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摘要]喜剧片是好莱坞电影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主打轻松幽默并融合多重主题的电影类型更契合当前的电影消费市场,符合观众对于娱乐文化的精神需求。面对好莱坞喜剧片的成功,中国电影在经历情节模仿和经验借鉴的阶段后,开始尝试翻拍经典喜剧片。电影《新娘大作战》结合时下火爆的婚恋问题,将好莱坞版《新娘大作战》进行本土化改编后重新搬上大银幕。本文从改编翻拍的娱乐化倾向着手探讨中国版《新娘大作战》。
[关键词]《新娘大作战》;本土化;电影改编;娱乐化
后工业时代的来临让“全民娱乐”成为当下重要的关键词,人们对于精神层面的追求使电影业再一次迎来了所谓的“黄金时代”。然而,冷静地观察当前火爆的电影院线,能够创造票房奇迹的往往是喜剧类型片,大众文化的回归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当前更受到观众欢迎的是让人精神放松、身心愉悦的娱乐化电影,绝非追求艺术性和实验性的艺术电影(精英电影)。
多年来,好莱坞喜剧片始终是票房争夺战的利器,尤其在当前的“全民娱乐”时代,好莱坞喜剧片以其丰富的娱乐元素和多元化的文化、主题表达,以强有力的娱乐姿态始终能够在票房争夺战中获得观众的选择与喜爱,即好莱坞喜剧片显示出更契合这个时代文化艺术潮流的艺术特征。中国喜剧电影在近几年得益于后工业时代“全民娱乐”的文化氛围,显示出争夺中国电影票房的强大创作野心,屡创国产电影票房新高。尤其在创作上,中国喜剧片导演集思广益,在吸取好莱坞喜剧片成功经验的同时,也尝试改编翻拍经典同类型电影。2015年8月,导演陈国辉将翻拍自好莱坞经典同名电影的《新娘大作战》推上大银幕,当下国内最炙手可热的明星——倪妮、杨颖、陈晓、朱亚文等人的加入让这部电影具有十足的话题性。相对好莱坞原版《新娘大作战》而言,陈国辉的改编表现出更强烈的娱乐化倾向,无论是在主题思想的表达、剧情内容的本土化改编上,抑或是人物形象的扁平化呈现上,都让这部翻拍片成为不折不扣的娱乐片,呈现出狂欢化的艺术特征。
一、娱乐化对主题内涵的消解
喜剧电影一直是好莱坞电影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长时间、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创作经验的总结,好莱坞喜剧电影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成熟的制作体系,无论是在剧情编写、人物形象塑造,还是主题思想的注入上,都呈现出一定的创作规律和技巧,同时也呈现出一定的主题表达深度,绝非一部简单意义上的专门搞笑的娱乐电影。在喜剧类型化的叙事中,常常在嬉笑怒骂中着力表现几个重要的思想主题,将美国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表现出来。因此,当代好莱坞喜剧片擅长与爱情片相结合,在爱情主题的呈现过程中表达人性自由的追求、人自身价值的实现、人物内心的成长蜕变,甚至上升到女性主义、存在主义等理论高度。因此,好莱坞喜剧片并非只是一味地搞笑,虽然披着娱乐大众的外衣,但是骨子里仍然专注于思想意识的表达。
好莱坞版《新娘大作战》(Bride Wars,2009)是一部喜剧爱情电影,虽然影片从头至尾将喜剧精神发挥到了极致,但是个人成长主题是贯穿影片始末的精神轴线。影片在兼顾喜剧效果的同时,并没有让剧情流于平淡,同时也没有让主题的表达过于庸俗而匮乏,正是基于此,好莱坞喜剧片创作的成熟度可见一斑。从小幻想着完美婚礼的丽芙和艾玛,在成人后仍然是最要好的朋友,并分别拥有心仪的男友,在两人分别被男友求婚以后,童年时期梦想的完美婚礼计划开始逐渐付诸实施,也在阴差阳错之下,两人为了同样的目标——童年时期的完美婚礼,而开始了充满戏剧性的“较量”。虽然丽芙与艾玛从小梦想的是一场一定要举办在广场酒店的完美婚礼,而对于另一半却没有太具体的想象,她们的共同理想只是对于婚礼形式的完美追求,流于表面形式的疯狂追求让二人的较量充满歇斯底里与不可思议,也让整部电影的剧情表现极具喜剧张力。但是,电影的主题表达并没有完全停留在二人对于形式化婚礼的追求上,随着疯狂较量的不断推进,对于爱情、婚姻、友谊真谛的追寻成了二人于疯狂行径背后开始思考的问题,从表面形式到内在精神的探寻正是好莱坞版《新娘大作战》主题表达的精妙之处,也使影片具有更深刻的主题内涵。
而陈国辉在进行本土化改编翻拍的时候,将原作的多重成长主题精神进行了娱乐化的消解,中国版《新娘大作战》成了单纯的“撕”系列电影,在疯狂的互相诋毁与彼此伤害以后,最终留下的只有“友谊万岁”的主题。同时,并没有像好莱坞版当中那样峰回路转的结尾,在中国版《新娘大作战》当中,无论马丽与何静的行径如何疯狂,彼此的伴侣都没有选择离开,影片的结尾呈现了一个喜剧狂欢式的大团圆结尾,二人的友情、爱情与婚礼都得到了善始善终的处理。原版电影当中,艾玛在婚礼的最后一刻与男友弗莱彻和平分手,经过漫长的婚礼筹备的闹剧,艾玛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婚礼并非只是在形式上的完美,她突然意识到与自己结婚的另一半才是整个完美婚礼中最重要的部分,感受到爱情与婚姻真谛的艾玛放弃了自己争取已久的完美婚礼,却在放弃之后“转角遇到爱”,反而收获了真爱。但是,陈国辉在改编的时候,过多考量的是影片的娱乐效果和大团圆结尾,对于二人的爱情和婚姻进行了更单一的处理,并没有像原版电影那样上升到一定的主题高度,让整部影片流于平淡,谈不上主题深度的诠释。
二、泛娱乐化的剧情改编
作为一部喜剧电影,好莱坞版《新娘大作战》在剧情设置上呈现出典型的美国文化特征,以纽约曼哈顿为叙事空间的结婚争夺战,以纽约人的现实生活为基础,对于故事剧情进行了有机的编排。在影片开始的“和平时期”,丽芙与艾玛表现着在纽约生活的女孩最真实的日常生活场景,在纽约中央公园跑步健身,晚上与三五好友一同在酒吧买醉,彼此畅谈着自己工作和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等等。而到了“战斗阶段”,丽芙与艾玛之间勾心斗角的情节安排也是基于现实的夸张和搞笑,并没有任何过分的、超现实的演绎成分,让观众深深地觉得所有的情节安排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充分展示了好莱坞喜剧片中情节安排上的喜剧张力。
但是,中国版《新娘大作战》却呈现出过分的泛娱乐化演绎式改编,几乎照搬照抄好莱坞原版电影的同时,将情节生硬地进行本土化处理,让观众对于这种硬性的剧情移植产生本能的排斥心理。例如,在马丽与何静遇到彼此的另一半的情节当中,马丽与何静模仿好莱坞大片中女明星的购物出场方式,从商场里婀娜多姿地走了出来,两位门童给性感妩媚的二人打开商场大门,影片则运用慢镜头的表现方式,让观众将二人举手投足间的做作和娇媚尽收眼底。但二人前脚刚迈出商场大门,马上就在门口摔了一跤,几乎与此同时,二人今后携手走进婚姻的另一半现身了,一个绅士地搀扶起何静,另一个则快速按下快门不断给马丽拍照,这一切也都以慢镜头的表现方式进行展示。中国版《新娘大作战》几乎以恶搞的方式展现了这两对情侣相遇的场景,利用慢镜头将整个过程戏谑化、夸张化,完全以超现实的娱乐化姿态进行了演绎,剧情的编排基本没有现实基础,直接将整个剧情推向了泛娱乐化的边缘,几乎直白地告诉观众在观看的是一部无厘头的喜剧电影。这几乎与好莱坞版《新娘大作战》自然铺垫的剧情设置大相径庭,过分的娱乐化改编让剧情呈现出生硬、不真实的低俗化特征。
对于剧情改编的泛娱乐化倾向尤其表现在影片结尾处的“最终争夺”上。在何静发现婚礼上的光盘被掉包以后,近乎疯狂地奔向马丽的婚礼现场,而门口的婚礼司仪等人却与何静展开了一场夸张的“螳螂拳”近身搏斗,身着低胸婚纱的何静做着夸张的武打动作,制造出过分夸张的狂欢化娱乐效果,也让这个桥段消解了何静面对自己年轻时疯狂玩乐的影像被众人一览无余时的愤怒和尴尬,也让何静冲进马丽的婚礼现场与马丽的厮打变得矫情、无力,这种过分的戏谑和夸张直接削弱了影片高潮部分的戏剧张力。而有着广告植入的二人互相喂对方巧克力的场景,也无法戳中观众的泪点,而在二人严肃的煽情告白中,持续着无奈、尴尬的笑。在影片结尾,二人最终冰释前嫌,一同举办了这场来之不易的婚礼。两对新人来到牧师面前,彼此告白、承诺的时候,却被牧师带领着一起跳起癫狂的舞蹈,彻底使影片狂欢化和无厘头化,这种对好莱坞歌舞片和喜剧片的生硬模仿,最终让影片结尾变成一出让人摸不着头脑的闹剧。与好莱坞原版电影中,刚刚失去爱情和婚姻的艾玛,转身遇到真爱的充满温情、浪漫的桥段表现出的戏剧张力毫无可比性,这种娱乐化的剧情设置也将原作中的爱情主题深意消解殆尽,将影片对于婚姻、爱情的解读只是停留在了形式主义之上。
三、人物形象的扁平化处理
在好莱坞版《新娘大作战》当中,丽芙是一名曼哈顿顶尖律师之一,工作在曼哈顿最繁华地段的办公楼当中,过着前呼后拥的女王般的生活;艾玛是一名老师,温柔且善解人意的她,在一所学校当中勤勤恳恳地教书,对待从儿时开始就十分要好的闺密丽芙也是充满着理解和包容。二人在影片中的身份设置,呈现出当代工作生活在纽约曼哈顿的女性两种截然相反的特征,一个出众、一个平凡,一个富有、一个平庸,当代美国女性能够在二人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这样的人物身份设置也让两个女性形象极具说服力和号召力,轻易地调动起美国女性的情感共鸣。
而在中国版的改编处理后,两个核心女性形象呈现出扁平化的形象特征,无论在演员的外形还是身份背景的设计上,都呈现出模糊化和超现实的创作倾向。在影片当中,马丽与何静都能够任意地支配自己的生活,轻松交到富二代男友,随心所欲地安排自己的未来。马丽与何静在影片当中,首先被物质化、符号化,两人都表现出拜金女的形象,一味地追求“高大上”的生活,挥金如土地筹办自己的婚礼。而彼此的结婚争夺战当中,二人竭尽所能地模仿着好莱坞大片当中的桥段,生硬地照搬原版电影中彼此恶搞的情节,而完全脱离了中国文化和社会生活的现实,将人物万能化,让观众完全得不到情感上的共鸣,也无法理解为何两个人能够超越现实、超越真实地在影片中夸张地演绎。
也正因为这种人物的符号化和扁平化处理,两个女孩并没有表现出原版作品中人物的丰满、立体的形象,马丽的咄咄逼人,何静的善解人意,都在两人夸张的演绎中充满着违和感,刚刚酝酿好的情绪不断被打断, 让观众不断地出戏。
因此,中国版《新娘大作战》的人物形象改编、设计,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本土化设计,两个“洋派”风格的女性脱离了当代一般中国女性的身份特征,以高于常人、异于常人的身份背景和言语行为消解了二人的真实感。而何静出其不意的善解人意,与马丽的泼辣刁钻,并没有区分开二人的形象特征,反而二人的这种性格设置时常在电影当中进行着转换。所以,中国版《新娘大作战》当中,马丽与何静的人物形象最终呈现出同一化的艺术特征。
四、结语
在娱乐精神的创作指引下,中国版《新娘大作战》的电影改编呈现出有别于原作的狂欢化艺术特征,无论是故事情节的改变还是人物形象的本土化重塑都呈现出不真实感,生硬地照搬与中国社会“水土不服”的桥段让观众从头到尾欣赏了一出癫狂喜剧,原作结尾处具有启发性和浪漫温情情感基调的剧情设置被中国版消解,最终影片的主题表达只停留在马丽与何静二人可笑的友谊上,脱离了原作爱情与婚姻的具有现实意义的指向性主题表达。因此,中国版《新娘大作战》的电影翻拍给予我国今后翻拍好莱坞电影以极大的启示和警示,如何避免文化和剧情的硬性移植造成的违和感,以及基于现实进行本土化的二次创作,都是值得我们今后深入研究探讨的议题。
[参考文献]
[1] 方敬杰.经典电影改编需要理性思考[J].声屏世界,2012(01).
[2] 李佑明,徐建纲.美国电影中的文化现象浅析[J].电影文学,2008(10).
[3] 苏新华.电影中的中西传统婚俗文化解读[J].电影文学,2010(12).
[4] 杨剑龙.影视剧翻拍的利与弊[N].文汇报,2006-12-14(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