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启胜
随着素质教育的稳步推进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广大教育者追求的目标。实效性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因此,有效的教学就是教师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现实中的课堂,为了提高教学效益,学校及教师一直都在进行着各种尝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实践,谈几点走出误区、提高效益的策略。
一、变“知识立场”为“能力、育人立场”的教学
课堂,作为教育最重要的场所,是教育的根基。课堂教学究竟应该以传授知识为主,还是以能力培养和育人为重,似乎早就有了定论,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容易偏离方向,使课堂处于低效或无效的境地。
一些课堂只是在创设情境、组织活动、改进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形式上的改变,而这些环节的改变只是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上,缺乏一些深度有效的变化。究其原因,课堂中,教师过多的关注知识传授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忽视了课堂中知识的主动建构及灵动生成等。
不少教师都有过在教研组或校内外上展示课的经历,有人听课与无人听课时的课堂情况大不相同。有人听课时将课堂表面上装扮得堂皇亮丽;无人听课时的常态课,又是一种满堂灌式的随意性较强的课堂。不论是哪种形式,大致都是倾向于让学生掌握足够多的知识,很少将学生能力及情感态度的长远发展作为主要目标,不能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变为自觉的教学行为,各类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受到限制。
教师的教学确实需要有一定的学科专业知识作为基础,但不能把其作为全部的教学目标,而漠视课堂中生命个体的存在,忽视对生命的尊重。作为传统教育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为人师者,课堂上往往习惯于按部就班地传授课本知识,却很少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情感的深刻体验等。我们需要逐步从知识立场为主的教学,转化为能力和育人立场为主的教学,让学生能够真正体验到自主成长的快乐和幸福,这也是我们迈入有效教学的必经之路。
二、变“不开放或盲目开放”为“放收有度”的教学
现代教学的基本特征是充分调动、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实现所有学生各方面素质的主动、和谐、深入发展。达成这一目标的关键就是要开放课堂教学,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和空间,促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反思现有的课堂教学,仍存在着一些“不开放”或“盲目开放”的现象,需要在“改变”和完善中提高实效性。
有的教师对学生“没有信心”,总认为学习能力的提高需要一个过程,设置的问题一般都是小梯度的,缺乏挑战性,久而久之,就会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我们在设置问题时应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背景,对问题要有一个较合理的定位,对学生要有足够的信心,促使他们在探究中,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有的教师对学生的学习“不放心”,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就会按照课前的预设提供答案,这样很容易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我们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要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和体验,教师要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点拨,避免出现教师代替学生思考的现象。
也有教师课堂中出现“盲目开放”的现象,将以往的“师问生答”变成了“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了“自由活动”,“师说生听”变成了“自主探索”,学生的个性似乎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变得异常活跃。在这些热闹与自主的背后,却折射出了教育的放任与浮躁。具体表现为在时间、内容、空间上无章法地放手于学生,缺少必要的自学与合作学习等规则指导,学生对于许多内容的理解都不够深刻,浪费了课堂时间,也错过了最佳的学习时机。最大限度地开放课堂,这是新课改所倡导的,但有效的把握课堂开放的程度,这确实是一门艺术。教师要掌握调控策略,做到“放收有度”,该放手的时候大胆放手,该收回权利的时候要及时收回。为此,教师自身要有先进的理念、过硬的专业素养和强大的人格魅力,这些都来源于教师平时的刻苦钻研。
还有的教师对学生身上存在的一些问题视而不见,捕获学生即时信息的意识匮乏,究其原因在于“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还没有真正地走进教师心里,这样的教师有可能是职业倦怠的原因,也有的是师德意识淡薄的原因,对孩子缺乏起码的耐心,更谈不上有“童心”。人本主义教学论认为:我们面对的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好的课堂是心与心的交流,教师要静下心来多与学生交流,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洞悉其心灵深处的丰富变化,享受与孩子共同成长的快乐。
三、实现“精心预设”与“互动生成”的有机融合
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是辩证对立的统一体,两者是相互依存的,恰当地把握好两者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关键所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捕捉一些有价值的细节,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动。”
反思这些年的教学,一直有一种错觉,认为课前预设很到位,课堂中缺少精彩的生成主要是学生不配合的原因。事实证明,课堂的生成效果如何,除了与学生自身因素有关外,还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理念及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师经常认为自己的课前预设很完美,课堂上要求学生按照既定的流程走下去,即便有学生一时出现了思想或思维上瞬间的灵动,也很难得到重视,这些都在无形中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个性的发展,课堂也会因此而变得机械和乏味,失去了许多精彩的生成。
当然,也有许多课堂缺少生机与活力,究其原因在于教师的预设看似周全,实则缺乏科学性和全瞻性,学生在知识主动建构及能力自主发展等方面的兴致不高。对于教学目标的预设,我们应该从对学科的整体性设计、对一个单元的连续性设计和对一节课的具体性设计三个层面入手,让师生对该学科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对单元目标有一个阶段式的递进认识,进入具体的课时目标时,才会对教与学的内容有一个立体式全方位的认识,进而完成学习目标。我们常常忽视了前两个目标的整体和连续性设计,出现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并且课时教学目标的预设也缺乏针对性,不同层次的学生很难吃得饱、吃得了、吃得好。另外,对于学习内容的设计,我们要以整体—部分—整体的形式展开,在广度上让所有层次的学生都能进入问题情境,在深度上让学生的思维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许多教师的设计往往就是忽视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导致教学内容单调乏味,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我们的课堂教学一直都在探寻着预设与生成之间的一种动态平衡。如果一味追求课堂上即时的“生成”,会因缺乏有效的引导,导致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而恰当地捕捉生成的时机,能够更大程度地提高教学的实效性。理性地把握好这两者的关系,在精心预设与驾驭生成之间找到最恰当的结合点,课堂教学就会因预设而有序,因生成而精彩。
(作者单位:山东荣成市第二十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