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梅 徐春霞 许冰
心理干预对年轻乳腺癌患者术后抑郁状态的影响
赵小梅徐春霞许冰
【摘要】目的探讨年轻乳腺癌患者抑郁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为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做为抑郁的评估工具,对60例年轻乳腺癌患者进行测试。结果60例患者中存在程度不等的抑郁状态39例,抑郁检出率为65%。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经济状况、社会支持对患者的抑郁发生无影响(P>0.05)。心理干预后60例患者的睡眠和情绪状态与干预前比较均显著好转(P<0.05)。结论提供专业的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降低抑郁状态的发生率,从而改善年轻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
【关键词】年轻乳腺癌患者;抑郁;心理干预
乳腺癌是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的首位,青年乳腺癌占到乳腺癌总数的15%~25%,而年轻乳腺癌患者正是家庭和社会的中流砥柱,承担着很大的责任,心理压力较大,极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1]。因此关注年轻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健康,有助于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并对减少乳腺癌患者复发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主要探讨年轻乳腺癌患者术后抑郁情绪的状况,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为对年轻乳腺癌患者术后的抑郁状况给予科学的心理干预。以使年轻乳腺癌患者以良好的心态应对手术后的后续治疗,并在治疗结束后能以健康的心态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住院的年轻乳腺癌患者60例,均为女性,平均年龄38岁。给予发放Zung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来了解患者的抑郁情况,并且让每位患者填写一般资料调查表以及我们通过调查自制的患者最关心或忧虑的问题调查表,来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及抑郁的原因。
1.2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入选患者以Zung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患者的评定为在独立的环境下评定。时间选在患者术后一周。由我们受过专业培训的护士与患者以一对一问答的形式填写。如果患者文化程度低或其他特殊情况由工作人员帮助解释填好。总分40分下患者诊断为无抑郁;≥40分诊断为抑郁,其中<48分诊断为轻度抑郁≥48分诊断为中重度抑郁。
1.3护理干预方法根据以上调查了解到的,患者最关心及忧虑的问题调查结果,由受过专业训练的三名护士针对60例年轻乳腺癌患者给予一对一个体的心理护理,深度沟通,持续关注,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3.1指南手册:首先制作了乳腺癌患者术后相关知识及康复指南手册,本手册内容全面主要包括了术后躯体功能康复方面、化疗副作用预防指导方面、术后生育指南、以及日常的饮食、运动、穿衣修饰、以及患者较关心的性生活的恢复与指导都给予了详细说明。以最大限度提供给患者专业有效的知识。
1.3.2建立了患者交流群,以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是QQ群,由工作人员组织,有条件的患者加入,这样既可以随时解决患者的疑问,也可以让患者之间相互交流经验,还可以对她们之间一些不正确的行为、想法给予监督指导。另一种形势是举办患者交流圈,由工作人员引导她们做在一起交流,这种方式既能让患者直接面对面交流,又可以给不能加入QQ群的患者提供交流平台。
1.3.3患者间交流:让一些身体恢复良好、事业成功、家庭美满、自强乐观的患者给予现身说法,以鼓励抑郁患者恢复的信心。
1.3.4心理疏导:对于一些生活中客观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矛盾、挫折的患者,比如:夫妻感情不和、生育困难、婆媳不和、工作或经济压力大的患者我们也给予了心理疏导,教会患者转换角度看问题,尽量使患者心胸开阔,避免不利情绪影响治疗恢复。
1.4观察指标根据我们的调查,抑郁状态的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睡眠状态及情绪状态差,所以我们把(1)睡眠状态做为观察指标分为:睡眠好、睡眠不佳、睡眠差等三种情况; (2)情绪状态分为情绪状态好、情绪状态一般、情绪状态差等三种情况。通过对这两项指标的调查来表明我们的干预是否有效。
1.5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检出率抑郁状态的60例年轻乳腺癌患者中,根据其抑郁分值大小判断为程度不等抑郁状态者39例,抑郁检出率65%。以是否发生抑郁为自变量(无抑郁为0,有抑郁为1),通过对自变量进行因素分析,结果发现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经济状况、社会支持对患者的抑郁没有显著影响(P>0.05)。见表1。
表1 60例年轻乳腺癌患者抑郁状态一般资料 例
2.2乳腺癌患者患者干预前后睡眠情况比较通过对60例年轻乳腺癌患者干预前后的睡眠状况比较,可以看出通过合理的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后的患者的睡眠状况有了显著好转(P<0.05)。见表2。
表2 60例乳腺癌患者患者干预前后睡眠情况比较 n=60,例(%)
2.3乳腺癌患者患者干预前后情绪比较通过对60例年轻乳腺癌患者干预前后情绪状态的比较,可以看出通过合理的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后的患者的情绪状态有了显著好转(P<0.05)。见表3。
表3 60例乳腺癌患者患者干预前后情绪比较 n=60,例(%)
年轻乳腺癌患者存在较严重的抑郁情绪,本组样本检出率为65%可能是来源比较集中或是样本数量较小,本调查显示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经济状况、社会支持对患者的抑郁没有显著影响,所以我们只对患者最关心及忧虑的问题总结,给予了患者系统化及有针对性的护理。调查显示患者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在知识缺乏占到了75%、担心复发占到60%、担心或存在化疗副作用恐惧心理占55%、担心受议论,自尊心受影响50%、自我形象紊乱占40%、缺乏有力的社会支持占25%、个人价值实现受影响及担心工作受影响占20%、经济负担重占15%、关注生育问题占12%,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给予了有力的指导与有针对性的干预。
由此可见,年轻乳腺癌患者承担着很重的家庭及社会的责任,患病后的焦虑、抑郁情绪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缓解会贯穿疾病的诊断、治疗、康复、长期适应等阶段,势必会影响到疾病的发展与转归,同时也影响到患者乃至整个家庭的情绪及生活质量[4]。我们通过有针对性的持续心理干预后抑郁患者的睡眠状态明显好转,患者情绪也有明显改善。同时患者与我们结成了亲密的关系,遇到问题愿意交流了,话语也多起来了。对于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我们也能及时了解到并给予了疏导。我们引导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并且正确对待患病状态,避免怨恨或逃避,同时鼓励患者自立自强,积极融入到社会生活中,不要封闭自己或与社会隔绝,积极完善自己的家庭角色及社会角色,以积极乐观情绪的面对的生活,回归社会[5-8]。
参考文献
1闫春梅,冯新玮,邢爱红.健康教育对康复期年轻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621-1623.
2毛晓红,李际君.进展期胃癌患者抑郁状态临床特征研究.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975-1976.
3孙彩霞,邵小燕.心理行为干预对青年乳腺癌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36:1014-1016
4庄鑫,赵维瑜.乳腺癌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以及社会支持对其康复的影响.四川医学,2013,34:472-473.
5冯雨莲.心理干预队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的影响.中国保健营养,2012,11:4480-4481.
6覃桂英,早期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负性情绪的影响.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5,2:1140-1141.
7程兴福,黄倩映,胡洪进,等.乳腺癌患者术后心理改变及心理干预的影响研究.肿瘤学杂志,2014,22:290-293.
8李玲玲.综合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中国临床新医学,2014,7:755-758.
【中图分类号】R 4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86(2016) 02-0315-02
doi:10.3969/j.issn.1002-7386.2016.02.053
作者单位:050000石家庄市,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收稿日期:2015-07-13)