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敏,李山林
(湖南科技大学 教育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论语文教师的课堂主导作用
刘佳敏,李山林
(湖南科技大学 教育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摘要: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堂课的教学质量,决定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否得到更好的激发。新课改以来,针对以往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缺失的现象,提倡“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但不乏有教育者存在理解偏差,矫枉过正,忽视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语文教师;语文课堂;主导作用
新课改以来,针对以往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缺失的现象,提倡“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活动增多了,主动性增强了,这是可喜的现象。但人们对新的教育理念的理解往往容易走极端,矫枉过正,在教育实践中就会出现偏差。如在语文课程改革中,因为在“新课标”中有“不宜刻意追求知识的系统性”的提法[1]。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就忽略语文知识的传授,导致有些语文课堂呈现为一种无理性的状态。同样,因新课程提倡“学生为主体”,许多教师就忘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教学中往往出现教师“失语”、不作为、放任自流的情况。有些教师过于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而导致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缺失。比如,在阅读教学的朗读教学环节,只让学生采用各种形式的朗读,自我感悟,却缺少教师对于科学朗读的有效指导;在提问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分组讨论,对学生回答的问题一味肯定表扬,教师不做分析讲解,不给出一定的答案,最后不了了之。一堂课下来,学生的活动是充分了,主体地位也体现出来了,但由于没有教师的有效指导,教学效果很值得怀疑。因此,在“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我们有必要重新提出“教师主导”这一老话题。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研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具体发挥“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堂课的教学质量,决定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否得到更好的激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师的课堂指导、课堂引导、课堂示范和课堂评价四个方面。
1教师的课堂指导
教师的课堂指导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给予相关语文知识的指导。在进行朗读时,教师要从情感走向、音韵、节奏、语调、语速等方面进行专业知识的指导;在进行写作时,教师要从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谋篇布局等方面进行专业知识的指导;在进行文体教学时,要对相关文体特点进行针对性的知识指导等等。以诗歌教学为例,诗歌教学最重视学生的读。李镇西说:“对于诗歌教学而言,朗读一遍胜过讲授十遍。”但朗读的“活”不能完全交给学生,教师也要参与其中,要进行一定的朗读指导。李镇西在每次朗读训练时,让学生多种形式自读后,就会针对课文进行具体朗读指导。比如《再别康桥》的教学实录中,有对诗歌朗读情感基调的指导,指导学生找出每节的情感基调;有对朗读音韵的指导,与学生一起将诗歌的韵脚都找出来,指导学生体会诗歌押韵的特色,然后通过朗读一起体会诗歌的音韵美[2]。这都说明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运用语文知识对学生的学进行科学性的指导,让学生在朗读的指引下越读越有进步,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原有水平。
2教师的课堂引导
教师的课堂引导主要体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教学手段如语言或者教学设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从引导凭借的条件角度,分为语言引导、文字材料的引导、图片音频的引导。因此教师要具备搜集、选取相关的课外资源的能力,辅助引导教学。比如引入写作背景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与思想情感;采用朗读音频可以引导学生把握正确的朗读语调节奏,带领学生进入课文的意境;同一主题不同作者的文章可以引导学生对比出课文的写作特色等等。
在语言引导方面,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引导方法——问题引导。问题引导并不是指要求教师事先设计好教学问题,而是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预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学习问题、对于问题的理解与探讨会停留在何种程度、要如何运用教学智慧在课堂上通过追问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思考问题。韩军在《我教鲁迅的<药>》的课堂实录中就很好地体现了教师追问的艺术[3]。在探讨《药》主旨时,说到第二层悲剧也就是革命者的悲剧,学生因为学过鲁迅的一些小说,于是有学生就提到鲁迅的小说一般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者的注意,学生在此就猜到了还有一层悲剧是指夏瑜这样的革命者的悲剧,但学生并不很理解,韩军并没有就此结束探讨、总结答案,而是根据学生现在所想到的来一个逆推追问,他问学生为什么这样理解,学生说“夏瑜是为了解救华老栓这样的下层群众而死的,可是他们却把他的血给吃了。” 韩军顺势又接着说:“这不正是‘得其所哉’吗?夏瑜革命,是为了华老栓这样的群众,而群众吃了他的血治病,他的血不恰好为人民而流吗?夏瑜应当高兴才对,怎么能是夏瑜的悲剧呢?” 学生答:“不能那样理解,夏瑜流血并不是为了让华老栓去吃他的血,而是为了推翻一个旧制度,建设一个新国家,让华老栓们过上好日子。不是让他们去吃他的血。” 韩军又追问说:“你认为,华老栓知道夏瑜的血是为他们而流的吗?知道夏瑜们革命的这种意义吗?”等等,就这样,韩军在学生现有思维的基础上,层层深入追问,让学生深入思考,最后对主旨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不过教师在追问时要注意,每一次追问思维跨度不能太大,应该是顺其自然的追问;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可以点到为止,换一个学生继续就同一个问题追问下去,直到把问题弄明白。这种引导,既让学生充分思考,又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又让班上学生都感受到这个问题的思考过程。
3教师的课堂示范
教师的课堂示范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演示某项语文技能如朗读、写字、语言分析与归纳、作文等,从而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榜样示范作用。教师的示范可以体现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比如,在阅读教学时,声情并茂的朗诵示范将学生引入文本的意境,让学生体会语调节奏的变化。在写作教学时,教师让学生学习在写作表达时适当运用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教师也要进行一定的语言运用的举例示范。其实教师的示范贯穿了教学活动始终,例如,教师在与学生探讨交流过程中体现出的发现问题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思考角度这都对学生学习起到了示范作用。比如,韩军在《登高》的教学实录中,他在学习课文之前就通过自己对这首诗词意境的感悟,以讲故事的形式给大家讲述了这首诗词的写作背景,然后饱含感情地用抑扬顿挫的语调朗诵了这首诗,当场课堂气氛凝重,竟有学生因老师读出的这种悲凉之感而心酸落泪[3],这就达到很好的示范效果。教师的示范需要教师具备相关的语文素养,具有榜样示范的能力,才能做到有效示范。
4教师的课堂评价
教师的课堂评价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表现活动作出的反应。教师的课堂评价具体表现在学生提出问题、回答问题、朗读等学习表现活动之后,教师都要及时给予有效评价。在这里教师要讲究评价的艺术,教师的评价内容既要对学生的表现活动予以鼓励又要指出其不足和缺陷,使之改进;教师的评价要有针对性,不能笼统而谈,要让学生明白好在什么地方、不好在什么地方,学生就会明白哪些该继续保持、哪些需要改进;教师的评价语言要让学生易于接受。李镇西老师就经常用比较幽默但又非常到位的评价点出学生的不足。比如,学生在读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时,语速较快,李老师评价说“给人的感觉,朱自清不是在散步,而是在跑步”,引得学生不好意思地笑了,同时也让学生明白自己朗读时没有把朱自清散步时那种悠闲惬意的心情读出来[2]。所以朗读一定要理解作品的意境、作者的情感,这就是教师评价的艺术。教师的评价还包括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的总结归纳,教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但学生知识水平有限,能理解但不那么透彻,会表达但不那么精准,这时教师就要及时对学生的表达进行归纳,从而让学生逐渐学会自己归纳,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教师的及时评价能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并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找到进步的具体方向。
5结语
教师要加强自身的语文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教师的主动性有效牵引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真正意义上实现课堂教学的双主地位,促成有效课堂教学的生成。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李镇西.听李镇西老师讲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 韩军.韩军与新语文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责任校对王小飞)
doi:10.13582/j.cnki.1674-5884.2016.04.007
收稿日期:20150412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XJK001AJJ001)
作者简介:刘佳敏(1992-),女,湖南益阳人,硕士生,主要从事语文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884(2016)04-0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