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小军,赵海军,叶淑萍,王志芬,葛凤兰
(1.河北省张家口建国医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2.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11 3.河北省康保县人民医院,河北 康 保 075000 4.河北省张家口市桥东区胜利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河北 张家口 075000)
急性胃肠炎患者血浆BNP和hs-CRP对心肌梗死风险预测的临床意义*
安小军1,赵海军2**,叶淑萍1,王志芬3,葛凤兰4
(1.河北省张家口建国医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2.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11 3.河北省康保县人民医院,河北 康 保 075000 4.河北省张家口市桥东区胜利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河北 张家口 075000)
摘 要:目的:由于年龄越大,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越高,而内科急诊的急性胃肠炎患者常有心book=138,ebook=142肌梗死被误诊,所以,通过常规监测急性胃肠炎患者的血浆BNP(B型血浆脑钠肽)和hs-CRP(超敏反应蛋白)指标,期望能够减少误诊,提高对心肌梗死的检出率。方法: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对在张家口市建国医院就诊的832例急性胃肠炎患者,按年龄分为≥40岁的组,共417例,<40岁的组,共415例,在患者就诊时化验血浆BNP和hs-CRP,然后追踪监测患者第2天、1周时的血浆BNP和hs -CRP指标动态变化,并随访两组患者中发生了心肌梗死的病例数,分析追踪不同年龄段急性胃肠炎患者血浆BNP和hs-CRP指标的临床意义。结果:≥40岁的患者组,从就诊第1天到1周时,血浆BNP和hs-CRP指标均高于<40岁的患者组,两组各个时间点血浆BNP和hs-CRP指标动态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岁的患者组内有9例在1周内确诊为心肌梗死病例,<40岁的患者组内仅有1例确诊为心肌梗死病例,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0岁的急性胃肠炎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增高,动态监测患者血浆BNP和hs-CRP指标可以对临床诊断提供帮助,可以减少误诊率;<40岁的急性胃肠炎患者也应该动态监测血浆BNP和hs-CRP指标,虽然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比例小,但仍需要提高警惕。
关键词:≥40岁; <40岁; 急性胃肠炎; BNP; Hs-CRP; 风 险
**通讯作者:Email:zhj651212@ sina.com
急性胃肠炎是内科急诊常见病,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被误诊为急性胃肠炎的病例常有报道,给内科急诊大夫提出了警示[1]。血浆BNP是由心室分泌的32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是心室对容积扩张和压力负荷的反应,当心肌受损导致收缩功能下降、舒张功能障碍时,心室容量负荷增加,心室肌肉受到牵张,会诱导心室分泌过量的BNP[2];hs-CRP是肝细胞合成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炎症反应、肌肉损伤时都会增高[3],可以作为心肌梗死、炎症反应等疾病的敏感指标协助诊断。患者发生心肌梗死时,由于出现全身的应激反应,会在发病的早期就出现血浆BNP和hs-CRP指标的升高[4],因为当患者以急性胃肠炎症状就诊时,血液动力学变化本身会加重和诱发心肌梗死的发生,所以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已经开始下降,我院从2009年1月开始对急性胃肠炎患者的血浆BNP和hs-CRP指标进行追踪观察,期望能减少误诊,报告如下。
1.1病例来源: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对在张家口市建国医院就诊的832例急性胃肠炎患者,按年龄分为≥40岁组,共417例,其中男性302例,女性115例,均为发病2h内就诊,以胃痛、恶心、呕吐为主要表现,均无明显心悸、心慌、心前区疼痛等表现,心电图检查无异常;<40岁组,共415例,其中男性305例,女性110例,均为发病2h内就诊,以胃痛、恶心、呕吐为主要表现,均无明显心悸、心慌、心前区疼痛等表现,心电图检查无异常。
1.2排除病例:对有心肌梗死病史的、正在应用抗心衰治疗的患者不作为入选病例,近半年内因为心脏疾病治疗的不进入研究病例,不能进行有效随访的排除出研究对象。
1.3治疗方案: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抗感染、补液治疗,对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给予相应药物治疗。
1.4观察指标:急诊入院当时即刻化验血浆BNP和hs-CRP,入院第2天(入院24~48h内)再次化验血浆BNP和hs-CRP,治疗1周第三次化验血浆BNP和hs -CRP,对化验数据记录整理。
1.5指标检测方法:
1.5.1血浆BNP: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BNP,在静息状态下抽取患者静脉血2mL,置于有EDTA抗凝药的试管中,3000转/ min离心出血浆,采用Triage诊断仪(美国Biosite公司产品),血浆与BNP的鼠类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发生反应产生荧光信号,诊断仪通过测定荧光强度定量测定BNP浓度。
1.5.2血浆hs-CRP:在静息状态下抽取患者静脉血2mL,置于有EDTA抗凝药的试管中,3000转/分离心出血浆,采用乳胶增强比浊法hs-CRP检测试剂盒(上海长征),通过OLYMPUS 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得出数据。
2.1不同年龄组血浆BNP指标变化的比较:≥40岁组的患者第1天血浆BNP平均(88.36±38.15)pg/ mL,第2天(86.22±30.01)pg/ mL,1周时(64.06±24.62) pg/ mL;<40岁组的患者第1天血浆BNP平均(66.27± 21.91) pg/ mL,第2天(54.16±17.09) pg/ mL,1周时(31.08±11.07)pg/ mL;两组在各时间段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不同年龄组血浆hs-CRP指标变化的比较:≥40岁组的患者第1天血浆hs-CRP平均(9.76±3.47)mg/ L,第2天(8.05±2.88)mg/ L,1周时(7.58±2.07)mg/ L;<40岁组的患者第1天血浆hs-CRP平均(4.08±1.55) mg/ L,第2天(3.75±1.19)mg/ L,1周时(2.99±1.06) mg/ L;两组在各时间段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不同年龄组急性胃肠炎患者血浆BNP和hs-CRP指标的比较
心肌梗死是供应心肌血液的冠状动脉血管闭塞造成的,发生心肌梗死后,心脏收缩功能急剧下降,迅速引起一系列血流动力学的连锁改变[5]。当心肌缺血持续30min以上时,就会造成胃肠道淤血和有效循环血流不足,但心肌梗死发生开始,虽然心肌收缩功能还没有衰退到引起动脉血流改变,也可能会首先引起冠状动脉血管痉挛,这时的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就会紊乱,导致心室负荷增加,与此相关的血浆指标BNP和hs-CRP也就开始升高[6]。发生下壁心肌梗死后,会刺激膈肌引起反射性腹痛,而胃肠淤血也会导致胃肠道平滑肌收缩、痉挛,出现消化功能反应如恶心、呕吐,所以,急性心肌梗死可以首先以急性腹痛、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为表现,如果能够及时诊断,可以采取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的措施,挽救濒死的心肌,防止梗死扩大,对预防并发症,抢救生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急性胃肠炎在发病过程中,也可以诱发心肌梗死的发生,特别是年龄偏大的患者,原因是:急性胃肠炎经过脱水、电解质丢失,会发生血液浓缩、血黏度增高、血小板聚集,进而诱发血栓形成,成为发生心肌梗死的基础;同时,急性胃肠炎导致的应激反应会使儿茶酚胺和血管紧张素水平升高,作用于冠状动脉后可以造成血管强烈收缩,发生心肌组织严重缺血和缺氧。急性胃肠炎能够诱发心肌梗死的原因还与致病菌产生的内毒素有关,这些致病菌产生的内毒素可以造成管内皮细胞损伤和血管通透性增加,使血容量减少,血黏度升高,并且可以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诱发血栓形成。细菌内毒素还能激活血小板因子,引起血小板聚集,增加形成血栓的机会。恶心和呕吐使电解质和血容量丢失必然激活了交感一肾上腺髓质系统及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特别是年龄较大的患者,免疫功能降低,消化功能紊乱促使迷走神经反射增强,恶心和呕吐等消化道症状难以缓解,更容易诱发心肌梗死的发生。
早期预测心肌梗死发生对挽救心脏功能非常重要,而能够从血液指标判断心肌梗死发生风险就会为临床采取措施提供依据。已经有证据表明,血浆BNP 和hs-CRP指标先于心电图、心脏彩超、心肌酶谱等表现出来,并且,这2个指标的升高与ST段是否抬高没有关系,先于射血分数而改变,是目前预测心功能下降和心肌梗死发生最敏感的指标。作为一种心脏神经激素,BNP在正常心脏细胞有微量表达,而在心室容量负荷加重时分泌增多。但其敏感性在于,心室肌细胞受到牵拉时就会分泌增加,并释放入血,发挥生物活性,具有很强的利钠、利尿、扩血管、抑制肾素原血管紧张素原醛固酮系统和交感神经的作用。当血浆BNP高于100pg/ mL时,预示有可能发生心肌梗死。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炎症、创伤、感染、组织坏死的敏感指标,对判断预后,分析治疗效果十分有用。CRP可以作为独立指标,用于心血管疾病的分析,如果与BNP联合检测,则对判断心肌梗死发生的风险更有意义。而且,hs-CRP早于临床发生胸痛、腹痛、心悸、心慌等症状前就出现了异常升高,对没有心电图、心脏彩超改变的患者,hs-CRP指标照样升高。
年龄超过40岁的患者,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逐渐会下降,对心肌损害因素的刺激敏感性更大。这组年龄段的患者,心血管硬化程度增高,血管脆性增加,当遇到对心脏损害因素的刺激时,心脏舒缩功能下降更明显,表现为血浆BNP和hs-CRP升高更明显。此外,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患者,在年龄超过40岁的人群中会逐渐增加,这些疾病都进一步增加了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当遇到急性胃肠炎发作时,诱发血栓形成的风险就会增加,必须非常警惕急性胃肠炎症状掩盖下的心肌梗死潜在威胁。本研究表明,≥40岁的患者组,从就诊第1天到1周时,血浆BNP和hs-CRP指标均高于<40岁的患者组,两组各个时间点血浆BNP 和hs-CRP指标动态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岁的患者组内有9例在1周内确诊为心肌梗死病例,<40岁的患者组内仅有1例确诊为心肌梗死病例,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些结果提示,≥40岁的急性胃肠炎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增高,动态监测患者血浆BNP和hs-CRP指标可以对临床诊断提供帮助,可以减少误诊率;<40岁的急性胃肠炎患者也应该动态监测血浆BNP和hs-CRP指标,虽然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比例小,但仍需要提高警惕。
参考文献:
[1] 顾连和.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55例首发症状分析[J].临床荟萃,1995,10(2):69.
[2] 李泉,韩陈燕,张松涛,等.BNP与hs-CRP联合检测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效果的观察[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9,30(7):682~683.
[3] 黄泽红,肖洪广,刘汉欣,等.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意义[J].广州医药,2005,36(2):66~68.
[4] 梅四清,廖声荣,苏汉文.BNP和Hs-CRP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及梗死后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J].微循环学杂志,2008,18(2):43~44.
[5] 蔡世超.血浆BNP联合hs-CRP对早期诊断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价值及与近期预后关系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07,32(4):19~22.
[6] 刘克字,张重梅,杨俊芹,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BNP、hs-CRP检测的临床意义[J].山东医药,2007,47 (34):110~112.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 j.issn.1006-6233.2016.01.047
文章编号:1006-6233(2016)01-0137-04
*基金项目:河北省卫生厅重点科技研究计划项目,(编号:201313b150025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