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民办高校《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6-06-11 23:20:17龚喆君
经营管理者·下旬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会计学原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摘 要:民办高校作为一种新兴的办学实体,近年来发展逐步完善,受到学生及家长的认可。会计学专业是民办高校的热门专业之一,会计学原理作为会计专业的入门基础课,其作用显得尤其重要,本文从《会计学原理》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思考。

关键词:会计学原理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民办高校指的是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面向社会举办的高等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其办学层次分专科和本科。中国民办高校在中国已经有30余年历史,不再是10年、20年前的“三无”(无资金、无师资、无校舍)状态,而是越来越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提高育人质量。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更注重自身办学特色,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正因为如此,近年来,民办高校受到了社会及家长和学生们的认可,尤其是民办高校会计学专业,其招收的学生大大超出了学校制定的招生计划。会计学原理是会计专业的核心基础课,是学习会计类课程和有关管理类课程的专业基础课,作为会计专业学生学习会计知识的第一门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笔者经过多年的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收集学生意见及学习情况反馈发现,会计学原理存在入门难,知识晦涩,与实务脱节等现状而导致学生学习起来难度较大。那么该怎样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到会计学原理的知识,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思考。

一、教学目标

会计学原理课程开设的对象是刚刚进入大学的大一新生,刚刚经历了应试教育——死记硬背的洗礼,在学习会计学原理时,难免将以前的学习方式代入。并且是初次接触会计,无论是会计知识还是其他经济管理类相关知识,了解得都不多,但是会计学原理作为会计学基础课程,学生必须打好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学目标的定位尤其重要。对于会计学原理的教学目标,其实可以比照会计的目标进行。我国会计准则规定,会计的目标是双目标,既要提供决策者有用的会计信息,又要反应管理层的受托责任是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的综合,重心在于会计信息的加工和处理,因此,会计学原理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以会计信息系统的具体内容(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记录和会计报告)为重心,阐述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不同,对于启发和引导学生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学内容的选择一般按照教材确定。目前一些民办高校将教材的选用定位较高,非得要求那些“一二五”和“一三五”规划的教材,但是那些教材主要给985和211高校学生学习,理论要求比较深,并不适合民办高校学生的现状,民办高校的培养学生的落脚点是应用技术型人才,所以对于教学内容的确定,首先要把好教材关,要选用适合民办高校会计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的教材。其次,对于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大多数民办高校按照会计核算的内容来组织教学内容。如从会计的本质,会计的假定,会计的目标,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及会计等式开始,然后讲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复试记账,借贷记账方法的应用,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产清查,资产计价,最后讲会计报表。还有的民办高校按照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记录,会计报告来组织教学。这样的教学内容理论性很强,但是,对于民办高校学生并不是很适合。民办高校要求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那么理论掌握是一方面,如何在实务中应用也非常重要。笔者认为,对于教学内容,可以借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提出的CDIO教育理念,来进行改革。CDIO即是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运作(Operate)的缩写,是提倡使用“做中学”的方式全面,系统地掌握知识点的内涵及关联,在学习具体知识的同时切实提高应用技能。将会计学原理的课程内容进行改革和重新设计,构建一个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的教学内容体系。为此,可以将会计学原理课程分为理论教学及项目教学两个部分,理论部分以会计的本质,会计的主要工作任务,会计核算方法程序,会计工作组织为主要内容。项目教学部分将会计学原理内容分为一个个实训项目,从编制会计凭证开始到填制会计账簿,对账结账直到编制报表的全部过程,并且在实训过程中不断强化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小组形势进行互相点评,将会计理论知识和会计实践知识更好的融合,提高实际操作技能,更好的掌握会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实施

针对会计学原理课程的实际,在教学实施上应该以多媒体教学为主,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挖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潜力。第一,课堂讲授。课堂讲授是会计学原理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对学生而言,在预习新知识时产生的疑惑,还有对新知识的渴望,都期待在课堂上解决。对教师而言,课堂讲授是其传播知识,将教学准备的内容付诸实际的一项重要途径。故教师在课堂讲授时应该注意下列问题。首先是时间的安排,每次正式开始本次内容授课前一定要对上讲内容做一个简单回顾,本次课程结束前预留几分钟,对本次内容进行总结。其次是会用肢体语言。学生在听课过程中不免产生疲惫,教师如果能够巧用肢体语言,以饱满的热情讲解,将会大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最后,知识的条理性。在讲解时一定要注重条理性,如果没有条理,侃侃而谈,学生听课时也许兴趣盎然,但课下会觉得一片茫然,所以教师一定要提高其归纳能力,降低学生的学习成本。第二,适时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在授课过程中,针对一个实例性比较强的知识点,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该方法可以将会計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有机融合起来,老师讲总结出来的案例交给学生讨论,然后再总结出解决方案。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应变能力。也可以开展实验教学法和上岗教学法,通过实验来增加学生对会计的感性认识,提高学习效果,并且可以与企业长期合作,安排学生寒暑假定岗学习,让学生接触到书本和实训中学不到的实务知识,为学生创造了职业锻炼的机会,又可以培养和检验学生的基本职业素质。第三,重视练习环节。会计学原理是一门极其容易“眼高手低”的一门课,很多学生反映,在学习会计学原理的过程中,往往是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但是一做就错,非常迷惑,这就是练习环节没有落实到位的体现。练习环节可以分为三类:课堂练习,实际操作练习和作业练习。课堂上教师选用经典习题进行联系,之后进行点评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该知识点;实际操作练习是除了课堂练习之外,学生进行会计循环的的实际操作技能训练;作业练习是课下学生通过作业来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与熟悉,更能增加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熟练程度。

四、考核方式

目前,大多数民办高校对于会计学原理课程的考核方式依然是传统的卷面考试,题型有简答,填空,名词解释等。笔者认为这种考核方式只能培养出书呆子,而不能培养出合格的会计人才。会计是一门实务性非常强的学科,对学生学习好坏的判断不能单纯以这样的试卷为依据。第一,应该对试卷的题型进行改革,去掉传统的简答题,名词解释和填空题,设计一些能体现学生理解和运用能力的题目,也能避免学生临时抱佛脚的心态。通过考试的改革,引导学生改掉死记硬背的传统学习习惯,让学生在思考中,动手中学习,实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第二,丰富考试形式。不能以卷面成绩作为学生最终成绩。灵活开展一些开卷分析考试,将会计学原理的知识融入案例中,来加深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很多民办高校开展了一些会计循环实训,也可以将实训成绩按照比例计入总成绩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

参考文献:

[1]阎德玉,会计学原理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

[2]吴得军,对《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当代经理人2006.10.

[3]赵淑芳《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思路探讨财政监督2009.3.

[4]龚喆君,独立学院《会计学原理》教学改革研究商业会计2014.1.

※基金项目:校级精品课程《会计学原理》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会计学原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中等职业学校《会计学原理》教学导入方式探讨
财会学习(2017年3期)2017-02-17 01:51:10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文教资料(2016年20期)2016-11-07 11:33:35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43:36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16:59
《会计学原理》教学改革探析
中职生会计专业案例教学需求调查
会计学原理课程实施情境式案例教学的教学设计
商业会计(2016年6期)2016-04-07 02:5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