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林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吉林长春 130031
CBL联合PBL模式在消化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杜林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吉林长春130031
[摘要]目的探讨CBL联合PBL教学模式在消化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以常规模式完成该次教学工作,研究组以CBL联合PBL模式实施该次教学。记录两组学生在该次教学过程中学习依从性、理论知识及实际操作技能掌握情况、教学前后职业态度变化情况、学生对该次教学工作满意度,将所得数据经专业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学习完全依从率(73.47%)显著优于实施常规教学的对照组学生(学习完全依从率24.49%)(P<0.05);研究组理论知识、实际操作技能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经该次教学研究后对照组职业态度未发生较大变化,研究组职业态度较之前及对照组均显著改善(P<0.05);研究组对该次教学工作满意率高达71.43%,对照组学生实施常规教学后对该次教学工作满意率仅为38.78%(P<0.05)。结论对学生进行CBL联合PBL模式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消化内科疾病的认识程度,并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较为扎实。
[关键词]以案例为载体的教学法;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消化内科
CBL联合PBL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就是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将问题作为基础,使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等方法进行自主探讨,在问题中进行学习,从而通过实践得出结论。目前消化内科常用的教学方法就是教授以讲课的形式进行内容的灌输,但是学生在进行使用和检测是常常发现掌握的知识不够扎实,从而影响教学结果和学生自身的发展。该次研究选取该院98名学生,采用CBL联合PBL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旨在提高其教学效果,现将详细情况进行整理,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98名学生均为2015年1—12月期间于我校接受消化内科临床学习的2年级在校生,98名学生均同意参加本次研究;其中男55例、女43例,年龄17~23岁、平均(21.14±12.10)岁,按照学号将98名学生随机分为研究组(单)、对照组(双),每组49例,两组上述资料如年龄、性别方面无明显差异,对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两组学生均接受消化内科临床教学,其学习内容及课时均相同,指定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在职老师完成两组相应教学任务。对照组以常规模式完成本次教学工作,如即课前引导学生大致掌握本课时重点内容,课中利用语言、板书、教材等方式完成授课,课后适当留取作业等;研究组经CBL联合PBL模式实施该次教学。
1.2.2CBL、PBL联合教学模式即提出学习问题、引导建立假设、查阅资料、论证假设、归纳总结等五个阶段。教师应根据本阶段学习任务选择合适的病历资料,于课堂中指导学生自由结合分组,之后老师需根据该次教学内容提供相应资料便于学生独立查阅并验证上述讨论结果是否准确;待资料查阅阶段结束后各组学生需对该病例给予最终诊断;老师利用问答形式总结此类消化内科疾病的相关特征;待结束后老师需对本次教学给予总结性发言。
1.2.3效果判断标准①学习依从性:利用自拟学习依从性量表,于该次教学工作结束后由教学老师评价学生学习依从性,该量表共涉及完全依从、不完全依从、完全不依从3个等级;②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组织本校消化内科临床教学老师共同制定自拟消化内科理论知识问卷,指导学生于该次教学结束后独立填写该问卷从而掌握其对该次教学内容学习情况,该问卷得分范围0~100分,涉及内容包括常见消化疾病的诊断、鉴别、治疗等,分数与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呈正相关,即分数越高则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越好;③实际操作技能掌握情况:指定1~2名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专业技能教师对两组学生实际操作技能进行准确评价,该次研究统一选择消化内科临床教学相关操作,该评价项目得分范围0~100分;④职业态度:采用自拟职业态度量表评价两组学生职业态度,评价时间包括该次教学前、教学完成后,评价形式为不记名发放量表,待学生填写完成后经专业人员统一回收并统计量表得分,该量表满分为100分,分数与学生职业态度呈正相关,即分数越高则学生职业态度越好;⑤教学满意度:采用自拟满意度调查表实施不记名调查,掌握两组学生对该次消化内科临床教学过程满意情况,内容包括教学方法、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等,满分为100分,其中60分以下为不满意、60~80分为一般、80分以上为满意。
1.3统计方法
将所得数据输入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软件的Excel表中,经SPSS.19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实施相应分析,其中两组学生对理论知识、实际操作技能掌握情况属于计量资料(经±s表示、t检验),两组学生学习依从性、对该次教学工作满意率属于计数资料,当两组数据对比P<0.05则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2.1学习依从性
研究组的学生经CBL联合PBL教学模式完成本次学习后,其学习完全依从率(73.47%)显著优于实施常规教学的对照组学生(学习完全依从率24.49%),研究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学生的学习依从性比较[n(%)]
2.2理论知识掌握情况
两组学生经不同教学模式完成该次学习后,研究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对比[(±s),分]
表2 两组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对比[(±s),分]
注:*表示P<0.05,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组别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研究组(n=49)对照组(n=49)(92.36±3.41)* 83.39±3.52
2.3实际操作技能掌握情况
两组学生经不同教学模式完成该次学习后,研究组实际操作技能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表3所示。
表3 两组学生实际操作技能掌握情况对比[(±s),分]
表3 两组学生实际操作技能掌握情况对比[(±s),分]
注:*表示P<0.05,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组别实际操作技能掌握情况研究组(n=49)对照组(n=49)(89.24±1.17)* 71.59±6.38
2.4职业态度
两组学生于该次学习前职业态度对比结果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该次教学研究后对照组职业态度未发生较大变化,研究组职业态度较之前及对照组均显著改善,数据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表4所示。
表4 两组学生接受该次教学研究前、后职业态度变化情况分析[(±s),分]
表4 两组学生接受该次教学研究前、后职业态度变化情况分析[(±s),分]
注:*表示P<0.05,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示P<0.05,与学习前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组别 教学前 教学后研究组(n=49)对照组(n=49)72.35±3.14 70.56±3.27(96.45±1.08)*★87.98±2.71
2.5教学满意率
研究组的学生经CBL联合PBL教学模式完成该次学习后,其对该次教学工作满意率高达71.43%,对照组学生实施常规教学后对该次教学工作满意率仅为38.78%,数据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为了提高学生对于消化内科的疾病应变能力,该文对学生采用CBL联合PBL的教学模式。在进行CBL教学的重点是对学生病案的讲解,即以问题为基础,通过学生自主阅读资料和讨论使问题逐渐明了,并在反复实践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理论知识水平,对原有知识进行巩固;但须注意病案的选取中要选取临床表现较为典型的和不典型的,其中不典型的占比较大。
该研究可知,对照组学生接受常规消化内科临床教学后,该组学生对理论知识、实际操作技能掌握程度较差,学生学习完全依从率仅为24.49%、对该次教学满意率仅为38.78%,其职业态度较教学前未得到较好改善,提示以往常规教学并无法获得较为理想的消化内科临床教学效果;对研究组学生采用CBL、P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后,该组学生对理论知识、实际操作技能掌握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学生学习完全依从率高达73.47%、对该次教学满意率高达71.43%,其职业态度较教学前得到了较好的改善。这说明对学生采用CBL联合PBL模式进行消化内科教学,能够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依从性,并且能够较为自主地进行学习,对于学生知识的巩固均有较好的帮助;而对学生进行相关调查,可以看出学生本身的满意率也明显提高。提示消化内科临床教学工作中采用CBL、P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可获得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对学生进行CBL联合PBL模式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消化内科疾病的认识程度,并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较为扎实。
[参考文献]
[1]李俊杰,岳树强,王德盛,等.CBL联合PBL教学模式在普通外科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3,4(22)﹕410-413.
[2]陈勇兵,朱蓉英,杨文涛,等.CBL联合PBL教学法在胸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21(7)﹕3222-3224.
[3]杨新杰,周宏志,胡开进,等.PBL联合CBL模式在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11(13)﹕102-103.
[4]王玉敏,王洪武,綦会霞,等.CBL联合PBL模式在肿瘤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4,6(19)﹕141-142.
The Application of CBL Combined with PBL Teaching mode in Clinical Teaching in the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Digestion
DU Lin
ChangChun Medical College,Changchun,JiLin Province,130031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BL combined with PBL teaching mode in clinical teaching in the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digestion.Methods The control group only often complete the scale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by CBL PBL combined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teaching mode.Results The study group learning compliance rate(73.47%)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eaching routine control group of students learning full compliance was 24.49%)(P<0.05);study group theoretical knowledge,practical skills master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study group for this teaching job satisfaction rate as high as 71.43%and control group of students using conventional teaching on the teaching job satisfaction rate is only 38.78%(P<0.05).Conclusion It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students'understanding of the disease in the digestive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and to improve the students'understanding of the disease by CBL combined with PBL.
[Key words]Case based teaching method;Problem oriented teaching method;Digestive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中图分类号]R7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654(2016)03(a)-0125-03
DOI:10.16659/j.cnki.1672-5654.2016.07.125
[作者简介]杜林(1981.4-),女,吉林长春人,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主要从事高职高专西医内科学教育。
收稿日期:(2016-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