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过收集梳理近二十年来的转移定价文献,发现不完全契约模型是研究的主要理论框架,用以分析定价方法对实现专用性投资事前事后效率的影响,而不同方法间的比较又是重中之重。事前效率指投资有效,事后效率则指交易有效。分析显示,前十年文献较多关注专用性投资事前套牢问题的抑制,后十年则兼顾事后效率的实现。同时发现,此框架下跨国公司及无形资产的转移定价研究薄弱。
【关键词】转移定价 不完全契约 述评
一、前言
会计机制中的转移定价,是普遍广泛的工具,为部门按公司利益行动提供激励,有利于公司内部责任中心的合作(Haake等,2013)。一些转移价格文献,研究在面临目标不一致和信息不对称时,协调公司内的部门间行动(Chatterjee等,2014)。
自Hirshleifer(1956)始,学者对转移定价正式且广泛的研究迄今已有六十载。前四十年,更多侧重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效率。近二十年,即管理型(managerial)转移定价文献,其主题是转移价格对部门层面专用性投资提供的激励作用(Dürr等,2013),引导公司内部交易(Pfeiffer,2011)。
研究转向得益于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发展。不完全契约模型与供需曲线图像模型、萨缪尔逊(Paul Samuelson)的重叠代模型、拉丰(Jean-Jacques Laffont)和梯若(Jean Tirole)的非对称信息模型、戴蒙德(Douglas Diamond)和迪布维格(Philip Dybvig)的银行挤兑模型,一起被称为现代经济学标准分析工具(钱颖一,2002),在企业理论、融资理论、资本结构理论和企业治理等方面得到广泛运用。
这一主题研究始于20世纪末,在21世纪逐渐成为国际主流。众多文献在不完全契约理论框架下,从以协商、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等为基础的转移定价策略的单独或相互比较视角,研究定价机制如何激励专用性投资及促进内部交易有效性。本文将转移定价文献划分为单一转移定价维度、多个转移定价方法比较维度和其他等三类,进行分析评述。
二、转移定价分类
(一)单一转移定价维度
1.协商转移定价。Edlin等(1995)提出,如果部门能够先于投资决策作出前签署固定价格契约,协商转移定价将导致有效投资。Anctil等(1999)确立了促进有效投资和给风险厌恶经理施加风险两者之间的折衷,经理奖励完全基于公司利润,导致最优投资。Wielenberg(2000)认为,规定了转移物最少和额外交易数量时所收取转移价格的简单契约,能够影响有效生产能力和专用性投资决策。B?ckem等(2004)指出,为实现有效交易和投资,更多的关注应该集中到服从制度。只要在谈判回合中有一个失败,总部必须起完全约束作用,负责强制执行违约的契约。Pfeiffer(2004)增加了允许部门访问信息系统阶段,一方投资时,更多信息仍是投资部门的优势。如果信息能够加剧投资不足和对另一部门和整个公司利润的负面影响,两方投资时部门经理的更多信息会对各方有不利影响。Dürr等(2013)研究表明,最优投资决策和最优事前契约,由国际税收差异决定。在国外(内)税收有优势时,部门设定事前转移数量高(低)于最优数量,在国外(内)税收占优时,两个部门过度投资(投资不足)。
2.标准成本法。Hinss(2005)提出,在部门投资决策作出前,总部投资建立一个决策前信息系统。系统产生前瞻的信息,能被用于改进部门投资决策。
3.两步定价法。Wei(2004)论证了包含变动和固定费用的内部转移系统,给予经理内在化公司有效投资水平目标的强烈激励, 减轻有效生产决策和有效投资决策间的紧张关系,缓和事前投资效率和事后生产效率间的冲突。
4.完全成本法。Dutta(2010)分别赋予部门、总部和双边生产能力所有权,部门作为投资中心或是利润中心组建,只要部门能力分配在短期内是可替换的,随之可能遭受动态投资套牢问题。由于责任中心的更对称选择,让部门经理协商实际生产能力分配是重要的,动态的投资套牢问题可缓和。
(二)多个转移定价方法比较维度
1.协商VS标准成本。Baldenius等(1999)发现,在对称信息下,转移价格通过协商确定时,部门经理有不充分的投资激励;成本基础转移定价能够避免套牢,但转移数量扭曲。信息不对称时,标准成本定价对部门的专用性投资产生了更多激励;对购买者的投资,相反的结论成立。
2.实际成本VS标准成本。Lengsfeld等(2003)指出,实际成本基础转移价格,允许交易决策灵活调整至边际成本实现,但导致投资和交易不足;标准成本基础定价除了灵活性,还提供了投资激励。
3.协商VS实际成本。Krapp等(2010)认为,与授权决策制定相联系的协商转移定价方法,分权下的最优补偿契约折衷部门和公司层面绩效评价,改善投资激励;只有在购买部门经理是风险中性时,成本基础转移定价的应用才成为最优。
4.基于正常数VS实际销售价格×系数(系数可协商)。Haake等(2013)研究了转移价格机制和相应的讨价还价问题。两个议价情况显示了不可转移效用(non-transferable utility),因为转移价格不仅涉及公司利润分配,而且通过转移价格所产生的对部门投资和数量决策的激励,进而影响公司利润。
5.集权式标准成本VS报告式标准成本VS实际成本。Pfeiffer等(2011)研究表明,集权式的(centralized)标准成本转移定价优于其他方法,如果事前成本不确定性是充分低的;报告式的(reported)标准成本定价占优,如果事前成本不确定性是充分高的,且购买者在交易阶段不能获得充分成本信息;实际成本基础定价成为更好的方法,如果事前成本不确定性充分高,且购买者对供应者的成本充分知情。
6.版税基础VS协商VS版税基础(再谈判)。Johnson(2006)分析指出,版税基础转移定价方案导致无效,而再谈判方案为购买者提供了有效激励,但引起了销售方的套牢问题。能被再谈判的版税方案,为买者提供了有效的投资激励,又保护了销售者,使其免于套牢。Baldenius(2006)将Johnson模型更广泛应用于任意满足两个关键特征的资产:某个上游单元制造,只能被唯一一个下游单元使用;上游投资是合作性的,提升了转移给下游单元资产的价值。
7.变动成本系数加成VS完全成本系数加成。Chwolka等(2010)提出,基于变动成本的转移价格,不能促进上游阶段的投资。相对应,基于完全成本的转移价格,为上游阶段提供了强烈的投资激励,但不能协同投资决策。协商避免了这样的协同失败,特别是公司从一个较高程度的分权中获益。
(三)其他
Pfeiffer等(2007)进行了转移价格与预算的比较研究。证明了预算占优价格,如果在外部市场间,有个根据线性回归beta系数衡量的强正向(strong positive)补偿。提出在决定公司是建立内部市场还是科层来协调分权决策时,补偿是个重要因素。
Chwolka(2003)分析了一个收益分享规则、三个利润分享规则和给定的不变转移价格方案下的供应者投资意愿,以及这些规则对质量改进投资的影响。肖虹(2003)认为,在无外部市场中间产品内部交易时,所确定的不利于投资部门的转移定价,会导致专用性投资不足。
三、转移定价研究比较
(一)研究关注不同定价方法的比较
众多文献试图提供一致的分析来说明在何种情况下,公司适宜使用真实或标准或协商转移价格基础。这是管理会计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管理会计教科书和调查讨论了实务中使用的各种转移定价机制,但对环境与方法间的匹配性、适用性和针对性阐述不够。正如Baldenius等(1999)论述的一样,这些机制的规则和步骤在文献中已被广泛描述,但似乎不太好理解何时特定的转移定价方案执行得相对更好。在什么情况下,相比其他,一个公司更偏爱某一个特定的转移定价方案。
(二)主要关注协商与成本基础间或各成本基础间的比较
在文献研究中,更多进行两大普遍使用方案的绩效比较:协商和成本基础转移定价。因为在实务中,当所讨论的中间产品没有确定的外部市场时,这两个选择似乎特别普遍(Pricewaterhouse,1984;Eccles,1985;Shelanski,1993;Tang,1993)。成本基准转移定价包括一系列不同方法,这些方法基于标准或实际成本,通常包括加成(Pfeiffer,2011),基于不同成本基础方法间的比较也是重点研究内容。
(三)基于不完全契约模型应用的两个方向
不完全契约理论模型从专注专用性投资前的套牢问题,发展到兼顾投资后的内部交易效率,转移定价研究亦呈现这样的变化轨迹。
1.仅涉及专用性投资的事前套牢。Edlin,1995;Anctil等,1999;Baldenius,2000,2006;Pfeiffer,2004;Hinss,2005;Johnson,2006;Krapp,2010,探讨了转移定价机制应如何设计,可缓解专用性投资事前套牢,进而实现投资有效性。
2.同时考虑专用性投资事前套牢和事后效率。最近十年,转移定价决策时考虑双重目的,引导公司内部转移和为部门层级的预先投资(upfront investment)提供激励(Baldenius等,1999;Wielenberg,2000;Chwolka等,2003,2010;Lengsfeld等,2003;B?ckem等,2004;Pfeiffer等,2007,2011;Dutta,2010;Dürr等,2013;Haake等,2013)。
四、转移定价未来发展
(一)长期研究应跟踪并借助经济学分析工具的创新动态
转移定价学术研究60年来,主要依据四种分析工具,分别是边际分析、数学规划、委托代理模型、不完全契约模型,应用分为四个时间段。见下表。
可见,转移定价问题的探索、突破和深化,经济学理论和工具是其主要依赖,诸如以上提及的边际分析,委托代理,不完全契约等。
(二)短期研究需跟踪并借助不完全契约理论的进展
目前转移定价前沿问题,是解决专用性投资的事前套牢问题和事后无效问题,而其中的最新热点是,投资后,部门间信息不对称下的交易效率,由于自然状态实现后、再谈判时,双方信息通常不对称,转移定价决策如何制定,方法又该如何选择。
理论有新发展,区分字面绩效(依照合同具体条款执行的绩效)和实质绩效(依照合同之合作精神所执行的绩效);并引入重要的行为因素,假设一方获得了其应得的结果,那么他将愿意提供实质绩效;否则,会减少一部分实质绩效,即“折减”(shading)问题,研究定价决策和方法选取。
(三)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研究亟待加强
相关文献较少,而转移价格是跨国公司管理全球税负的重要工具。根据Ernst&Young(2007)所做的调查,90%的跨国公司认同转移定价非常重要,39%的公司的税收主管将转移定价视为日常应处理事项中最重要的一项。我国“走出去”战略已实施十多年,总部注册于大陆的跨国公司逐渐成长并日益壮大,面临的此类问题甚多。
转移定价服务于双重目的,提供部门层面的预先投资动机和指引公司内转移。涉及跨国公司时,对税收遵从约束下的税负优化起着重要作用。那么问题是税收因素影响下,不同转移定价机制对专用性投资事前效率(抑制投资套牢)和事后效率(内部交易有效)的激励作用及比较。
(四)无形资产定价研究缺乏
国内外现有文献,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无形资产定价,即使有着和有形资产显著不同的特征。如普遍缺乏可比参照物,定价的较大自主性,再生产的边际成本基本为零等。我国现处于经济新常态,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企业升级转型,势必会产生大量专利、商标权、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
(五)从记录和分析事后数据向强调契约和激励,以及人类行为的控制转变
长期以来,大量的会计研究关注会计数据的统计特征及决策相关性,似乎数据由机械的技术驱动过程产生的。近年来,涌现出具有博弈理论观点的新文献,会计数据受到公司内和公司间的相互作用。会计过程改变了委托人代理人间的互动,通过影响其激励和履行约束行为的契约。新文献以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式探讨评价规则和会计处理过程。相比记录和研究事后数据,更加强调契约、激励与人类行为的控制。
会计机制中的转移定价如同预算,有利于公司内责任中心的合作。这两个主题共同构成了博弈理论对管理会计研究的核心。博弈理论应用到转移定价研究中,会计人员从事于绩效评价和契约设计。减轻了道德风险,会计差异的事后分析为通过对代理人随机监测的事先控制所替代,这就是为什么子公司(自治单元)应被允许自我选择自身应达到的标准和定额的根本原因(Chatterjee,2014)。
参考文献
[1] 蒋士成,费方域.从事前效率问题到事后效率问题——不完全合同理论的几类经典模型比较[J].经济研究,2008(8):145-156.
[2] 费方域,蒋士成.不完全合同、产权和企业理论[M].上海:格致出版社,2011.
[3] 万寿义,崔健波.四大会计学刊转移定价研究50载[J].财会月刊,2012(3):76-79.
[4] 肖虹.企业集团内部转移定价问题的经济学分析[J].财会月刊,2003(6):5-7.
[5] 杨继国,郭其友. GHM模型的理论深化及其发展趋向[J].经济学动态,2004(9):69-75.
[6] Adams L, Drtina R. Transfer pricing aligning division and corporate decisions[J]. Business Horizons, 2008(51):411-417.
[7] Anctil R M, Dutta S. Negotiated transfer pricing and divisional vs. firm-wide performance evaluation[J]. The Accounting Review, 1999, 74(1):87-104.
[8] Baldenius T. Discussion of “divisional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and transfer pricing for intangible assets”[J]. 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 2006(11): 367-376.
[9] Baldenius T. Intrafirm trade, bargaining power, and specific investment[J]. 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 2000(5):27-56.
[10] Baldenius T, Reichelstein S, Sahay S A. Negotiated versus cost-based transfer pricing[J]. 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 1999(4): 67-91.
[11] B?ckem S, Schiller U. Transfer pricing and hold-ups in supply chains[J]. German Economic Review, 2004, 5(2): 211-230.
[12] Chatterjee K, Samuelson W. Game theory and business applications(second edition)[M]. New York: 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 2014:43-44.
[13] Chwolka A, Martini J T, Simons D. The value of negotiating cost-based transfer prices[J]. Business Research,2010,3(2):113-131.
[14] Chwolka A, Simons D. Impacts of revenue sharing, profit sharing and transfer pricing on quality-improving investments[J].European Accounting Review, 2003(12):1:47-76.
[15] Dürr O M, G?x R F. Specific investment and negotiated transfer pricing in an international transfer pricing model[J]. AAA 2011 Management Accounting Section(MAS)Meeting Paper, 2013(1): 27-50.
[16] Dutta S, Reichelstein S. Decentralized capacity management and internal pricing[J]. 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 2010, 15(3): 442-478.
[17] Edlin A S, Reichelstein S. Specific investment under negotiated transfer pricing: an efficiency result[J].The Accounting Review, 1995, 70(2):275-291.
[18] Grossman S, Hart O.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ownership: a theory of lateral and vertical integration[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6, (94): 691-719.
[19] Haake C J, Martini J T. Negotiating transfer prices[J]. Group Decision and Negotiation , 2013(22):657-680.
[20] Hagedorn M.Contracting with private information[R]. IZA Working Paper No. 690, 2003(1).
[21] Hart O. Firms, contracts, and financial structure[M].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5.
[22] Hart O, Moore J. Incomplete contracts and renegotiation[J].Econometrica,1988(56): 755-785.
[23] Hart O, Moore J. Property rights and the nature of the firm[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0 (98):1119-1158.
[24] Hinss S, Kunz A H, Pfeiffer 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with specific investment and cost-based transfer prices[J]. European Accounting Review, 2005, 14(4):815-838.
[25] Johnson N B. Divisional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and transfer pricing for intangible assets[J]. 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 2006(11):339-365.
[26] Klein B, Crawford R G, Alchian A A. Vertical integration, appropriable rents, and the competitive contracting process[J].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1978, 21(2):297-326.
[27] Krapp M, Schultze W, Weiler A. Manageri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ternal trade, and organizational design[OL]. Available at SSRN: http:// ssrn.com/ abstract=1579416 or http://dx.doi.org/10.2139/ ssrn.1579416, 2010-3-10.
[28] Niko M. Ex post inefficiencies in a property rights theory of the firm[J]. Journal of Law, Economics, and Organization, 2004, 20(1):125-147.
[29] Pfeiffer T. The value of information in the holdup problem[J].German Economic Review, 2004,5(2): 177–203.
[30] Pfeiffer T, Schiller U, Wagner J. Cost-based transfer pricing[J]. 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 2011, 16(2): 219-246.
[31] Pfeiffer T, Wagner J.Internal markets or hierachies: transfer prices or budgets[J].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2007(59):241-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