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大学生群体体育活动的思考

2016-06-11 21:31荣娟
知音励志·教育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大学生群体体育活动思考

荣娟

摘 要

大学生群体活动是学校有组织、有计划的,以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为目的的,所开展的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他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获得人生有意的运动和娱乐经验。只有丰富大学生群体体育活动,增强体育的趣味性、健身性、娱乐性和休闲性,才能满足学生天生的游戏欲望,从而避免他们参加不健康的社会活动,有效地提高综合素质,达到全民健身的目的,创造健康、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群体;体育活动;思考

1 现状

1.1 大学生群体对参与体育活动的认识

大学生群体对“终身体育”的概念不了解,不能从深层次上理解“终身体育”对未来生活的影响,积极倡导“终身体育”是社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我国人口质量及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参与体育活动是建立终身体育思想的有效手段,要对大学生群体积极引导,采取各种途径让学生主动、自觉、持久地参加各项体育活动,终身享受体育所带来的健康与快乐。

1.2 大学生群体参加体育活动的态度

大学阶段,学生们有充沛的精力、良好的恢复机能,能够高频率的参加体育活动。他们具有参加体育活动的强烈愿望,精力旺盛,且闲暇时间多,需要通过参加体育活动来提高身心健康的发展,以此来宣泄自我的情绪和舒缓自身压力。

1.3 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所选择的项目

高校至少会开设15项体育课程,男生倾向于选择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跆拳道等具有竞争性、娱乐性、对抗性强的项目,女生倾向于选择健美操、瑜伽、羽毛球、武术等简单、轻松、有助塑形美体的项目。大学生处于人生的最佳时期,易于接受新的事物和思想,对于街舞类的新项目,无论男生女生都非常喜欢。各高校在设立体育课程时,要充分体现项目的多样性和广泛性,有助于培养大学生以擅长或喜爱的一项运动项目为基础,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2 基本原则

2.1 完成体育锻炼时间的原则

学校体育教学分必修课与选修课两种形式,按规定,大一大二的学生每年必须选择一个体育项目,作为体育必修课,一年的体育课时仅有70学时,除去理论课和天气原因不能进行实践课,实际能够完成的体育实践课仅为70%。由于体育教师不足,体育选修课项目很少,更不能满足学生体育运动的需求。这种缺失,需要大力开展群体体育活动来弥补,保证学生在活动掌握和运用体育技术、技能,这样才能达到教育部和体育总局的要求,每天不少于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2.2 与自身热爱项目相结合的原则

群体活动的另一特点是在满足学生个人爱好和发挥个人特长方面,比体育课更有优势,因此,群体活动对锻炼身体的效果,更显著,学生们学习了某项体育活动的技术后,在有限的课堂上不容易运用,但在参与群体活动中,尤其是参加自己喜爱的且终身都能参加的运动项目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熟练运用技术要领,得到极大的收获、满足,这种满足使学生毕业后仍能坚持活动,从而终生受益。所以高校在组织群体活动时,要合理安排运动项目,选择学生能够终生参加的运动项目,鼓励学生不断学习,养生健身习惯。

2.3 纳入教学管理的原则

群体体育活动的管理人员需要具有相应的体育专业知识,体育教师本应该是最好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但是,由于体育教师承担着全校教学、体测、训练、教研科研等繁重的工作量,他们几乎不可避免地忽视群体活动,目前,高校的群体活动普遍存在无人管理放任自流的现象,若想改变现状,必须制定规章制度,将群体活动纳入教学管理中,由教务处将时间、地点、内容排入总课表中,由学校体育部门来落实,制定活动计划,提供现场指导,保障场地和器材,活动结束后提交活动总结。纳入教学管理后,因群体体育活动所产生的工作量一目了然,体育教学的工作得到肯定,即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更有助于学校高效有序地开展大学生群体体育活动。

2.1 多渠道,多方式地开展群体活动的原则。

整合所有资源,按组织者分类,可以开展校级、院级、班级、社团活动;按活动项目分类,可以开展单项比赛,还可以开展运动会,不能只局限在校內,还可以合理运用社会资源到大自然中去,开展野外运动项目,或者与校外兄弟院校开展友谊赛。每项活动都要做到精心设计,合理预算,安全保障,健康向上,强化宣传,让尽量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3 对策和建议

3.1 加强宣传和普及

宣传是影响群体体育活动满意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宣传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学校可以利用新媒体搭建校园群体体育活动的网络平台,加强学校与师生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利用此网络平台发布群体体育活动信息和竞赛规程,还可以开通聊天或邮箱功能,及时得到师生的意见和建议。二是学校要结合自身特点,多举办高水平的体育赛事,进行宣传引导,给学生提供免费观看的机会,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三是通过院系、班级来传达活动信息,使信息传达没有盲点。

3.2 健全组织机构完善组织方案

建立健全群体体育活动组织机构,群体体育活动组织者要高度认识“全民健身”、“终身体育”的重要性和长效性,在策划活动方案时,要结合大学生特点,广泛开展形式多样、贴近学生、便于参与的活动,将现有的活动与未来的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套系统化工程。高校要完善群体体育活动管理办法及各项规章制度,建立一套完整的监督体系,只有具备良好的纪律约束和制度规范,才能保障大学生群体活动健康、持续地开展。在教务处总工作量的控制下,体育部门要設立独立的群体体育活动教研室或办公室,各院系也应设立相应的组织,形成对接,有效地开展大学生群体体育活动。

3.3 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质量

在大学生开展群体活动过程中,体育教师的专业指导是不可缺少的。指导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学质量、责任心对养成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体育教师可以做到如下九个方面:

(1)体育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勇于承担,乐于奉献,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群体体育活动。

(2)建立群体体育活动档案,做到事前有计划,过程有控制,事后有总结。

(3)活动原则上在校内开展,若需要外出时,教师必须带队,并全程陪同,精心指导、全心服务。

(4)体育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做好知识储备,学习更为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论,熟练掌握新的体育制度和赛事规则。

(5)体育教师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敢于把新观点、新技术引用到体育教学和群体体育活动中来。

(6)高度重视安全教育,活动前,要向学生讲解体育运动安全常识,有条件的,可以给参加足球、跆拳道等对抗性强项目的学生办理意外保险。

(7)承担院系的兼职体育辅导员工作,帮助院系选拨优秀队员,成立院系代表队,指导其开展体育训练,参与组织校内联赛,激发大学生的体育热情,带动更多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

(8)因材施教,对于身体羸弱,但又不喜欢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要耐心做好说服和引导工作,可以根据个体具体情况,为其制定适度的锻炼计划,并督促其完成运动量。

(9)发挥学生骨干作用,学生是参与活动的主体,班级体育委员,学生会中的学生体育部长,还有各种学生体育协会,这些人都是群体体育活动的主力军,可以对他们进行特殊辅导,帮助他们从一个参与者转变为组织者,自行组织群体体育活动,充分发挥学生骨干的作用。

3.4 改善和开发体育场馆设施

学校体育场馆设施是否齐全和完善,是提高大学生參与群体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满意度的重要因素,高校只有建设完善的体育场馆,配备齐全的体育设施,提供充足的体育用品,才能为开展群体体育活动提供物质保障,因此,学校需要不断地加大对场地设施的维护和投入。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体育场馆、设施、器材、设备,要善于制定科学的开放计划,多组织一些群体性的竞赛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对于体育场馆、锻炼场地不足的问题,可以在体育场馆外围、宿舍周围,铺设塑胶跑道,为学生锻炼提供便利。

3.5 建立科学、合理的大学生群体体育活动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合理、民主的评价体系,对实现大学生群体体育活动的良性运转至关重要。具体来说,大学生群体体育活动評价体系应包括:活动方案的评价、活动组织的评价、活动效果的评价以及长效机制建立的评价,而在评价过程中,则要注意四个结合:即思想性、可行性、创新性、长效性相结合;组织保障、人员保障、物质保障、制度保障与过程控制评价相结合;活动的参与度与认可度相结合;活动效果的辐射度和持续性相结合。除此之外,还应将学生在群体活动中表现的自信心、责任感、竞争意识、合作精神等作为评价体系的重要因素。

总之,高校群体体育活动对于丰富大学生学生文化生活,增长体育知识,促进健康和提高运动水平等有着特殊作用,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才的需要。

作者单位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天津市 300222

猜你喜欢
大学生群体体育活动思考
搭建思政教育网络平台 提升思政教育实效
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大学生微博使用动机实证研究
网络心理咨询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运用探析
农村中学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研究
闽侯县初级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抗战时期迁黔军事院校体育活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