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瑛
【摘 要】以历史学专业中国近现代史课程为例,针对传统课堂低效性问题,提出应吸收“慕课”的优势和理念,构建“课程学习+课题研讨+教学实践”的“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教学体系,开展研究性授课模式。
【关键词】慕课 课堂教学模式 创新路径 中国近现代史课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4C-0113-03
当前,以Coursera、Udacity、edX等为代表的“慕课”,正以其强大广泛的辐射性能、高品质的课程教学、短小精悍的视频设计、创新考核方式等特征,革新着人类文明传承方式和知识学习方式。“慕课”掀起的教育领域的革命,被认为是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事件之一,正引领着全球教育的发展新趋势。随着“慕课”的普及,其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也正在悄然改变着中国高等教育。作为历史学专业必修课程的通史类课程如何适应“慕课”所引发的教育变革,或者说,这一场基于网络的教育改革和创新,会为历史学专业通史类课程带来什么样的挑战和机遇?通史类课程应如何应对慕课的潮流?我们应如何吸收慕课“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弥补通史课程传统理论教学的不足,提高通史课程的教学效率?等等。这一系列问题都是当前高校历史学专业亟须面对和回答的。本文以高校历史学专业通史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类课程为例,探讨慕课背景下构建立体化教学体系,革新传统教学模式的路径和方法,旨在抛砖引玉。
一、传统课堂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学识压缩与教学内容过多的矛盾凸显
中国近现代史课程涵盖1840年至今的历史,有三门课程,分别是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百年的历史中,它涵盖了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曲折探索,也包括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以及新世纪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几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内容非常庞杂。但在当前学分制的大背景下,通史类基础课的课时不断压缩。因此,按照传统的以时间发展为线索,事件、史实为载体的传统课程讲授,无法深入挖掘中国近代史的内涵和本质。
(二)传统理论教学无法彰显近现代史的功能
中国近现代史类课程每个历史时期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当前学术界研究成果也相当丰富。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主要讲述的是1949年至今的历史,包括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探索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就课本的内容而言,讲授内容主要以社会主义建设为核心,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教育、外交等各方面内容,勾勒了新中国的社会历史发展轨迹和基本特点。从教学核心而言,应该着重叙述1949年以来的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迁,也就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历程。从正反两方面总结经验和教训,思考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启示。
但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仅仅根据课堂内容,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学生很容易厌倦各种枯燥的政策、会议内容,对我国社会主义历程和社会发展路径很难有深刻的认识识和思考。传统课堂教学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思维模式,即单纯理论知识的讲授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一步探索的动力。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和历史是疏离的,学生无法真正走入这段历史,用正确的价值观、充沛的情感去感悟这段历史,使得国史的功能无法有效彰显。
(三)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实践教学环节是一个专业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由于实践教学经费的不足和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滞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实践教学体系的深化;另外,由于目前的实践教学评价和监督体系没有形成或不完善,致使学生课程实践环节收效甚微,实践教学成为一种形式,而不具有实质性的效果,这极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创新课堂模式的意义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如何利用课题项目推动历史学专业基础课程的时效性和有效性,如何构建“课程学习+课题研讨+教学实践”的“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教学体系(包括教学大纲、教学模式和考核体系),开展研究性授课模式,对慕课浪潮下的历史学专业教学改革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革新传统教学模式
传统以时间为轴线的历史事件为载体的理论授课模式的摒弃意味着新的教学模式的推行。“课程学习+课题研讨+教学实践”的“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教学体系的构建,促使学生由粗浅的知识掌握走向研究分析能力的提升。通过制定新型教学大纲和课程设计方案,运用以学生为主体,任务为载体的项目化教学方式,从而形成新的教学模式,为历史学科基础课程教学提供有益借鉴,甚至革新传统教学模式。
(二)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
项目化课堂模式的构建的实施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任务为载体的项目化教学方式,改变授课教师仅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很少参与课外指导的现象,上课教师全程参与项目的课内课外指导。同时也要求教师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寻求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不故步自封,而是根据学生的问题和研究不断的反省和调整教学策略,形成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良好互动。
三、慕课背景下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路径
诚然,历史学专业通史课程属人文通识类课程。传统课堂教学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思维模式导致课堂效率低下。因此,传统的课堂教学必须积极参与教育领域的理念革新和技术革命,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才能紧跟时代潮流,实现教学理念的变革和教学效率的提高。笔者认为,当前的课堂教学应积极吸收慕课的教学理念,以弥补通史课程传统理论教学的不足,从而提高通史课程的教学效率。因此,创新课程教学模式,构建“课程学习+课题研讨+教学实践”的“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教学体系(包括教学大纲、教学模式和考核体系),开展研究性授课模式是解决这一尴尬困境的有效途径。其具体路径包括以下几个层面:
(一)以研究性学习为使命,构建研讨性课堂
中国近现代史的内涵非常丰富,学术界的成果也可谓汗牛充栋。但是教材因为篇幅的限制,编写模式强调革命高潮和阶级斗争。以中国共产党探索新民主主义道路为主线,内容比较集中于政治史和革命史。为了丰富教学内容,增加课堂的研讨性,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在抓住课题主线的同时,应以更宽广的理论视野努力把学生引向近代社会各个层面,从而激起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兴趣。
此外,还应坚持将国内外当前研究的新观点、新成果引进课堂,以问题为中心,引领学生思考国外学术界研究问题的范式与国内的差异,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除学术研究成果外,还需要将近现代史的相关内容与当前国际关系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思路,让他们对整部中国现代史有更好的了解和更深的感悟。
如在教学中,笔者尝试突破传统的胡绳、范文澜对近代史解读的模式,用现代化的视野看19世纪以来中国的政治选择以及现代化过程。以此来作为解释近现代历史的框架与参照系,“政治选择”路径使学生从一种全新的角度,运用新的解释框架,来重新认识中国百年以来的历史演变。
如我们将19世纪后期以来中国百年现代化,分为清末开明专制化时代、早期议会民主、袁世凯的强人政治、国民党权威政治、全能主义计划体制与邓小平的后全能主义型现代化发展模式这六次政治选择。中国百年的现代化运动是由这些不同政治模式前后相继构成的。这是一个在不同国际国内环境条件下持续进行的政治社会运动,其凝聚中国人集体经验的历史选择和社会发展过程。课堂教学通过这一历史考察揭示,思考这一历史进程发展的原因,探讨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展传统国家,其政治体制变迁的轨迹以及对当前社会改革发展的启示。由此而进一步考察各种内外因素结合而形成的百年现代化政治选择,在当时解决了什么问题,又面临了什么新的矛盾或困境,为什么前一种政治选择会被后一种政治选择取代,这些政治选择在现实中的正面与负面效果又有哪些。这一系列问题一次又一次把学生的思维推到新的高度。新的教学体系给学生打开了新的思路路径,有利于开阔他们的学术视野,引领他们进一步去思考近代史的相关问题。
同时,研究性学习也让学生能更好把握当前中国学术界在近现代史领域研究的热点、难点问题,为他们将来的毕业论文或本科毕业后的进一步深造提供思考的方向和路径。除了学术研究成果外,还应该坚持将国内外不同的各派争鸣的学术观点引进课题,进一步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思路,让他们对整部中国近现代史有更好的了解和更深的感悟。笔者认为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要以研究性学习为使命,积极开拓社会史、经济史、文化史的内容。
(二)以项目为主体推动教学,强化教学实践
构建研讨性课堂,主要路径是将学生由客体转变为主体。让学生由听课的被动客体转变为自主研究的主体。因此要以项目为载体让学生进行史料的分析和问题的探讨,让学生边学边研究,通过项目的实施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强化研究性授课的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围绕各种各样的问题,以项目为载体,努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讨论。中国近现代史领域有许多热点问题和值得争论的问题,我们应该努力吸收学界的各种观点,积极开拓学生的视野,引导他们以更开阔的视角去看待问题、思考中国历史。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围绕各种各种的问题,以课题项目的形式积极引导学生思考、研究。如中国现代史领域有许多热点和值得争论的问题,围绕如何评价第一次国共合作中陈独秀的“右倾”问题、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共产国际的作用和失误、如何评价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十年、南京国民政府政权的特点以及影响、抗日战争中的汉奸问题、延安整风等等各种问题,将其设计成一个个小课题,让学生思考研究探索。在指导学生研究课题的过程中,要努力吸收学界的各种观点,积极开拓学生的视野,引导他们以更开阔的是视角去看待问题、思考中国现代史。
例如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笔者将研究性学习和实践性教学相结合,让学生以家乡的抗日战争为课题作出自己的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作课题展示。在课堂上,将抗争抗战时期的统一战线内容以课题研究的形式,让学生进行深入的探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规定每组代表一个中国的特定势力:共产党,国民党,对日合作者和民主党派。每一组的任务就是熟读并研究本小组所代表势力的立场和政策,进行课堂演示和辩论。每一组阐释他们所代表的政治势力在抗日战争年代的困境解读以及未来计划,并指出对手的缺陷。实践证明,这种以项目为载体的教学形式可以极大地激发同学的学习热情,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基本功,还需要重视史料教学。无论是研究性学习还是课题研讨,都要重视将相关的原始史料引入课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亲历史料,尽力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以学术性的眼光看待曾经发生在历史长河中的一些事件和生活,引领他们学会在历史的表象中思考问题、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笔者认为,通过项目化教学模式可以把中国近现代史的通史课程变为历史学专业师生共同研究的有深度思考的课堂。
(三)紧跟学术前沿,创新考核模式
受教育的个体千差万别,在教学过程中对一张试卷考核全部学生的现状如何改变,能否做些改善?这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不容回避的问题。当我们在讨论高校专业理论课程如何创新,何以成为创新型考核项目之际,如何设置有效的考核方法和评价体系在当前的高等教育中显得尤为迫切。因此,笔者认为,创新型考核效果与评价体系建构应该是项目化教学体系构建的重要部分。应努力建构一种全新的考核和评价方式,即根据学生的历史研究能力、史料洞察能力、史观和阅读兴趣进行考核,根据教学实践作业、课堂表现和期末考核进行成绩评定,创新教学考核模式。这种考核模式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发展能力”为出发点,以实现学生的“成长、成人、成才、成功”为落脚点,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目的的人才培养模式。
传统历史学专业的教学考核,主要包括课堂讨论、课程实习参观、课程作业、学年论文、毕业综合实习、毕业论文等。除了传统教学实践环节外,笔者认为当前应该有希望借助网络平台,吸收“慕课”的优势,探索新的考核方式。既能使学生掌握历史研究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历史洞察力。
因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国史实效性特点将“口述史的研究与实践”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课程教学实践和课程考核中,探索培养学生研究分析能力的新路径。希冀改变一刀切的考核和评价方式,结合课题研讨、口述史的开展以及课程考核对学生进行立体的全面的考核。
口述史学是一种收集、保存史料、抢救史料的方法,也是一种生动的历史教学手段、它把以往的静态历史教学变为一种动态活动。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把口述史学的研究与实践纳入到课程教学实践中,通过这种方式的考核,达到了培养考核学生历史基础知识、史学理论、社会调查、新闻采访、文字写作、与人交往及克服困难等一系列综合素质能力的目的。
此外,在当前慕课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网络教学、视频教学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因此当前的高等教育无法回避这波浪潮。在教学实践中,只有紧跟教育发展的最新趋势,才能使课堂保持时效性和前沿性。因此课程的考核模式也应该利用当前“慕课”和“微课”的特点,创新考核模式。笔者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课程教学中吸收“微课”的特点,以开放性的视角给予学生更大的空间,让他们就自己对共和国的理解做一段微视频。这次作业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通过查找文献资料、亲身调查,通过各种形式用微视频记录下了他们对共和国史的理解。他们的作业内容涵盖非常广,形式多样、灵活,有创意、有创见。学生用自己对共和国史的感悟和最新技术手段,丰富了共和国史的内容,也使国史的呈现形式更多样化。
诚然,一种新的课堂模式需要建构一种新的考核和评价方式,笔者认为革新传统教学模式需要根据学生的历史研究能力、史料洞察能力、史观和阅读兴趣进行综合考核,需要根据教学实践作业、课题研讨表现和期末考核进行综合成绩评定。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采用项目驱动式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可以带着项目学理论,同时在项目研讨过程中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提高应用能力,能很大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协同创新的能力,是“慕课”浪潮下高校历史学通史课程可以尝试的路径之一。
【参考文献】
[1]McAleese R.Towards a meta-language oftraining in higher education[J].British Journal of TeacherEducation,1975(2)
[2]Yorkey R A.Study skills course for foreigncollege students[J].TESOL,1970(2)
[3]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2013(8)
【作者简介】黎 瑛(1979— ),女,广西容县人,博士,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近代社会史。
(责编 何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