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娜 付东
摘 要:首都第二国际机场也是北京的新机场,坐落于北京南端大兴区域河北廊坊市的交界处,其依托国际大型枢纽机场的综合优势,逐步形成显著地航空枢纽指向性的产业集群,这也有力的带动了首都第二机场附近周边的经济区发展,其核心特征为传统的航空港区域经济开发区在功能上的统一,由于首都第二机场国际化产业聚集自然需要大量新型的专业外语人才,并且对英语人才培养标准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本文主要以首都第二国际机场建设背景为出发点下,探究英语人才培养问题,从而创新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带动首都第二机场周边的经济结构调整及产业结构升级。
关键词:机场 建设 英语 人才 培养
一、引言
随着全国航空经济区建设的飞速发展,各级政府也开始着重建设航空经济区,从而推动地方经济结构的调整及产业结构升级。以首都第二国际机场的建设为例,国家通过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来指导和推动经济区的发展。首都第二机场定位为国际大型枢纽机场,其通过综合优势的发挥,逐步形成显著的航空枢纽指向性的产业集群,这也有力的带动了首都第二机场附近周边的经济区发展,其核心特征为传统的航空港区域经济开发区在功能上的统一。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外企驻入航空港经济区,在推动经济模式转变,带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也对英语人才有了更高的需求。创新型外语人才不仅是需要扎实的外语基础,还需要足够掌握和精通专业知识,从而可以灵活应用于工作实践之中。首都第二机场定位于于国外其他企业进行物流、金融、交通、通讯等行业的交流与合作,英语人才可以推动企业有效获取国际市场的供求信息,从而节约交易成本,只有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够加快首都第二国际机场的建设,实现航空港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二、当前英语人才培养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高校对英语人才的培养模式也在不断的探索和创新,但就结果来看,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并没有在工作岗位中十分顺利,如鱼得水,这还是需要企业耗费大量的精力进行人才培养,从而这使得大学英语专业的学生失业率不断上升,而根据相关数据表明,大学英语专业当前也步入了全国失业率最高的“红牌”专业之一,这就表明了我们的英语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只有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解决,才能够有效的改变现状。
1.忽略了文化环境的营造。目前我国的英语教学很多都是从幼儿园开始接触,渐渐实现了从娃娃抓起这一理念,但为什么仍然无法在高校的英语专业中选拔出适合市场发展规律的复合型人才呢,究其原因是忽略了对文化的培养,只是在教学中单纯的进行语言教学。当学生进行纯粹的语言学习时,很容易产生枯燥和抵触的情绪,而如果在教学中让外国留学生或是老师进行外国一些国家的文化、历史、风土、人情、传统、艺术的讲解和渗透,学生便容易融入这样的文化环境中,从而从内心开始接受这个国家及其语言的学习。正是这种文化的双向交流,通过对西方文化的深入了解大大加快了英语学习进度。
2.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罕见。尽管当前我国约有900所院校都开设了英语专业,该专业甚至成为我国高校开设最多的专业,但在国际政治、文化交流过程中,能够精通英语且对中外文化有着深入理解的高层次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在我国仍然存在严重的缺口。高校所培养的学生大多都停留在较为肤浅的水平,只能够实现国际学术交流,但并没有国际化的视野及这种跨越国界的文化交际能力,由于高校仍会存在对分数的过分重视,导致学生的能力提高缓慢,不能满足航空港区的国际化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
三、首都第二国际机场背景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
1.深化高校英语课程改革力度,从市场实际需求着手。在深化高校英语教学改革中,进行英语课程建设是关键环节,为此要明确培养目标及培养原则,也是实现英语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高校英语专业在课程设置中要秉承著具备自身航空港区发展特点,且能够有效的服务于航空港区经济,满足社会和市场的实际需求。当然还可以专门开设航空港区经济、文化在发展中所迫切需要进行学习的专业和课程,这样可以促进素质教育发展,创新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高校也可以与航空港区的项目开展合作交流,对区域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从而使得整个区域经济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实现有机协调发展。制定创新型英语人才培养计划,让英语课程不再局限于理论基础学习,更多的是将基础与应用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形成一种科学有机的优化组合,而通过创新和改革也必将实现学生在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连贯性、系统性,由于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也大大推动了创新型、复合型的英语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创新型英语人才具体的课程体系在模块结构上具备一下这样几个特点:对语言环境要求严格。学生要摆脱哑巴英语,就需要正在掌握听、说、读、写、译这几项口头、书面的基本功,而在课程开展中还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拓展,如开设报刊选读、第二外语等选修课程。语言理论学习为基础,学生要扎实掌握实用的语言课程,尤其是在学生进行分流培养时,可以利用这些实用的语言课程来实现跨学科专业的学习。如文秘英语、旅游英语、涉外法律、外事谈判等。提升文化涵养。高校可以开展外国文学、西方文化、大学语文、跨文化交际学等课程来培养学生的文化和艺术修养,从而提升学生整体的文化涵养。跨学科课程的开设主要是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通过跨专业、跨学科体系进行修学,可以让创新型英语人才不仅具备多专多能的应用意识、应用方法和技能,更能够在工作中展现较强的灵活性能及综合能力。
2.加强高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的合作力度。高校要主动与首都第二国际机场周围的航空经济开发区企业单位开展合作和交流,通过培养这种双师型的外语教师,构筑校企合作平台。各高校为此也可以加大对师资培训的投入力度,通过开展教授走入单位基层及工程师进校园的活动,来提高英语专业的师资力量水平,从而取得更好的授课效果,使得高校英语教学更符合国际机场港区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3.设立外语类的实践教育基地。高校建立实用性较强的外语类实践基地,就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发现,该基地不仅要有先进和完备的教学设备,更需要体现出外语教学的职业场景,让学生在实践基地,不仅可以学习到英语教学的职业场景,更能够培养其职业情操。
四、结语
首都第二国际机场在建设中需要更多的创新型、复合型外语人才,而这还需要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不断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从而可以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文叶;日语专业能力素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华章;2011年23期.
[2]汤春苹;复合型日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3]白心敏;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J].企业研究;2010年20期.
[4]董辉, 旸 李 ;唐山市创新城市建设与专业技术型外语人才培养研究[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作者简介:赵丽娜(1981—),女,汉族, 河北省廊坊市人,高校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基金项目: 2016年度廊坊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 课题编号:2016073 课题组成员:赵丽娜 孟春梅 刘国丹 付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