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合并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

2016-06-12 07:50:49徐志勇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6年4期
关键词:临床特征医院感染预防

徐志勇

作者单位:121200 辽宁 凌海,凌海市中医医院内二科



肝硬化合并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

徐志勇

作者单位:121200 辽宁 凌海,凌海市中医医院内二科

【摘要】目的 探讨肝硬化合并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5 年6月在辽宁省凌海市中医医院住院的360例肝硬化病人,统计并分析医院感染情况、病原菌及药敏试验结果、引起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人的预后。结果 合并各种医院感染共50例,包括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21例、肠道感染14例、呼吸道感染8例、其他7例。病原菌:革兰阳性杆菌20例、革兰阴性球菌10例、真菌8例。感染的病原菌对青霉素类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性较为明显,对第三代头孢菌素敏感。年龄≥60岁、实施侵入性操作、有肝硬化并发症、肝功能Child-Pugh分级C级、预防应用抗生素是引起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发生医院感染的肝硬化病人住院时间、病死率与无医院感染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硬化病人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危险因素较多,应展开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关键词】肝硬化;医院感染;临床特征;预防

肝硬化是由于肝脏受到一种或多种致病因子长时间或反复伤害出现的进行性损害,由于病程较长,易并发各类并发症,医院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医院感染不仅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甚至可导致病人死亡[2],因此,要积极有效预防和控制肝硬化病人发生医院感染。笔者对肝硬化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医院感染的特点,探讨预防对策。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0年1月—2015年6月在凌海市中医医院住院的360例肝硬化病人,均有门脉高压的症状和体征;肝功能减退,白蛋白/球蛋白≤1;B超或CT检查符合肝硬化表现。男190例、女170例;年龄45~86岁,平均(54.25±12.78)岁;病程2~15年,平均(7.45±2.28)年;包括肝炎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代谢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硬化、营养不良性肝硬化、隐源性肝硬化等。

1.2研究方法 对病人血液、痰液、尿液、腹水及便等进行常规检查与细菌培养,结合胸部X线等检查,判定其是否发生感染及发生医院感染的部位;分析引起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观察医院感染对预后影响。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发生医院感染情况 发生各种医院感染共50例,其中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21例、肠道感染14例、呼吸道感染8例,其他部位感染(口腔、泌尿系、皮肤软组织等)7例。

2.2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药敏试验 革兰阳性杆菌20例、革兰阴性球菌10例、真菌8例,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白色念珠菌为主;8例为两种病原菌混合感染。病原菌对青霉素类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性较为明显,对第三代头孢菌素敏感,真菌对氟康唑敏感。2.3 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医院感染组年龄≥60岁、实施侵入性操作(腹腔穿刺、鼻饲管插入、硬化剂治疗、胃镜检等)、合并并发症(肝肾综合征、消化道出血和肝性脑病等)、肝功能Child-Pugh分级C级、预防应用抗生素高于无医院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引起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见表1。

2.4医院感染对预后的影响 发生医院感染病人的平均住院时间(34.35±9.26)d、死亡8例,无医院感染病人的平均住院时间(19.08±4.28)d、死亡8例,上述两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8、χ2=21.17,P<0.05)。

3 讨论

肝硬化病人由于免疫功能明显受到抑制,单核吞噬细胞功能减弱,机体抵抗力低下,因此,成为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3]。本研究显示,肝硬化病人医院感染发生率达13.89%,与文献报道一致[4]。

本研究显示,肝硬化病人合并医院感染具有如下特点。①感染部位: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是最常见医院感染,其发生发展与门脉高压时肠道菌群紊乱、肠黏膜屏障功能低下、肠道细菌移位等多种因素有关。肝硬化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病人临床症状常不典型,且变化多样,脾功能亢进导致外周血白细胞不升高,腹水培养阳性率较低等,常影响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诊断[5]。其次为肠道感染。②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性: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白色念珠菌为主,且耐药率高。因此,应了解医院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情况,依据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使用抗生素,对降低二重感染及细菌耐药具有重要意义。③引起医院感染因素:引起医院感染的因素较复杂,年龄越大越易发感染,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逐渐减弱,免疫力下降;Child-Pugh分级越高肝损害越严重,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随之增高;存在并发症的病人易发生各种感染;侵袭性操作对病人的皮肤与黏膜之间的屏障造成损伤,给细菌入侵带来可乘之机,另外,如果操作不规范或不注意手卫生,易造成病原菌间接传播,导致医院感染发生;预防使用抗生素,使敏感菌被杀灭,耐药菌繁殖成为优势病原菌,导致感染发生。④预后:本研究显示,肝硬化合并医院感染病人的住院时间和病死率均高于无医院感染者,这主要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高胆红素血症、白蛋白明显下降、肝功能衰竭等有关;而感染又常诱发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及肝肾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使肝硬化进展为慢性重型肝炎,肝功能衰竭甚至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使病死率明显增高。

综上所述,肝硬化病人的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可延长病人的住院时间,增加病死率。应加强营养支持治疗,提高病人的免疫力;对高危病人展开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病人入院后应尽早完善各项检查,加强原发病的治疗,积极改善肝功能,纠正低蛋白血症;诊治过程严格掌握各种侵袭性操作的适应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并尽量减少侵袭性操作,减少医源性感染的诱因;避免盲目、无指征使用抗生素,防止抗生素滥用。值得注意的是,肝硬化合并感染是导致疾病进展的重要因素,早期诊断与治疗是决定预后的关键。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病人的症状、体征变化,及时进行血、尿、便、腹水及肺部X线检查,发现感染征兆,如持续低热、腹痛、腹胀、腹泻等,则应及早留取相关标本行细菌培养,一经诊断应即刻开始经验性治疗,并于初始治疗后48~72 h评估治疗效果,结合培养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提高疗效。

表1 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例(%)]

参考文献:

[1] 张达.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医院内感染成因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12):1784-1785.

[2] 屈宽顺.肝硬化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13):1740-1742.

[3] 汤国红,蒋丹.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率及危险因素[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5,14(5):329-331.

[4] 郑链跃,陶爱萍,丁小平,等.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治疗策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130-132.

[5] 刘胜昔,杨才勇.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48例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9):1187-1188,1191.

临床经验荟萃

【中图分类号】R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185(2016)04-0059-03 doi﹕10.3969/j.issn.1672-7185.2016.04.028

收稿日期:(2015-11-06)

猜你喜欢
临床特征医院感染预防
结直肠癌脑转移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
上海医药(2016年23期)2016-12-22 12:37:08
纵隔大B淋巴瘤22例临床分析
荨麻疹患者临床特征与护理干预探析
血浆置换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2例临床研究
医学信息(2016年30期)2016-11-28 21:01:15
重症肺炎临床特征与治疗护理效果分析
重症监护病房感染危险程度分析与护理措施
加强护理管理 控制医院感染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4:11:56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铝箔针孔产生原因与预防方法探讨
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