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招生与就业工作思路与对策探析

2016-06-11 08:04:39李颖
科技资讯 2016年10期
关键词:招生就业高职院校

李颖

摘要:高职院校的招生与就业工作是影响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的学生人数是高职院进步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学校经济条件改善的重要条件。就业是学校和每一个高职生都非常关心的问题。受高校扩招政策的影响,高职院校的招生工作面临巨大挑战,成为制约高职院校发展的瓶颈。该文从我国目前高职院校招生和就业工作所面临的困境为出发点,分析了高职院校招生工作困境的主要原因和就业现状,针对问题和现状给高职院校招生和就业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 招生 就业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4(a)-0148-02

高职院校是培养一线生产人才的重要场所,多年来,高职院校为我国生产制造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国家和教育部門对高职院校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在资金和政策方面都加大了扶持力度。但是,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的招生现状不容乐观。数据显示,我国有些高职院校的生源数量在逐年锐减,生源的数量直接关系着学校的发展。另一方面,我国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2016年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可达到765万,但是国内的就业岗位却没有跟着大幅增长,这就意味着将有更多的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高校尚且如此,职业院校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生源量锐减、就业压力增大是影响我国高职院校发展的两大重要因素,该文从生源量减少和国内就业形势入手对高职院校的招生和就业两大问题进行分析。

1.高职院校生源量减少的原因

受高校扩招政策和民办高校数量急剧增加两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高职院校的生源量逐年呈下降趋势,招生工作困难重重。调查显示,我国高职院校招生工作困难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高职院校生源素质的影响

受高校扩招政策和国家放宽了高职院校学生入学文化成绩的限制双重因素的影响,我国高职院校的学生基本上都是考不上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就读高职院校是无奈之举。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生源素质比较差,在高职校园里只是抱着混日子的态度,对自己的未来和前途漠不关心,他们认为学好学坏都一个样。学生这种不思进取的状态给外界传递了高职院校的学风和学习现状,很多人对高职院校都没有什么好印象,如此的恶性循环则使高职院校的招生工作更加困难。

1.2家长和学生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

“学而优则仕”这是许多家长和学生的心愿,在他们看来,只有在高等院校就读才能真正走上仕途,高职院校培养的都是工人,工作辛苦不说,永远也不可能真正走上管理层。所以,很多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是必须上普通高等院校,而且必须上名校。只有上了普通高等院校那才算真正的成功与成才,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才能赢得社会的尊重,因此,高职院校根本不在他们报考的范围之内,对孩子上高职院校很多家长是无法接受的。所以,高职院校的招生工作才会难上加难。

1.3学生就业观念的影响

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式的影响,很多人认为,只有考上名校才能找到好工作,名校的学生在就业中才会更胜一筹,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找工作也面临着巨大困难,所以高职院校的学生就业才会是难上加难,他们找到的工作肯定是名校学生和普通高校学生挑剩下的,因此,很多学生想不管怎么样,都必须读本科院校。因此,学生对高职院校院校的就业顾虑也直接影响了高职院校的生源量。

1.4现实社会情况对高职生源量的影响

虽然我国在走向小康社会的康庄大道上阔步前进。但是,我国的贫富差距在逐渐拉大也是不争的事实。许多普通农村家庭无法支付高额的学费,这导致许多高中生毕业后没有考上普通高等院校就得外出打工,虽然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但是家庭经济条件不允许,他们只能放弃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这也是高职院校招生困难的重要原因。

2.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就业方面有自己的优势,但是其在就业中的劣势也不容忽视。总之,高职毕业生在就业中优、劣势并存的。

2.1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优势

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国家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和发展重视程度比较高。我国的就业形势虽然不容乐观,但是一些企业却在高等院校找不到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高等院校的学生理论知识丰富,但是动手实践能力比较差,而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动手实践能力比较强,薪酬待遇却比高等院校毕业生少,在就业中还是有一定优势的;另一方面,技术人员缺乏严重,是我国目前各行各业的发展现状。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断加大,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主要就是培养技术人才的场所。因此,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如果在学校勤学苦练,练好自己的基本技能,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还是比较容易的。

2.2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劣势

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劣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表现:第一,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文化素质比较差,在高职校园基本上都是抱着混日子的态度,对自己的未来和前途缺乏理性的认识,导致其在择业过程中也处于盲目状态;第二,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采用大机器生产,对人员的需求量在逐步减少。高职毕业生与高校毕业生是有一定差距的,因此。他们在就业中都是从事待遇和发展前景都不是很好的职业,就业的稳定性比较差。第三,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不符严重制约着毕业生就业。高职院校不做市场调查,不明确市场的发展方向与需求,在专业课设置方面与市场方向偏离较大,导致毕业生能力差,就业比较困难。

3.改善高职院校招生与就业工作的对策

招生和就业工作要想实现新突破、新发展,学校必须调整和改进专业设置,加强校企合作,积极调整学校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素质。改善高职院校招生与就业工作必须从以下几点入手。

3.1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专业设置,特色强校

高职院校应该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专业设置,及时取消无市场需求的专业,增设市场需求量大的专业。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应该明确市场的需求是学校课程设置的指导,经济社会在不断发展和转型,因此,高职院校也应该积极调整专业设置,促进学校的健康快速发展。另外,高职院校重视就业对招生工作的作用,如果该校学生在就业中优势明显,招生工作的渠道也就此打开,招生工作将不再是制约该校发展的瓶颈。就业的优势源于优质的教学质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校应该狠抓教学质量,高职院校应该根据学校所在地方的特色产业,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高职院校,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就业,以就业率作为招生工作的突破口。

3.2加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

高职院校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强是在就业中的明显优势,学校应该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学校应该增设实训设备,增加实训教学的时间,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明确实训教学的意义和作用,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学校的教学质量。教师不仅要承担起加强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重担,还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让学生有明确的择业观,对自己的未来和前途充满信心,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在思想上提前进入就业状态。

3.3加强校企合作,拉近学生与企业之间的距离

高职院校在发展的过程必须做好校企合作工作,在高职学生三年的学习生涯中,前两年必须让学生明确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自己的能力与企业的需求到底还有多远的距离,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这也有利于学生的就业。第三年,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增强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在实习之前学校也可以定期邀请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来校对学生进行专業指导,快速地融入实习工作中,在学生实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好学生实习现状的记录工作,并将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问题反馈给学校,学校根据本届学生实习的现状改进下一届学生的教学思路与方案,促进学生就业。

3.4发挥政府职能,统筹规划招生与就业工作

政府的职能不仅发挥在政治和经济方面,政府必须充分发挥文化职能,统筹规划高职院校的招生与就业工作。国家和相关教学部门应该根据各个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对高职院校的招生和就业工作进行统筹安排。教育部门应该对高职院校的招生计划进行审核,根据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就业率规划招生人数,对就业率高、教学质量好的高职院校应该增加招生计划,对质量差的学校应该限制或者暂停招生计划。政府应该做好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协调工作,增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联系,用看得见的手对学校的教学工作进行强有力的调控,保证学生就业和学生招生工作的发展。

4.结语

招生和就业是控制高职院校发展的命脉,只有招生和就业工作都有新突破,学校才能健康平稳发展。该文从学生角度、就业观念、社会现状等方面分析了我国高职院校的招生工作困难的原因,并从调整专业设置、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加强校企合作和政府职能四个方面提出了我国现阶段高职院校招生与就业的对策和思路。望高职院校能够突破发展瓶颈,为我国的生产制造业继续输送优秀人才,为就读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与目标,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好表率。

猜你喜欢
招生就业高职院校
高等职业教育招生与就业的几点思考
台湾地区高等教育现存问题的比较研究
基于PHP招生管理信息系统
价值工程(2016年29期)2016-11-14 02:07:33
基于Android的招生报名系统设计与实现 
软件导刊(2016年9期)2016-11-07 21:38:35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25:02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13:25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7:57:56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8:21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