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与航空
欧空局在哈萨克斯坦贝康诺太空发射场成功发射一颗通信卫星。该卫星将使用激光采集地球观测卫星的信息,并快速发送至地面上的传感器。其信息传输速度是普通家庭网速的90倍~100倍,比当前人造卫星快几个小时。
据了解,该卫星是“欧洲数据中继系统(EDRS)”计划的一部分,未来几年还将发射其它几颗数据传输卫星,建立激光通讯网络,建成“太空数据高速公路”,能够从地球观测卫星传输相片和视频等信息,甚至将国际空间站数据传输至地面,速度达到1.8Gbps。
当前的人造卫星位于低地球轨道,仅能发送环绕地球100min之内采集的数据,在一个10min的时间窗口与地球上的传感器进行对接传输。据悉,“欧洲数据中继系统”是欧空局迄今为止最伟大的电讯项目之一,目标是建立一个全新的商业卫星通讯渠道。该系统所采用的激光技术是由德国卫星公司Tesat研制的。
(W.ME)
2015年底,我国某测绘信息中心研制的军用北斗用户装备非接触式智能检测系统通过鉴定。用户仅需将有故障的军用北斗用户装备放在一个类似冰箱的检测装置中,片刻之后,该系统便能够找到“病症”,并形成一份详细的检测报告。
据介绍,该系统综合运用红外热成像感知、机器智能视觉、多源数据融合处理等多学科技术,实现了军用北斗用户装备故障的自动化精确定位,有效解决了传统接触式检测方法故障定位时间长、定位难度大等问题。
鉴定专家一致认为,该系统总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具有快速、高效、非接触、无损伤、不依赖图纸资料等优点,为有效提高北斗用户装备作战应用效能,快速形成维修保障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解放)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研发出了新型等离子推进引擎系统,能够提供每秒达数万米的巨大推进力,把先进航天器送入太空,而其耗费的燃料却极少,仅为目前的亿万分之一。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计划于2025年及2030年登陆小行星及火星,目前正在资助各大学的研究人员研发设备。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研制的新型等离子推进引擎系统名为XR-100,其配备1个引擎原型器X-3,体积仅为一张桌子大小,但能喷出强烈的等离子气流,
以30km/s的推进力驱动航天器以时速约104000km上升。由于这个推进器体积小,加上其耗费燃料的比例亦仅为传统火箭的亿分之一,故非常适用于探索小行星、火星,以及其它遥远星系。NASA现已拨款650万美元资助密歇根大学未来3年的研究。
(W.ME)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最大贮箱芯一级氢箱液氮介质破坏性试验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所属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低温贮箱研制工作圆满结束。
低温破坏性试验是该产品最后一次严酷的考验。此次试验主要考核在液氮介质环境下产品的设计载荷和极限载荷。这是继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完成该型号芯二级氢箱低温试验后,再次圆满完成芯一级氢箱低温试验研制任务。至此,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圆满完成了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研制过程三大战役中“芯一级和芯二级动力系统试验、海南发射场合练”等两大战役,为火箭顺利首飞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W.HT)
北京时间2016年1月23日,由美国亚马逊公司创始人杰弗里·贝索斯创办的商业航天公司蓝色起源公司成功将2015年11月回收的“新谢泼德”火箭再次发射升空,成为人类历史上首枚越过卡门线(高度100km)的重复使用火箭,并在发射后不久再次成功实现软着陆。
这枚火箭曾在2015年11月24日飞抵100.5km高空并成功实现软着陆,成为首个越过卡门线高度的回收火箭。2个月后,这枚火箭再次成功飞抵101.7km的高度,并随后在发射地点成功垂直降落,成为首个越过卡门线的重复使用火箭。在2015年11月的回收过程中,“新谢泼德”火箭的BE-3发动机在距地面1.5km处重新点火,将火箭着陆前的速度降低至7km/h。
跟随火箭升空的还有未来搭载人类前往太空边缘旅行的乘员舱,其随火箭到达100km高空后分离,并利用3枚降落伞与反冲发动机软着陆成功。视频显示,降落伞将飞船的速度降至24km/h,着陆瞬间,反冲发动机将飞船速度进一步降至5km/h。未来,该乘员舱可搭载6人前往约100km的太空边缘,体验失重飞行并欣赏太空风景。蓝色起源公司希望用这种方式将游客送上太空,并利用回收技术降低成本。
据悉,“新谢泼德”火箭最终飞行高度仅100km,而“猎鹰”9火箭是真正的太空商用火箭,其一级火箭返回地面的速度远高于“新谢泼德”火箭,且箭体结构的设计并不像“新谢泼德”那样较适合亚轨道飞行,其返回并软着陆比“新谢泼德”火箭难得多。
(腾讯)
2016年2月29日,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格伦研究中心的梅溪站航天动力厂房(SPF)内,“猎户座”飞船的太阳能阵列翼的合格模型成功部署。
“猎户座”飞船的太阳能电池阵列基于欧空局(ESA)自动转移飞行器(ATV)的4个面板形成X形列阵,共可发电11kW,伸展开全长约为19.2m。该阵列是“猎户座”服务舱的一个部分,服务舱由欧空局提供,欧洲空中客车公司建造,为“猎户座”飞船提供动力、推进、空气和水。此次部署的是高7.2m的太阳能阵列翼合格模型。最初2个阵列翼的部署将于2016年在SPF进行,测试中将确保两翼能正确伸展出去并锁定到位,所有机械功能达到预期。在部署之前,阵列翼由4个凯夫拉带固定在正确位置,每个带子有2个热刀。当阵列翼部署指令发出时,热刀切断带子释放阵列翼。阵列翼部署后,将进行“发光测试”,确保热刀被正确加热,且同时启动。
阵列翼的成功部署,将拉开一系列关键测试活动的序幕。之后的测试将验证“猎户座”服务舱能否承受发射和上升进入深空的恶劣条件。据悉,这也是NASA首次将NASA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硬件与欧洲合作伙伴的硬件进行集成。
(王晓宇)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自主研制的1000kg推力涡扇发动机整机首次实现100%设计转速,达到设计推力。
该款涡扇发动机是我国首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000kg推力等级涡扇发动机,集成了斜流-离心组合压气机、分层部分预混燃烧室等多项关键技术及设备,具有高空熄火左边界宽、高空地雷诺数损失小、耗油率低、结构简单等优点,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整个试车过程中,该款发动机振动、压力、排温、腔温等各项指标正常,整机性能及可靠性得到了初步验证,完成了阶段性目标。
下一步,研究人员将继续完成耐久性试验和高空台试验,为民用小型行政机用涡扇发动机型号的发展和改进提供技术储备。
(W.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