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链金融产品创新研究

2016-06-09 14:46陆岷峰张欢
海南金融 2016年4期
关键词:产品创新

陆岷峰 张欢

摘 要:传统金融业务目前存在被人为分离、各阶段关联性被隔断等问题。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传统的金融业务发展进入瓶颈期,金融业走到转型升级的关口,成长链金融则是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将自然人分为成长、就业、成熟及退休四个阶段,针对各阶段间金融需求、消费特征及信用水平的差异化与潜在关联性,为个人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产品及服务,并具有金融服务定制性、客户终生性、金融工具整合性以及信用评价动态性等特点,能够推动个人金融业务的创新发展。为实现成长链金融产品创新发展,必须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不断优化产品创新流程、加强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完善风控体系、积极落实“互联网+”战略、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品牌价值。

关键词:成长链金融;产品创新;个人金融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6)04-0031-06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6.04.05

一、前言

随着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的不断推进,泛资管竞争的加剧,互联网金融的崛起,金融机构的传统业务模式弊端不断显现,已不适应现代金融需求。

近期,十三五规划和供给侧改革成为市场热点,推进普惠金融,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成为十三五规划的重点,对于金融需求及客户群体的不断细分,更成为我国金融机构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供给侧改革特别强调了经济增长动力结构问题,应更多地依靠转型、创新,提供全方位、多层面的金融产品服务,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新的增长动力。在此背景下,成长链金融概念被提出。与传统的消费信贷授信、金融需求分析均是基于个人阶段性信用状况,隔断了各生命阶段间的信用联系不同,成长链金融是以自然人为研究对象,综合考量整个生命周期的阶段差异性和关联性,提供定制化、全方位的金融服务。由于成长链金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对其产品研究更具前瞻性,同时也契合了十三五规划、供给侧改革对于金融业创新发展的要求。

二、文献综述

成长链金融涵盖整个生命周期,综合考量自然人出生到死亡整个阶段的信用特征,设计系统化的金融产品服务,提供相对应的金融产品。

(一)成长期

主要为小于24岁的学生群体,该阶段的金融服务主要是校园金融。陈文波(2015)认为,校园金融市场广大,2009年银行的退出为互联网金融企业提供了机遇,并从风险控制、企业商业模式、企业管理分析了校园金融面临的问题,最后给出了发展校园金融的四点建议:一是通过多方面协调解决风险控制问题,具体包括为学生提供兼职或者社会实践、培养大学生理财意识、加强政府监管;二是创新产品和业务模式;三是管理模式创新;四是营销策略组合[1]。魏青(2015)指出,由于学生用户缺乏延续性,消费冲动和价格敏感兼具,导致其难以规避用户短板,征信数据的缺乏导致信用风险、道德风险、操作风险频繁发生,而来自银行和电商的竞争更是挤压分期平台的生存空间,校园金融的发展任重道远。校园金融以校园分期产品为主,但无法摆脱产品单一的弊病,并且无法全面、系统、综合刻画学生客户的信用肖像,授信偏离现象严重[2]。

(二)就业期

該阶段为25-40岁人群,基本步入职场,主要金融服务需求为个人金融业务和消费金融业务。王芊(2009)认为,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越来越注重资产的保值增值,对专业理财服务的需求旺盛,但当前我国理财业务同质化竞争明显,门槛相对较高,分业经营束缚严重,高素质理财人员缺乏,并就开发新的理财产品、加快我国银行业向混业经营转变、加强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对策建议[3]。杨琦(2015)指出,互联网金融理财的崛起对传统理财业务冲击巨大,主要体现在营销模式的创新、营销渠道的创新、投资门槛的创新,互联网金融理财具有潜在客户群体数量大、营销对象范围广、经营成本低、服务效率高的优势,并提出了未来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四个策略:一是选择适合自己的网络营销渠道;二是对网络营销对象的精准定位;三是加大信息技术与经营管理的深度融合;四是建立基于互联网模式的监管体系[4]。刘雯隽(2014)根据基金形式把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成三类,以余额宝为代表的货币基金;京东“超级理财产品”为代表的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产品;以阿里招财宝理财平台为代表的公募基金,接着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理财成功的原因,首先是高度重视“长尾效应”,创新金融产品模式;其次是高度注重用户体验;最后是个性化、移动化,创新私人定制化理财模式[5]。杨涛(2015)认为,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苏宁任性付、阿里花呗、京东白条、微众银行、微粒贷、百度有钱都是具体的消费金融产品,应积极推动消费金融产品创新,如试点消费信贷证券化、充分利用保险和担保来控制风险,与社会保障建设有效结合,并加快自身的专业化、区域化、特色化分工,发力于非抵押的信用消费、农村消费金融等领域[6]。在就业期,由于收入的不断提高,对购房贷款、车贷、消费信贷等有较强需求,另一方面,住房、子女教育等资金压力使得该阶段人群财富积累较少,只能选择一般理财业务,如互联网金融理财。

(三)成熟期、退休期

该阶段主要为40-55岁的中老年人群,子女开始步入社会,经济负担减弱,财富不断积累,财富水平、经验能力等均上升至巅峰状态,该阶段人群主要金融需求为财富管理、家族信托、保险等金融产品。李君平(2014)认为,中年阶段,财富积累达到顶峰,财富规模的迅速扩张,标志着中国大财富管理时代的到来,私人财富管理成为市场追逐的热点[7]。sue Tappenden(2009)认为家族信托可以实现资产传承和保值增值、风险隔离的作用,并从经营模式、服务模式、业务创新、风险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建议[8]。邱峰(2014)指出,家族信托是将财产交于信托公司保管,代为处理,并向指定受益人定期分配的一种财产管理方式,家族信托不但能实现财产的保值增值,还可以实现财产的顺利传承,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9]。在成熟期和退休期,该阶段人群主要选择个人金融业务,更加注重财产的保值增值和顺利传承。

综上所述,学术界对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金融需求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都是基于特定的生命周期阶段,设计的金融产品只考虑当期的信用状况,将自然人成长各阶段割裂开来分析,忽略了各阶段间的整体性与关联性,缺乏整体优化思维,缺乏专门性、系统性的研究,本文的创新点就在于此,在成长链金融发展背景下,设计的金融产品更加注重自然人整个生命周期的整体性、互联网金融工具的运用和终生客户的服务理念。

成长链金融根据生命周期理论,可将自然人分为成长期、成年期、成熟期及老年期四个阶段,不同阶段金融消费、偿还能力及信用特征兼具独特性与潜在关联性。对个人金融业务的研究不应忽略该相关性,因此亟需对生命各阶段的居民金融需求、信贷偿还能力及信用状况进行系统性、整体性研究,探讨金融产品及服务设计的终生性。

三、当前成长链金融产品发展现状

(一)竞争环境激烈

2014年以来,校园金融开始席卷校园,校园分期平台纷纷涌现,争夺“校园金融”蛋糕。在个人金融业务领域,商业银行一家独大,但券商、保险、基金、互联网金融企业也在不断推出“类个人金融”产品,向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消费金融作为新兴领域,也面临来自银行、电商、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激烈竞争。在成熟期和退休期,该阶段人群的主要金融需求为财富管理,但财富管理业务参与主体众多,商业银行、券商、保险、基金、外资银行等机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企业纷纷踏入财富管理这片蓝海,竞争空前激烈。在成长链金融各个生命周期阶段的金融服务皆有众多主体参与竞争,竞争环境激烈,倒逼成长链金融产品创新,走差异化、细分化、垂直化道路。

(二)产品缺乏创新

当前市场上个人金融、消费金融、财富管理都无法摆脱同质化竞争的弊病,虽然参与主体众多,但产品设计、营销模式、风控体系大同小异,如个人金融产品(见表1),四大行个人金融业务同质化竞争严重,产品缺乏创新,没有健全的创新研发系统,市场定位不够明确,创新的智力和技术储备滞后。成长链金融产品是以个人金融产品和消费金融为基础,综合考量整个生命周期的信用状况,为客户提供与整体信用水平相符合的金融产品,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先机,必须精耕细作,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创新研发与客户需求相适应的个人金融产品。

(三)风控模式亟需重构

校园金融和消费金融是当前市场热点,但校园金融存在明显的缺陷,校园金融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消费具有冲动、不理性的特点,还款能力有限,且校园分期平台推销的产品日趋奢侈化,校园金融规模扩张后,用户群体下沉,贷款质量下降,更是对风控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我国征信体系不完善,消费金融也面临风控体系建设不完善的问题,随着消费金融公司试点扩大到全国,可以预见,消费金融将会掀起井喷式发展狂潮,风险也将会不断积聚。成长链金融是基于整个生命周期的综合授信,以个人金融产品和消费信贷产品为基础,而且,在成长期和就业期,授信水平会高于现有授信水平,导致过度授信问题,对风险体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风控体系的重构刻不容缓。

四、成长链金融产品创新的机遇与挑战

(一)成长链金融产品创新的机遇

1.“政策春风”不断刮来

当前,我國经济发展进入转型阵痛期,“新常态”背景下,金融业发展也进入瓶颈期。2015年末,十三五规划、供给侧改革、普惠金融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刺激消费信贷需求、提升金融资源的高效配置已成为金融业供给侧改革重点,对于金融需求及客户群体的不断细分,更成为我国金融机构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在政策环境向好的大背景下,成长链金融必须抓住机遇,创新金融产品,满足人们个性化、多层次的金融需求。

2.市场潜力巨大

基于南京财经大学中国区域金融研究中心对10000人的网络抽样调查,对收入水平、消费状况、信贷需求等信息进行了收集与分析(见图1),成长期和就业期实际授信与真实授信需求相差较大,很多学生群体和刚就业群体的金融消费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末全国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为2.48亿人。其中,普通本、专科在校生达2547.7万人,研究生184.8万人。若按在校大学生每人每年需要5000元的标准来估算,学生消费金融市场规模可达数千亿人民币量级。就业期人群的金融需求主要是消费信贷产品,据波士顿咨询公司则发布报告称,截至2014年末,我国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大约是7.7万亿元,2018年将达到17.5万亿元的规模。如此庞大的市场为成长链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3.互联网金融业态的崛起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几年互联网金融迎来爆发式的发展,各种金融业态不断涌现,互联网金融以普惠金融为落脚点,为广大互联网客户提供小额、便捷的投融资服务,互联网金融理财、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崛起延伸了金融产品的边界,为成长金融产品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成长链金融产品创新将会践行普惠金融的发展理念,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系统化的金融产品。

4.大数据的广泛运用

在如今的数据时代,“数据为王”理念逐步深入各行各业。在数据信息时代及高渗透性的信息技术背景下,个人的金融需求能实现低成本跟踪分析,并可实现分布式并行计算、动态扩展,对海量信息进行处理,并及时反馈,大数据的广泛运用能够有效增强个人金融服务的支撑能力,同时,基于大数据的运用,可对风险进行定量分析,实现对客户的精准信用刻画,为构建成长链金融产品风控体系提供可能。

(二)成长链金融产品创新的挑战

1.产品设计难度大

成长链金融强调对个人进行一次性终生授信,并不断动态调整,在成长期,由于该阶段人群无收入,但消费需求旺盛,按照成长链金融理论,未来就业期和成熟期,自然人的收入将会大幅上升,应在现阶段金融机构授信基础上提高授信额度,满足成长期人群的消费需求,但如何上浮授信额度,上浮多少,依据什么上浮,是否可以量化都是产品设计中的难题,如果授信额度上浮比例过大,而又没有好的风控体系,极易引发信用风险。

2.风险不断积聚

成长链金融始于成长期,成长期恰恰是无收入(收入较低)的阶段,该阶段人群主要以学生为主,学生主要为消费需求,但学生群体消费较冲动,风险意识不强,如今的校园分期平台推出的产品日趋奢侈化,包括上万元的首饰、箱包,校园分期平台狂轰乱炸的营销攻势很容易刺激学生消费需求,学生缺乏辨别金融产品的能力,提高该阶段人群的授信额度,相当于杠杆化操作,风险不断上升。

3.人才队伍建设落后

成长链金融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产品相较于个人金融产品和消费信贷产品更为复杂,特别是在互联网高速发展背景下,“互联网+金融”产品成为趋势,面临的风控、营销、产品设计、商业模式也将会更加复杂,各行各业的创新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智力支持,必须培育出一批了解金融、计算机、法律、会计知识的综合性人才,为设计成长链金融产品提供基础,实现跨界融合发展,在复杂的竞争环境中,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

五、成长链金融创新产品分析

成长链金融将自然人划分为成长、就业、成熟、退休四个阶段,根据南京财经大学中国区域金融研究中心对10000人的网络抽样调查(见图2),收入线与授信需求的差即为授信补偿线,成长期主要为学生群体,无收入,但有消费需求,应该获得授信补偿,相应的为其提供消费信贷产品。就业期虽然有收入,但收不抵支,仍需授信补偿,也应主要提供消费信贷产品,在成熟期和退休期,财富水平达到巅峰,收入超过支出,授信补偿为负,即主要为该阶段人群提供个人金融产品,如财富管理、家族信托、保险等。一次授信线表示综合自然人整个生命周期的收入和授信需求,用未来的预期收入弥补当期的信贷需求,满足自然人的金融需求,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可以看出,成长期和就业期的授信线处于很高的水平,超过了个人的授信需求,完全能够满足个人的金融需求,在成熟期和退休期,授信线低于授信需求,但该阶段人群的财富已经达到顶峰,收入可以覆盖授信需求,实际也就不需要太高的授信。

基于上述分析,成长链金融产品设计应根据不同生命周期阶段而有所差异。如表2所示,成长期和就业期侧重于消费信贷产品,如消费金融、校园金融、低端理财产品;在成熟期和退休期,更加侧重个人金融产品,如资管类产品、信托产品、保险产品等。但也应该看到,由于成长期和就业期授信线处于高水平,存在潛在风险,需不断完善风控体系。

六、成长链金融产品风险分析

(一)信用风险

由于成长期和就业期授信线处于高水平,个人征信系统尚不健全,难以确保没有恶意违约导致的信用风险。另外,客户失业、犯罪、猝死等意外事件,会导致主要收入来源中断,进而造成还款困难,有些属于中年变故造成终生财富能力不足。自然人人均财富增长状况不断变化,如果经济出现持续下行趋势,自然人整体收入水平下降,还贷能力可能会不足。

(二)操作风险

成长链金融作为新概念,产品也更具复杂性,而相应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落后,缺乏综合性的高素质人才,如校园分期平台,依靠廉价学生群体进行地推模式会增加操作风险。另一方面,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黑客攻击事件频发,这些都是成长链金融产品创新发展的桎梏。

(三)法律风险

目前,国家缺乏关于消费金融和校园金融等创新型金融业态的相关法律,但法律是不断完善发展的,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产品违规现象,且很多消费信贷产品是无需抵押和担保的,虽然用户数量有限,但随着消费信贷市场进一步发展,违约情况会有所上升,由于用户大、个体金额小的特点,追债欠款成本也会变高。

七、成长链金融产品创新发展对策

(一)以客户为中心,走差异化发展道路

成长链金融强调个人金融需求的重要性,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个体的金融需求是有差异的,成长期和就业期对信贷产品更加偏好,而在成熟期和退休期,对个人金融产品需求旺盛。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金融服务参与主体日益增多,互联网金融的崛起颠覆了传统的金融业务,打破了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垄断局面,互联网消费金融、互联网理财等业务对传统金融格局冲击明显[10]。成长链金融参与主体必须坚持“客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设计的金融产品应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如消费金融、校园金融、财富管理产品。同时,应坚持差异化发展理念,深挖农村市场,为农村提供特色消费信贷产品,如“三农”消费信贷产品,释放农村地区的消费活力,提高服务质量,践行国家普惠金融发展理念,通过提高消费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优化产品创新流程,提升产品研发效率

传统的消费信贷产品和个人金融产品设计分为六个步骤,分别是:市场调研、设计产品、产品初步体验、发布产品、评估、完善,在当前激烈竞争环境下,金融产品研发周期越长,往往在竞争中劣势越明显,必须优化产品创新流程。如图3所示,产品设计和产品初步体验可以合二为一,有能力的企业可以创建“产品设计模拟平台”,为体验型客户、技术人员和产品项目组成员提供信息交流、模型改进的平台,在体验过程中更好设计产品,通过引入客户体验工作机制,深入研究和分析客户的需求,最大限度的满足客户现实或潜在需求,解决客户问题,给客户带来更多价值。当产品发布后,通过互联网平台的交互性不断完善产品,提高产品研发效率,最大限度满足人们个性化金融需求。

(三)注重创新人才培养,健全创新激励机制

行业间竞争的加剧、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导致对复合型、高质量的人才需求十分旺盛,成长链金融产品创新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智力支持,亟需构建人才驱动创新发展新模式。可通过“外引内训”的方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国外消费金融、财富管理等金融业务开展时间较长,形成了一批专业化、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可通过“引进来”的方式高薪聘请国内外具有金融、会计、法律、计算机知识的复合型、专业性人才。另一方面,可选拔内部人员到国外具有资深消费信贷和个人金融从业经验的金融机构、科研高校进行深造学习,通过“走出去”的方式提升创新业务操作水平,形成自己的人才队伍,培育出一批风控意识强、业务操作水平强、创新意识强且能够与时俱进的综合性人才[11]。成长链金融参与主体需要建立完备的创新激励机制,对产品创新的评价,侧重产品对收益的贡献度,而不是片面的追求绝对数量,通过良好的创新激励机制,为实现成长链金融创新发展提供支持。

(四)树立风险意识,深入应用风险管理理念

由于成长链金融产品是基于对历史信息数据分析及未来情况预测的基础上,对于个人金融需求变化,尤其在信用水平方面的预测判断上存在一定风险,消费金融和校园金融产品都面临信用风险。因此应构建风控预警体系,防控成长链金融风险,提升个人贷款授信效率与收益。首先,以个人信贷消费为轴心,充分利用客户数据库资源。基于个人客户的融资产品、资金用途、贷后管理及信贷风险传导等方面,建立全口径的个人客户金融需求、消费特征及信用风险的一体化监控视图,实施分层、分类、分级的专项分析与预警。其次,健全个人信用评价体系,提升高效性与科学性[12]。应充分利用信用卡及网上交易的信息支撑,优化风险指标系统,强化风险交易的实时监控机制,重点加强业务的风险监测及预防,实现个人风险及时预警和响应处置,不断强化风险管理理念。

(五)贯彻国家政策,积极实施“互联网+”发展战略

随着“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各行各业掀起互联网思维运用的狂潮,纷纷借力互联网促发展。成长链金融产品试图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创新金融服务,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实现普惠金融。互联网金融的崛起形成了多种金融业态,互联网消费金融、互联网金融理财纷纷涌现,而我国传统的消费信贷产品没有充分结合互联网思维,跨界发展意识淡薄,亟需革新发展理念应对互联网冲击。互联网具有交互化、普惠化的特点,为各方搭建起低成本、高便利的平台,必须借助互联网思维,以客户为中心,以平台为切入点,用开放的视角拓展产品边界,不断实现跨界融合,创新业务模式,拓宽销售渠道,增强客户粘性,更好地为个人提供投融资服务,同时,凭借互联网低成本的优势,降低企业运行成本,促进成长链金融持续发展[13]。

(六)以提高竞争力和品牌价值为目标,构建产品创新体系

长期以来的金融压抑严重阻碍了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得长尾人群的金融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近几年,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弥补了长尾客户的金融需求,消费活力充分释放,但行业野蛮发展的同時,企业竞争力不强、同质化竞争等问题十分严重,如校园分期平台爆发式的增长,但产品大同小异,这些平台缺乏长远发展战略,单纯追求眼下利益,忽略了品牌建设的重要性。一般而言,投资者选择金融产品不应是轰炸式宣传的结果,应源自客户的信赖,通过品牌效应吸引投资者,增强客户粘性,形成稳定客户群体。可通过与国外先进银行和相关领域成熟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加强业务交流,通过构建核心竞争力提升品牌价值,构建产品创新体系。

八、结论与建议

成长链金融是基于整个生命周期,综合考量各个生命阶段的信用状况,进行一次性授信,并不断动态调整的过程,具有服务定制性、客户终生性、金融工具整合性以及信用评价动态性等特点,能够实现个人金融业务的创新升级,将成为传统个人金融业务转型的着力点,同时也能够释放消费活力,对打破长期以来的金融压抑有重大意义。成长链金融作为新概念,市场前景广阔,十三五规划、供给侧改革、普惠金融为成长链金融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升打下了经济基础,互联网金融的崛起催生了多种金融业态,消费金融和校园金融的爆发式发展为成长链金融产品创新提供思路,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产品风控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基础。为进一步推动成长链金融产品创新,首先,加快消费金融、校园金融等领域的法律制度建设;其次,加强投资者教育,培养具有成熟消费理念的学生群体;产品创新发展必须结合中国国情,走中国特色的创新道路。

(责任编辑:张恩娟)

参考文献:

[1]陈文波.浅析校园金融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科技经济市场,2015(12):191-192.

[2]魏青.校园分期:看上去很美[J].大众理财顾问,2015(11):42-43.

[3]王芊.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及思考[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2):127-128+132.

[4]邱峰.财富传承工具之抉择——家族信托模式探析[J].新金融,2014(12):34-38.

[5]杨琦.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创新优势及发展探究[J].金融与经济,2015(5):44-46+43.

[6]杨涛.互联网时代的消费金融创新与发展[J].浙江经济,2015(13):16-17.

[7]李君平.私人财富管理研究述评与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4(8):73-81.

[8]SUE TAPPENDEN.The Family Trust In New Zealand and the Claims of Unwelcome Beneficiaries[J].Journal of Politics and Law,2009(4):20-24.

[9]刘雯隽.浅析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现状及未来趋势[J].中国集体经济,2014(24):81-83.

[10]刘安霞,陈昭旭,李晓彪.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学决策,2010(2):42-49.

[11]陆岷峰,杨亮.关于成长链金融规律分析与对策研究[J].南都学坛,2016(3):3-9.

[12]陆岷峰,张玉洁.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风险特征与管理对策[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0(3):7-10.

[13]王婷婷,张欢.基于互联网金融的家族信托模式创新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5(5):31-35.

猜你喜欢
产品创新
拓宽非公企业融资渠道的对策研究
银行业金融产品创新:现状、效应与策略
非金融企业去杠杆路径的研究
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包装艺术的发展与现代包装的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