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路径选择

2016-06-11 15:59王珏贾彬姜艳
经营管理者·下旬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协同发展就业京津冀

王珏 贾彬 姜艳

摘 要:近期,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改革的一个热点。京津冀地区主要指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由于空间上的环绕关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内在联系而形成的一个具有人缘、地缘和业缘的经济统一体。但河北省作为全国唯一环绕京津的省份,却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育程度上与京津相比差距较大,特别是在教育和人缘问题上,与京津两地还存在着诸多不协调。本文通过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下,如何建立、完善科学的人才培养和就业促进机制,以期改善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实现河北省与京津两地人力资本平衡。

关键词:京津冀 协同发展 就业 路径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该项战略的核心就是通过有序地疏解首度北京的部分非首都功能,调整京津冀区域现有的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走协同创新的内涵式集约发展新路径。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一环便是要全力推进京津冀区域的人才一体化。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输出的主体,理应认真探索京津冀区域人才一体化实施路径,指导本区域内的高校毕业生进行路径的选择。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人才交流经纬

近年来,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稳步推进,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积极开展人才交流合作,京津冀区域内人才素质、规模和竞争力稳步提升,为三地的圈方位协同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纵观以京津冀为核心的环渤海地区人才布局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民间自发性互动、规模形成和全面推进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民间自发性互动阶段。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中期至新世纪伊始,京津冀地区由于交通的发展,来往的便利以及职能的互补,开始出现相同行业间,有业务联系的不同部门间的形式单一,范围较小的临时性人才的交流与合作。其中大多是由于具体的临时性事物由交流双方自发进行的人才交流,可以说这一阶段是京津冀区域人才交流合作的萌芽阶段。规模形成阶段。2005年6月8日,“京津冀人才开发一体化研讨会”召开,会后京津冀三地人社部门共同签订《京津冀人才开发一体化合作协议》,确立了区域内人才开发一体化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工作协调机构,标志着三地的人才交流合作形式开始由民间交流转为官方合作。截止2010年年中,京津冀相关部门先后就人才招聘、交流、人事代理、劳务派遣等人力资源领域签署了一系列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协议,使区域内的人才一体化进程加快,形成初始规模。全面推进阶段。2010年10月,中共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会通过“十二五规划”,明確提出加快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意味着京津冀区域性战略合作进入了全新阶段。这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才一体化发展战略自然不容忽视。2011年4月26日京津冀人力资源相关职能部门正式签署《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框架协议书》,在人力资源共享、培养合作、政策互通等方面系统性推进人才合作。由此,京津冀区域人才一体化进程得到全面推进。但目前的人才交流合作还仅停留在三地人才市场建设方面的交流合作,通过政府的官方渠道和措施来逐步推进,市场的主导作用还未充分发挥。

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对人力资本配置的影响及要求

2015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意味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基本完成,如何实施完成这一战略性动作的指导性方针已明确定型。京津冀的协同发展,是涉及经济社会诸多构成要素的复杂整合发展,既包括产业、项目等“硬件”性质的通关一体化,又包括行政管理方式、公共服务等“软件”性质的通关一体化,这两大系统,对京津冀区域的人力资源配置的影响是巨大的,要求是极高的。首先,京津冀区域的协同发展单纯地光靠政府官方的行政力量推行是存在较大困难的。政府职能在协同发展初期在顶层设计上给予方向、发展路径、机制体制等方面的政策性引导,具体到协调的具体方面,例如具体项目、合作要素的整合、合作地域的确定等方面最终还是要依靠市场这一决定性因素来调配。从现实情况来看,目前京津冀区域的人才合作协议也仅仅是停留在人力资源主管部门的协商合作层面,基层的人才交流及服务中心还未全面协调和推动。因此,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战略要求人力资源部门及相关社会实体逐步开展更高层次、更广范围内的区域、部门、项目合作,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协同。其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旨是有序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要将低效益的经济部门和低辐射的公共事业部门向外围转移。当前京津冀三地在人才政策、社会资源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协同发展初期由于缺乏相应的机制保障,导致三方均会产生对本区域人才流失的担忧,尤其是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较低的河北省,会出现由于人才合作的自然流动造成区域内人才即时性短缺的现象。因此,相关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尽快研究确定区域人才发展总体目标和路径,建立三地人才合作调控机制,确保三地人才合作积极性的发挥。再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明确提出在各要素市场推行过程中,公共事业服务体系要先行铺垫,战略推行初期最重要的一项举措便是北京的中关村企业和高校先行对接津冀。大批高新企业开始借助“中关村”这一产业平台辐射三地;北京多所重点院校也开始与河北、天津高校开展深层次、多维度的交流与合作。这便要求三地科技创新部门特别是高等院校积极做出应对,在意识理念、人才团队、公共资源等方方面面主动做出应对,做好功能承接的各种意识准备与客观保障。把握好此次机遇,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当前京津冀三地高校人才配置现状,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将使京津冀三地高校毕业生的流向发生很大程度上的转变。

三、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根据相关主管部门的数据显示,2014年,北京地区高等院校毕业生共有223450人,天津地区高等院校毕业生数量为140319人,而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则达到了36.6万人,创历史新高,三地高校毕业生总计近73万人。从三地毕业生就业去向来看,单就三地已完成就业人数而言,北京地区有60%以上毕业生留京工作,天津有50%以上毕业生留津工作,河北则有80%以上毕业生选择在省内就业,可见历年来京津地区对河北省人才的虹吸效应正在逐渐减弱,这与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推行和京津冀三地经济社会及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性是有所关联的。因而在近几年,京津冀高校毕业生就业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河北省高校毕业生的去向存在隐形就业问题。文中对京津冀三地已就业毕业生去向比例的统计均为官方签订正式就业协议书,依规派遣的数字统计。但在实际生活中,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存在大量的隐性就业者。尽管近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在不断推进,但北京、天津的人才聚集效应不会在短时期内彻底消失。为了追求更好的文化氛围、更多的提升机会以及更高的薪酬待遇,还会有一定规模的河北高校毕业生选择较为灵活的就业方式留在北京、天津等较发达地区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其次,三地较高比例毕业生选择在本地就业的深层次原因堪忧。分析北京、天津、河北三地高校毕业生留在本地就业的原因不难看出。北京地区是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在其已就业人数的外地生源中,就有高达45%的毕业生选择留在北京工作,可见其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还是较强的;此外,天津作为直辖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虽略低于北京,但其毕业生留在本地的就业压力要远比赴京就业压力低得多,而河北省的经济发展程度要低于天津,故而天津地区毕业生必定会避开北京的较大压力,放弃河北的就业机会而选择在本地区直接就业;河北生高校毕业生由于受地域限制及整体教育水平影响,综合竞争力难以跟北京、天津高等院校毕业生相较,在经济社会发展如此之快的今天,北京、天津地区对人才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均会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河北省毕业生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谋得理想职位,因此大都选择留在本地就业,河北生对北京、天津毕业生的吸引力也同样弱于北京和天津。再次,三地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难以形成人才流动机制。毕业生的就业取向大都是主观性选择,但在选择的过程中,往往要综合考量各地区的社会发展水平,经济发展状况,当地的就业政策待遇以及预期发展前景等因素,因而只有在条件相当的地区间才会产生人力资源的自然流转。北京、天津两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为发达,而河北相对两者来说还属于欠发达地区,京津两地毕业生自然不会主动选择来冀就业,而河北的毕业生由于综合竞争力较弱也很难进入京津就业。这样,受三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的影响,京津冀目前还没有形成自发地、系统的毕业生自然流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的引导与协调。

四、京津冀高校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方法和路径

人力资源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發展的关键因素,京津冀三地若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协同发展,必须要在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序流动上动脑筋,只有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势互补,智力共享,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地区的人力资源综合竞争力,推动三地经济快速协同发展。这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第一,以人为本,多方引导,将河北省毕业生的隐性就业现象尽快转变为显性就业。从人才培养的主体来说,高校要积极探索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创新路径,从单纯的理论性教学向与社会接轨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转变。人才的培养模式要直指就业,不断提高毕业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从社会角度来说,提倡成立第三方专门调查机构对社会就业路和失业率进行系统、客观的统计,彻底杜绝对毕业生就业率的“注水”统计和盲目乐观。从政府监管的角度来说,各级政府相关部门都应对隐性就业群体给予更多关注,加快相关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健全进程,完善对隐性就业毕业生群体的法制保障机制,削弱直指消除隐性就业的不规范因素,使隐性就业走上显性就业的正规道路,从而进一步消除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第二,以市场调控来调整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路径,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消除京津冀三地人才综合竞争力差异。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去向直接反应了各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和社会认可度。当前,全国范围内出现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纵然是有高等教育扩招,毕业生数量和社会需求之间存在差距的原因,但笔者认为主要原因还在于高等教育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就业能力等综合素质与企业对相关技能的要求之间存在差距。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同志在2012年3月“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上就指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要围绕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问题,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因此,要提高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进一步解决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较为科学、有效的方法就是以市场规律来实现人力资源供需双方的自我调控。简单来说,就是要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提高其活力,以市场的需求为出发点,全面调研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规模和素质要求,针对其数量和质量的需求,来引导高等教育综合改革,通过若干年的改革与调整,最终培养出满足劳动力市场要求,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力资源。第三,以京津冀三地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推动三地间人才自主流动,统筹区域人力资源。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协同”意味着三地应从大局出发,在规划制定和政策实施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影响,还要综合考虑对其他两地区会产生的连带影响。三地要逐渐树立大都市圈的一体化发展意识,最终实现区域利益最大化的终极发展目标。只有三地区经济发展相当,社会发展水平趋同,地区之间才可以通过共建平台、完善就业服务、持续推广等途径来推进京津冀三地高校毕业生在更广阔的空间内进行就业选择,实现人才的自主流动,使人才优势与地域优势进行最契合,最完美的结合,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京津冀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京津冀区域发展报告,李国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3月27日.

[2]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曹保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1日.

[3]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报告,文魁、祝尔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3月1日.

[4]京津冀人才发展一体化的思考,桂昭明,第一资源,2011年03期.

[5]建设河北沿海人才特区的几点思考——以唐山、沧州为例,赵新喜、石永会、邢明强,经济论坛,2013年01期.

[6]京津冀人才发展一体化的路径选择,桂昭明,人事天地,2011年08期.

[7]合作与共赢:京津冀区域人才一体化问题研究,马宁、饶小龙、王选华、王俊峰、曹立峰,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1年10期.

[8]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的人才流动分析——基于河北视角的研究,熊凤平,特区经济,2007年05期.

[9]京津冀一体化的步骤与协调机制,冯俏彬,第一财经日报,2014年3月6日.

[10]融入首都经济圈 建设京津冀第三极,张云、武义青,石家庄日报,2011年5月22日.

[11]京津冀大学生就业信息共享平台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赵雪云、赵瑞生、闫芬,华章,2011年11期.

[12]影响大学生就业实现的社会因素分析,张永生,刘淑芳,河南教育(高校版),2006年11期

[13]树立正确择业观,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高校毕业生择业行为调查结果分析,耿建泽,继续教育研究,2009年12期.

[14]大学生就业市场失调的传统文化因素分析,蒙绍权、李桂芬,高教论坛,2011年05期.

作者简介:王珏(1980—),女,河北保定人,河北大学学科建设与管理处,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讲师;贾彬(1980—),男,河北保定人,保定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法律专业本科生,中学一级;姜艳(1984—),女,河北保定人,保定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教育管理本科生,中学一级。

※基金项目:本文为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研究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RS-2014-1005).

猜你喜欢
协同发展就业京津冀
山东省旅游产业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协同发展探析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京津冀一化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
京津冀一体化如何实现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