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党的十八大就已提出,在党中央领导极为重视高校培养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况下,当前高校在基层党建工作中依旧存在诸多问题。面对这些问题,高校基层党组织当引起重视并不断改革完善体制机制,以创新性的途径做好高校党建工作。本文就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的意义,及如何创新性建设高校学生党组织工作途径,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行探索。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学生党组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与集中表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本质要求。高校学生党组织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者、示范者,应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因此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组织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要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党组织的创新改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必不可少。
一、高校基层学生党组织现状分析
高校基层学生党组织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高校学生党员的数量、质量都有所提高,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与素质都有很大提高,高校学生党组织建设获得了明显成效。但是,高校学生党组织的建设依旧存在很多问题,需要不断改革和完善。
(一)高校学生党组织党员发展不规范
以学生为主的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员呈现出发展不规范、程序不严格等现象。部分党务工作者存在重发展数量,轻发展质量,重材料完成,轻教育过程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应付工作突击整理材料,简化必要程序,组织活动形式化,考察内容注重学习成绩和人际关系而非党性表现等现象。
(二)缺少对党员综合素质的后续培养
高校现已有较为成熟的党员发展体系,相对而言,大学生入党后的教育较为薄弱了,主要呈现出教育方式落后,教育内容缺乏时效性,对大学生党员的实际需求重视不够等问题。入党后续的培养不足,加之部分党支部过度重视人际关系和成绩,不够重视对党员综合素质,只看人际关系和成绩,导致大学生党员整体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三)学生党员党性认识薄弱
部分学生党员自身党性修养不足,存在理论基础薄弱、缺乏组织纪律观念、党性认识不强等问题。还有不少党员犯了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错误,远离普通学生,人云亦云,缺乏正确的思想认识和坚定的政治立场。一个合格的基层党组织要起到先锋模范作用,需不断修提高党性修养,修正正自身的不足。
(四)学生缺乏创新性高质量党组织生活
传统的学生党组织生活显得形式单一,方式落后,内容陈旧,缺乏机动灵活性,脱离学生自身的专业学习、社会实践。部分党组织生活还仅限于发展新党员、转正表决、遵循上级党委文件要求应对检查。显然,这样的党组织活动难以带动学生的积极性,以至学生在活动中无法得到相应提升,最终影响党建成效。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思想保证和行动指南。高校学生党组织是高校基层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广大师生联系紧密、贯通上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中的重要性可想而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把握青年党员的精神脉搏,引导青年党员规划人生,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才能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一)夯实高校基层党建的理论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物质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开放的时代背景下,不免有些一些消极、负面的思想已影响到了我们的青年,如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在高校校园中不断蔓延。这种情况下,我们还应秉持积极向上的道德与信仰,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输给青年党员积极的正能量,以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来纠正个人行为,即是在危机处境中也要始终保持积极、正确的人生态度。
(二)明确高校学生党组织建设的目标与方向
当前高校基层应把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党建目标,以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为方向,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人才的培养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旨在培养优秀青年,而青年的价值取向对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便要求青年学生党员明确个人的奋斗方向,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即对祖国的热爱,对学习与工作的敬爱,对社会的诚信与友善,掌握好面向社会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奉献社会。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途径
高校党建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动权,紧抓高校党建工作,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人才。本文就党建工作创新的途径做出如下探索。
(一)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度体系的完善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文化与其他各国思想文化相互交融,这给高校基层党员的意识形态都带来了激烈碰撞,面对这样的实情,在高校基层党组织必须不断建立完善基层学生党组织机制,如实行考核评估、目标设定、激励制度等,落实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党的民主集中制等,使高校学生党组织在处理日常工作时有制可循,能够更有序的开展工作。
(二)学生党员队伍的建设与发展工作的规范
加强学生党员队伍建设,鼓励培养积极分子,提高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党性修养,日常工作中,应当培养、提拔素质高、群众公信力强的学生党员进入党支部,突出学生党员在党建实践中的作用与地位,为高校基层党组织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同时,应规范党员发展工作,积极探索更为有效的党员发展方法,规范学生党员发展程序,避免急功近利的毛病出现在党员发展过程中,正确引导入党积极分子入党动机,确保党员质量,夯实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
(三)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及教育管理制度的提高和健全
学生党员的党性关系到我党的党建基础,党性修养问题必须从根源上解决。首先高校与个人都要提高对党性教育的重视层度,强对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党员的教育培训。其次还必须建立健全党员教育管理体系,坚守传统教育平台教育同时,高校可通过创新教育宣传途径,如建立党支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通过信息网络媒介丰富加强党员教育培训途径和内容。
(四)高校学生党组织生活的创新与丰富
在高校大学生多为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在组织党组织活动时应注意大学生年龄特征,以激发活力和创造力为重,除了正常的“三会一课”等组织工作外,可以以生活、学业、兴趣爱好等为前提,组织党员实践、文化艺术活动、志愿者服务等更符合年轻人需求的活动。同时,可通过设置多渠道党支部结合方式,在传统的以学院党支部、系党支部的基础上,开创新的支部模式,如以公寓、专业、社团为单位设置党支部开展活动。以此提高党员参与党组织生活的积极性,进而提高高校学生党组织生活质量,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与感召力。(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刘伟.高校属性与党建工作[N].光明日报,2015-05-03.
[2]宣勇,何作井.支部建在学科上——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1(3).
[3]郝明宇.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运行机制优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2(4).
[4]吴小林.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机制创新[J].湖南社会科学,2013(2).
[5]李文俊,李苗,王廷中.优化高校学生党组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途径[J].经济师,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