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先考虑教育价值观念的合理性

2016-06-21 11:56陈大伟
江西教育B 2016年5期
关键词:价值观念口诀优先

陈大伟

相信很多朋友看过这段视频“‘小萝莉背乘法口诀急哭,大呼‘3乘以5太难了”。一位小女孩(大概四五岁)背5的乘法口诀,一五得五,二五一十没有问题,三五老是背不出来,在父母的苛责(“谁教你的三五三十五”“你怎么张嘴就来呢”“你记不住你找谁呀”)和严厉要求下,小女孩急得大哭起来:“我今天下午一直说这一句话。”“我永远都记不住这三五。这三五太难了,这太难了,一点也不简单。”面对这样的情形,孩子的家长还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采取了让孩子背10遍,再背10遍的强化练习。结果呢?小孩子越来越紧张,对开始会背的“五五二十五”又不会了。孩子再次哭诉:“你老让我背三五一十五,我已经把五五给忘了。太难了。”在这个过程中,小女孩曾经采取假咳嗽的方式试图逃避,也曾经用大吼的方式表示自己的愤怒和抗议。

看了这段视频,在相信视频真实可信的前提下,我首先是心痛,又想起了鲁迅上个世纪的呐喊“救救孩子”;然后是思考何以会如此?我们应该如何救孩子?

一些朋友认为,这是教育方法的问题。对此,我不太赞成,我认为首先是教育价值观念的问题,价值观念决定了教学内容的选择,而教学内容的合理性追求又优先于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有效性选择。

我以为,形成价值观需要观价值,需要研究价值。观价值一是认清种种可能的价值,避免价值追求狭隘和单一,避免价值实践中的丢三落四,片面极端;二是要对发现的种种可能的价值进行价值重要性和优先性的排序,有所侧重,有所取舍,这样才能避免轻重不分,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以上述案例讨论。

一是要发现和认清活动的可能价值。记住5的乘法口诀有没有价值?答案是不言而喻的,这是学习中有获得和掌握知识的价值。但学习所产生的价值,所带来的影响并不仅仅只在这一方面:小孩说“这三五太难了”,这里有对数学学科认识和理解的价值,当孩子形成“数学太难了”的判断后,她可能害怕数学,不愿意学数学;小孩又说“我永远都学不会”,这里表现出学习产生对自我认同和接纳的价值,小孩子他可能不知道其他小孩会不会,如果他认为其他人会而自己不会,他就会对自己产生消极情绪,慢慢失去自信心;这种被强制的机械背诵学习方式是痛苦的,这可能形成学习者对“学习是非常痛苦”的认知和判断。学习过程传递的信息是“学习就是这样的死记硬背”,这是学习过程带给学习者对学习的认知和理解的价值。学习过程中,父母、老师、同伴怎么对待自己,怎样和自己相处,这时学习过程可能产生的关于人际关系、人际交往的价值,小孩的装咳嗽、用大吼传递着人反抗和逃避的情绪……

二是对这些价值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在这种种价值中,就四五岁的孩子而言,什么价值应该优先考虑,什么价值应该优先重视?我想,稍微有一点判断能力的,稍微为孩子的当下和未来多考虑一点的,都能做出合适的选择。这样的选择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带给学生什么更有价值的学习内容的问题。

各位老师朋友,我们可以从这种方式中梳理一下自己的教育价值观,看一看有什么收获?看一看我们的选择是否合理?

我个人认为,这样的思考非常必要。可以说,如果家长和老师对这些问题没有想过,那家长和老师就是糊涂的;如果想过还不知道怎么选择,那可能是无知和愚笨的;如果头脑中已经知道并且有了正确的判断,在实践中不有所改进,那就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

家长可能要说:“孩子刚读小学时是要检查这些,是要考的。”这样的检测怎么看呢?第一,对小学生你还教不教这些内容,不教不合适,教的又是人家会的,学生可能讨厌你的教学;第二,如果前面的分析有道理,这样的学生用这样的方式学到了东西,但他们怕学习、不想学习、对自己没有信心,招收这样的孩子对你的教学是不是负担?这样的检测是不是也在干着“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事情。所以还是赶紧不要搞这一类的检测了。

校长、老师们,好好想一想:是不是这样的道理?endprint

猜你喜欢
价值观念口诀优先
口诀与加法
新时代价值观念冲突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研究
口诀中的规律
怎样熟记口诀
多端传播,何者优先?
电影《老炮儿》的价值困顿
站在“健康优先”的风口上
巧用口诀求积商
文化流动视域下的城市价值观念创新:以“深圳十大观念”的生成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