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兆金
要把复杂的历史讲清楚,首先应从中学历史课程的角度去理解中学历史课堂教学。①教学应该围绕课程的三个核心问题层层推进,即教什么?怎样教?持什么样的观念去教?对此,本文以高中“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复习课为例,对如何构建历史课程略作探讨。
一、构建历史课程的前提:教什么?
在课程论中,“教什么”有两层含义,一是教什么内容,二是培养什么能力。课程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着思维能力的培养。课程内容既要尊重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要求,又要尊重儿童心理逻辑发展的内在要求,实现学科逻辑与儿童心理的统一,这是课程论的永恒课题。②就知识讲知识,忽视了对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复习课。知识不等于能力,只是能力的基础。只有通过研究课程内容,才能形成教师自己对教什么的选择,进而产生教学立意,才能明确所教内容能够培养什么能力。③那么,本课的课程内容该如何选择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教材呈现了基本史实,但线索模糊,需要重新构建课程的认识逻辑。我们可以将“道路”置于“长时段”理论中整体进行观察分析,以特定的主题宏观梳理历史发展的线索和选择教学内容。
新课程观强调,应实现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转变,由关注教材知识向学科知识转变。本课涉及的史实多,复习教学要细化史实,但不能以了解史实为主,应立足于培养历史理解能力和历史阐释能力。课标要求: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从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到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与1978年以后的经济建设作比较,不难发现,实质是“学习苏联模式”到“去苏联模式化”。显然,经济建设的苏联模式化是贯穿本课的内在逻辑。教学的重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寻找零散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理解当时人们对社会主义经济特点的认识,理解当时苏联对中国经济建设的支持和影响,从而解读“曲折”的历史根源。如此才能更深刻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历史课程的实现路径:怎么教?
在明确了教什么的问题基础上,进而思考怎么教?教学专家普遍认为,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实施取向的定位和课程评价模式的确定,关键在于知识的选择、组织和它的传授逻辑。④即对知识的讲述要抓住历史的内在逻辑,对能力的培养应该立足于教学过程之中不断细化。
什么是社会主义?这是本课逻辑的起点。早在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此提出了构想。即认为社会主义基本特征是,要实现工业的发展、生产资料公有制,进而建立计划经济体制。斯大林构建的苏联模式照搬了马克思主义教条,其特征为单一的公有制,片面发展重工业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那新中国该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呢?1952年,国民经济得以恢复,当时的领导人明确了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构建社会主义。当时普遍认为苏联模式就是社会主义,这是学生深刻理解“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前提。对此,我国通过制订并实施一五计划,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为了保障工业化战略实施,逐步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同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进而确立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按照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的特征,到1956年底,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速度如此之快,意味着高速度成为可能。
那又该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呢?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召开,苏联模式的弊端暴露。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明确了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适合中国国情。当时的国情是什么?应该如何进行经济建设?当时领导人对此先后得出了两种不同的判断。
中共八大认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由此认为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这是试图纠正苏联模式的良好开端。但1957年10月,毛泽东认为阶级矛盾是主要矛盾。那应该怎么办?针对当时国内外形势,毛泽东提出用经济的高速发展来解决矛盾的设想。由此又回到苏联模式。
高速度是苏联模式的灵魂。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了总路线,核心就是强调高速度。“大跃进”在农业上,主要是对产量估计的严重浮夸。在工业方面突出表现为大炼钢铁运动。毛泽东认为,农业合作社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由此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热潮。片面强调高速度,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最终导致1959至1961年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
面对经济困难,中央开始调整国民经济。1962年初召开七千人大会,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进行了初步总结,有限地纠正了一些“左倾”错误。很快停止了“大跃进”,但人民公社形式保留下来,坚持的仍然是苏联模式。1965年,国民经济得以恢复,但阶级矛盾是主要矛盾的认识没有改变。“文革”就是“左倾”错误的延续,给国民经济带来了劫难。
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引导学生在解读史料的过程中生成历史认识是关键。通过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反思,让学生在充分理解史实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实现由史实到史识的升华。
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建设出现严重失误和挫折,问题出在哪?通过反思苏联经验和建立社会主义的过程,得出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不能照搬马克思主义教条和苏联经验;必须从实际出发,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不应抱住苏联模式就是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放。通过反思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认识到经济建设不能一味强调高速度,应遵循经济发展客观规律。最后,中、苏都固守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怎么教?评价的标准是学生有没有收获,有没有学到知识,是否提升了能力。最好的课程不是预设出来的,而是在实践中生成出来的。以往我们的教学普遍着重于对知识点的讲授,鲜有从推理方法和论证方式入手进行教学的,尤其是没有从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教学。结果学生只学到知识,但思维能力缺失。新课改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还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三、对构建历史课程的追问:持什么样的观念去教?
当下,影响新课程改革的最主要的因素在于课程观的模糊。观念的模糊必将影响教学行为。笔者强调遵循史实逻辑,构建历史课程,主要是立足于知识体系的构建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历史课程的建构应包括两个方面,即一个是历史的,一个是教育的,即课程。由于长期受苏联凯洛夫教育学的影响,课程观上片面强调知识或学科的理解,从而忽视了教育本身。由此造成教师只知道教什么,但不知道为什么教,只有在历史课程的框架下,知识的选择、组织和它的传授逻辑才显得有意义。同时,历史课程很大程度上就是历史教师本身。教师的素质即理念、态度、知识水平和教学技巧等,成为制约教学行为和效果的主要因素。我们必须意识到,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多的是帮助和促进学生自主构建知识。如本课,史实的构建、逻辑的推理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毕竟,教师的视野、课程观和学科素养决定着课程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