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霞霞+林素洁+李春花+黎淑兰
【摘 要】通过设计“原真性”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方案,探索“原真性”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的实施,构建“原真性”实践教学体系。教学过程既注重学生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又致力于学生在素质、能力、临床创新思维等方面的发展,以培养与岗位需求无缝对接的实用型护理人才。
【关键词】原真性 护理学基础 教学方案 设计 实施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4B-0080-03
“原真性”一词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具有深远影响的著名文献《威尼斯宪章》,主要用于欧洲文物古迹的保护与修复,其意为:真实性、可靠性、确实性。然而,随着21世纪中职教育的兴起与人们对其的重视,“原真性”也逐步进入中职教育实践教学中。通过构建“原真性”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中,既要注重护理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又要使其在素质、能力、临床创新思维等方面有长足的发展,以培养与岗位需求无缝对接的实用型护理人才。
护理专业“原真性”实践教学依据该专业的发展和护理职业岗位需求,以课程培养目标所设计的知识体系为基准,通过护理实践教学方案设计、校院评价体系构建、效果评估等手段,探索性研究在校院合作下有计划地选择一些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的中职护理学基础护理实践项目移至临床一线教学的一种教学环节。它是让中职护生在教学过程中置身于真实的环境中、情境下、案例中体验“白衣天使”的神圣,同样感受来自病人痛苦、了解病人心理需求的一种实际操作过程及行为特征的教学环节。它不仅是理论教学的验证、解释、补充和延伸,而且可以更进一步提高护生参与实践教学的主动性,在学习和运用护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进行护理思维训练的同时,有效提高护生病情观察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应急应变能力、团队协作精神、自我学习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养。
一、赋予护理专业实践教学新内涵
(一)两方结合。密切学校与医院的联系,依托本校附院优势大力发展“原真性”护理实践教学,将中职护生的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向。
(二)具有三个层次核心。“原真性”实践教学环境、情景、病例真实,教学过程以临床为背景,以真实的情景、案例组织教学。
(三)突出“四为主”。教学过程中,一是以教师为主导,二是以学生为主体,三是以“原真性”环境为主场,四是以“原真性”训练为主线。
(四)多方评价。搭建校院平台,构建知识、素质、能力校院评价体系,综合评价护生综合素质。
二、通过整合课程制定“原真性”实践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一是掌握护理基本知识,具备护理工作的职业能力;二是掌握护士素质与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
(二)能力目标。一是具有规范、熟练的基础护理操作技能;二是具有分析和解决临床常见的护理问题的专业能力。
(三)素质目标。一是具有强烈的职业认同感、高尚的职业道德、慎独严谨的品行;二是具有较强的职业防护意识与知识;三是具有较好的人文及社会科学素养,有良好的护士职业礼仪;四是具有高度的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与同情心,体现对患者的人性化关怀;五是具有良好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服务意识。
三、确立“原真性”护理实践教学项目
第一,遵循校院合作理念,依据护理专业发展和护理职业岗位需求,以课程培养目标为标准,进一步深化课题研究,依托学校校内、附院联动优势,大力开展“原真性”实践教学。教学过程突出“四为主”:一是以教师为主导,二是以学生为主体,三是以“原真性”环境为主场,四是以“原真性”训练为主线,突破传统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封闭教学组织形式,优化实践教学环境,让学生置身于“原真性”的环境、情景、问题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机械操作学习为主动探索学习,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建立临床思维,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在遵循操作原则下,开拓创新,并达到知识转移,双管齐下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体现护理技能实训教学与临床护理实践的结合,与临床护理人才发展相适应,构建跨学科、多层次、“教、学、做”一体化的技能训练课程。
第二,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课题要求,有计划地选择护理学基础部分实践教学项目移至临床一线进行“原真性”实践教学,如表1所示。
四、规划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环节护理专业实践教学形式主要有:
第一,临床一线的“原真性”教学。包括备教学案例、实践教学体验、间歇性项目强化。
第二,中期见习。分批次组织学生到本校附院进行临床观摩学习。
第三,后期实习。学生到临床实训基地在临床带教老师的指导下按护理工作程序有计划地开展临床实习,对病人进行整体性、系统性护理,进一步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岗位需求无缝对接。
五、保障条件
(一)“原真性”实训基地。包括两方面:
1.依托本校附属医院优势。北海市卫生学校附属医院始建于1985年,是一所综合性二甲医院。医院设各种临床和辅助科室,拥有病床300张,护理骨干86人、高级职称人员23人,中级职称人员63人。承担为当地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各种医疗、保健服务的同时,还作为本校教学和学生的实习基地。
2.开辟区内外实训基地。加大实习基地的建设力度,借力于学校“国示范校”建设,共开辟区内外具有临床带教能力的实习教学医院28所,为有效完成课题研究,针对性完善所涉及的实习基地的管理和内涵建设,明确功能和职责。定期召开实习基地教学工作会议,加强联系,提高“原真性”实践教学质量。
(二)师资队伍。包括两方面:
1.学缘、能力、知识结构均衡的课题组成员,见表2。
2.组建“原真性”临床带教小组。为扎实有效开展“原真性”护理实践教学,在本校附院选用教学能力强、临床经验丰富、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熟悉护理新进展临床一线护理骨干进行“原真性”实践教案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考核标准、评分标准等培训,通过培训培养一批优秀临床带教老师以扩大“原真性”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六、“原真性”实践教学方案的实施
“原真性”实践教学实施过程由院校共同承担,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以课题组教师为主、医院临床一线护士为辅实施教学,以医院真实环境为教学场所。针对护理职业目标,教师有目的地、系统化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医院实际工作环境中分析学习任务,以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为主,通过以临床为背景、真实的情景、病例为依据及三位一体交流评价组织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做”的实践中体会做一名护士的神圣,增强她们对事物和问题的兴趣,提高她们主动探究和学习的能力,熟练掌握并灵活的应用护理知识和技能,做病人可信任的守护者。
(一)接触临床,培养专业情感。将课题实验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入本校附院临床一线见习8学时,初步感受临床护理氛围。在带教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对病区文化建设内涵、病房环境设施、护理工作内容等的初步认识,体验护士工作的社会性和实践性,了解护士的岗位职责、工作任务、患者需求,建立初步的专业情感,加强护生对护理专业的理解,激发对专业的探求兴趣,为护理学基础学习奠定基础。
(二)校院结合,开展临床一线教学。“原真性”实践教学致力于培养护生娴熟技能的同时培养和树立学生爱岗敬业、医行端庄、慎言守密、尽职尽责、尊重患者的作风,以及文明礼让、热情周到、语言亲切的行为风尚。将每一项护理操作融入“原真性”的情景中,培养学生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能力和体恤患者疾苦的爱伤观念。此期“原真性”实践教学分三阶段完成:
1.备案例情景。授课教师在课前一天根据学生学情、知识结构等特点,结合实践内容有计划选择病例、优化情景、整理教学案例,提前通知学生做好准备。指导学生对案例材料进行阅读、分析并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2.实践教学。(1)演示:现场教学,演示操作,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情景中,感受“原真性”教学的魅力,使学生获得生动而直观的感性知识,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2)强调操作关键要点:演示结束,以各种形式再次强调操作的关键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3)实践活动体验:由专职老师和临床带教老师,“一对二”指导学生完成实践项目。指导学生与病人进行有效沟通,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应变能力、有效沟通能力等,引导学生善于理论指导实践。(4)交流评价:小组讨论,通过交流评价,让学生重视存在的不足,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共同学习兴趣。包括病人对学生操作的评价、临床带教老师对学生操作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
3.间歇性强化。以校院结合完成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带组班干按临床实践安排表组织学生到相应病区由临床带教老师指导完成以护理程序为主线的项目实践活动,每位学生负责1-2位病人,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医院为主、兼顾学校教育。根据素质、知识、能力相统一的原则,形成护士素质养成、护理技能培养、职业能力为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重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及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职业能力,使学生在基本能力、专业能力、综合能力呈螺旋式递进,将人文素养训练贯穿于实践教学全过程,校院深层结合3 年不断线。
1.实习前临床见习强化。在第四学期末进入临床实习前,安排在本校附院系统性见习2周。合理安排见习计划,切实做好见习前培训工作,充分发挥学习期间2周见习的作用,使护生专业知识与临床实践进一步有效衔接。
2.有别于传统形式的临床顶岗实习。为提高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实效性、对比性,有计划地安排实验班学生在临床实训基地进行为期8个月的规范化实习。学生在完成传统形式的各临床科室实习任务外,增加管理者、教育者、健康咨询者等多元化角色的实训。学生参与病区管理2周,熟知护士长的工作日程,并在结束时结合病区实际写1份设想或建议书,实现护理管理的尝试;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特定病区专业知识讲座1-2次,力求讲座内容涉及临床新理念、新技术;深入老年公寓、居委会进行护理查体和健康咨询,并自己撰写宣教材料。这期间,组织课题组成员深入实习医院对实习护生(研究对象)进行现场教学与摸底考评,全面了解“原真性”实践教学的实施效果,深化“原真性”实践教学的意义。
七、效果评价
根据素质、知识、能力相统一的原则构建校院评价体系;教学与职业资格考试一体化,考核分为“在校考核+顶岗实习考核”,在校考核包括“过程考核+终结考核”,使学生由只注重期末考试到注重学习的全过程,实现多形式、多层次、多角度、时间全程化、空间立体化的考核,以综合检测“原真性”实践教学效果。
第一,实验班计划理论闭卷考试2次。考核始终坚持以国家统一规划教材为中心、教师讲授内容为主,结合临床发展新理念,以理论与临床实践并存,难度适宜,增设临床护理病例,综合考核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及时进行试卷分析。
第二,以案例进行的技能操作考核2次,技能操作考核统一安排在本校附院病区进行,通过真实的病区环境、设置相符的案例情景、引入贴切的临床问题、使用标准化的技能考卷等进行考核。
第三,调查问卷2次,在本校附院及实习基地随机抽取带教教师对学生进行“学生综合能力测评”问卷调查。此表包括应变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教学与管理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等5个条目,每个条目20分。采用“A、B、C、D” 4个评分级别,权重系数分别为1,0.8,0.6,0.4。调查者现场讲解、说明要求和注意事项,现场发放问卷。
第四,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录入SPSS 17.0统计软件包处理,进行统计描述及t检验,保存于数据库,以便分析研究。
【参考文献】
[1]杨鹏.历史遗产保护的原真性——从《威尼斯宪章》和《奈良宣言》谈起[J].中州建设,2014(9)
[2]王建林.护理专业护理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05(6)
【作者简介】邓霞霞(1977— ),广西人,北海市卫生学校,研究方向:护理教育教学;林素洁(1964— ),大学本科,研究方向:从事护理教育教学研究。
(责编 刘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