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燕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很多意外,特别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它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惊奇与惊喜,也常让我们与遗憾相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生成可谓重要的课程资源,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应该善于把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我曾因为面对许多教学中的意外没有把握,或者没有机会利用课堂生成的课程资源而遗憾,更因为常与“意外”相遇,创造的火花在意外中汇成的精彩而欣喜。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确立“生成”的意识,把握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过程中学生随机出现的生成性主题,这样我们的教学就会因“意外”而变得无限精彩!
各抒己见,让语用教学绽放个性
小学低年级用“有的……有的……还有的……”造句是很常见的练习,学生完成起来也是很容易的,但是现在的应试教学却让学生成了语言复述的机器。学生的回答几乎无一例外是“公园里的花有的是白色的,有的是红色的,还有的是紫色的”。说完,便陷入了沉默……
我正思考如何开发他们的发散思维,让语用教学在课堂上落到实处。一个学生突然站起来,指着他的同桌说:“老师,他在抽屉里翻造句词典!”
同桌立即反驳:你也偷偷地问了班长怎么造句!
看来一场争执势在必行……
我反问道:班长呢?他也在找答案吗?
同桌:没有,他咬着笔头在沉思。
师:还有呢?其他的同学呢?
他开始环顾四周,边看边说:有的在小声地讨论,有的在翻课本,还有的在本子上写写划划……
我轻轻地鼓起掌来,说:这个句子造得真好啊!又具体又生动!
他诧异地看着我,旁边一个机灵的学生抢着说:他用了“有的……有的……还有的……”造句!
师:是啊,就是还少了点什么。
生:老师提出问题后,同学们有的在低头沉思,有的在小声讨论,还有的在本子上写写划划。
师:是啊,这个句子造得多好啊!我们把自己身边看到的、想到的事情真实地说出来就是最好的造句。
生:老师,我还有。
生:老师,我来说。
同学们好像突然发现了学习造句的法宝,都举着小手向我示意……
现如今“语用”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热词,确实学语文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灵活恰当地运用语言和文字。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遵循小学语文教学的规律,立足学段特点,考虑学生需求,兼顾文体特色。
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特别是低段字词教学中,语用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模仿,要引导学生突破模仿的局限,在他们看似个性的语言中发现其闪光点,并进行有效的语言文字应用的创新指导。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鲜明的个体,他们有着我们无法预测的想象力、创造力,他们的语言也应该是富有灵性的。但由于我们平常禁锢的应试教育,让学生造句、作文甚至组词,都给了他们一定的模式。所以即使富有真情实感的造句都没有自信写出来,而是改成老师的“权威”版本。让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应试的恶果,教育的悲哀。教师要想让学生说“真话”,就要大胆放手,允许学生有独特的见解,有自己的立意,有自己的创新,才能让他们绽放自己独特的个性。
课堂教学中,传统的资源观认为教科书、教学挂图、音像等才是课堂教学资源,但是常被忽略的往往就是不可预设的课堂亮点。其实,教师、学生本身就是珍贵的教学资源,他们在交往互动中时时生成着资源。一次脱口而出的即兴发言,一个看似普通的举动,甚至一次打乱常规教学的突发事件,只要我们注意挖掘,都有可能成为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有利资源。
在这节课里,我没有去处理学生之间的争执,而是顺其自然地引导其观察身边的事物,并且在回答问题的形式中自然而然地说出来,一个真实生动的造句就产生了,而且学生还发现来得这么容易。课堂上的创造性思维往往是个性化的行为,教师要及时发现这种稍纵即逝的生成资源,抓住它,放大它,让个别的创造变为全体的创造,让星星之火得以燎原。
旁逸斜出,让作文教学不拘一格
《鹬蚌相争》是小学语文A版二年级的一篇课文。课堂上我做了一个想象拓展,也就是课文补白。希望这个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训练学生思维和语言的发展。
师:请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鹬和蚌被渔翁捉去后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生:老师,它们被渔翁捉去后都被渔翁炖汤喝了……
我顿时无语,我本来预设上演一场鹬蚌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戏码,好好给学生来一场思想品德教育,结果第一个学生的回答就“旁逸斜出”……
我稍一沉思,立即说:嗯,有这种可能性。想想它们在被炖汤之前,有没有努力去逃走呢?
生:鹬啄破了网,把蚌放到嘴里一起逃走……
生:放在嘴里怎么行呢?不对,应该夹在脚掌上……
师:同学们讨论一下,到底用哪种方式才能逃得更快?
生:蚌紧紧地夹住鹬的爪子。
师:这个“紧紧地”用得真好!
生:紧紧地咬住鹬的爪子。
师:到底用“夹”好还是用“咬”好呢?同学们讨论一下。
(学生小声议论,举手的同学越来越多。)
生:“咬”更好,把它当作人来写。
师:不错,用第一人称来写会更生动。
生:老师,它们没有逃出去,鹬和蚌都睡着了。
……
师:鹬和蚌被渔夫捉住后,它俩的命运到底如何呢?看看谁能把它们写得活灵活现,就像在看动画片一样……
同学们有的小声讨论,有的奋笔疾书,十几分钟后,陆陆续续有人举手:老师,我写好了。虽然写得比较仓促,但从中表现出来的创造性思维是极为可贵的。
鹬和蚌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结局,课堂上可以引导出各具创意的想象作文。该例中,我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抓住举手发言同学的思路,推敲逻辑,发展想象,先拓宽想象思维,然后就字、词、句以及写作手法对学生进行进一步训练,最后使所有的同学都得到思维和语言的训练。
“教学就是即席创作。”现在的课堂,学生往往不顺着教师的思路走,旁逸斜出,甚至出现与教师预设的价值取向迥然不同的想法。这些“奇谈怪论”,实是挑战教师的理念与智慧,是把学生往预设的轨道上赶,还是顺着学生的价值取向,大大方方地挖掘呢?我们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训练学生思维和语言的发展。
刚刚谈到的课例中有的学生的观点与我原先预设的标准格格不入,任其发展,势必冲击我预设的价值取向。其实,细想这位同学的观点,也不无道理,我当时略一沉吟,便说:“嗯,有这种可能性。想想它们在被炖汤之前,有没有努力去逃走呢?”这样达到改变学生的思维定势,引起学生更深入地思考。这样不仅保护了这位同学的想法,还开拓了其他同学的思路。
呵护诚信,让品德教育沁心无痕
学习《中彩那天》这篇课文的时候,记忆最深刻的是让学生体会文中父亲的抉择之难。我问学生:“同学们,你们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东西是什么?”
答案各种各样,五花八门,但是林凌同学站起来犹豫了一下说:“我想每次考试都能得100分!”
我见他有些犹豫,就鼓励他说:“你最近进步很大,上次考试不是已经考了100分嘛,再说分数不重要,自己尽力了就好。”
他沉默了,带着纠结着的表情坐下。我继续和其他同学互动着。
过了一会儿,他又举起了手,我本来不想叫他,想到刚才他纠结的表情,就对他笑着说:“你是不是有更棒的想法?”
“老师,我上次考的100分是假的,我偷看了藏在抽屉里的书……我奶奶生病了,我想让她高兴一下……”他低声嗫嚅着说不下去了。
我立即走到他身边,搂着他说:“你真是个有孝心的好孩子!”然后让他坐下,我没有继续关于考试的话题,而是回到讲台对同学们说:“为什么父亲拥有了这辆昂贵的汽车,却闷闷不乐呢?”
…………
“那我们身边有没有诚信的人呢?”
“有,我爸爸。”
“李老师!”
“老师,我是诚信的人吗?”林凌没有举手,缓缓地站起来,再一次低声嗫嚅着说,但是不再低着头,他昂着头看着我的眼睛,眼神里充满了期待。
“当然是!而且是孝顺又诚信的好孩子!同学们,你们说是不是?”
“是!”同学们竟然毫不犹豫异口同声地回答我。
我会心地笑了,他紧紧地抿着嘴巴,眼睛里满是笑意,还闪着特别亮的光。
……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属性。学生素质的提高,思想道德教育是前提,是关键。语文教学与思想道德教育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因此,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使之“入于学生之耳,根于学生之心,导于学生之行”。语文教师如何充分发挥本学科的优势,如何在教学中恰如其分地做到“文道合一”,实在是一门值得探讨的艺术。
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本课的主题是“以诚待人”,在突破重难点“道德难题”处不仅要注意语言文字训练,更要凸显及时合理的德育渗透,使学生在学习文本知识的同时,他的道德情操、思想行为在润物细无声的课堂教学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
课堂中不可多得的生成更是难能可贵的,一个已经被文本触动了心灵的学生,他还不确定自己怎样做才是一个诚信的人,童真的心是单纯的,纯洁的,他鼓足了勇气说出了他的秘密。我在暗自惊讶的同时,小心翼翼地保护他的尊严和人格,不做任何负面的批评。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小学语文课堂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在教学中注意有机地结合,巧妙地渗透,不着痕迹地引导,最终水到渠成,润物无声。
那么在教学中,当“意外”发生时,教师如何让生成资源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所用呢?
首先,要认真倾听孩子们的心声。
课堂是教师与学生生命体验的交流场,倾听是师生间内心的相互呼应。教师一定要学会倾听,倾听意味着理解、尊重,意味着接纳、期待。它的意义远不止给孩子一个表达的机会,更多的是对他们人格的尊重。通过临时变换教学方式,我不仅维护了大部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热情,更让所有同学特别是林凌体会到了尊重。当我们开始耐心倾听时,才发现虽然学生制造的“意外”打乱了原本的教学节奏,但正是这一个个“意外”,让这堂课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精彩。这样的课堂让我们感受到了彼此尊重的幸福,交流的幸福。
其次,要让孩子们成为“生成性资源”的解决者。
“问题从学生中来,在学生中解决”,这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好途径。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让学生一起讨论想象的合理性,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达到相互的完美。在探索的过程中他们的思维不断相互碰撞,互相启发。让他们自己理解了这中间的奥妙,这堂课的技能知识点也就不攻而破。
最后,关键还是在于课堂上教师的敏锐观察。
就像布鲁姆说的那样:“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我们的教学存在“意外”,而且就是因为“意外”才能称为一门艺术。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捕捉和利用这些“生成性资源”。这些资源稍纵即逝,如果我们不及时把握,那么就会在平淡中失去,学生就不会有更大的思维空间,更不会碰撞出这么多闪光的思维火花。
教学的真正成功在于老师有一双敏锐的开发资源的眼睛,面对学生的怪论,不急于表态,而是把球踢回去,是非曲直由学生自己说。其实问题是对是错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求证的过程。学生的旁征博引,不正是我们理想的教学状态吗?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学生的“意外”是宝贵的,课堂正是因为有了“意外生成”才变得不可预设,才让我们能真正地根据课堂实情“因材施教”。
由此可见,只要我们在课堂上善待“意外”的生成,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多一些欣赏,多一些机智,把握住资源,组织好教学,就能让“课堂生成”这上帝的礼物不再旁落,就能用引导课堂思维训练的这根探路棒巧妙而又真实地“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