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日记体绘画的美学特征与图像特征

2016-06-16 07:18周杨小晓重庆科技学院401331
大众文艺 2016年11期
关键词:微观

周杨小晓 (重庆科技学院 401331)



浅析日记体绘画的美学特征与图像特征

周杨小晓(重庆科技学院401331)

摘要:通过把日记体绘画与普通文字日记做比较,直指绘画语言与文字语言的本质差别,强调两种思维模式的不同以及绘画语言独特的可感方式,引发出日记体绘画在架上艺术之中充满诗性美学特征以及日常性的图像特征,它的诗性美学是一种通过视觉传达的精神上的直接沟通与交流,这样的交流不需要文字,甚至不需要理性,它是个体来至灵魂深处的真实感受。日常性的图像,加强了日记体绘画的可识别性与公共性,并说明这里的日常性不是看图说话式的日常,并对此做出了论证,同时带出在艺术内部,这样的日常图像对宏大叙事有消解意义的可能性。

关键词:日记体;日常;微观

一、美学特征

日记体绘画给人的美学感受大都是充满诗意的,这种诗意是建立在语言结构上的,这种诗意的背后是个体身份的明确,它不再是一种概念或者一个突发奇想,它是诗性的回归,是人对于自身之所以为人的哲学思考以及精神寄托,是对艺术史中“生命之流”美学系统在不同的社会纬度下的重新定义。它充满了个体真实的感受,同时又是从来都是私密的。手法上一种给予公众的,像是一个巨大谜题,一个巨大的“案发现场”,这个“案发现场”充满了无数的线索和通道,观者会对艺术家的作品充满了各种猜想和疑惑,有的在通道里迷失,有的在通道里找到了另一个自己,无论如何那答案始终是掌握在艺术家手里,或者艺术家也没有答案的,并且以一种设局的方式来询问自己,同时把观众带入其中继而询问观众,这样的表达充满了神秘而冷静的美学特质,这样的日记体绘画艺术家,一直都在寻找自己的“瓦尔登湖” 。另一种则是直抒胸臆,抛开社会和自己对自己的约束,直接让观众看到赤裸裸的自己,他们才不会去管别人是谁,他们只想告诉所有人“我是谁”,这是一种充满目的的表达,这种表达方式充满了挑逗与自信,这种表达给予了日记体绘画真实而单纯的美学特质。对于这样的艺术家来说,每一张画都是高更那里的塔希提岛,就是是他自己的“塔希提岛” 。还有的,则是介于前两者之间,这里是荒诞的,矛盾的,歇斯底里的,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臆造的,但他们都觉得不重要,因为他们都根本不清楚到底该画什么,但他们清楚为什么画,他们是“巴别塔”的工人。艺术家制造的谜题在真实与晦涩之间徘徊,而谜题的表征又是直面现实的,这种直面现实的表征,一方面会勾起有相同经验观者的视觉联想,把观者代入画面的情景里去,这样的情景是真实可信的,在这样被带入的“真实”的情景里,观者在关照自己的同时,也对艺术家的隐私进行了窥探,这种交流不是一种简单文字交流,它是一种精神上的互动,这种交流不会有尴尬不会有距离,感同身受之下,更多的是对自己内心的焦虑与疑惑更加的明确——原来我并不孤单。另一方面,艺术家直面现实的情感诉说对有些观者是先验的,或者是强制性的,这种先验,这种强制性是振奋人心的,因为是是真实而单纯的灵魂体验。

二、图像特征

从后现在主义开始,就在强调艺术对日常的回归,好比杜尚的小便池,好比博伊斯的人人都是艺术家,随着中国几十年艺术的发展,那些泛政治,泛符号,泛形式主义的艺术形式逐渐被解构掉,艺术家们转而可以进入日常,微观,个体的绘画形式中去,日记体绘画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确立自己的图像特征。但很多人认为日记体绘画日常性的图像特征就是简单的可识别,简单的对现实生活具体物体或事件的对应,不得不承认大多日记体绘画图像符号确实属于经验之类并日常所见,但简单的这样定义难免掉入“看图说话”这一陷阱,日记体绘画的日常图像解读绝对不是简单的看图说话似的,他必须与艺术家所处的当时的历史社会背景,以及艺术家自身的上下文相联系,这样才可能是准确而深入的。众所周知,中国经历了伤痕绘画,乡土绘画,理性绘画后,又经历了玩事现实主义绘画,政治波普,艳俗绘画。随着时代的改变,这些视觉语言也随之远去,然而,我们对这些视觉语言的定义似乎只停留在图像上,而没有从历史纬度,政治纬度去认真了解这些作品,只是看到了“红卫兵”,我们就说这是伤痕,看到了“农村”,我们就说那是乡土,看到了“姹紫嫣红”,我们就说这是艳俗。这中看图说话似的对作品的定义是粗暴而简单的。我们可以回顾下艺术家罗中立的《父亲》(图1)这幅经典画作,这张画被归类为乡土艺术,关于的它是不是乡土,每多少人关心,但很多人说艺术家是在打擦边球,因为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只有毛泽东的头像才能做这么大的,说这张画是对高大全的抵抗。事实并非如此,艺术家罗中立是非常喜欢农村的,甚至到了着迷的程度,农村里的生活风景,对于他来说就是高更那里的“塔希提岛”,他在农村里找到了自己精神归宿,从图像符号上确实可以归类于乡土绘画,可如果联系上艺术家的上下文关系,仅仅是归位乡土绘画确实是太简单了,这是关乎艺术家的个人生活状况的感受,是他自己在整个社会的微观缩影,画农民形象的父亲,不是他别有用心或有目的,而是他的内心真实感受,在农村的图像是让他特别有感受的,这种感觉不是简单的“看图说话”就能定义的。看看现在四川美术学院的新校区的环境建筑风格,不难看出罗院长是真心喜欢农村风格的。罗中立眼中的农村,是充满阳光充满希望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他的日记体绘画。

当然,如果要说罗中立的《父亲》是对“高大全”的抵抗,对“宏大叙事”反对,是肯定成立的,宏大叙事始终营造的是一种概念,反对这种架空的概念就是往微观里走落脚到准确细小的点上去做作品,《父亲》这张画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日记体绘画的图像特征的重要一点,也就是图像的日常化,即通过日常化图像的表征去拓宽的艺术边界与纬度。

罗中立 《父亲》(图1)Father

三、结语

日记体绘画语言具有个人化、微观化、碎片化的绘画语言特点。以日记的形式创作绘画,以个人视角抒写日常生活的图像与美学这日记体绘画的内涵。日记体绘画的日常化和生活化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艺术不能脱离现实,绘画艺术也是如此,日记体绘画正是试图用日常生活的图像与美学来解读庞大的社会生活,而社会生活恰恰是由无数的个体生活组成,这就意味着日记体绘画有着强大的力量这也是其价值。

参考文献:

[1]高宣扬.《福柯的生存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英]E·H·贡布里希著,范景中,曹意强,周书田译.《理想与偶像——价值在历史和艺术中的地位》.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

[3]周宪中.《文化现代性与美学问题》.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周杨小晓,重庆科技学院,研究方向:油画。

猜你喜欢
微观
反挤压Zn-Mn二元合金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
“生活·实践”教育的微观公平意蕴
——兼评《均衡·优质·活力:基于差异的学校教育微观公平理论与实践》
乡村的“功能”——振兴乡村的“微观”推进
使用微观方法测量电势或可提高电池寿命
气流磨处理对烧结钨粉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基于微观公平的现代中小学校内部制度与文化建构
复合锌基钎料铜铝异质钎焊接头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
微观的山水
微观森林! 8种独具创意的绿植装饰
微观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