵引;骨牵引复位法;疼痛

颈椎病是指由多种因素参与刺激或压迫颈部神经、脊髓、血管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好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1]。在各类型颈椎病中,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发病率最高,亦最为常见,根性疼痛和颈椎功能障碍是其最主要的躯体表现[2]。CSR临床表现复杂,病程长,易复发,手术治疗费用高,风险大。我们应用中药补肾活血汤内服外敷联合牵引治疗CSR 36例,并与补肾活血汤内服外敷治疗36例、牵引治疗36例对照,观察对患者根性疼痛及颈椎功能障碍的影响,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1.1.1诊断标准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3]中关于CSR的诊断标准确诊。

1.1.2排除标准排除颈椎曲度反弓畸形、颈部手术及外伤引起的颈部疼痛和颈椎功能障碍者;严重肝肾功能损害、意识及认知功能障碍者;其他类型颈椎病者。

1.2一般资料选择2012-02—2013-12我院骨伤科门诊就诊的CSR患者108例,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36例,男19例,女17例;年龄46~67岁,平均(56.0±6.3)岁;病程2~7年,平均(4.2±2.3)年。中药组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45~64岁,平均(54.5±6.8)岁;病程3~8年,平均(4.5±2.5)年。牵引组36例,男22例,女14例;年龄44~66岁,平均(53.6±5.7)岁;病程3~7年,平均(5.0±3.4)年。3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治疗方法

1.3.1中药组[4]予补肾活血汤内服外敷治疗。药物组成:川牛膝30 g,骨碎补10 g,桑寄生15 g,川芎10 g,丹参10 g,鸡血藤20 g,当归10 g,白芍药10 g,三棱10 g,莪术10 g,乌药6 g,炙甘草6 g。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服。同时应用补肾活血汤颈椎局部外敷,使用前将水煎后的药渣放于锅中烘炒10 min,放于纱布中,适当冷却,以不灼伤皮肤为度,每次20 min,每日1次。

1.3.2牵引组应用颈腰椎牵引床(XKT21A 型,江苏医邦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予头颈部持续牵引治疗。方法:患者取端坐体位,首先戴好颈椎牵引套,牵引套前后置于患者下颌部和后枕部,并用胶带固定。根据患者颈椎增生部位和颈椎曲度情况选定前屈位(5°~20°)牵引角度,牵引质量为患者体质量的1/10,牵引时间20 min,每日1次。

1.3.3治疗组应用补肾活血汤内服外敷联合牵引治疗,具体方法分别同中药组和牵引组。

1.3.4疗程3组均2周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治疗期间停用其他任何干扰疗效判定的药物或疗法。

1.4观察指标①疼痛评价:采用简化McGill疼痛问卷(SF-MPQ)进行量化评分[5]。该量表共3项内容:疼痛分级指数(PRI)、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及现有疼痛强度(PPI)。其中,PRI包括感觉项11小项和情感项4小项,每项疼痛程度分无、轻、中、重度,分别计0、1、2、3分,感觉项总分和情感项总分相加即为 PRI总分。VAS是一条长100 mm的直线,0表示无痛,100 mm 表示剧痛,嘱患者在直线中标出疼痛程度,1 mm计1分,总计100分。PPI分为无痛、轻度不适、不适、难受、可怕的痛、极为痛苦,分别计0~5分。分值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严重。②颈椎功能障碍指数(the neck disability index,NDI)量表[6]:该量表共10个项目,内容包括颈痛和相关症状及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由患者根据自己情况填写。每个项目最低得分0分,最高得分5分。颈椎功能受损的程度由NDI体现,NDI(%)=(每个项目得分总和/患者完成项目数×5)×100%。NDI越高,表示颈椎功能受损程度越重。

2结果

3组治疗前后SF-MPQ评分及NDI比较见表1。

表1 3组治疗前后SF-MPQ评分及NDI比较 分,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中药组、牵引组治疗后比较,△P<0.05

由表1可见,3组治疗后PRI、VAS、PPI评分及NDI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中药组及牵引组(P<0.05)。

3讨论

CSR是由于颈部韧带肥厚钙化、颈椎间盘退变、骨质增生等病变,使椎间孔变窄、压迫或刺激相应水平的脊神经根而出现与脊神经根分布区相一致的感觉、运动障碍及反射变化[1]。根性疼痛和颈椎功能障碍是CSR患者最主要的症状,虽然其确切发病机制仍不完全清楚,但一般认为与神经机械压迫、炎症化学性刺激和自身免疫反应有关[7],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在治疗CSR过程中,应在充分了解其致病机制的基础上,采用最有效、最恰当的治疗方法,使治疗措施更具针对性,发挥最佳疗效。由于非手术疗法可以有效减缓病情进展,纠正CSR病理状态,促进各种创伤反应的修复,并可预防复发,因此目前CSR仍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包括手法、药物、牵引、练功等[1]。其中牵引疗法作为治疗CSR的一个重要手段,已得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广泛认可。通过牵引可限制颈椎活动,消退组织水肿和炎症;增大椎间隙和椎间孔,减轻神经根压迫;解除肌痉挛,恢复脊柱平衡;恢复颈曲,解除滑膜嵌顿,恢复颈椎间的正常序列和相互关系;伸展扭曲的椎动脉,改善椎动脉血供;使黄韧带皱褶变平,改善脊髓受压症状等[8]。然而,牵引的疗效取决于牵引角度、牵引质量及牵引时间三大因素[8]。

牵引角度存在前屈位、中立位、后伸位的争论,但一般认为理想的牵引角度应使牵引的最大应力集中于病变部位。由于CSR患者的颈椎生理曲度发生了改变,其颈椎的生物力学特点也随之改变。当牵引力不变时,颈椎的最大应力点随牵引角度而改变。牵引角度小时,最大应力点靠近颈椎上段,适合于第3~5颈椎病变节段者。随着牵引角度的增大,最大应力点逐渐下移至颈椎下段,对第5~7颈椎病变节段疗效较佳[9]。我们通过长期实践和观察发现,前屈位5 °~20 °为最佳牵引角度,同时在牵引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X线片及受累神经根定位适时调整。

关于牵引质量和时间选择,历来临床报道不一,但无论质量大小、时间长短,均应充分考虑患者体质差异,视患者耐受程度及牵引过程中的感觉而定,以安全有效为原则。且牵引质量与牵引时间密切相关,牵引质量大者牵引时间应短,牵引质量小者牵引时间就应适当延长。我们主张在应用中药内服外敷的基础上,采用安全系数较高的小质量、短时间牵引,一般选取患者体质量的1/10,牵引时间以20 min为宜,以免造成神经损伤等不良反应。

中医学认为,CSR属于痹证、骨痹、项强等范畴。多由外伤劳损、感受风寒湿邪,使经脉痹阻,气血运行不畅,或素体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筋脉失于濡养而发。治宜补肾养血通脉,活血行气止痛。补肾活血汤方中川牛膝、骨碎补、桑寄生补肝肾,强筋骨,兼以活血;鸡血藤、当归、白芍药养血和血,柔肝缓急;川芎、三棱、莪术、丹参、乌药活血行气,温经通脉;炙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标本兼顾,共奏活血行气止痛、补肾养血通脉之功。在煎服之余,将上述药物颈椎局部外敷,不仅节约药材,患者乐于接受,而且局部外敷更有助于药物渗透,可使药物直达病所,起到放松颈部肌肉、扩张颈部血管、改善颈部微循环的作用,所谓“外治之理亦即内治之理,所异者法尔”。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炎性物质刺激神经根是产生根性痛的重要因素,如突出的椎间盘及神经损伤部位的白细胞介素(IL)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使神经根内及其周围充血,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内皮细胞激活,导致血管内径减小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牛膝总皂苷对机体内的炎症过程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是减少或抑制炎症因子IL-1、IL-6、TNF-α等释放,使环氧化酶-2(COX-2)或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下调,从而减轻或阻止炎症过程[10]。骨碎补中柚皮苷可不同程度减少TNF-α、COX-2、iNOS表达而发挥抗炎作用[11]。颈椎病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也与正常人群存在差异,血液流变学的改善与颈椎病的症状缓解有平行相关性,血流动力学异常也是引起众多并发症发生发展、变化的重要原因,中药内服外敷能有效改善疼痛部位的血液循环,有效消炎止痛[12]。

本研究结果显示,无论中药治疗、牵引治疗,还是中药联合牵引治疗,治疗后CSR患者PRI、VAS、PPI及NDI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表明中药补肾活血汤内服外敷及牵引疗法对CSR产生的根性疼痛及颈椎功能障碍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但联合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中药组和牵引组,且联合组治疗前NDI为(41.5±6.2)%,治疗后为(18.5±4.3)%,由重度转为轻度功能障碍[6]。说明补肾活血汤内服外敷联合牵引疗法能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能更好地缓解CSR症状,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和鸣,黄桂成.中医骨伤科学[M].9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279-282.

[2]乔钢,王鹏,陈爱民,等.通阳利湿针刺法配合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27例[J].河北中医,2014,36(2):250-251.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46-353.

[4]朱发宝.补肾活血汤内服外敷联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27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3,35(9):1314-1315.

[5]罗跃嘉.简化McGill疼痛评分表的临床应用评价[J].中国康复,1992,7(4):160-164.

[6]Vernon H.The Neck Disability Index:state-of-the-art,1991-2008[J].J Manipulative Physiol The,2008,31(7):491-502.

[7]吴子龙,杨利学.神经根型颈椎病引起根性痛的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研究,2013, 5(5):269-271.

[8]李伟民,朱文辉.牵引对颈椎椎间隙影响的初步实验:1例报告[J].中国临床康复,2004,8(14):2664-2665.

[9]郭玉海,林定坤,孔畅,等.前屈位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J].广东医学,2006,27(1):66-67.

[10]林平冬,翁霞萍,刘发元,等.牛膝有效成分防治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探讨[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5,4(2):56-59.

[11] 殷方明,肖涟波,张昀.骨碎补柚皮苷对炎症及骨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J].中国骨伤2015,28(2): 182-186.

[12]叶波.补肾活血汤联合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中医药信息,2013,30(3):100-101.

(本文编辑:曹志娟)

doi:10.3969/j.issn.1002-2619.2016.05.015

作者简介:朱发宝(1963—),男,副主任中医师。从事骨伤科疾病基础及临床研究工作。

【中图分类号】R681.531;R283.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619(2016)05-0693-03

(收稿日期:2014-03-20)

猜你喜欢
中药疗法牵引颈椎病
颈椎病与老年痴呆
基层中医药(2021年2期)2021-07-23 01:41:44
游泳 赶走颈椎病
今日农业(2020年17期)2020-10-27 03:10:46
颈椎病的简便贴敷疗法
基层中医药(2018年9期)2018-11-09 01:20:40
针灸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患者子宫内膜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针灸、牵引、拔罐、直流电综合疗法治疗颈椎病
中药熏蒸联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和护理
上海医药(2016年22期)2016-12-13 11:42:07
补肾健脾方促进骨痂生长的临床观察
颈痹汤并牵引治疗4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温肾益肺汤治疗特发性水肿39例临床观察
中药结合盆腔理疗对治疗输卵管堵塞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