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育人于无痕的几点尝试

2016-06-17 23:48朱锋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6年9期
关键词:活动体验现代教育技术师德

朱锋

【内容摘要】思想品德课程的育人功能不能依靠教师的空洞、机械说教,而应依靠教师个人魅力的引领,多媒体资源的感染,模范人物事迹的感化,科学实践活动的熏陶。本文将从以上四个方面探讨如何实现课程的无痕育人

【关键词】师德 现代教育技术 活动体验 无痕教育

陶行知先生说过:“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也认为,本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旨在促进初中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但是,一些思品老师经常对学生进行口耳相承的训诫式教育,思品课堂变得机械、枯燥,充满了说教的痕迹。很多学生对《思想品德》学习失去兴趣,所学知识也只能应付考试。为摆脱思品课程空洞说教的积弊,有效落实课程的育人的功能,笔者尝试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努力实现育人于无痕的目标。

一、良好的个人师德实现成长引领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过:“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同样,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个人师德。良好的师德正如阳光,能驱散学生心灵的阴霾,引领其健康成长。

思品老师任教班级较多,与学生相处时间少。很多思品老师在一学期后也叫不出几个学生的名字,课堂提问对学生的称呼多是“你”或“这位同学”等等,这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教师的工作责任心之缺乏和爱生情怀之淡漠。笔者认为,记住每个孩子的名字看似小事,却是良好师德的一面镜子。所以,新学期伊始,笔者都尽力在最短时间内记住每一个孩子的姓名和容貌。这一平常之举使我很快走进学生心灵,而学生更是体会到为师的可亲之处,“亲其师,信其道”的理想教育水到渠成。

“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所以,面对地面静躺的垃圾,我会随时弯腰;面对他们学习、生活之需,我会倾囊相助。这一切,都是用教师的“躬亲”之身引导学生学做“真人”。

二、生动的多媒体资源实现内心感化

现代信息技术的急速发展,为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视听资源。思品课程的一些教学内容抽象、空洞,仅仅依靠老师的口头讲授和课本的文字表达,只能让学生感知浮于表面的观点或要求,让他们感到教师的刻意说教,机械而乏味。而通过观看图文并茂,声色俱全的多媒体影视资源,能让学生获得更丰富、更真实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于无痕中自悟、自省、自律,让他们真正体验那种直抵心灵深处的震撼,浸润无声、无痕的教育,达到理想的育人状态。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天下父母心》一课,我从网上下载了大量与父母亲情有关的视频,中央电视台有关“Family”一词的公益广告更是让孩子体会到父母之爱的艰辛、伟大以及血肉亲情的弥足珍贵,触动了孩子心灵深处最柔弱的神经。影片观看后的自我反思环节,孩子们畅所欲言,深刻检讨自己与父母相处过程中的不良行为。没有任何刻意的说教,但“年幼时尊重父母,年长时关爱父母”的决意却在孩子的心底生根发芽。取得了空洞说教无法实现的效果。

三、优秀的人物事迹实现精神熏陶

“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陶行知先生认为社会、生活乃教育之源。因此,科学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优秀人物,充分发挥和放大其对学生的精神影引领作用,一定能大大增强我们的德育效果。现实生活中的优秀人物,他们虽为平凡之人,必有非凡之举。他们犹如一盏明灯,指引人们走出黑暗,走向光明。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第十五课《让人生更加灿烂》时,笔者没有直接告诉他们什么样的人生才是灿烂人生,而是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资源,播放著名的澳大利亚残疾人演讲家尼克·胡哲的《人生不设限》。影片将一个身残志坚、不屈不挠的英雄形象刻在孩子的心中。观看过程中一些学生感动至深,潸然泪下。

四、科学的活动体验实现灵魂净化

知识的掌握,思维的历练,情感的熏陶,这一切目标的有效达成都需要实践活动这个平台。因此,设计科学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悉心体会,主动反思,不仅可以让学生巩固、掌握、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还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能力发展和内心体验的域场,最终在无痕中实现灵魂的自主净化。

在《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一课中,我没有直接要求孩子们在平常的生活中如何帮助别人,而是设计了以“盲人之路”为主题的课堂表演活动。我把全班分成八个小组,每组五至六人。所有组员都必须尝试扮演三种角色,即“过马路的盲人”,“汽车驾驶员”和“正常行人”。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如何在没有红绿灯指引的情况下,如何确保“盲人”安全通过斑马线。整个活动以大街上车水马龙的噪音为背景音乐,零距离贴近现实生活。最终,所有“盲人”都在他人的配合或直接帮助下,安全通过马路,所有学生都能亲身体验到残疾人生活的艰辛,以及弱势群体在特定境遇下对援助之手的渴望。

思品课程的教学是知、情、意、行相互统一的过程。因此,学生的发展变化不仅体现在“知”的掌握,“情”的丰富,“意”的改变,最终必须体现在“行”的落实上。以上教学尝试正是基于此目标,以优化课程育人的过程为出发点,以无痕育人为最终落脚点,达到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化己化人”的至高教育境界。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实验初中)

猜你喜欢
活动体验现代教育技术师德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关注活动体验助力知识建构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下的新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理论框架初探
《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课程案例库的构建研究
爱是师德的源头活水
小学数学“活动体验式”课堂教学模式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