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那抹靓丽的身影
——牛筱琼印象

2016-06-17 08:57赵明仁
小学教学(语文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学区决赛语文

◇赵明仁

课堂上那抹靓丽的身影
——牛筱琼印象

◇赵明仁

有的人,或同窗,或同事,朝夕相处,热热闹闹,一旦分手,很快便两相皆忘;有的人,也许没见过几面,留下的印象却极好极深。在我心目中,牛筱琼老师属于后者。

与牛老师相识,缘于2014年 6月去漳县的一次送教活动。当时我承担着一个“边远山区学习型学区建设与教师发展”项目,因为与城区小学教师不熟,便托省教科所帮我引荐一位语文教师。当即,他们向我推荐了牛筱琼老师。

那天早上,我和几个研究生在西北师大田家炳学院门前初次见到牛老师,乌黑及肩的长发,清新淡雅的长裙,明眸皓齿,笑容粲然。我们乘车一路南行,一路风景,一路说笑。牛老师很健谈,与她聊天不仅消除了旅途中的诸多乏味,也拉近了我们彼此间的距离。

几小时后,我们抵达漳县大草滩学区。来不及休整,牛老师当即走上讲台,着手准备手提电脑、录像机、录音笔、扩音器、相机……我们惊叹她带的器材这么齐全,牛老师笑言“这是要记录课堂上的倩影”。实际上,她是为了便于自己反思教学,同时也是想把此次教学研讨留下的影像资料转赠给我们。

应学区教师要求,牛老师上了一节同课异构的寓言故事《欲速则不达》。这是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教学中,牛老师以课后的思考题“齐景公能很快地赶回都城吗?为什么”作为教学切入点,引导学生用逆推法推开解读人物的大门,抽丝剥茧地一步步探究“速”与“达”的因果关系。课上,她遵循寓言的文体特点施教,引导学生变客体式的阅读为主体式的阅读,通过文中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的描写,让学生在比较品评、诵读涵泳中感悟齐景公的急不可耐,体悟作者遣词造句的秘妙,从而使学生对寓意的理解水到渠成地从心底长出来。

听牛老师讲课完全是一种享受,在她的循循善诱下,偏远山区的孩子们渐渐褪去了羞涩,不时与老师、同学互动,整堂课高潮迭起,情趣盎然,掌声不断。

作家严文井曾经说过:“寓言是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牛老师执教的这则寓言,不仅使孩子们领悟了“欲速则不达”的深意,也使旁听的我从中收获了很多。的确,教学是思维的艺术,正所谓“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在随后的说课交流环节,牛老师跟与会教师分享了自己这节课的备课构想。她结合课例提出了回归简单、回归自然、回归儿童的“三个回归”和聚焦语用的“一个坚守”,畅谈了自己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理解,其中很多观点与我不谋而合。

诚然,对语文课程标准的熟稔,对教材解读的深入和语文素养的深厚,是这节课成功的必备条件和原因,但我想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牛老师的善思。善于反思,是近几年教学中不断被凸显的一条走向成功的路径,它被解释为优秀教师成长的一个共性特征。在牛老师的教学反思中,她以明确的问题为出发点,在分析外显性行为的同时,把行为背后的主观认识从幕后推至台前,公开地呈现在大家眼前,揭示隐藏在行动背后的理论。

与牛筱琼老师匆匆一别后,我始终关注着她的专业成长。在每一个跋涉的脚印里,她都在且行且思,不断进步着。

2014年10月底,她代表甘肃省参加全国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比赛,获得了特等奖。我为她取得的成绩感到由衷的高兴。

时光倒回到赛前。2014年4月24日至25日,甘肃省小语会组织8名决赛选手角逐全国大赛的代表名额。彼时,所有的参赛选手都在全力以赴地准备预先抽好的课。恰在此时,牛老师接到一项在全区上作文展示课的任务。此次展示课活动,区教育局特邀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做点评。

如此短的时间内要准备两节大型观摩课,且间隔只有一天时间,备课、磨课……来得及吗?按年轻人的话说,简直是逼死人的节奏,但牛老师并没有因此而打退堂鼓。于是,那几天她从备课到联系学生试讲,从撰写教案到动手做课件,争分夺秒,忙得不可开交。看着她青黑的眼圈、浮肿的眼袋、焦虑而憔悴的面容,家人劝她不要太拼命,她说要珍惜这难得的专家把脉机会,通过这样的锻炼,敦促自己更好地成长。最终,她执教的习作指导课《我的理想》反响热烈,得到了吴忠豪教授的肯定,吴教授也给了她一些很好的建议。之后,她迅速将吴教授的建议理解内化,神采奕奕地站在了省小语会的决赛现场。

在决赛中,牛老师执教的是一节六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写临别赠言 抒依依别情》。这堂课,她围绕“写临别赠言”这一具体而微的内容设计教学,内容虽“小”,却将听、说、读、写加以整合,进行学习与实践,发掘了学生的语文潜能,教学效果显著,给与会评委及听课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再后来,她力挫群雄,成功胜出,代表甘肃省参加全国小语界层次最高、竞争最激烈、规模和影响最大的比赛。在这次比赛中,她本可以将之前在省级决赛中夺魁的课例上报大赛组委会,但她并没有这样做,她说不愿“重复昨天的故事”,而想把握住此次大赛新增的“表达系列课”的契机,对“读写结合”及指向表达的阅读课进行深入的学习与实践。牛老师认为,上一节有争议的、具有研讨价值的课,远比上一节四平八稳的课有意义得多。

于是,她再次深入研课,选取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从中撷取一点,学习用“幻象”表现人物心理的写法,以增加心理描写的色彩。教学中,她把学生原有的心理描写经验作为学习起点,借助教材的文本“支架”,引导学生从原有的心理描写经验中生发出新的知识经验,再通过迁移练笔,有效地达成了教学目标,一举夺得了特等奖。牛老师说,她这节课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是源于理论的力量,源于将实践经验“理论化”。

岁月宛如一指流沙,缓缓地在指尖流淌。虽然与牛老师见面机会甚少,但每当我忆及她,总会想起她在课堂上那抹靓丽的身影,想起她双眸中闪烁着的坚毅的目光,那是一种本于思、善于思、思而行的隽永的美。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学区决赛语文
挺进决赛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加强乡镇学区建设 提高幼儿园管理水平
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学区房就是一面照妖镜
学区房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