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快我国冷链物流业发展的建议

2016-06-11 08:05潘群
经营管理者·中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我国信息化管理

摘 要: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然而冷链物流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襁褓中的婴儿”时期,所以建立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加强冷链物流流程的信息化管理,正在成为保障我国百姓健康生活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我国 冷链物流体系 信息化管理

一、我国冷链物流产业面临的问题

中国的冷链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据调查,在我国需要温控介入的产品,只有20%的操作方式是正确的。在保鲜食品的运输过程中,大多数货物的运输没有配备温控设备,有些只是简单地使用一些冰块来降温,据不完全统计,配备了冷藏或冷冻设备的车辆仅仅占到10-15%,而发达国家这个比例能达到90%以上,仅从这一点就能体现出我们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有多大。今年3月份发生在山东的疫苗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疫苗未经严格冷链存储运输销往24个省市,造成巨大的隐患。由于设备和管理系统的问题,在供应链的节点中因操作不当导致水果和蔬菜的损耗达到30%,剩下的也不能完全确保其安全性不受影响,食品安全面临严峻的考验。究其原因可归结为下列几个方面:

1.没有严格的法律法规体系。我国冷链市场由交通部、商务部和农业部各部门分别监督,没有一个专职的权威的部门来管理,在发达国家普遍执行的相关操作规范和管理办法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

2.基础设施设备严重短缺。冷藏保温车在货运车辆中的占比不到1%,农产品物流体系中的大型批发市场、区域性农产品配送中心等关键物流节点没有足够的冷冻冷藏设施。

3.配套服务不足。我国物流市场高度分散,大家各自为政,信息不能共享,成本很高,效率低下。

4.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升。现代冷链包含一系列复杂的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由于我国的冷链市场尚处在起步阶段,这样的专业人员十分缺乏。需要对从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提升,同时,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必须与实际需求紧密结合,为冷链产业的发展培养提供高端人才。

二、冷鏈物流业要发展,建立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是关键

冷链物流的范围包括了初级农产品、加工食品、快餐原料和药品等的特殊商品。当前,我国冷藏冷冻设施呈现出来的特点是地域分布不平衡及老化陈旧,关键的物流节点,如规模较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产品配送中心等冷藏冷冻设施缺乏。完整的冷链产业链能够让百姓享受到更新鲜、营养的生鲜产品,从而提升生活的品质。所以说,完善的冷链物流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好处是立竿见影的。

1.从安全食品物流的措施落实着手。成本问题是制约冷链业发展以及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覆盖比率低的直接原因。其次,冷运节能技术不过关也是冷链发展受制约的另一个因素。在冷链物流建设完善后,既能丰富百姓平常生活中菜品的种类,又能有效避免生鲜农产品运输过程中衍生的个别食品安全事件,稳定了社会经济秩序。具体做法可以通过政府和产业界的合作,使生产者在农场的食品生产环节实施食品安全措施,达成农产品从初级生产到最终零售的食品安全协作,有效实现从农田到饭桌全过程的食品安全管理与控制。

2.从政府资金的加大投入着手。农产品冷链物流要发展,政府必须要加大资金投入,为冷链物流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运营环境。方法可以是通过制定国家标准和法律法规等制度作保障,也可以是对公路、铁路部门实施补贴等优惠政策,还可以是对大型专业性物流企业建立专项资助,对创新开发与使用新型物流技术的企业减交所得税等,来规范农产品冷链物流业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3.从相关法律及标准的完善及专业认证的推进着手。原材料从生产、加工、运输、配送直至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是冷链物流的全过程。而在这个过程的每个节点上都会有可能出现产品安全与质量的隐患。政府为了确保冷链物流的食品安全与质量,有必要在多环节、多方面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如在加工、贮藏和运输环节制定严格的温度标准。另一方面,严格实行市场准入和专业认证制度。如对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新经济增长点的有机农业,通过认证机构规范的认证后,必须向有机加工和种植者授予相关证书以及有机农产品标识,之后才允许进入流通与消费节点。因此,要确保农产品冷链物流健康发展,一定要有完善的认证机制;相关标准、法律和法规、实行地理标识管理和原产地证书等管理。

4.从冷藏冷冻技术管理手段的推广着手。

4.1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以及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科技创新充分应用于冷链物流的各个环节,从而提升行业的整体水平,提升冷链物流企业的绩效。在生产环节保证产品的品质与安全,一方面把GAP、GVP等先进的管理规范充分应用于原料基地建设,使用环境友好型生产管理技术,另一方面利用先进、精准、快速的检测设备和技术,确保产品的品质安全。

4.2在加工环节充分利用真空预冷技术和冰温预冷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延长保鲜期。

4.3在储藏技术装备方面,积极采用自动化冷库技术,通过贮藏技术自动化、高密度动力存储电子数据交换及库房管理系统,其贮藏保鲜期比普通冷藏延长1~2倍。

4.4在运输技术与装备方面,经历了传统的公路冷藏运输、铁路冷藏运输、水路冷藏运输后,现在更多采用冷藏集装箱多式联运,大大提高了冷藏运输的质量和效率,有效地降低了企业的物流成本。

三、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促进冷链物流业的发展,实现物流智能化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的意见,提出了加快推动流通转型升级,积极推进流通创新发展,加强智慧流通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拓展智能消费新领域等内容。在我国冷链物流系统尚处于发展初期,成本和效率问题待解,从业人员的素质需要不断提升。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信息装备飞速发展,我国物流行业将超智能化发展,智能物流发展将日益受到重视。RFID(射频识别技术)、传感器、GPS(全球定位系统)等先进的物联网技术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平台广泛应用于物流业运输、仓储、配送、包装、装卸等基本活动环节,实现货物运输过程的自动化和高效化管理,提高物流行业的整体服务水平,有效降低成本,减少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消耗。

1.信息透明度分析。如果把物流简单地分成仓库与运输,物流企业也在用进销存管理着自己的库存,绝大部分企业都知道自己的仓库里有什么,但在运输过程中他们很难知道自己的货物在什么位置,在哪辆车上,现在是什么状况。几乎每天都有五百万辆货运车辆在运行,其中八成以上的业务活动通过电话来调度和监控,结算方式也大都通过现金交易。信息的不对称构成了一个巨大的黑洞,不确定性高,没有办法进行信息共享。冷链物流体系里,冷藏设备的生产企业,冷冻产品生产商等构成一条链子,需要各方通力配合才能保证这条冷链的畅通。供应链上信息流的畅通则要借助信息化,相互脱节的信息化则无法从始端贯穿到终端。因此,供应链上信息畅通,需要建立以核心企业为中心的信息平台,一条没有贯通的信息链,再华丽也仅仅是个摆设。我们理想中的供應链是一条透如水晶,能够清楚的看出物流、信息流、商流的透明链条,但是要做到信息的完全透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从“供、囤、需三元互动”出发,打破冷链产业信息不对称屏障。做冷链就是服务民生,搞好以食品、生鲜农产品、药品为流通主体的现代冷链物流产业,必须消除传统的“供需两元制约理论”的观念。随着科技装备的不断进步,现代化低温仓储技术设备的发展与使用,基于“零库存或短期库存”的“供、需两元制约理论”已不再适应现代发展需求,逐渐演变成“供、囤、需三元互动”,要达到供需平衡、物价稳定、保障三农的目标,必须高度审视三者间的平衡点,确保冷链物流资源布局合理,强化管理,彻底清除信息不对称屏障。

3.正确认识信息化建设。有一个很大的认识误区,就是以为购买引进一些先进的物流运输装备就能提升物流水平,从全世界冷链物流的发展状况来看,各国在冷链运输设备和储藏设备上的差异性在不断减少,其差异性主要体现冷链物流市场以及供应商的信息化管理上。随着我国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都给冷链物流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有信息技术的支持条件,有市场的需求基础,企业的总体实力与经营观念是决定冷链物流信息化、智能化应用能否成功实现的重要条件。如果不重视冷链物流信息化平台建设管理只重视设备的建设投入,或者没有支撑信息化建设前期成本的投入,那么冷链物流信息化平台肯定是搭建不起来的。

作者简介:潘群(1967—),女,汉族,江苏省无锡市,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物流管理,职务:师范学院党总支副书记。

猜你喜欢
我国信息化管理
智能网络电视机顶盒对我国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的影响
论我国城市文化品牌的塑造
计量经济模型下的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消费定量研究
关于我国计算机教育MOOC发展的思考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高职院校会计档案信息化管理思路探析
物流管理如何实现信息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