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画家热衷系列绘画之成因
——以伦勃朗自画像、莫奈《干草垛》为例

2016-06-16 07:18蒋婷婷南通大学艺术学院226007
大众文艺 2016年11期
关键词:伦勃朗笔触色彩

蒋婷婷 (南通大学艺术学院 226007)



试探画家热衷系列绘画之成因
——以伦勃朗自画像、莫奈《干草垛》为例

蒋婷婷(南通大学艺术学院226007)

摘要:克劳德·莫奈被称为法国印象派之父,对于光和色的表现颇有自己的心得,创作过多幅干草垛,不尽相同。他摆脱理论的束缚,将自己对于自然的感知力尽情地表现在画布上,草垛源于自然,同时又将自己的主观意志融入其中。不同时期伦勃朗也创作过多幅自画像,本文将剖析颜料的变革、光学的发展及画家当时的心情等客观条件对于创作《干草垛》及自画像的影响,探析影响画家尝试对同一个题材进行多次创作的原因。

关键词:莫奈;伦勃朗;系列题材;笔触;色彩

莫奈是法国印象派之父,他用自己的眼睛感受生活中的美并把它记录下来展现于我们的眼前,他的一生致力于光和色彩的研究,《日出·印象》《阿尔让特伊大桥》等作品让我们看到了他对光的感知能力,而他从1891年开始的系列创作《鲁昂大教堂》《干草垛》《睡莲》等更让我们看到了艺术家对于光的追逐。伦勃朗早于莫奈两个世纪已经对系列题材有过研究,他的《杜普教授的解剖学课》《夜巡》等作品我们耳熟能详,但系列题材自画像令我们印象深刻,对此我不禁萌发出画家创作系列题材是有一定意义的想法。

一、美在身边

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慢慢忽视了生活中的美,在谈起自己的作品也是乏善可陈,殊不知生活已经给了我们很多,罗丹曾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从巴比松画派开始,画家逐渐留意自然中的美景,开始提倡户外写生,到印象派大师莫奈这里已经发展到处处是诗意的地步,教堂的一角、远处的草垛、水面的荷叶……在他的世界里任何在自然光下的物体都是美的,他追逐的不是物象本身而在太阳的颜色。伦勃朗说过:“我的意思是,意大利人生活在意大利,他们对意大利的事物具有他们自己的思想感情,我们生活在荷兰,我们从我们国家的熟悉事物中获得灵感,而不是从千里之外去找到一些东西。”1伦勃朗从他熟悉的生活中发现美,将自己看到的美与我们分享,他每天最长时间接触到的莫过于自己,对于自己的熟悉驱动他拿起画笔记录下此刻的美。对于他们来说,美就在身边,不用刻意去寻找。

二、美在笔触

(一)浓厚干稠

伦勃朗在前期由于受到古典主义绘画的影响,画面采用直接透明画法,整个基调都十分光滑细腻,几乎看不到笔触的存在,然而画家也希望在笔触方面有所突破,在1628年的自画像中我们可以看到画家直接用笔杆勾勒的头发,已有“笔触造型化”的意思,让笔触服务于头发造型的需要,最简单直观的表现头发的质感、动态。(如图1)

图1 伦勃朗自画像 1628年

图2 伦勃朗自画像

中期到晚期的作品中对于笔触的表现已经是得心应手,可以明显的看到他的笔触,突破了传统技法,采用厚涂法将颜色厚重的涂抹在画布上,运用方块笔触大胆绘画,岁月在他脸上留下的沧桑在画中也如斯体现。(如图2)

而莫奈追求的是光和色彩,在笔触上从一开始就没有在意,更准确的说是没有多余的精力去隐藏。他2年内画了15幅草垛,听起来不以为意,可他并不是一幅一幅去完成,而是在三四块画板上同时作画,光是瞬息万变的,他感受到时间的紧迫性,并不在笔触上刻意描摹,笔触之间相互叠加,带有厚重感,无意中堆叠出了草垛的质感。

(二)千变万化

伦勃朗从早期到晚期笔触从无到有,对于头发和皮肤质感的不同笔触表现手法也不相同,晚期笔触更是变化多样。早期作品人物脸部细腻光滑,这与当时资产阶级的审美取向有关,却不是决定性因素,主要还是受了新古典主义的影响。晚期作品对于凸显的笔触已经毫不在意,更关注内心世界的表达,对于脸部的笔触洒脱且坚定,那时已经突破古典主义画风有了自己的风格,坚定的笔触更是表达自己对于艺术审美的坚持。1879年莫奈失去爱妻,画风开始改变,在草垛中的笔触如飞舞的音律一般多样,可是还能看到他顺着草垛的结构来绘画的特点,笔触千变万化,画面中没有用线来造型,草垛的边缘都是用笔触堆积起来的,变化的笔触互相交织,结成一张彩色的网,《草垛》就像是透过这张网画出来的。(如图3)

图3 莫奈《草垛》

三、美在色彩

17世纪的伦勃朗受到文艺复兴的影响,画面的色调多呈现变化甚微的褐色调子,他的自画像暗部多用褐色打底,让我们感知到人物的分量。这里不得不说一说自画像的亮部处理,跟古典主义作品有一定的区别。威尼斯画派时期画家已经开始注意表达光和色彩,一部分来自自然中一些柔和的光,一部分是画家心中定的光,而伦勃朗画面中的光则与之有微妙的差异。

观察提香的《穿棉袄的男子》(如图5),它的光像是从窗外投进来的自然的柔光,从头像到衣服的描绘都透出画家对对象真实的描绘,近处的衣服颜色鲜亮,反观伦勃朗的自画像(如图4),在色彩上坚持补色对比,放弃了鲜艳的固有色,将重点描绘的头部放在光线下,剩下的服饰及手等都笼罩在一片阴影中,使画面层次清晰。这与当时环境有关,伦勃朗所处时代还没有发展出锡管颜料,颜料需要自己研磨,因此他对自己惯用的颜料蒲黄、赭石、大青等都十分熟悉,在技法上也炉火纯青,颜色不多中间色调却做的极为丰富,画中好像总有一束光,可仔细品味又更有对象由内而外散光的意思,他的光线主要集中在头部,这与画家的初衷有一定的关系,为了探索人物的面部表情,更多的描绘头像,我们的视觉焦点便集中在头部,画家欲与观者心意相通。

而莫奈所处的时代锡管颜料已经出现,携带方便,画家在制作时间和成本上大大减少,他们花更多的时间在突破传统绘画技术上,莫奈在色彩上可以说将颜色用到了极致。莫奈在色彩上的发展也与当时光学的发展有关,当时这方面的科学研究表明:颜色不是物体所固有的特性,而是物体反射出来的光线。19世纪50年代后德国的海尔谟荷兹所著《色调的感觉》、法国谢弗尔所写《论色彩的对比的法则》等都为印象主义提供了科学理论上的基础。早前牛顿就用三棱镜发现光并不是没有颜色的,是由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组成,莫奈寻得真谛画面用这七色配色,努力接近光源,将颜色挤在画布上直接调和,色彩绚丽丰富,暗部摒弃黑色,用鲜亮的色彩,加强色相、明度上的对比,将对象的影子都描绘的生动有趣,一改伦勃朗画面的褐色色调,画面灿烂却并没有因为颜色的五彩斑斓而浮躁,反而有一派祥和之景。(如图6)

图4 伦勃朗自画像 1669年

图5 提香《穿棉袄的男子》

图6 莫奈草垛

两人在色彩上完全走的是不同方向的道路,却也有相似性,单张看自画像或者《草垛》,我们看到的是那一天、那一瞬间的物象,可把他们放在一起,我们看到的是伦勃朗的从小到大,草垛的春夏秋冬,从早到晚,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他们在记录时间的流动感。

四、美在突破

我相信画家对于系列油画的创作不止在描摹对象本身,表现时间的流动感,更多的是在通过多次实验完善技法,从技法的表现转向思想的表达。17世纪荷兰才从西班牙殖民统治中独立起来,繁荣的经济、文化,发达的科学技术发展了一批有思想的画家。他们开始寻求摆脱天主教会和宫廷贵族的束缚,为新兴的资产阶级服务,他们关注表现人的现实生活、情感愿望。伦勃朗早期为了便于练习造型和色彩,探索人物的脸部表情,自画像早期作品可以明显看到他当时的意气风发,在服饰和生活方式上不惜笔墨去描绘,我们可以直观感受到服饰的细节及质感(如图7),在他35岁左右对于荷兰画派的流行风格的掌握已经达到顶峰,开始寻求突破,到1642年妻子去世,《夜巡》遭受委托人的拒绝,他窘困的生活、孤独的状态便成了导火索,画面打破传统呆板的样式,画家开始关注反映人性、生命的题材,后期自画像尤其感人(如图8),重点描绘头部,其他一切从简,衣纹的描绘不再细致入微,大的笔触加以概括,笔触不加掩藏描绘脸部特征,深邃的眼神向我们展现了历经沧桑后的平静,起初画像中的春风得意,到中年时的迷茫不得志,晚年时画面突破了肖像画写实的限制向情感转变,对人生的思考已经融入画中,几十载的人生经历,曾得意过、痛苦过、潦倒过,最后一切归于平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勤奋、沉着、坚强且执着的画家。

图7 伦勃朗自画像 1634年

图8 伦勃朗自画像 1661年

受到巴比松画派的影响及1871年巴黎公社的失败后,艺术家们普遍对政治冷漠,不愿意用艺术反映政治和社会生活,印象派画家开始走出画室,在自然风景中寻求安慰,德拉克罗瓦曾以亲身经验指出:“只有在露天之下,特别是在太阳下,肌肉才会呈现出其真正的色彩。一个人,在他伸头到室外的时候,那效果是比它缩在室内的情况下相当不同的。由此可见,一味躲在画室里搞习作,是没有大多好处的,因为你所观察的并加以描绘的全非物体之真正的色彩。”2莫奈的草垛完全追求物体本身的色彩,风景画突破传统题材和构图的束缚,完全以对主体的感知能力为主要出发点。画面颠覆了巴比松画派的风格特点,用短小的笔触构成画面,这与当时19世纪30年代摄影术的出现有关系,照片可以代替古典主义的逼真性,继续往写实这条路走下去只会走进一个死胡同,莫奈在不断创新中开辟了印象主义的道路,开启画家记录一瞬间的景象,突破了巴比松画派的技法及在色彩方面的表现。色彩的靓丽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五、结语

当然有很多画家都创作了系列题材的绘画,莫兰迪画了一辈子的瓶子,梵高画了许多鲜艳的向日葵,德加画了姿态各异的舞女……这些艺术家们不断探索着绘画中的进步空间,在自己的世界里孤独又任性的走着,一幅作品不能代表什么就创作一系列的作品,伦勃朗在自画像中越来越注意自己内心情感的表达,叔本华曾说:“当一个人面对镜子时,永远都不会以陌生人的眼光来审视自己,他的潜意识中总会不断低声的提醒自己,那不在是另一个我,而是我的自我。”3一个孤独的老人在向我们倾诉他不得志的苦衷,坦然接受的平静,时代不接受他,但自己接受了自己,在自己的画中他肯定了自己。如同莫奈,他在当时是一个颠覆性的存在,狂放的笔触、不羁的色彩,他在思想上是一个孤独者,心中对于光的崇拜无人述说,只能与画面共语,不管打雷闪电还是鹅毛大雪,他都与自己的画板相伴,与光对话,哪怕妻子生病时,都在观察妻子脸部色彩的变化,这是何等的孤独呢?当惊艳世人的15幅草垛展览于人前终于被人理解,才终于从孤独中解放,意得笔先。不同时期的两位画家都是当时画坛的一朵奇葩,显少有人能理解,伦勃朗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为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的艺术遗产,莫奈对光与空气突破性的理解推动了后来画派的发展,为后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等铺平了道路,也启发了后来的抽象主义。他们是伟大的艺术家,他们是孤独的,他们在岁月里孤独的老去,无人倾诉,便学会了在绘画中宣泄自己的情感。

注释:

1.张弘听,杨身源.西方画论缉要[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0(4):225.

2.[美]菲尔・梅茨格著,王菡薇,张国申译.怎样表现绘画的光影[M].安徽美术出版社,2000:28.

3.吴晓鸥著.伦勃朗油画[M].吉林美术出版社,2006:5.

参考文献:

[1]外国美术简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2]世界名画家全集.莫奈[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蒋婷婷,南通大学艺术学院15级美术学专业研究生。

猜你喜欢
伦勃朗笔触色彩
伦勃朗的“败笔”
伦勃朗的“败笔”
艺术之春
拥挤豆豆林
“伦勃朗光”到底是什么样的光?
张德娜:以细腻笔触诠释自然之美
梵高:笔触与激情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伦勃朗的生年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