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耀华
摘要:移动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给大学生带来了全新的虚拟与现实共存的社交方式,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但是其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不利因素也不容忽视,如社交网络成瘾、社交行为失范、个人隐私受侵等等。为此,必须关注大学生的“心”变化,搭建网络社交与现实生活的桥梁,构建网络社交干预机制,才能引导大学生走出“误区”。
关键词:社交媒体;媒体素养教育;人际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05-0092-03
社交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的信息传递方式和沟通交流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利用手机使用社交媒体。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成为大学生发表宣泄情绪、发表观点、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影响着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主要分析移动社交媒体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
一、移动社交媒体深刻改变了大学生人际交往方式
社交媒体指一系列允许人们撰写、分享、评价、讨论、相互沟通的网络应用,它是人们彼此之间用来分享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的工具和平台,现阶段主要包括社交网站、微博、微信、博客、论坛、播客等等。[1]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迅速发展,人们的上网习惯逐渐从台式电脑(以及笔记本电脑)转向到移动设备,促使传统社交媒体的发展中心从个人电脑终端转移到移动平台,包括手机媒体、平板电脑、掌上电脑等具有移动便携特性的新兴媒体。移动社交媒体的兴起,成为社交媒体平台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目前,移动社交媒体已经渗透到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2015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截至2015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较2014年12月增加367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4年12月的85.8%提升至88.9%,随着手机终端的大屏化和手机应用体验的不断提升,手机作为网民主要上网终端的趋势进一步明显,移动社交媒体对个人生活方式的影响进一步深化。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以10-39岁年龄段为主要群体,比例达到78.4%。其中,20-29岁年龄段网民的比例为31.4%,在整体网民中的占比最大。[2]这一年龄群体的主力军为大学生。而由中国大学生传媒节组委会、上海交通大学社会调查中心联合发布《2014年中国大学生媒体使用习惯与最喜爱的媒体调查报告》表明,大学生的互联网接触率高达99.4%;而对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等传统媒体的大学生媒介接触率在持续下滑,不接触的比例分别为47.7%、44.5%、39.3%和26.5%。在受访大学生中,平均每天接触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等传统媒体的时间普遍较短,主要集中在0.5-1小时,所占比例分别为46.8%、45.3%、38.9%、51.4%,而每天接触时长超过1小时的比例仅为5.5%、10.2%、21.8%、21.9%;相比之下,大学生日常平均每天上网的时长则集中在1-4小时,占比61.3%,其中,上网时长在2-3小时的人数最多,占总体的25.3%,还有14.0%的受访大学生每天接触互联网的时长超过6小时。[3]以大学生为代表的年轻一代,成为我国最活跃的移动社交媒体用户群体,也是我国最具消费潜能的移动社交媒体核心消费群体。
“人天生是社会动物”。渴望与人交流和沟通,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社交媒体以不同群体、文化、思想以及活动来分类其用户,即把品味、兴趣、人口特征以及地理位置的用户凝聚到一起,形成属于自己的部落。由移动社交媒体承载的网络虚拟部落和社交开放平台,不仅使大学生可以便捷“汲取各种信息与知识,娱乐休闲”,“尽情表达情感,自由发表言论”,制造社交生活中争相讨论的热门话题,彰显个性,释放情怀,展示风采;每个人都可以自由选择与谁交流和联系,“寻找志同道合之人”“认识更多的朋友”,关注感兴趣的人并开展互动交流,维系业已形成的熟人关系,形成重要的人际圈子,突破大学校园生活的相对封闭性。根据艾瑞咨询对社交用户关系的界定,社交应用可分为陌生人社交、熟人社交和多维化社交等。其中,作为移动社交应用典范——当下最流行的多维化社交的微信,它把QQ 好友、手机通讯录以及通过“漂流瓶”和“摇一摇”认识的人结成一个整体,使我们的社交圈成为一个涵盖范围广、方便快捷又充满生活乐趣的大圈子。这种虚拟社交圈和实际社交圈的交融,使以前由于网络的虚拟性而产生的空虚和寂寞感逐渐消失。[4]毫无疑问,移动社交媒体给大学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多样化展示平台和审视视角。移动社交媒体给大学生联系亲友,密切接触社会,开眼看世界,拓宽人际交往空间,丰富人际交往内容,增进人脉网络,拓展学习途径等等,创造了更多更便捷的机会;与此同时,移动社交媒体还衍生电子商务功能。通过搭建商业平台,在线购物,在线支付等方式,有机地把人们的社交、生活和消费等链接起来。当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养成“起床刷微博,躺下发微信”的习惯,当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潜移默化中被移动社交媒体“绑架”,移动社交媒体的魅力与能量似乎显而易见与日增强。[5]
二、移动社交媒体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不利因素
移动社交媒体是一把双刃剑。移动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给大学生带来了全新的虚拟与现实共存的社交方式,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但是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不利因素也不容忽视。
(一)移动社交网络成瘾
目前,大学校园有很多种方式接入社交网络,移动设备的普及让大学生无处可逃,社交媒体已无处不在。很多人迫于同伴朋友的压力而保持24小时网络在线。即使不在线,离线状态依然可以接受到同伴朋友发来的信息,这促使一些大学生对它产生依恋,时刻牵挂、关注自己和朋友圈的网络状态,频繁查看手机来看,沉溺发微信、刷微博等,有的深陷于其中而不能自拔。“过度频繁的联系让我们产生习惯性的心理饥饿感,让我们每当离开通讯设备、每当没及时收到回复时就不免心慌意乱。更加频繁的交流带来沟通质量无可避免的下降,我们之间的交流方式渐渐流于表面化和片面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表示 ‘比起说话我更愿意发短信,我们渐渐习惯逃离真实的交流,自欺欺人地选择更浅层面的沟通。”[5]一旦日常的生活被移动社交媒体“绑架”,学习、生活、娱乐的界线模糊,则导致社交网络成瘾症,成为所谓的“容器人”,即为了摆脱自身的孤独,希望与他人联系、接触,获得某种认同,然而这种接触仅仅只是容器外壁的碰撞,却无法走进对方的内心世界。面对面的深度人际互动被弱化,在线的“符号”联系取代近距离的人际交往。无形中使人产生一种错觉——即便是一个人的时候也不是一个人。有大量的粉丝和热情的关注,还有不断的更新。于是,对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相处模式逐渐变得陌生。由此,不少人常常产生孤独、抑郁、不安以及害怕落单等心理健康问题,在自我内心深处筑起一道的“心”墙,自己出不去,别人进不来,徘徊于虚拟与现实边缘。出现网络上的“好友”越多,而现实中的朋友就越少的怪象。没有面对面的真诚交流,既无法知道对方内心真正的想法,又不能接纳对方热情的拥抱。而情感如果仅仅靠软件维持,就会丧失最原始的美好;再美好的语言,也比不上一个现实中的真心问候、温暖拥抱以及面对面的把酒言欢。
对“社交网瘾”产生原因,专门从事心理学研究的美国杜克大学教授丹·艾瑞利指出,“人人都离不开社交网络。任何人都能把自己最新的情况放到网上,然后通过社交网络,跟自己认识或者不认识的人分享。当这种分享得到一些人的肯定时,人的心理会有满足感。越多人的参与,这种满足感就越强烈。”“当这种满足感成为一种习惯时,许多人已经依赖甚至离不开网络了,从而出现了社交网瘾。”[6]
(二)圈子效应引发社交行为失范
传统的人际交往主要是语言和非语言沟通两种类型。面对面的交往,让人无法伪装。而在移动社交媒体时代,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人们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以不同身份与人交流,这样可能混淆自身身份。特别是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以“私密”(手机渠道)方式传播信息,基于“私人空间”(QQ朋友)和“私人关系”(手机通讯录)形成社交“圈子”,一是包括自己很熟悉的同学朋友等,二是维系不经常联系的所谓“熟人”圈子。诚然,一个稳定而有效的圈子能够为生活、工作的正常运转提供许多便利。同时,“圈子效应”的存在,也反映了人的思想认识的局限性,往往使人习惯于从“自己圈子”的立场、观点出发来确定自己的社会认知和行为方式,从而妨碍人们对真理的认识。进一步说,每个人有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圈子”,有自己的专业“圈子”,朋友“圈子”,交往“圈子”,微博“圈子”,微信“圈子”等等,而大学生在选择“圈子”的过程中,往往不受到价值取向、社会关系的影响。
社交媒体的去权威化、去中心化的特征,在某种程度上消解受众已有或者正在形成的认知和判断能力。网络的虚拟性身份传播的特性带来所谓免责保护,加上一些网民在社交群体中的心理安全感,使得一些人可以大胆传播负面信息,甚至网络言论暴力等等。“没有了权威的引导和说教,在爆炸性的媒介信息面前,受众更像一个无所适从的孤儿”。[7]受态度和情绪的影响,人们的认知问题容易产生偏差。“圈子”的存在让我们在获得确定性的认同的同时,又使我们的社交认知与社交行为打下“圈子”局限性的烙印。比如对某些信息的判断,由于受“圈子”群体性的影响,人们常常陷入“人云亦云”之中。2015年天津滨海新区爆炸案发生后,网络上不少人散播了谣言与不实信息。借着新媒体的传播力,谣言迅速扩张,在人们恐惧和社会公信力缺失的情况下,一些大学生选择从众并轻信谣言,在自己的微信圈、微博圈上传播,为谣言的生成和传播推波助澜。还有,社交媒体传播信息的快餐式、碎片化等特征也妨碍了大学生的深度参与,使大学生在快餐式浅阅读、跟风式思考中失去批判精神和积极向善力量的培养。
(三)对大学生隐私的侵犯
网络隐私权是自然人的隐私权在虚拟网络中的延伸,一般指自然人在网络中享有私人信息、私人空间、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活动等依法予以保护,不为他人非法侵犯、搜集、复制、知悉、利用以及公开的一种人格权;或指禁止在网上泄露某些个人相关的敏感信息,包括事实、图像以及诽谤的意见等。
社交媒体备受推崇。但是,网络安全问题也不可小觑。很多社交媒体的用户混淆私人平台与公共平台的界限,时常在网上发布有风险的信息;或者在网上分享关于自己的私人信息,并对网上各种各样的陌生人公开,有形的“听众”成为无形的“幕后”。一旦不法分子盯上社交媒体,投放恶意软件、实施网络诈骗,社交用户的隐私安全岌岌可危。除了隐私问题以外,还包括传播病毒、骗取银行卡、信用卡信息,利用用户信任进行其他的犯罪活动。
由社交媒体引起的网络危机事件比比皆是,例如,“由于家长在微博上每天晒出孩子的成长日记,照片等等,招来人贩子的注意。在警方破获案件后,人贩子坦然交代,由于每天观看家长的微博,所以对孩子的行踪了如执掌。”微信的“扫一扫”、“摇一摇”以及“漂流瓶”功能可以使人快速与陌生人联系,同时也可能对个人隐私带来伤害。例如,通过微信平台背离社会道德,传播虚假信息乃至网络暴力;通过微信定位查找周围的用户,随即用户接受对方的见面邀请,而在见面时实施侵害等。其中有相当部分受害群体是年轻的大学生。例如,高薪的网上招聘兼职信息,网站发布的虚假“中奖”消息,虚幻的网络爱情等等,无不昭示着大学生是社交网络“杀手”的主要攻击对象。究其原因,不外乎大学生对社交媒体信息传播特征认知不足,对自我信息保护意识与防骗的警惕性不足。
三、如何应对移动社交媒体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冲击
移动社交媒体嵌入大学生生活已经成为常态。关注大学生的“心”变化,应对移动社交媒体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冲击,引导大学生正确人际交往,是高校、社交媒体和教育者的共同责任。
(一)沟通网络与现实生活,杜绝“社交网瘾”
正如美国杜克大学教授丹·艾瑞利所言,“未来每个人都有患上社交网瘾的可能,我们必须未雨绸缪。”[6]要帮助大学生防范社交网络成瘾,首先,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提高自身的社交媒体素养,积极利用移动社交媒体平台,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交媒体,发挥社交媒体的正面作用。其次,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交媒体素养教育,引导学生尽量避免社交网络成瘾;对已患上社交网瘾的学生及时进行矫治。第三,借助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发起和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创新大学文化内容,引导学生针对现实生活中的热点公共话题展开讨论,鼓励参与者大胆发表意见。密切关注学生的网络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并解决大学生社交中存在的问题。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沟通虚拟的网络与现实的生活,网下联动网上,现实联动虚拟,引导大学生及早走出虚拟的社交网络,合理、理性使用移动社交媒体。
(二)构建网络社交干预机制,引导大学生走出“圈子”误区
引导大学生走出圈子效应的误区,需要构建多层次网络社交干预机制。一是高校以教育信息化抢占教育的制高点,加强校园社交媒体平台建设,完善校园网络舆情监管保障机制,积极把握网络言论的动态,及时发现网络焦点事件和舆论聚合现象,及时回应社交网络言论以及大学生所关心的问题,妥善处理社交网络言论带来的负面影响。二是高校教育工作者要积极融入到大学生的网络社交圈子中去,在网络社交环境中灵活掌握话语权,发挥好“意见领袖”的导向作用。针对社交媒体信息传播的不可控性引发的价值认知冲突,在与大学生的社交互动中植入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网络社交观,自觉规范自己的网络社交行为。第三,主流的社交网络媒体应将“把关人”进行到底,发挥理性引导舆论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优势,以自身的专业与权威,应对庞杂的网络舆论,主动、理性引导正面舆论,净化网络言论环境,为大学生走出网络社交圈子效应的误区创造条件。
(三)多管齐下,保护网络社交隐私
移动网络社交的隐私泄露问题涉及到技术规制、权利界限以及用户动机等多个因素。要防范网络社交的隐私泄露问题,需要多管齐下。首先,完善网络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规范社交网络媒体行为,保护公民个人隐私。其次,网络社交媒体要加强行业自律,创新网络技术,既要积极通过技术手段维护个人信息隐私权,又要自觉抵制利益诱惑,杜绝网民的个人隐私成为任何组织或个人的牟利资源。第三,引导大学生增进对社交媒体的了解,增强隐私保护意识。例如,使用加密技术,传输涉及个人信息的文件;在社交网络上不轻易泄露包括电子信箱、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电脑安装防火墙,保障个人数据安全与网络空间不受非法侵入和攻击等等,努力将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传播范围控制到最小程度。同时,还要加强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当个人隐私受到侵害时,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社交媒体[EB/OL].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
link?url=1tQ-5DzPDd3z3tifz8vWn51aDlI0_
OjOUjjJqvRDVsY45Lp_ml2JU1ydtcRVWZBfjg
Qa5HDs9VurDIwBBqHpcq
[2]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http://www.cnnic.net.cn/
hlwfzyj/hlwxzbg/hlwtjbg/201507/t20150722_52624.htm
[3]上海交大发布2014年中国大学生媒体使用习惯与 最喜爱的媒体调查报告[EB/OL].中国大学生在线, http://news.univs.cn/2014/0627/1050241.shtml,
2014-06-27.
[4]张雪娇.移动社交:一场愈演愈烈的社交变革[N].科 技日报,2014-01-01.
[5]李菡.大学生与社交媒体:一场孤独的狂欢[N], 中国青年报,2014-03-26.
[6]社交网络为何让人成瘾[EB/OL].果壳网,http://
www.guokr.com/post/20996/
[7]张苑琛.新媒体时代媒介素养研究的转向[J].探索与 争鸣,2011,(8).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