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6-06-11 02:51:43丁超
科技资讯 2016年10期
关键词:建设问题政治文化

丁超

摘要:为了更加快速地推动我国乡镇改革发展进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已经做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的伟大决策。结合最近实践经验整理论证,想要真正完成该项改革使命,就必须集中一切精力贯彻落实城乡经济统筹规划方针,结合特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诉求,进行乡镇周边空间资源综合化布置,使得以往反复衍生的限制性问题得以消除,至此为新农村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灌输更为坚实的支持辅助动力。

关键词:乡镇规划 建设问题 协调措施 政治文化

中图分类号:G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4(a)-0060-02

1.开展乡镇规划建设的现实意义论述

乡镇作为我国基础性城区,时刻保留着数量庞大、分布广泛等特征,可以认定是县级区域经济增长和城乡衔接的枢纽,如今已经顺利过渡成为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推动的主导因素。结合以往实际调查数据整理认证,持续到2008年开始,我国城镇人口数量达到61%以上,当时城镇化水平亦维持在46%左右。如今我国许多农民都集聚在乡镇区域,乡镇规划成果将直接和许多农民生活、工作前景相互挂钩,更直接决定着今后社会主义新农村可持续建设发展成效。由此看来,针对乡镇予以科学化规划控制,保证内部各项经济产业能够流畅性舒展交接,是迎合当前时代发展步伐的必要途径。

2.我国乡镇规划建设期间遗留的诸多弊端问题整理研究

2.1规划方案长远、科学性过度缺乏

现阶段我国乡镇建设发展过程中,对于预设规划方案有着较强的依赖性,但是经常存在部分区域,因为自身眼光过于短浅,造成乡镇诸多布局不科学状况,尤其是在其间诸多调整变动细节作用下,耗费了许多成本资金,不利于党和政府正确领导地位的全方位舒展。单纯拿生活、雨水管网设置细节方面为例,大多数规划主体时刻将注意力集中投射在眼前经济效益之上,使得排水、给水管道设置偏差迹象广泛分布,一旦说丰水期骤降,就会导致路基严重受损,并沉积大量的水,限制交通流畅性运行结果之余,更对乡镇居民一切正常学习、生活、工作活动秩序造成影响。

2.2乡镇规模着实有限,建设水准有待加强

由于某些乡镇整体建设水准不够理想,如一些基础、公共设施的溃败危机,使得当地不同行业生产、服务工序流程严重受阻,居民日常生活得不到有效满足基础上,乡镇经济消费自然深陷于萎靡被动境遇之中难以自拔,尤其是在第三产业、基础设施叠加环境下,滋生的资金、资源盲目性耗费状况百般分布。另外,乡镇人口数量锐减之势难以抵制,正因如此,其应有的发展空间和辐射范围无限狭小,可以统筹规划的资源数量不多,无法集聚附近支持性资源,有关镇域经济辐射任务执行力着实不堪入目。在以上众多因素作用下,乡镇极化效应萎靡不振,发展速率屡屡被牵制,市场竞争实力提升速率自然极为缓慢。

2.3地区分布极为紊乱

长期以来,我国乡镇地域分布一直呈现出东密西疏特征,就是因为整体规划不够系统完善,使得不同乡镇单纯依据行政区域和实际管辖菏畴进行随意性建设,不能结合当地实际状况进行统筹把握,使得部分地区乡镇发展密度大幅度上涨,相比之下,某些地域稀疏迹象广泛衍生,这些结果都是牵制如今我国乡镇集约效应的直接媒介。

2.4建设资金不够充足,融资途径产生严重拥堵迹象

大部分乡镇规划人员都将精力投射在改革发展速率稳固之上,对于本身经济水准低下危机几乎未曾关注。持续到发展建设中期时,乡镇政府将无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所以,某些乡镇政府便随即应用行政策略进行百姓潜力挖掘,同时沿用减税让地方案,进行减税、免税,甚至让地政策随意性颁布,导致经济建设秩序严重紊乱,融资需求根本无法系统化贴合。

2.5环境污染问题广泛分布,难以激活出乡镇经济可持续发展潜力

因为许多小型城镇建设分布密度不佳,规划长远性欠缺,使得乡镇企业处于严重分散之势,在此基础上,当地某些企业管理治理技术严重落后,开始大肆地排放废气、废水、废料等,周边农田、河流,乃至整个生态人文环境都深受其扰。因为农村人口都迫切地朝向小型城镇转移,致使该区域环境污染和破坏强度愈加上升,小城镇想要获得可持续发展机遇,可说是难上加难。

3.日后进行我国乡镇区域科學长久性建设发展的措施内容解析

3.1设计出科学完善的乡镇规划方案

主要是重新认知小型城镇规划建设的现实意义,争取透过各类融资手段加快我国城市化、现代化建设步伐,以此引起不同层级政府对小型城镇改革建设事业的重视态度。考虑的以往诸多环境变化,规划主体需要结合近远期方向制定全面化改革指标,使得乡镇产业化雏形尽快得以绽放,有效地顺应如今全国范围内的乡镇统一发展局势。

3.2强化乡镇规划主体的意识激活改造效应

具体便是针对不同层级政府工作人员进行乡镇规划和健全责任理念灌输,这是当前现代化建设的重点使命。(1)精确化处理好领导任职期间一切发展目标,确保不会和所在乡镇经济可持续发展诉求产生不良冲突,同时时刻秉承土地资源科学性开发保护观念,抵制一切利用环境牺牲换取短暂性经济效益的产业项目。(2)快速构建出经济创新增长点,组织全国人民为共同富余目标贯彻奋斗终身,在乡镇发展经济基础得以有力支持作用下,推动不同乡镇产业稳定性发展进程。(3)积极协调本届政府任职期间工作绩效和百姓自身利益的关联特性,在此期间,政府务必要将群众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更加人性化地设计城镇现代建设管理方案。

3.3将人本服务思想全面灌输到乡镇规划建设事务中去

乡镇规划发展的中心始终在于人,不同层级领导人员在参与此类改革项目过程中,要时刻以服务基层社会大众作为动机,保证更加严肃细致地处理好相关产业、环境规划事宜,及时向社会不同领域发动深入讨论。持续到设计方案成型之后,要在第一时间范围内交由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予以审核通过,保证其实施期间不至于产生违法问题,之后细致化贯彻执行内部不同操作指标,切勿因乡镇领导人员一时意见变动而随意地予以整改。

3.4针对已经实施的乡镇规划建设方案予以不断尊重和深化

现阶段我国不同乡镇区域都已经制定实施独特的规划建设方案,部分方案甚至经历了多次的修订调整,这类结果可以说和乡镇改革发展期间的冲突和不合理规划结果有着直接性关联。首先,不断深化既有规划方案。毕竟乡镇区域长期经受传统经济体制影响,加上科技、经济、人才方面的流失,规划方案势必遗留诸多不科学细节,因此需要及时交由上级机关审核,并由其委派专业人员予以辅助性整改。

其次,规划方案制定期间要足够严肃细致。因为领导意志过浓现象难以根除,因此,在探讨此类规划建设方案环节中,有必要引起社会诸多产业领域的注视,确保各方意见提炼整理完全过后,将最终方案交由特定乡镇人大代表审核,通过之后政府领导要予以适当的尊重,包括乡镇经济发展规律、民众根本利益、生态环境保护诉求等,都要予以有序衔接。必要情况下,可以直接考虑构建起专业化监督部门,针对乡镇建设一切事务进行指导控制,一旦当中滋生任何违规行为要立即运用法律途径予以制裁。

3.5竭尽全力落实城镇居民参与乡镇可持续建设发展的任务指标

乡镇可持续改革建设的主体支持力量,始终在于当地居民,他们可以说是此类改革活动的直接参与和受益者。所以,规划人员必须充分关注该类居民一切意见,令他们及时观察了解现代乡镇建设的诸多流程,将个人当下的意见清晰完整地表达出来。

猜你喜欢
建设问题政治文化
教育考试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考试周刊(2017年2期)2017-01-19 14:52:13
对县级综合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建设问题的分析研究
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型
西汉关中崛起的原因及其启示
学理论·下(2016年11期)2016-12-27 14:59:32
对商业银行风险管控体系建设问题的分析研究
孙吴政治文化研究的新探索
东方教育(2016年4期)2016-12-14 13:06:38
浅谈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特征与价值取向
商情(2016年39期)2016-11-21 10:06:31
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商情(2016年39期)2016-11-21 09:09:35
浅析英美法政体的异同
人间(2016年27期)2016-11-11 17:39:17
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与协商民主制度的互动关系探析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4: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